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大召开之后,基督教界与社会各界一样,纷纷投入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之中。各地同工联系实际,纷纷畅谈学习感受。在举办'纪念宗教改革500周年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期间,《天风》记者随机采访了与会人员中的部分教牧同工,请他们联系中国教会建设,谈谈学习之后的体会(按采访先后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2.
《天风》2020,(10)
正2020年注定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遭遇了数一数二超难对付的病毒,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持久战还在进行。2020年对于中国教会和广大信徒而言更是十分重要,9月我们纪念了中国基督教发起三自爱国运动70周年,10月又迎来了中国基督教协会成立40周年、《天风》杂志复刊40周年。"四十年"在圣经与中国教会历史中都是可圈可点的数字。  相似文献   

3.
宁波百年堂     
范爱侍 《天风》2009,(4):58-59
浙江宁波百年堂是中国教会复苏的初熟果子,此后中国大地上便以“3天2堂”的速度,恢复、重建、新建教堂。这一美景,在普世教会史上,可谓绝无仅有!百年堂复堂的意义,远远超越其本身。2009年4月8日,在欣逢百年堂复堂30周年之际,让我们满怀感恩喜乐,一同赞美上主为中国教会成就的大事!畅谈文革后全国第一个复堂的教会——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中国化"是当前中国教会关注的课题。"圣诗中国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部分。从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以来,尤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教会老前辈们在圣诗本土化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圣诗作品。本文主要以陈泽民圣诗作品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在圣诗中国化上所做出的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11)
正基督教全国两会举行升国旗仪式(本刊讯房赢报道吴新望摄影)2020年1 0月9日,基督教全国两会全体同工在圣三一堂前举行升国旗仪式。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国旗徐徐升起,全体同工肃穆站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升旗仪式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徐晓鸿牧师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也是三自爱国运动发起70周年。七十年前中国教会的前辈们通过三自爱国运动展示了基督教爱国爱教的风采,这种用三自爱国精神办好教会的意志需要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正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宗教》面向广大读者、网友,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作品征集活动,诚邀您分享与新中国70周年有关的思考、故事、影像和书画作品。一、活动要求1、此次共征集文章、摄影作品、书画作品三类,主题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关。作品要求原创,不得抄袭,不得侵犯他人权益,不得捏造虚假故事。2、文章字数以5000字以内为宜,并配发与内容相关的图片(要求大小1M以上,最好原片)。摄影作品像素  相似文献   

7.
正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宗教》面向广大读者、网友,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作品征集活动,诚邀您分享与新中国70周年有关的思考、故事、影像和书画作品。一、活动要求1、此次共征集文章、摄影作品、书画作品三类,主题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关。作品要求原创,不得抄袭,不得侵犯他人权益,不得捏造虚假故事。2、文章字数以5000字以内为宜,并配发与内容相关的图片(要求大小1M以上,最好原片)。摄影作品像素  相似文献   

8.
《天风》1996,(8):46-47
金陵师生研讨中国教会的见证和任务 为纪念吴耀宗先生于1956年提出的“三大见证”、“十项任务”发表40周年,由金陵协和神学院中国神学研究室主办召开的“中国教会的见证和任务”研讨会于1996年5月25日在南京举行。在会上发言的师生从不同角度回顾或评价了吴先生对国家。  相似文献   

9.
沈学彬 《天风》2018,(1):32-35
中国基督教经过了三自爱国运动,成为了中国基督徒自治、自养、自传的宗教团体,使得中国教会有了一个中国形象,使得基督教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面貌相称,使更多的中国人愿意了解基督教'有以告人的信息'。正如习仲勋同志于1986年对我国基督教领袖的肯定和鼓励:'基督教已成为我国基督徒自办的宗教事业,希望我国基督教界朋友们继续坚持三自爱国的正义立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七届、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五届第二次全体委员会会议于2004年12月27-30日在沪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160位委员,审议通过本届两会各项专题工作报告;讨论通过"关于认真学习和贯彻《宗教事务条例》的决定"。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季剑虹长老主持开幕式并作题为"神学思想建设工作近况"的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说:自2002年5月中国基督教第七次代表会议以来,本届两会紧紧扣住"把握机遇、推动新世纪初的中国基督教建设"的决议要求,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全力推进神学思想建设工作。 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分别作了题为"关于全国两会在香港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的报告"和"关于中国基督教讨论产生主教问题的报告",介绍本届两会藉着这两项事工在加强中国教会的教会性建设上所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丁光训(1915-2012)自1980年一直担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的主席与会长(或名誉主席与会长)。他所倡导的"中国教会中国化"、中国神学思想建设尤其是"上帝就是爱"的神学诠释,一直深受海内外研究者的重视、讨论甚至争议。今年适逢丁光训主教去世5周年、中国神学思想建设开展19周年、宗教改革运动500周年等,系统且深入地研读丁光训关于"基督教中国化"的言论,不仅有助于化解以往研究中的碎片化、片面性、分歧性等现象,而且可使所有关注"中国教会命运"的海内外人士重新反思:这位饱经历史风雨的长者,是否比其后辈更谙熟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他对"中国教会的处境意识、神学思考与道路抉择"的不懈探索,是否至今仍值得大家一起沉思。  相似文献   

12.
正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宗教》面向广大读者、网友,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作品征集活动,诚邀您分享与新中国70周年有关的思考、故事、影像和书画作品。一、活动要求1、此次共征集文章、摄影作品、书画作品三类,主题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关。作品要求原创,不得抄袭,不得侵犯他人权益,不得捏造虚假故事。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宗教我们致力于解读宗教政策服务宗教工作讲述宗教故事促进宗教和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宗教》面向广大读者、网友,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作品征集活动,诚邀您分享与新中国70周年有关的思考、故事、影像和书画作品。一、活动要求1、此次共征集文章、摄影作品、书画作品三类,主题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关。作品要求原创,不得抄  相似文献   

14.
2012年9月15日下午,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爱国会副主席马英林主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主教团秘书长郭金才主教热情接待了比利时圣母圣心会成立150周年来华朝圣团一行21人(其中神父5位,修女2位),进行了友好交谈。马主教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向他们介绍了中国教会牧灵福传、人才培养、修院教育等情况,对比利时天主教长期以来对中国教会的支持和  相似文献   

15.
"画艺摄影"与"艺术摄影"有别,也与"画意摄影"有别."艺术摄影"一般指富有艺术美感的摄影作品,但仍属如实反映客观物象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穆斯林》2011,(4):62-62
昆明市伊协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书画摄影展2011年6月23日至28日,云南省昆明市伊协举办“爱国爱教,同心同行一昆明市伊斯兰教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书法、绘画、摄影展”。本次书画摄影展共收到书法作品176幅,绘画作品37幅,原创文稿5篇,摄影作品1000多幅。中国伊协会长陈广元,知名穆斯林学者马贤,著名阿拉伯文书法家李文彩、中国书画院教授马清凯、  相似文献   

17.
房赢  丁介仁 《天风》2010,(6):F0002-F0002
本刊讯(房赢报道 丁介仁摄影):基督教全国两会于2010年5月12日上午,假江苏昆山华东国际酒店举办“中国教会写作人才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教会从事文字事工的90多位同工参加了此次培训。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4,(12):2-2
<正>中国基督教两会接待英国圣经公会访问团一行本刊讯(记者房赢报道)中国基督教两会于2014年11月5日,接待英国圣经公会访问团一行15人。通过访问,加深了客人对中国教会的了解,并把中国教会的真实情况反馈给英国教会,从而进一步促进彼此的合作。傅先伟主席、单渭祥副会长等本会同工与客人进行了友好座谈。中国基督教两会与CLE合作二十周年庆祝会在沪召开本刊讯(记者房赢报道)中国基督教两会与美国基督教人士交流机构(Christian Leadership Exchange,CLE)合作二十周年庆祝会于2014年  相似文献   

19.
正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宗教》面向广大读者、网友,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作品征集活动,诚邀您分享与新中国70周年有关的思考、故事、影像和书画作品。一、活动要求1、此次共征集文章、摄影作品、书画作品三类,主题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关。作品要求原创,不得抄袭,不得侵犯他人权益,不得捏造虚假故事。2、文章字数以5000字以内为宜,并配发与内容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今年时逢丁光训主教倡导中国神学思想建设20周年。为什么要致力中国神学思想建设?为什么神学思想建设乃是办好中国教会的根本课题或关键任务?为什么中国教会不能没有自己的神学思想?为什么要通过神学思想建设来树立正确的圣经观与教义观?为什么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要植根中国土壤、吸收中国文化、走中国化道路?丁光训主教关于上述问题的深入思考,至今仍对推动中国神学思想建设不失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