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子兵法指导医疗疾病的功效杨善群很早以来,齐学的宝典《孙子兵法》就被用于医疗疾病方面。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其中《灵枢经》卷八《逆顺》就引"兵法"云:"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这句话显然源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无邀正正之旗,勿...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的"入人之地"理论,探讨的是深入敌境作战的一系列原则与方法,其理论形成体现了春秋以来军事与社会的发展,即交通事业进步对军事的影响,传统的城池防御无法应对战场的新情况,"将"群体的崛起所引发的革新思潮。作为一种完整的学说体系,"入人之地"在很多方面反映出《孙子兵法》基本的思维方式与理论观念,具体包括"入人之地"的可行性分析,"入人之地"时不同形势的总结与战术选择,以及"入人之地"取胜的核心因素。该理论在战国之世广泛传播,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此后中国战争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齐鲁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发祥地之一。齐自吕尚始,谈兵论战,谋略治国成为它的国粹。战国时的燕将乐毅曾评论当时的齐国:“夫齐,霸国之余教,而聚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攻战。”(《战国策·乐毅报燕王书》)在重强,重力,重兵,以尚武为传统的国度,出现《孙子兵法》和《管子》这样的谈兵论战的著作绝不是偶然的。管仲曾作为齐桓公军事战略“措仪划制”的关键人物,随齐桓公或独自率师东伐西讨,南征北战。长期的征战  相似文献   

4.
研究《孙子兵法》者,多着眼其智而忽略其仁,谈智的著述甚丰而言仁的文字极少。认为《孙子兵法》中无仁可谈或觉得仁于军事意义不大,当是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但认真研读一下十三篇,就会发现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孙子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当时社会仁的思潮的深刻影响,仁是构筑其军事理论的指导原则之一。他吸收了其前人和同时代人关于仁与诈两种思想的合理成分,最早创立了仁诈辩证统一的战争指导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相似文献   

5.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其《师》卦中含有丰富的兵法思想。正确理解《师》卦与《孙子兵法》的关系,对于理解《周易》的内容以及《孙子兵法》思想的来源是很有意义的。本文首先就《师》卦中蕴涵的丰富的兵学思想作了探讨,认为它提出的有关战争的“师(众)”、“贞”、“律”、“左次”四大原则,深深影响了后世兵法,尤其是成为《孙子兵法》核心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最后,从历史和理论两个层面分析了《师》卦得以影响《孙子兵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与齐国兵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汝波 《管子学刊》2005,(1):41-44,69
《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不等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基本含义是谋全局,懂全破,定全策,力争用最小的代价获取全局的胜利。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进攻,也适用于防御。《孙子兵法》的这一思想与齐国的兵学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称霸业绩,是《孙子兵法》“全胜”思想产生的实践依据;齐国兵学文化中的“尚智”特质,是《孙子兵法》“全胜”思想产生的文化基因;古兵法中萌芽性的“全胜”思想,是《孙子兵法》“全胜”思想产生和升华的理论活水;齐国盛衰的教训,则使孙子认识到,实现“全胜”的首要条件是“道、天、地、将、法”综合国力的强大。《孙子兵法》的“全胜”思想对其后的齐国兵学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影响大致体现在兵书、非兵书论兵、社会风尚以及将帅成长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析《孙子兵法》的博弈论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子兵法》中含有丰富而深刻的博弈论思想,现代博弈论的很多思想、方法可以在《孙子兵法》里找到其影子,探讨和挖掘《孙子兵法》中的博弈论思想,无论是对《孙子兵法》的研究,还是对博弈论的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极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崇 《管子学刊》2006,(2):56-59
管理心理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它的一些基本原理,早在2000多年前已经产生,在《孙子兵法》中,已蕴含了丰富的管理心理学原理,如对于士兵个体的需要、动机与行为,士兵的情感与行为,军事群体的心理变化趋势,群体的凝聚力与士气,指挥者的心理与行为等,都有精辟论述。这是《孙子兵法》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认真提炼、总结《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学精华,将其运用于现代管理。  相似文献   

9.
现代行政管理思想对《孙子兵法》思想的继承孙德厚《孙子兵法》是举世公认的中外军事学术史上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在中外军事学术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显著地位。虽然它从战争需要出发,着重阐述了军事战略原则,未对国家行政管理本身作正面论述,但它所阐明的理论原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军事理论史上的高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自己的哲学渊源以及发展、演变历史,而《老子》的思想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对矛盾事物的辩证看法,对其奇正、生成等理论的继承和化用,而且表现在对其中"道"等哲学理念的发展和演变。最后,孙子突破了《老子》的束缚,在总结哲学理论与战争实践的基础上,从"矛盾论"的思维出发,以"取胜"为思想核心,铸就了《孙子兵法》这样一部伟大的军事论著。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名著《孙子兵法》里,蕴含着丰富的军事心理学思想。这些思想尽管还带有原始、自发的性质,没有形成系统的军事心理学理论,但已经触及到军事心理学所研究的许多重要问题。它分析、揭示了当时战争条件下人们从事军事活动的一些心理现象,提出了在作战中利用心理影响的一些主张,其中某些见解对指导当时  相似文献   

12.
于孔宝  于敬民 《管子学刊》2006,(1):35-39,95
基于孙武由齐国奔吴及《孙子兵法》正式问世于吴国这些史实,笔者认为:《孙子兵法》曾先后有两次问世。本文试从《孙子兵法》二次问世的认识论依据、著者依据、内容结构依据、史料依据、《孙子兵法》十三篇与其他孙武佚文及两次问世的现代理解等方面,分别论述之。并认为,《孙子兵法》的首次问世是齐文化和吴文化共同孕育的结果,而修订问世的《孙子兵法》则主要是吴国的战争实践浇灌出来的花朵,吴国的军事文化充实完善了这部罕世之作。  相似文献   

13.
战国时代是中国思辩学术发展的关键时期,百家争鸣形成了战国诸子思辩景观。就思辩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而言,《庄子》和《墨经》之文体现出当时思辩的最高水平,成为战国思辩文章的典型之作,但二者又存在着实质的不同,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庄子》思辩和传统意味浓厚的《墨经》思辩,昭示了战国思辩乃至此后思辩学术和文化发展的两个趋势和方向,影响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4.
战国时期,思孟学派的代表——子思、孟子建立了一个以“诚”为道的哲学体系,对当时和后世的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写成于战国中后期的《易传》,不仅接受而且发展了思孟思想,是当时受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下面我想从哲学方面谈谈《中庸》《孟子》即思孟与《易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从古至今,崇尚和平、合作、和谐。这一理念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牢牢镌刻在中国历史的典册之中。仅仅从《孙子兵法》中就可以寻绎到中华民族对和平追求的文化基因。孙子以玉喻兵,以全喻其战略追求,是和合文化在军事上的体现!孙子这一哲学意蕴在《孙子兵法》中体现为"以圆求全"。《孙子兵法》研究的是用兵之法,作战之法。在战略上以强调防御、主张守柔、长于慎谋为特征。其思想精髓才能够跨越2500多年,为世界所广泛接受。不断推进原典研究,不断推进现实应用,不断推进创新发展,正是时代赋予《孙子兵法》研究的真正使命。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古佚书《守法》、《王法》、《田法》等十三篇,它所反映的当为战国社会现实,为研究战国制度提供了新的资料。尤其《田法》、《王法》等篇为破除对战国社会经济制度的传统看法,即所谓新兴地主经济制支配说的迷信提供了可贵资料。拙见以为战国,尤其战国早期,其社会经济体制的支配形态乃是在土地国有制基础上,通过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是一部先秦兵书,却可用于指导商业经营等经济活动。这主要因为:(一)社会事件发展规律具有相似性。(二)《孙子兵法》对社会事件规律性有着真切把握。所以,《孙子兵法》可用于指导经济决策等商业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8.
《司马法》和《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两部经典兵学著作。前者是我国最古老的兵书之一,是先秦时代司马之官治军用兵的法典;后者被尊为中国"兵学圣典"。以下考察了《司马法》的来龙去脉,古《司马法》与《司马穰苴兵法》的关系;分析了《司马法》与《孙子兵法》以及司马穰苴和孙武之间的地域背景、家学渊源和学术传承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司马法》与《孙子兵法》的共同特征和鲜明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成书最早、影响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杰出古典军事名著之一。它在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所总结的作战原则和方法,至今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兵法经营学”在日本大行其道;美国人运用《孙子兵法》的某些原理于军事和政治;有些国家的军事院校和企业家也把《孙子兵法》列为必读之书。兵法与企业经营表面上是两种不同范畴的问题,而实际上,企业经营是一种特殊的战争,也是实力与智力的较量。《孙子兵法》所揭示的战争规律和许多哲理,对我们今天的企业经营活动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现摘其要者…  相似文献   

20.
浅谈《孙子叙录》及其作者毕庶金,石业华《孙子兵法》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历代为兵家及学者推崇和深入研讨。《孙子十家注》可谓兵家及学者研究《孙子兵法》之精华;《孙子叙录》则是将《孙子兵法》散见于历史典籍及各种史料中的《孙子》兵家片言只语汇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