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婚姻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指示和判断婚姻家庭生活中的行为是非的准则和规范,是现实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对婚姻道德的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反映受现阶段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的婚姻基础构成,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实际。同时,其建设也不能忽视民族心理的影响以及与现阶段精神文明水平相联系的群众可接受性程度。婚姻道德的探讨,首先需要弄清的是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有关论述。在本书中,恩格斯指出:“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如果感情确  相似文献   

2.
中国性伦理研究在50年代、80年代、21世纪初期经历了三次高潮,表现出以婚姻家庭研究为主,以道德实践的要求为动力的基本特征.中国性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马克思恩格斯对性道德问题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爱情、婚姻及家庭道德以及当代中国性伦理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现阶段,应当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加强对性权利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性伦理理论.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从来都被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缠绕着的婚姻问题,在恩格斯把感情确定为它的道德基础之后,似乎显得单纯而透明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社会,每天都在不断产生新的媒体奇观。从文章、马伊琍婚姻风波事件涉及的主体和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参与、难以计数的网络跟帖、微博热评等来看,它确实形成了当下中国波及世界的一大媒体奇观,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代家庭婚姻伦理文化的变动和亟待引导的状态。本文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审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贵和守孝"在当代语境中的传承和变异,剖析其对婚姻家庭的种种影响,批判封建婚姻伦理在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局部领域的死灰复燃及其对道德、婚姻和家庭社会和谐的破坏,考量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内,重新构建和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新型家庭婚姻伦理。  相似文献   

5.
一、婚姻的基础问题 第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婚姻的道德基础既不同于封建主义的只强调封建义务而无视爱情的道德基础,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只强调个人的情欲而无视社会义务的道德基础;它是爱情和义务的统一。理由是: ①我国《婚姻法》维护的婚姻关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婚姻关系。从婚姻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上看,要求夫妻双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应该对社会尽义务。从婚姻家庭的内部关系上看,夫妻之间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爱劳动的共同生活理想之上,彼此之间形成崭新的同志式的互敬互爱,互相谅解、互相帮助的关系,以及夫妻双方应该履行各自的道德义务。婚姻的社会主义性质消除了私有制社会中爱情和婚姻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国内哲学理论界在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问题上,大多围绕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的哲学著作.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时期的恩格斯晚期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因而在某些同志中产生了一种误解,似乎恩格斯晚期哲学中忽视或者没有主体性思想.个别同志甚至认为,恩格斯晚期把精力放在自然辩证法和事物本来面目的研究是“深化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背离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学说关注人,恩格斯学说关注物”.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恩格斯晚期哲学中仍然非常重视主体性问题,而且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研究恩格斯晚期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有助于全面、系统、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思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思考不是道德哲学的分析路径,而是道德社会学路径,须在人类解放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内加以展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回答了道德的起源、本质和功能等基本问题,还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道德状况进行了批判。它追求的是"真正的人的道德"理想,反对任何不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道德批判"。澄清马克思恩格斯道德观的基本主张,有助于反驳两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8.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农民道德的认识,必须注意三个问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识农民道德问题的基本原则;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道德的阐述;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条式的理解,正确认识农民的道德意识及其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家庭伦理的人类学研究——解读恩格斯的家庭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域解读恩格斯的家庭研究;从伦理与道德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角度,解析恩格斯的家庭伦理思想。文章按照唯物史观和文化人类学分析方法,阐述了原始社会文明开端的伦理和道德、家庭伦理关系的演变、家庭伦理关系的调节、家庭伦理的制度化过程、个体婚制和个人性爱的道德意义,以及婚姻的离异和人类婚姻的前景等方面的思想。文章力求阐发恩格斯关于家庭伦理的独到见解,探索从原始人到文明人家庭伦理演进的过程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实证研究,当下婚姻道德观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升,爱情动因既功利又超功利.爱情的存在只是婚姻满意的前提,夫妻经济地位的平等和物质生活务件的逐步改善才是婚姻持续幸福的保障.爱情和道德责任相互结合是确保婚姻美满的两大支柱.对婚外情宽容而不纵容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伍德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非道德论,尼尔森对马克思的道德观作了澄清:马克思并非反对所有的道德,只是反对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道德;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概念体现了特定阶级的利益,只有代表剥削和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才具有扭曲人们认识的作用;在反对把抽象的道德观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指导原则的意义上马克思是非道德论者。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的道德观不能仅从道德概念和道德现象上去理解,而要深入到马克思对道德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揭示上。马克思一方面揭示了道德的现实物质生产方式基础,对在阶级社会中之所以出现相互对立的道德观的原因进行了彻底分析,从而给出了我们理解道德问题的知识图景;另一方面又给出了新道德观的价值标准,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程度作为衡量一种社会制度的道德价值的尺度,从而揭示了"真正人的道德"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论述表明,"道德原则的历史性"意指道德原则的特殊性和相对性中蕴含着普遍性和绝对性,道德原则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承认道德原则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是克服相对主义道德观唯一有效的路径。强调道德原则的历史性,其要旨不在于否定道德原则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而在于反对空谈道德的道德主义。运用历史性的道德原则"改变社会",要求在物质生产领域探究社会现象的道德属性,揭示并消除非道德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需要有多种多样的行为规范来调整,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道德。职业道德是婚姻家庭道德、社会公共生活道德以外的、重要的道德类型。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构成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比婚姻家庭道德更能直接而集中地反映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道德面貌的特殊样式。 在阶级社会中,职业道德是各个阶级的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指出:“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  相似文献   

15.
婚姻家庭是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领域,婚姻关系也是人类一切关系的前提.为了维护正常的婚姻,人类提出了各种原则和规范,唐代吸收传统的礼制,从法律上确定了完整的婚姻制度.盛唐的大国气象,也使人们的婚姻观念比较其前后都更加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是中国封建时代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产物,其中既有封建性的糟粕,亦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精华。“性欲即罪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歧视妇女是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中的封建性糟粕。主张对婚姻与两性关系的严肃慎重态度;强调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女性珍视自己的贞操,则是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中的道德精华。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中的优秀道德成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人的婚姻伦理道德生活在议亲观念上出现了重财、重科举官僚、重人品的新的"门当户对"取向;在夫妇之伦中出现了"悍妇"现象与"夫义妻顺"的呼吁;同时,宋人有着相对宽松的离婚与再嫁的道德环境.宋人的婚姻伦理道德生活表明其是从宋前的道德生活向明清时道德生活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上帝特别祝福和看重婚姻家庭,基督徒也特别通过婚姻家庭做出美好的见证.基督徒的婚姻观可从三方面表达:婚姻的来源,婚姻的原则,婚姻的生活. 一、婚姻的来源在哪里? 表面看来男女相识、相爱,决定终身,是来源于男女当事人或其父母长辈.但婚姻的真正来源是上帝.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上帝造"配偶"、设婚姻、建立家庭,把他们安置在伊甸园里.在《创世记》2章18至24节中,说明了四点: 1."配偶"是上帝造的."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那人"是指人类的始祖亚当,是个男人."配偶"就是指另一半,即22节提到的"女人",叫夏娃.说明婚姻、家庭是上帝设立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与道德、正义的兼容关系,不是一个简单明了的陈述性问题,它的证立需要得到文本、逻辑和哲学精神的可靠支持。考诸经典文本,道德、正义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有丰富的文本依据;考察逻辑方法,道德、正义是马克思惯用的从抽象到具体方法的老道运用;探赜哲学精神,道德、正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三维兼容。马克思与恩格斯并不是冷酷无情的理论家,而是兼具缜密思维的理论家和崇高道义情怀的伟大革命家。  相似文献   

20.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该著批判了鲍威尔等人的抽象道德观,强调道德的现实利益基础,自觉地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进行价值辩护,为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