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主体—客体问题与本体论的关系。实践活动范围之外的存在的客观性问题。主体性与主观性的关系。2.“哲学无用论”和实用主义“工具论”对哲学功能的错误理解,二者的内在联系。3.机械反映论和任意选择论对思想发展的“源”“流”关系片面理解的认识论根源。4.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与皮亚杰的建构说。认识的客观性原则与主体性原  相似文献   

2.
把人的能动性称之为“主观能动性”,是我们长期使用的一种提法。这种提法是否科学?我认为有商榷之必要。这里的问题在于,人的能动性是否必须冠之以“主观”二字,也就是说,把人的能动性归结为“主观”能动性是否妥当。“主观”这一概念有其特定的涵义。“主观”是相对于“客观”而言,是指人的认识、意识、精神方面。而自觉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属性。这种能动性,是人作为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方面。人对客体的关系,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人  相似文献   

3.
认识定义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面临着许多应当研究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几年来,我国学术界的很多同志在探索和研究这些新的课题,并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分歧意见。在讨论中,有同志认为:传统的认识论把认识过程归结为反映过程,“实在太简单、太含糊、太决定化了”,它失去了对认识过程的辩证的生动的理解。因此,对反映论“要重新研究”。本期发表的王振武同志的文章也提出了类似的意见。作者认为,“反映概念不能揭示人类认识的真实情况”,它“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引申”;“人工智能已经完全、彻底地否定了反映概念,而把选择作为认识的本质特征”,所以,认识应由反映进到选择。 上述看法涉及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些带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很值得研究和讨论清楚。例如,怎样看待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提出的唯物主义反映论思想?“反映”概念是否排斥了认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动的反映论能否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等等。为了促进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从本期起开辟“关于认识是不是反映的讨论”专栏,希望大家给予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认识的主体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主体能动性问题。怎样理解认识中的主体能动性,特别是怎样在认识中正确发挥主体能动性,是理解认识主体性问题的关键所在。 1 要弄清怎样在认识中正确发挥主体能动性问题,首先必须对能动性作出科学的理解。 一般地说,强调主体的作用并非始于近代。早在古代,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就提出过有关思想,如柏拉图将精神性的理念看作是万物的本原和存在根据。然而,只是在近代哲学的认识论研究中,主体的作用才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强调。那么,强调主体(在近代哲学家那里往往就是“精神”)的地位和作用能否一概地视为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呢?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人的认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许多讨论。有一种意见认为,“反映概念不能揭示人类认识的真实情况”,它“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引申”,新的认识论定义应当是:“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王振武:《认识定义新探》,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我们认为,用“主体对信息的选择”定义人的认识,尽管揭示了认识的部分特性,但却带有较大的片面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实际上就包含有主体在进行认识时对事物的选择这层意思。能动的反映论是对认识的科学说明。本文拟主要根据心理学过去和现代的一些研究成果对认识过程中的选择性问题作一些具体分析,试图说明以“选择”定义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认识论的巨大变革,无疑是人的思维的建构性的揭示。“图式”、“范例”、“格式塔”、“概念结构”、“模式”等等概念一下子涌进了认识论领域,它给了直观的反映论以致命的打击。但是,若认为思维的建构性毁灭了反映论,这又是一种错误。思维的建构性只是引起了反映论的革命,揭示出认识是反映与建构的统一,一方面认识确实是对外部信息的加工,没有外部的信息,认识无所形成;另一方面,认识  相似文献   

7.
论坛荟萃     
陈志尚:对主体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主体性是人性在对象性活动和关系(即主客体关系)中的体现。人的活动和关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主体性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有三点特别重要,即自觉能动性、社会性、对自由的追求。 二、要全面地理解主体的自觉能动性。自觉能动性中最根本的是实践性。现在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是:极端夸大实践的作用(所谓“实践本休是存在的本质”,“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一切存在对人来说都无从谈起”……甚至公然说是人的实践创造了自然界,等等),夸大非理性、无意识甚至本能的作用,贬低或忽视理性在人的主体性中的地位。必须重视研究情感、意志、直觉、  相似文献   

8.
一、科学日益明显地揭示着,主体能动性是按双层双向建构的关系发展着:第一层是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建构;第二层是群体与个体的双向建构。通过这种不断地双向建构活动,主体的能动性日益提高。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论认为: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人作为历史主体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历史客体)相互间是个双向建构  相似文献   

9.
应当:真理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践的过程正是主体与客体不断矛盾又不断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不断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达到对世界的真理性的把握,使得人的活动合乎客观规律。同时,由于主体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语),使得其活动也是一个合乎自身目的的过程;人总希望把世界的现实状态改变成自己所期望的状态,而不希望把它变成一种“异己物”。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10.
四、南斯拉夫哲学界探讨的几个主要问题 (1)反映和实践问题“实践派”哲学家认为反映论是庸俗唯物主义和机械论,是“消极主义”,是“一种百依百顺地维护现状的理论”。反映论这个命题是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从事创造和实践活动的生物这个概念根本不相容的(G·彼得洛维奇)。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和列宁的反映论必须作为“机械论的直观的唯物主义”(G·彼得洛维奇)加以抛弃。反映论有六个危险性:“机械主义、消极主义、反本体论主义、柏拉图主义、保守主义和静止性”(H·弗赫特)。  相似文献   

11.
移情的发生机理、活动主体及其认识论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卓恒  王京春 《学海》2006,4(2):140-145
“移情”具有两层含义,即主体对客体的情感投射和主体通过“将心比心”实现对客体的认识理解。朱光潜的“宇宙人情化”、里普斯的美学移情说、皮亚杰的“同化”概念以及柯林武德的移情领悟方法,均从不同侧面说明了移情不仅是一种审美心理,而且还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将“自然”加以“人化”的过程。我们的一切认识,包括对自然界、社会和历史的认识,实际上都是一种“移情”认识。神经生理学家和相关学科的学者的实验研究只是停留在“移情”发生的大脑生理机制这个层面上,只有实践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才揭示出“移情”发生的真正驱动力是来自于审美—认识主体自身。由此决定,人们的移情认识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真实度或失真度,最终取决于作为实践—认识主体的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2.
在认识论问题上,目前有选择论和反映论之争。它们实质上提供了认识的两种模型。如果我们把反映论模型比作一面镜子,那么选择论模型则好比一个筛子;前者主要强调认识的客观来源,后者主要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然而两者都没有忽视认识中各自  相似文献   

13.
王振武把认识定义为“主体对信息的选择”;“认识的本质属性不是反映性,而是选择性。”这一定义首先是模糊了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对象只能是进入实践领域并与主体密切相关的客体,而信息作为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中介物,作为外部客体的结构、功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的主体性视角,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沙文主义”的区别。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人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受着两种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从而形成人的主体性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我们不能否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主体地位,而一概地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我们反对的是,片面地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对自然采取狭隘实践态度的“人类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著名唯物论哲学家颜元(1635—1704年),以他对宋明理学的猛烈抨击和提倡“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经世致用之学,在中国哲学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颜元在哲学认识论上,坚持“见理于事”,“因行得知”的唯物论反映论观点,对宋代以后成为认识论上重要问题的“格物致知”这一命题作了唯物论的独创性的解释,丰富了中国哲学史上认识论的内容;在知与行——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上,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强调感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间,我国学术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列宁的反映论把认识过程归结为反映过程“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引申”,“它失去了对认识过程的辩证的生动的理解。因此,对反映论要重新研究’”。这种观点有的是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的某些论点作为依据的。这是一个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问题。究竟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列宁的反映论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呢?在这篇论文中,我试从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日本唯物论哲学家户坂润(1900—1945)的《科学论》(1935年)中的最后一部分“科学世界”,首先用唯物论的反映论观点,从“科学世界”引出“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来,并阐述了二者间的关系。 在户坂看来,所谓“科学世界”就是“科学”认识(模写、反映)实在的最后阶段,即“总结果”。它是“科学诸世界的统一”,是  相似文献   

18.
论坛荟萃     
夏甄陶:实践—认识系统中主—客体相关联的物质中介 主体和客体作为实践—认识系统的“解剖”结构中互相关联的两极,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二项式关系。在主体和客体这两个单元子系统之间,还有一个把它们关联起来并借以发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系统的中介单元子系统。这就是说,主体和客体这两个单元  相似文献   

19.
在认识论问题上,目前有选择论和反映论的争论。它们实质上提供了认识的两种模型。如果我们把反映论模型比作一面镜子,那么,选择论模型则好比一个筛子,前者主要强调认识的客观来源,后者主要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当然两者都没有忽视认识中各自所没有突出的东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实践美学的困境如果说,在20世纪前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大成就是把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引入美学理论、确立了唯物主义美学观念,即明确了“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惟一源泉”这一基本思想的话,那么,20世纪下半叶,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大成就则是建立了“实践美学”。实践美学正是在对反映论美学原理的机械论弊端的反思和批判中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