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极端主义不是伊斯兰教宗教极端主义是打着宗教旗号,歪曲宗教教义,鼓吹极端激进观点,采取极端手段,妄图建立神权统治的一种思想和行为体系。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哪个宗教的特定产物,各宗教中都存在打着宗教旗号的极端主义。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宗教极端主义,它不仅不能代表伊斯兰教,恰恰相反,它是伊斯兰教形象和声誉的损毁者、伊斯兰教利益的破坏者,是伊斯兰教的罪人和敌人。极端主义从思想到行为,都背离了《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的宗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宗教工作的历史进路,中国化始终是我们党关于宗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坚持的根本方向。伊斯兰教中国化是宗教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所作出的重要论断。从理论生成看,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赓续繁荣中,追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生成逻辑;从价值旨归看,要从正确处理我国伊斯兰教问题的深远意义中,理解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时代诉求;从路径探赜看,要从伊斯兰教思想、文化、制度、组织、人才建设中,把握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通常认为,以穆斯林人口为居民主体的国家或历史上受伊斯兰教影响较深的国家即为伊斯兰国家。本文从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权之间的紧密联系、泛伊斯兰主义与原教旨主义的双重影响以及激进宗教组织的现实干预等三个方面切入,深入分析了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中文伊斯兰教著译兴起于明清之际,成果斐然,主要特点是伊斯兰教内知识分子所著,主题以经堂典籍翻译和阐释伊斯兰教基本理念为主,这批著作是伊儒会通和伊斯兰教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可称之中文伊斯兰教典籍,但并非现代学术视野下的伊斯兰教研究著作。从学术史的角度,通常认为现代意义下的宗教研究肇始于近代,具体到伊斯兰教,“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伊斯兰教学术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  相似文献   

5.
正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提出与学理讨论问:近年来,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成为宗教领域的主流话语。我们注意到,从20世纪80年代,您就提出了伊斯兰教中国化命题。您当时提出这一命题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如何理解您提出的这一命题与今天所倡导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内涵之间的关联与区别?金宜久:在上世纪30年代,白寿彝先生已经提及伊斯兰教中国化问题。1981年,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在组织召开的首次全国性伊斯兰教学术研讨会上,关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及伊斯兰教在中国  相似文献   

6.
伊儒会通是伊斯兰教主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重要成果,也是以刘智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质的中国化宗教阐释传统和话语范式。马启西继承刘智建构的话语脉络,创新中国化宗教阐释路径,成为中国伊斯兰教话语谱系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话语内涵就是用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阐述伊斯兰教,进而生成具有本土性的文本阐释与实践传统,为深入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和构建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是我国伊斯兰教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必然选择,是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是做好新时代伊斯兰教工作的客观要求。多年来,云南省伊斯兰教协会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充分发挥伊斯兰教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探索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不断总结和丰富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马成明 《中国宗教》2019,(10):80-81
近年来,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各宗教中国化成为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各界围绕宗教中国化义理、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如何实践宗教中国化之路等话题展开全方位多层次讨论。对于宗教中国化的讨论,既是历史发展到特定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全球化加剧过程中社会思想相互交融的积极主动回应。2019年6月,高占福研究员和敏俊卿博士共同完成的《伊斯兰教与坚持中国化方向》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近20万字,内容上在宏观概述了我国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基础与实践后,从7个部分具体展开论述,包括: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历代中央政府对伊斯兰事务的管理、伊斯兰教育和思想文化的中国化、伊斯兰建筑与礼仪习俗的中国化、新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经验以及新时期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显然,这是一本系统的伊斯兰教中国化论述著作,既总结历史,又立足当下,指引未来。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传人中国。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完善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对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历史、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习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本文仅就伊斯兰教常见的教职称谓作一简介。这些称谓,已在穆斯林生活中成为约定俗成的共识,而且一直作为教内人的专门称谓。阿訇“阿訇”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之一,系波斯语音译,意即“教师”、“学者”等。从明代后期,中国穆斯林开始称教授伊斯兰教经文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与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认识伊斯兰教对伊斯兰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文章先对伊斯兰教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探讨,从现代化的两个基本特征入手,认为宗教与现代化问题复杂多变、含糊不定;提出伊斯兰教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两者外部对立而内在统一的观点。再接着阐述伊斯兰教对现代化的历史回应,并从中概括出三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以期有利于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的理解和评价。最后从五个伊斯兰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着眼,指出伊斯兰教作用或影响其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程度是不同的,并对多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鲜明的伊斯兰特色和倾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法的泛化、极化与工具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世界性的宗教,伊斯兰教在其历史进程中从未出现过一个明显的衰落时期,近代历史上所谓伊斯兰教的“黑暗时期”,主要是指它的政治衰落。因此,所谓当代伊斯兰复兴实际上也就是为了复兴伊斯兰教的政治活力与社会活力。本文从分析当代伊斯兰教法的三大趋势角度来审视和解读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2001年12月30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组织部分在京的中国伊协常委、委员,以及伊协各部室负责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北京伊斯兰教经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江泽民主席、朱基总理在会上所做的重要讲话。大家回顾了自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伊斯兰教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一致认为,过去的十年是我国伊斯兰教历史上难忘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们以江主席关于宗教工作的“三句话”为指导,确定了伊协工作的基本方向,在弘扬伊斯兰教的伦…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与我国传统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中,从阿拉伯传播而来的伊斯兰文化被染上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从穆斯林心目中最为神圣的清真寺,到宗教语言、宗教礼仪、宗教用品和穆斯林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等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在中世纪已经名扬世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显得更加具有活力和引人注目。本文仅从中国阿拉伯书法的角度,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书法艺术之间的关系,借以印证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命题。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实现宗教健康发展”,为做好新疆伊斯兰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12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提出明确要求,为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本文尝试梳理新疆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与成效,并对今后如何深化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发明 《中国宗教》2018,(11):30-33
―、解经教务: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 出版经籍满足宗教需求。从宏观层面讲,教务工作是我国伊斯兰教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是引导我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伊斯兰教界陆续翻译出版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古兰经》,伊斯兰教逊尼派六大权威圣训集以及阿拉伯文《塔哈维教典》等数十种经籍,逐步满足穆斯林宗教生活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东正教和伊斯兰教是俄罗斯信仰人数最多的两大宗教。俄罗斯的伊斯兰组织与中亚的伊斯兰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伊斯兰世界宗教与政治问题是国际热点话题之一。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第一大宗教,对俄罗斯的人文领域、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认为,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并存构成了俄罗斯的宗教文化根基。特别在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东正教与伊斯兰教在俄罗斯对话的文章层出不穷,而且很多文章都提及二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伊斯兰建筑艺术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建筑是指以弘扬伊斯兰教为主要目的,其风格和形式可随宗教职能的多样化而发展变化,但始终严格遵循穆斯林基本宗教理念的各种建筑物。进而言之,伊斯兰建筑不仅仅是水泥、金属、塑木材料的排列与组合,而是深嵌在时代文化框架之中,包含着有关穆斯林民族深刻历史与宗教哲学意境的一种宗教艺术。中国伊斯兰建筑主要包括清真寺、宗教学校、苏非道堂和圣徒陵墓(内地称拱北、新疆又称麻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50余年历史,国内有回、东乡、撒拉、保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等10个少数民族信…  相似文献   

18.
开拓新思路迎接新世纪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宛耀宾在世界宗教史上,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是后来兴起的一个新宗教。它不仅具有完整的教义思想体系和文化道德传统,而且富有深厚的哲理智慧,对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伊斯兰教于七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后...  相似文献   

19.
正宗教教义教规的阐释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宗教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古兰经》的阐释工作是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路径。一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要求,对伊斯兰教教义教规作出新的阐释,是宗教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对《古兰经》阐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态度坚决、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20.
斋戒是伊斯兰教"五功"之一,穆斯林重要的宗教功修。本文不仅想从宗教学意义上对伊斯兰教的斋戒活动进行阐释,而且想从生理学与心理学意义上,就伊斯兰教的斋戒对穆斯林身心健康的积极功能,做一点新的探讨,以期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