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自然的价值”李东(哈尔滨建筑大学社科系)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这是生态伦理学的一个基本观念。基于这种观念,生态伦理学必然要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且认为单纯从人类的利益出发去看待、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要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等等恶果。应当承认...  相似文献   

2.
未来战争将是信息化的战争。美军为打赢21世纪的信息战,早在80年代末,就制定了“士兵现代化计划”,目标是研制一种杀伤能力、指挥控制能力、防护生存能力、机动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强的单兵武器装备系统。该计划研制的系统包括综合性头盔、计算机、电台、武器与弹药、气候控制、生存防护等16个子系统,1993年,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及特种作战部队进一步制定了一个满足未来先进陆地战争要求的“21世纪陆战勇士”计划。按照该计划,1997年2月至1998年1月美军将制造24—36套新型的士兵综合防护系统,并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9月进行演示,2002~2003年开始批量生产,2010年全部士兵都装备这种系统。  相似文献   

3.
“孔子思想与21世纪”研讨会述评武才娃(北京建工学院100044)由香港孔教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联合主办,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孔子学会、韩国成均馆、广东三水市孔子学会协办,“孔子思想与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9月25日至28日在香...  相似文献   

4.
正由福建省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福建省圆瑛大师研究会主办的"21世纪海丝佛教福建论坛"2016年9月1日至5日在福州奥体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福建佛学院、柬埔寨智慧大学、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泰国大乘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美国汉传佛教国际文教中心和中国香港、澳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读“自然价值”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 ,马克思建立在“劳动”这个人类本质活动前提上的价值讨论 ,旨在揭露资本产生剩余价值的奥秘 ,表达了鲜明的理论立场 ,这与今天人们对于自然价值的哲学经济学分析“路径”不同。因此 ,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有关论述 ,避免望文生义和实用主义的误读就十分重要了。一先来看看马克思是如何看待自然价值的。第一 ,自然有使用价值 ,但本身并无价值 :“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这就使一个物可以对人有用而不必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例如 ,空气、天然草地、处女地等等”(马克思 ,1…  相似文献   

6.
2001年6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中国 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所 围绕张立文教授主编的《东亚哲学与21世纪》系列丛书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哲 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 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一、对东亚哲学及理论研究成果的肯定《东亚哲学与21世纪》系列丛书从传统文化与现实需要两个层面,对东亚各国文化哲学作了 宏观和微观的探讨,并提出和合理念作为东…  相似文献   

7.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未来的战争将是计算机的战争。本文以美国的数字化军队为据,展示了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作战方式以及数字化武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与价格并轨、股票期货和房地产这三次重大的暴富机遇擦肩而过,我们悄然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真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在众多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纷纷在二次创业的浪潮中走向滑坡和没落之际,在中国,在大学校园,一个崭新的创富群体,开始悄然崛起,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在艰苦的创业之路上辛勤地耕耘,打造着中国的比尔·盖茨之梦。 这是一群年轻的充满活力和希望,极富暴发力的学生“知本家”,中国将由此引发第四次创富浪潮。 高校创业族:条条大道 通罗马 1999年7月29日,中国第一家由在校大学生自己创办并成…  相似文献   

9.
“东方传统伦理与21世纪”讨论会综述陈延斌(徐州教育学院221006)以“东方传统伦理与21世纪”为主题的第4届中、韩、日伦理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0月13日至17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举行。这届讨论会由中国伦理学会、徐州市社科联共同主办,徐州市伦理学会...  相似文献   

10.
“东方传统伦理与21世纪”讨论会概述以“东方传统伦理与21世纪”为主题的第四届中、韩、日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0月13日至17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举行。这届讨论会由中国伦理学会、徐州市社科联共同主办,徐州市伦理学会承办。来自韩国、日本和中...  相似文献   

11.
12.
面对21世纪的人类“圣餐” 中国该怎样分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实施7年来已取得巨大进展,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策略使人基因组全长测序有望在今后几年内提前完成,结构基因组学时代正向功能基因组学时代过渡。然而,发达国家之间的基因争夺战亦愈演愈烈,中国现正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了HGP研究的国际背景、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目的在于分析目前我国HGP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探讨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归纳分析了中外学术界对“道法自然”的经济思想所作相关的研究 ,梳理了西方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中国渊源 ,指出了“道法自然”的经济思想研究的学术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序言──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 众所周知,佛教传入中国已经2000年。 1998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刊行的《法音》刊载王志远的论文《中国佛教初传史辩述评──—纪念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论文就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史实进行评论,认为今年是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值得纪念之年。 王志远(中国宗教学会秘书长)列举中日两国学者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论点,认为元寿元年传入说,即“伊存授经”之年是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之年。 印度佛教在13世纪灭亡,而佛教传入中国已度过2000年,札根开花,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直到…  相似文献   

15.
李存山 《现代哲学》2002,3(1):69-73
面对各种挑战,儒家哲学的现代转型问题仍需要作切实的严肃的思考。儒学已不可能恢复其历史上的“独尊”地位,但它要恢复其活力,成为现代社会多元哲学中的“一元”,就必须完成其现代转型,成为一种现代的“合乎理性的完备性学说”.承担起“人类各种价值的总协调”这一哲学使命。新儒学需要与其他学说进行积极的对话和良性的互动,不仅在“正德”方面突出其价值,而且在“利用”(经济)、“厚生”(生活)、“致知”(科学)和“立制”(政治)等方面与其他学说逐渐达成“重叠的共识”。人类在21世纪将更加提升“交往理性”,更加重视“正德”.儒学在2l世纪将彰显其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援 《哲学动态》2022,(12):28-35
哲学的“语言转向”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目前这方面研究没有得到有效关注。文化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转向”不同于英美分析哲学纯逻辑的路径,而是在对以索绪尔为源头的“语言转向”的批判中,从语言转向符号,从符号转向符号化,再以符号化世界为对象介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问题,并在21世纪出现内生于“语言转向”的新发展。关于这一方面的探讨意在显现哲学的“语言转向”与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相交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今年8月中旬,由国家古籍出版规划小组、山东省华夏文化促进会和山东大学于青岛联合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学术讨论会,SO余名学者与会。会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心议题之一。一、如何界定中国传统文化第~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教或儒道互补为主干。因为纵观中国历史,尽管多次改朝换代,儒教基本上占据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儒家伦理是整个传统.文化网络的核心层。其他各种民问世俗文化则以“异端”形式存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亚文化体系。还有人认为,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  相似文献   

18.
陈立胜 《现代哲学》2023,(2):114-127
“内”“外”分类具有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在先秦儒家,“内”不仅是德性生活的策源地,也是天植灵根之域;在《庄子》中,“道德”“天道”“本真”“物之祖”“天地精神”“太初”等形而上的终极实在与“内”联系在一起,“内之域”即是恬淡寂漠之域、自然而无为之境。惟有深入其“内”,方能做“方外之游”。“入其内”即是一不断超越各种“外”的工夫、一不断“向内而在”的过程。佛教传入中国,其明心见性之学一度“垄断”了这一“内”之领域,其学被称为“内学”,其经典被称为“内典”,儒学及其经典遂沦为“外学”与“外典”。宋明理学转向“内”,实则可归结为两个面向,即将天道性命一贯之学落实于人之心性世界中,而心性生活又必须在人世间、人伦社会(“方内”)之中实现。于是,与天道沟通的心性世界(“内圣”)与日用伦常的关切(“外王”)之关系遂成为“内外本末,始终后先,显微无间,体用一源”之关系。“内圣外王”一词因此最终成为宋明理学乃至整个儒学之道的关键词。在现代新儒家建构第三期儒学格局中,“内圣外王”一词实兼有“定性”“定向”“综合”三义于一身。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中西医结合取得了重要进展,中西医结合的经验与成果已经引起国内外重视。21世纪,在“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指引下,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兼客、互补与结合创新是主要的三种结合形式,其中结合创新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增强创新意识,选好创新目标,改善临床与研究工作条件,为取得更快的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国对两种医学有“否定、容忍、平行”几种,都认为传统医学不科学,歧视之。中国采取“结合”原则,使中医学获大发。在相互理解基础上达到中西医团结,又在此基础取长补短,达到中西医结合关键是医疗效,使其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可信可重复,组织西学中是重要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