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德尔松是犹太启蒙运动的奠基人,也是把犹太民族从传统犹太教的禁锢中带入现代社会的第一人,因而在犹太民族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评析了门德尔松的宗教哲学思想及社会政治思想,肯定了他对犹太教变革及犹太解放运动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指出了他的思想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犹太启蒙运动,首先是从犹太教育领域的变革开始的.以门德尔松和威斯利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倡导语言教育的革新,兴办新型学校和期刊,鼓励犹太入学习德语以接近主流社会和文化,改变单一僵化的宗教教育模式,加强世俗知识和文化的教育,致力于以弘扬人性而非神意为宗旨的道德教育.犹太启蒙运动是走向犹太教育现代化的最初的、重要的一步,培育了具备现代思想和文化的第一批犹太人,对犹太人融入主流社会以及后来的犹太教改革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胡浩 《宗教学研究》2013,(1):263-267
出于对犹太启蒙运动造成的激进同化倾向的抵制,19世纪初,现代犹太史中开始出现一种新观念,要求以科学方式重新定义和解释犹太教.聪茨和沃尔夫提出并阐释了“犹太教科学”的观念并推动了犹太教科学研究的发展.犹太科学文化协会成为早期科学运动的实践机制.科学观念还影响了诸如约斯特、格列茨、盖格尔、弗兰克尔等一大批犹太学者,对犹太史学和犹太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早期的犹太教改革运动对犹太传统宗教文化和犹太复国运动持激烈反叛态度,此立场至1885年的《匹兹堡纲领》达到顶峰;然而1937年的《哥伦布纲领》对犹太传统宗教文化和犹太复国运动的立场却戏剧性地由排斥转为支持,如此根本变化使之成为犹太教改革运动由激进转向保守的分水岭.本文引进了约翰·贝瑞(John Berry)的文化适应双向模型(Two-Dimensional Models of Acculturation)理论,以论证犹太教改革派从激进转向保守的根本动因,在于反犹主义造成的心灵震撼,重新唤醒了改革派集体无意识中的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5.
在犹太哲学史上,赫尔曼·柯亨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他运用新康德主义哲学体系改造犹太教思想资源,既为犹太教注入了生机勃勃的西方文化养料,又不放弃或减损犹太宗教的观世角度和民族底色,因而成为上个世纪之交犹太启蒙运动中的学术领袖和最佳代言人。另一方面,柯亨耶—雅综合的理想化解经原则具有明显的历史主义的取向,他削足适履式的六经注我剔除了犹太传统资源中无法与新康德主义契合的神秘主义倾向,因而受到新正统主义神学的有力反拨。廓清柯亨的学术思考,甄别其利弊得失,对我们吸纳西学养料、重塑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7,(3):183-19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频繁发生与犹太教相关的暴力活动,或有犹太宗教背景,或由极端的犹太教徒实施,通常与以色列的领土政策有关,具有明确的政治目地。现代犹太宗教暴力,是犹太宗教观念在中东激烈的民族、宗教和领土冲突的背景下被重新诠释的结果,也受到世俗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暴力色彩的影响,并与本地区其他宗教的暴力活动互相作用。现代以色列国家的犹太性质、多党制、政教分离不彻底、以及对犹太教宽容的社会风气,都为犹太宗教暴力的兴起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5,(6):179-184
柏林哈斯卡拉运动,作为犹太启蒙运动的第一阶段,开启了犹太思想和社会转型的先河,在犹太史和欧洲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代早期,犹太人与非犹太社会交往增多、拉比犹太教在犹太社团的衰落、犹太新知识阶层的出现和柏林犹太社团的特殊性,为该运动在德意志的兴起创造了内部条件。哈斯卡拉运动,作为犹太人的思想和社会文化运动,很大层度上是欧洲社会变革的延续和缩影,因而成为欧洲历史的一部分。主流社会的变革为柏林哈斯卡拉运动兴起创造的外部条件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代犹太哈西德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状况进行历史性的考察,认为该运动之产生是东欧犹太社区对其生存境况恶化而做出的反应,其发展一方面与整个东欧犹太社区所面临问题的共性有关,亦与该运动独特的内部结构与发展方式有关;本文还分析了该运动独特的宗教主张,分析其在犹太教神秘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及宗教价值和社会意义.在现代性日益发展的今天,哈西德运动的存在本身具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应当得到主流社会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9.
犹太教迄今保持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理解其被誉为犹太智慧的特质是现实中和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犹太哲学家亚伯拉罕·约书亚·海舍尔对希腊哲学和希伯来传统的不同思想进路及其关系的哲学阐释,在希伯来传统的思想起点、本真智慧和智慧的生存道路上,提供犹太智慧的深度哲学洞见,在哲学史尤其宗教哲学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犹太思想与马格里布文化景观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假设犹太思想的总体性 ,并提出其有机统一性和普世主义使命的原则 ,从而肯定在其同马格里布的犹太人的宗教和精神生活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能动的团结性 ,如果我们说两者保持着优先的特殊关系 ,并运用同样的表达方式 ,那么我们要补充说马格里布的犹太教乃是在斯诞生、开花结果的穆斯林西方的精神空间、文化景观和文明的组成部分。具有本质上神化的宗教显性特征的犹太思想 (众所周知 ,不可能将宗教思想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延伸分割为两个互不渗透的部分 ) ,是借助惯常用希伯来语传递的传统的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霍克海默的传记和著作初步梳理霍克海默思想中的神学因素。突显霍氏犹太教信仰背景对批判理论的影响,特别是独一神信仰和犹太先知传统。同时指出霍氏的理论建构对于犹太一基督教神学传统的创造性吸收和批判,尤其是受否定神学传统和新正统神学影响下提出的“对全然他者的渴望”这一宗教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杨文 《美与时代》2005,(7):58-60
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宗教中,与西方音乐艺术联系最为密切的应首推基督教,西方音乐的发展与基督教会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宗教势力对西方音乐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前后古罗马帝国东部地区(今巴勒斯坦).在这以前基督教曾是犹太教的一个宗派,它承袭了犹太教的一些神论思想,同时受到各种古代东方的神秘主义的影响.基督教音乐起源于犹太音乐,而犹太教音乐是受希腊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利奥·拜克通过对保罗的思想、福音书传统及其内容和耶稣思想的犹太本源性的历史考察反驳了哈纳克对两教渊源关系的否认,论证了基督教的犹太教历史起源;从犹太教的一神神圣信仰及其伦理本质特征等几方面进一步阐释了犹太教作为神圣信仰来源的含义,体现出现代犹太学者对犹太教的伦理神本质特征和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维护和发扬,确证了犹太教和犹太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99年7月27日至31日,全国西方宗教哲学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举行,该会由山东大学哲学系主办。现将会议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犹太神学 山东大学傅有德主持的“犹太文化研究所”近年来集中研究犹太教及其相关的文化问题,译介了部分重要著作,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傅有德认为,古代犹太教的经典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信仰和想象力的产物,因而不是哲学作品,犹太人是从斐罗开始走向哲学思考的。傅有德拓展了J·古德曼和A·海曼对犹太哲学的界定,认为犹太哲学不应当仅仅指对犹太教的哲学探讨,而应当包括犹太哲…  相似文献   

15.
许广灵 《世界宗教研究》2011,(2):172-177,194
犹太律法的来源异常复杂,吸收融合了古代近东地区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法律,以《托拉》为律法核心,加之历代犹太教学者不断地解释、扩展和补充,最终形成了以《塔纳赫》、《塔木德》等诸多宗教经典为载体的律法体系。古老的犹太律法的表述是简单而模糊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律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犹太教学者采用了"实用性的阐释方法",在不违背律法字面意义的前提下,使背离律法的行为合法化,同时这种实用性阐释方法维护了犹太律法的神圣和权威。  相似文献   

16.
希伯来先知是"轴心时代"图景中以色列宗教的代表,其言行和经典对于犹太教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犹太传统对待先知的态度和阐释方式不同于基督教,明显地呈现出一种从重视到冷落的转变。先知在早期犹太传统中居于"显耀"地位,然而,经过后世犹太教拉比的刻意处理,最终导致先知在犹太传统中几近消失。犹太传统中长期占据主流的"律法中心主义"是拉比有意采取措施对主张伦理改革的先知进行颠覆和解构的决定性原因。  相似文献   

17.
尽管以色列是一个世俗国家,但犹太教在该国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犹太教的影响力与犹太民族的历史传统、以色列国家的犹太性质以及多党制的基本政治制度密切相关.近年来以色列国内正统派犹太教势力处于明显上升趋势,宗教党致力于为其成员争取在社会生活以及经济上的特权.这一切渐渐成为社会矛盾和政治紧张的根源,导致2012年5月执政联盟危机.尽管政治危机暂时解除,但围绕犹太宗教党派拥有的超合理性的影响力以及犹太教徒享有的特权的斗争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18.
"犹太人问题"在19世纪的欧洲,特别是德国,成为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题。本文通过整编Amos Funkenstein等人的研究,描述犹太人解放运动前后的门德尔松、马克思和赫茨尔试图对解放、同化和融合进行区分的三种理论典型。他们分别以乐观、悲观和介乎中间的心态将犹太人问题看为宗教的、社会的和民族的,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表现出的激进特征。三位犹太思想家思考这一问题的代表作展现了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在欧洲一个多世纪里的一个走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对资本主义传统社会毫不妥协的革命者、批判者,同时也是一个吸取了多种文化滋养的文化巨匠,正因如此,犹太教对马克思的影响不应被忽略.本文将犹太教对马克思的影响主要概括为: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犹太教对马克思的精神气质的影响;二是犹太教对现实的、社会的"人"的重视与马克思思想的主旨具有一定的暗合性;三是与基督教的"博爱""来世精神"相比,犹太教更突出了"平等"、"公义"和现实生活,这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批判有一定联系;四是马克思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犹太教与对资本主义金钱崇拜的批判直接对应起来;五是马克思的著名格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等蕴含着明显的犹太情怀.  相似文献   

20.
1996年8月27日上午以色列拉比阿丁·施坦泽兹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了题为“犹太哲学与中国哲学——知行观与圣人观的比较”的学术报告。 拉比阿丁‘施坦泽兹是中以建交以来第一位应邀来华介绍犹太教文化的拉比,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本世纪最主要的学者兼拉比。他创建了以色列塔木德出版社,并已出版58部有关塔木德、犹太教神秘主义、宗教思想、历史人物传记、社会学和哲学著作,这些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发行。他最卓著的成就是对《巴比伦塔木德》的翻译、注解和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