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催眠现象的效应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催眠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技术 ,它的确能使一些心理病症手到病除 ,使焦虑、忧郁的情绪转瞬即逝。遗憾的是 ,由于一些江湖术士的滥用 ,催眠术曾屡遭非议。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化 ,近年来 ,我国许多心理咨询部门都在运用催眠术帮助人们解除痛苦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催眠术的神奇功效了。1 催眠的效应1 1 生理效应由于催眠造成了一个特殊的、意识阈非常狭窄的状态 ,为暗示的作用创造了最佳的条件 ,因此催眠能产生十分奇特的生理效应。在催眠状态下 ,给被催眠者一杯白开水 ,并暗示他说 ,这是一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学习判断孤立效应产生机制及其作用方式.设计2个实验,实验1探讨学习者的元认知监控水平对学习判断孤立效应的影响;实验2探讨元认知监控影响学习判断孤立效应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学习判断的孤立效应产生机制是元认知监控,其作用实现方式有两种:第一是促使学习者在编码阶段对孤立项目给予特殊资源投入,因此对学习结果的实际感觉产生较高的学习判断值;第二是使学习者在编码阶段产生会对孤立项目给予特殊关注的印象,由这种虚拟的印象产生较高的学习判断值.  相似文献   

3.
本族效应是指个体对本族面孔比异族面孔有更好的再认的现象。本族面孔和异族面孔诱发的N170、P200、N200与“DM”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脑电成分与本族效应的编码有关, 即对异族面孔编码不充分是本族效应产生的部分原因; “新旧”效应主要从提取角度解释本族效应, 认为提取异族面孔比本族面孔困难。与本族效应有关的主要脑区有梭状回、扣带回与杏仁核等。此外, 丰富的本族面孔知觉经验也会造成本族面孔的右半球优势比异族面孔大。未来研究除了要继续探讨本族效应的某些脑电成分、关注本族效应消失的神经机制以外, 从整合观点探讨本族效应的神经机制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IAT效应的心理机制的主要理论,包括概念联结提取模型、刺激-反应匹配理论、随机游动模型、任务集切换代价理论和图形-背景不对称性理论,并提出除概念联结提取模型外,其他理论关注另外可能的因素对IAT效应的作用,从而间接否定IAT效应和概念联结的对应联系,消解了IAT作为内隐测量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这些理论的不足,认为IAT研究需要深入探讨个体在IAT反应中的心理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陈琳  莫雷  郑允佳 《心理科学》2013,36(2):356-363
通过对类别学习中的阻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尝试性的提出了类别学习的双机制理论。三个实验分别考察:当样例特征随机呈现时;定义特征固定呈现在样例首位时;以及刺激材料为知觉图形材料时,类别学习中的阻碍效应。三个实验的研究结果都发现:在类别学习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效应,支持类别学习同时存在联结学习机制和认知学习机制的双机制观点。  相似文献   

6.
李嘉惠  刘清  蒋多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0):1688-1696
在原选项集中加入一个诱饵选项能够使人们的选择发生改变, 这就是诱饵效应。研究者发现可以通过设置相似诱饵、妥协诱饵、吸引诱饵以及幽灵诱饵等达到诱导决策者选择目标选项的目的。当前, 很多研究探索了诱饵效应的认知加工机制, 有研究者基于启发式加工和分析式加工的视角开展研究, 也有研究者从维度加工和选项加工的视角对此进行探索。诱饵效应的认知加工过程受到年龄、后悔情绪、决策形式以及时间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的研究需要构建适用于各类诱饵效应的统一的认知加工机制模型, 探索知觉在诱饵效应形成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探索个体的决策风格对不同类型诱饵效应的影响, 并通过合理利用诱饵效应助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杜玮玮  宋婷  李富洪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1):1969-1975
任务转换时, 如果一个刺激不仅包含当前任务的特征还包含另一任务的关联特征, 这样的刺激被称为双价刺激。双价刺激能影响个体对单价刺激的加工, 使个体对后续所有单价刺激的反应减慢, 这种现象被称为双价效应(bivalency effect)。研究者发现双价效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对双价效应的理论解释主要有情境捆绑说和基于经验的预测模型。双价效应的产生与额外视觉特征的提取及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调整有关, 前者主要与颞-顶联合区的激活有关, 后者主要与背侧前扣带回以及前辅助运动区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8.
周仁来  靳宏 《心理科学》2003,26(2):232-235
通道转换是使内隐和外显记忆任务之间产生功能性分离经常操纵的典型变量之一,被看作是内隐记忆主要依赖刺激知觉住处加工的有利语气。该文回顾了近些年通道效应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有关文献。对产生通道效应的认知机制和神经解剖基础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标内容效应及其心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我决定论为基础的目标内容理论认为,内部目标是指反映个体的内在成长趋向的目标,如自我接受、亲密关系、健康等;外部目标是指如何获得外部奖赏或社会赞许,通过获得外部的价值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等目标,如财富、权力、地位等。大量的研究表明内、外部目标有着不同的效应,而基本心理需要(关系、胜任、自主)是被证实的能解释内、外部目标内容效应的心理机制。在未来的研究中除了更深入地去探讨其心理机制之外,还要积极进行本土化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部分线索效应指让学习者学习一系列材料,在随后的测试阶段,给学习者提供先前学习的部分材料作为提取线索,让学习者回忆剩余的材料,其回忆成绩反而比没有提取线索时回忆成绩差。该效应的经典理论模型主要有组织干扰假说和提取抑制假说。由于它们有许多分歧之处,最近提出的双机制解释试图将二者融合,显示了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对双机制解释的进一步探索应侧重于确定组织干扰的量、探讨部分线索相对持久抑制作用的过程、界定组织干扰假说和提取抑制假说的关系,此外对部分线索效应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检验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1引言早在1890年,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就说过,注意是心理学的中心课题。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它也是信息加工理论框架的中心概念。但是,自本世纪20年代以后,统治心理学近半个世纪的行为主义却把注意看成是心灵主义的概念,认为科学心理学中不应该有注意的地位。因此,长期以来,注意一直得不到很好研究。直到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研究者才开始关注注意的问题。近几年来,选择性注意的机制一直是注意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选择性注意机制的研究中,长期争论的问题与目标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哪个阶段有关。研究者曾提出两个形成鲜明对…  相似文献   

12.
回顾中介变量的基本概念和Baron and Kenny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的基本方法,并对其理论观点进行新的思考,同时结合多种检验方法,介绍一种新的检验程序。该程序对中介效应的分类给出了新的提法;将间接效应a×b的显著性作为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并推荐使用bootstrap法对其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3.
处置效应是股票投资决策中的典型现象.它是指当投资者面对盈利时急于卖出股票,而当他们面对亏损时长时间持有股票的现象.自发现处置效应以来,研究者就不断探索其心理机制及其调节变量.目前,大量研究者从前景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过度自信理论以及后悔理论等方面探索处置效应的心理机制.文章最后指出了当前在处置效应的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眼睛效应指当呈现直视的眼睛线索时,个体的行为反应会发生明显变化。已有研究表明眼睛线索具有促进亲社会行为、减少反社会行为、提高自我意识等积极效应。然而在部分研究中眼睛效应并不能稳定地出现,导致其不稳定的因素包括眼睛的生理特征、情绪类型、呈现时间、眼神注视方向、任务交互形式、周边人数与噪音、个体自我意识、群体身份和行为成本等。眼睛效应的心理机制包括声誉机制和规则机制等。基于影响因素和心理机制视角解释眼睛效应不稳定性的原因,有助于为其产生稳定的效益提供理论启示。未来可进一步细化眼睛线索的种类来扩展研究的适用范围,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深入探察相关的神经机制,在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展开纵向对比,以及开展实地研究提高该领域研究的生态效度。  相似文献   

15.
假设形成与检验是解决任何复杂问题的重要思维工具, 是人们发现规则, 形成概念, 建立假说, 获得知识的基础。为进一步考察这一思维能力的神经机制, 本项目在已有行为及脑电研究的基础上以“类别概括-规则发现”为研究范式, 给被试提供包含多个知觉维度的刺激, 要求被试通过知觉观察与反馈学习发现基于类别的规则(假设)。本项目重点考察被试在此任务中选择与收敛假设,以及加工否定(冲突)信息的脑机制, 并尝试揭示假设形成与检验的个体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6.
时间压力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面对的重要问题。以往研究认为时间压力只会产生消极影响, 然而现有研究发现时间压力也会产生积极影响。总结以往研究, 介绍了时间压力的概念和测量方式, 分别阐述了时间压力的损耗作用和促进作用, 并用注意焦点理论、激活理论、维生素模型和挑战?阻碍模型等理论解释时间压力的双刃效应。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关注:(1)基于时间心理账户开展时间压力的分类研究; (2)时间压力促进作用的动机和情绪双路径机制; (3)探寻有效缓解时间压力损耗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2(外在锚类型:高锚VS低锚)×2(内在锚类型:有VS无)被试间设计,考察不同锚定信息来源:由外部世界提供的外在锚与个体自身内部产生的内在锚信息对锚定效应及其加工机制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内在锚不存在时,外在高低锚组的估计值有显著差异,当内在锚存在时此种差异变得不显著;(2)当内在锚存在时,外在高低锚组被试的答题反应时有显著差异,内在锚与外在锚一致时反应时比不一致时更快,当内在锚不存在时,此种差异变得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当锚定调整机制与选择通达机制同时存在时,前者更占优势;锚定信息一致性会影响不同加工机制的启动,一致的信息会激活选择通达机制,不一致的信息则会激活锚定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8.
提取练习效应指相比同等时间的重复学习,对所学材料进行提取练习(即使无反馈)可使被试在之后的回忆测验中表现更好。早期研究从编码或提取单维度地对提取练习效应进行了描述性解释,新近以来,研究者整合了编码和提取在提取练习效应中的作用,从记忆加工全过程的角度考察了提取练习效应的产生机制,并得到诸多研究证据的支持。论文梳理了提取练习效应产生机制的各类假说,并重点分析比较了精细提取假说和情景背景假说,指出后者在解释提取练习效应上的优势。未来研究可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技术为情景背景假说提供更直接的证据,有关提取练习对于短期和长期记忆促进效果的争议也有待进一步解释厘清,同时如何在揭示其原理的基础上将其更高效地加以应用亦有待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中性刺激,情绪信息在记忆的准确性和细节方面都会得到显著的增强,这种增强效应在编码阶段受到情绪效价和唤醒的影响。涉及到的脑区主要包括:双侧杏仁核、海马前部、海马回和前额叶皮层。杏仁核—内侧颞叶(MTL)系统支持唤醒信息的编码增强效应,反映的是情绪对记忆自动化的影响,属于自动加工,主要受情绪唤醒的调节;前额叶网络支持消极无唤醒信息的编码增强效应,对情绪信息的加工属于控制加工,主要受情绪效价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随着情绪启动研究的逐步发展,反转效应这一特殊现象呈现到研究者面前。一些研究逐步证实了引发反转效应的主要因素和其理论基础,但是并没有哪一个理论能够全面的解释反转效应这一现象。通过对目前关于反转效应的研究,提出未来反转效应的研究可以从实验任务,研究方法等方面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