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10月27-28日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筹)、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教育伦理学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万俊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燕爽,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刘世军,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领导代表以及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教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4月21日至22日,由韩国伦理学会、中国伦理学会、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主办的"第22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召开,会议主题为"东西洋思想与伦理教育"①。来自中韩两国的百余位学者围绕东洋伦理、西洋伦理、东洋伦理与社会问题、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实践伦理与道德教育等问题展开了友好而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概况略述如下。一、基调演讲开幕式后,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教授、韩国伦理学会会长朴赞玖教授分别作了主题为"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伦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教育伦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门独立的学科,在20多年的研究发展中,教育伦理学的研究视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形成了教育伦理学研究的价值目标体系和伦理规范体系,全面挖掘了教育伦理学的精神内涵,展开了教育伦理学实践机制的研究,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4.
国内第一部研究生态伦理的专著一《生态伦理学》最近已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为之作序,称其是有关“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可喜成果”。 伦理学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然而,以往的伦理学研究,一般囿于人与人(或人的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学则把伦理学的视野由人与人之间拓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它认为,人作为道德  相似文献   

5.
应用伦理是一种关于道德实践的学问,体现为解决道德难题和重构伦理学理论的过程。面对事实性道德难题、规范性道德难题和元伦理难题,应用伦理研究采用历史的具体的适度原则,在特定情境中做出及时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决定。作为哲学门类第一个专业硕士学位,应用伦理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伦理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伦理学知识,具有道德研究的前沿创新能力和卓越实践能力,掌握伦理商谈程序与达成道德共识的思想方法,成为具有明确问题意识、道德情怀和综合学养的各行业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6.
由刘湘溶和李培超两位教授主编的<体育伦理学研究丛书>前2卷(<体育伦理:理论视域与价值范导>、<绿色奥运:历史穿越及价值蕴涵>,以下简称"<丛书>")已于近期出版,<丛书>以其独特的学术理念、开阔的理论视野和富有创新价值的研究开创了体育伦理学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科理论平台.该书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2005年5月1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办了经济伦理国际论坛:"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研讨会.中心主任尹继佐教授、中国伦理学学会会长陈瑛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熊月之研究员分别致辞.国内外专家学者约4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唐凯麟教授,荷兰奈耶诺德(Nyenrode)大学经济伦理学教授范路克(Henk van Luijk)和美国圣托马斯(St.Thomas)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金黛如(Daryl Koehn)教授分别做了主题讲演.会议围绕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其重要作用、和谐社会的利益调整与分配等重要经济伦理问题以及和谐社会与经济伦理学科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政治伦理视野中的公民教育是基于国家政治的核心价值理念,围绕政府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及其相互关系展开的社会公共政治伦理教育,它是培育契合国家政治精神和社会公共伦理期待的合格公民之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和伦理精神的研究,2012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与中国青年伦理学会主办、井冈山大学和江西省伦理学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在井冈山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伦理学者100余人参加,论坛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大家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这一主题,从历史考察、现状探究、前景展望、国际借鉴等维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充分体现了青年伦理学者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勇于直面现实问题的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
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指导医疗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五所医院医务人员和两所医科大学的学生从医学伦理学教育和伦理培训等四方面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提出目前在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学已经逐步被认识和接受;医学伦理在临床实践和医疗科研中已有较大的影响;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学伦理教育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孙慕义教授从临床医学实践到医学人文学和生命伦理学研究的学术转向,应该说是在一种特定"历史性境遇"对自身生命存在意义的自觉体悟与践行,是对生命精神内在价值认识的一种多重审视与深切透悟.自1986年转向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与教学以来,孙教授融自身的生命于整个研究过程之中,长期致力于对生命伦理学思想理论与精神渊源的研究与寻踪,在科学、艺术、宗教和哲学的融通中追寻和阐释生命伦理及其精神本性,以一种与"问题式"研究路径相异的、"体系"建构为主体的研究范式与思维路向为生命伦理精神的合理性和现实性确立形上基础和道德哲学根基.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学术品性并取得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2.
2005年5月1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办了经济伦理国际论坛:"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中心主任尹继佐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伦理学学会会长陈瑛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熊月之研究员分别致辞。国内外专家学者约4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唐凯麟教授、荷兰Nyenrode大学经济伦理学教授范路克(Henk van Lu i-jk)和美国St.Thom as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黛如(Daryl Koehn)教授分别作了主题讲演。会议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经济伦理与和谐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3.
唐凯麟教授 5 4万字的大作《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细细读来 ,生出许多感受。客观而言 ,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 ,但如何形成有中国特点的现代伦理学却还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唐凯麟教授在这方面进入了深入的探索。伦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其根基在于生活 ,也只有源于生活的伦理学 ,才是有生命力的伦理学 ,中国现代伦理学的源泉也只能是中国现代的社会生活。唐教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较早研究伦理学的学者之一 ,《伦理大思路》可说是他对自己近二十年来伦…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伦理学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深化,产生于最近三十年,其主要标志是卡罗尔·吉利根教授的《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的出版.此后,女性主义伦理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性伦理等领域,形成不同的交叉学科.作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关怀伦理学,一直备受女性主义伦理学家的关注.关于关怀伦理学,学术界比较有争议的几个问题有:性别与道德的关系、关怀与正义的关系、关怀伦理学的理论归属等.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出现为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同时,也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性别分析法.但是,女性主义伦理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文军 《伦理学研究》2006,(2):105-106
就世界范围来看,伦理学的蓬勃发展已无可置疑地表明:伦理学正成长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显学”。应用伦理学———特别是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或交叉的学科、因其生长于活生生的现实土壤和贴近现实的品格而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学术界———经济学界和伦理学界———对经济伦理的共同关注促进了经济伦理研究的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王泽应教授对经济伦理特别是义利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可谓我国伦理学界最早涉足经济伦理研究的拓荒者之一。王泽应教授积20年关注和研究义…  相似文献   

16.
李伦简介     
正李伦(1965-),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与科技政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网络伦理、生命伦理和科技伦理研究;现任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曾任哈佛大学Research Fellow,弗吉尼亚大学、德克  相似文献   

17.
<正>角色伦理研究属于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既从伦理学意义上考察社会角色,又以社会角色的内在伦理意蕴为逻辑起点进行探讨和研究,二者结合达至伦理学与社会学的学术圆融,开辟了社会伦理研究的新视阈。田秀云教授的《角色伦理——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以下简称《角色伦理》)一书于2014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田秀云教授及其学术团队经年累月潜心钻研的硕果。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4月 1 2日下午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和生命伦理学教授、前任国际生命伦理学学会主席、世界卫生组织高级生命伦理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名誉教授丹尼尔·维克勒教授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际保健伦理项目负责人R A 卡什教授 ,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特派代表陈洁女士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的邀请 ,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维克勒教授作了“人体实验中的伦理学问题”的学术报告 ,并与到会的中国学者进行了讨论。维克勒教授首先谈到有关人体实验伦理规则形成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0月11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青年伦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伦理学前沿与青年学者的学术担当"高层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副会长李建华教授、王小锡教授和包括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在内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与会学者就伦理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挑战、伦理学前沿问题与研究方法、青年学者的学术使命与担当等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2013年6月28日~30日,由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和医学与哲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在大连召开."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于2007年始建,前六次皆是在香港举办,本次是第一次移至内地.香港城市大学范瑞平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罗秉祥、副主任陈强立、张颖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周万春、副书记宫福清、党委常委佟春光教授,以及《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杜治政、常务副主编赵明杰教授和海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集中探讨了家庭在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实践和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并分别从家庭伦理、医疗保健制度改革和传统伦理三个专题就医疗决策中的家庭主义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医疗保健制度改革中的儒家正义观与公正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地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