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宗岱通过中国古代诗词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对话,寻到"纯诗"这一创作理想,借以大胆面对现代诗、白话文的浅陋弊病。他的目的不仅在于改造新诗,还在努力解决中国语言文字发展至新文化运动后的转变断层问题,为建设"中国诗"的本体出谋划策。他立足于中国语言文字的音乐性、文学与思想、文学与生活乃至与抗战之间的紧密关系,呼唤创作的精思、新格律和新的语言工具。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1这一定义是对我国历史经验的传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是各地区、各民族人民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是通用语言文字形成的重要条件。其中,汉语言文字自秦汉以来逐步成为历代中央政权的主要交流语言和文字,这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选择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取得文化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晓洁 《现代哲学》2016,(4):122-126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儒释道对于生死问题皆有论述。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肩负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生死问题成为动荡年代最需直面的问题。章太炎的生死观主要通过以佛教的生死轮回观来诠释庄子的"庄周梦蝶"得以彰显,他将己意蕴于庄意,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经世理想与救国情怀。章太炎从佛教的生死轮回和庄子的"庄周梦蝶"入手来充分挖掘并诠释庄子的这一命题,较之以往注家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章太炎的哲学理论中,唯识学的"种子说"居于极为重要的位置。他以唯识学的"种子"与康德的"十二范畴"、庄子的"成心"等概念进行格义,从而对其作了独具特色的阐发。继而,章太炎在唯识学的引导下,基本接受了佛教非本体的本体论立场。章太炎非本体的哲学资源(即唯识学)不可避免地与其本体追求之间产生了冲突,从而构成了其哲学的内在矛盾,这种内在矛盾正是导致章太炎哲学"夭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吴倩 《现代哲学》2023,(2):155-160
梁漱溟从政治制度与实践层面探索了古代政治传统的现代转化之道。在传统政治特点的总体研判上,梁氏认为传统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社会礼俗形构了古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在传统政治现代转化的具体理路上,梁氏探索了从乡村建设入手重建社会组织的实践方案。梁氏分析传统政治、探索现代转化始终着眼于传统的现实面相。虽然他的政治改造方案与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之间仍有一定张力,但他注重伦理情谊、强调价值引导等主张凸显了古代中国社会治理的鲜明特色,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具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6.
吴蕊寒 《学海》2022,(5):200-209
章太炎在1912—1916年间的议会政治实践是曲折而多变的,他的态度经历了四次转变:辛亥革命后,他从激烈反对议会政党制度变为积极投身政党活动;在遭遇挫折后,他逐渐退出党争并转向支持袁世凯;与袁决裂后,他又寄望于重组政党力量以抵抗专制、维护共和;袁氏垮台后,他重获自由,再谈今日中国不宜有党,回到了最初对议会政治的反对立场。复杂的嬗变背后隐藏的是章太炎对政党和代议制度彻底的拒斥,以及对政体变革显著的保守态度,这与章太炎齐物哲学体系下对个体与团体关系的理解、对政体与政事的分疏密不可分,尤其彰显了他希望通过回向历史和传统政治经验重建秩序、安立世间法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7.
文人的背功     
齐人 《思维与智慧》2012,(10):40-41
文人的背书功夫大小,与他的学问成就成正比,这个结论大体上是不会错的。早年,章太炎在台湾做记者。一次与同学李书聊天,他自信地说:"在我所读的书中,95%的内容都可以背诵出来。"李书不信,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于是把自己读过的经书全搬了出来,想考倒他。不料,章太炎如数家珍,连哪一句出自哪本书的哪一页都丝毫不差,让李书佩服得五体投地。有这样的背功,章太炎后来成为海内外闻名的国学大师,想想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是以革命家现身的。他在1906年6月出狱东渡日本之后,撰写了许多文章,阐扬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思想;同改良派、立宪派论战,斗志高昂,文字犀利,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鲁迅全集》第6卷,第546页)。在革命潮流汹涌澎湃的形势下,章太炎提出了一整套以佛教法相唯识宗为基础和主干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作为革命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崔海亮 《现代哲学》2016,(2):124-128
作为文化民族主义者的章太炎,一生以弘扬国粹为己任。章太炎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是特殊时代下的产物,与他的家世、人生经历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密切相关。他通过考证民族源流、梳理语言流变、建立无神宗教、举办国学讲习等途径,来增强国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章太炎以国学为根基建构民族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哲学学会于7月9日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加里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历史系教授杜维明作了以“儒学研究的途径”为题的学术报告。杜维明教授在报告中谈了他对中国古代儒学及其研究途径的看法。他认为,儒家文化与中国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家族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以一元领导为基础的政治结构,有着交错的关系,并相互影响着。在十九世纪中叶,儒学不仅在清代,就是在日本和朝鲜也是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过去二十年,儒学研究在日、美、西欧有所发展,认为儒学对人有不可忽视的动员  相似文献   

11.
<正> 何成轩同志的《章炳麟的哲学思想》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评价和介绍章太炎哲学思想的专著。可以说,这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章太炎思想研究的深入。因为章太炎的哲学思想是他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它的内容十分深奥,索解为难,向来很少有人研究,或者有研究亦不甚系统。何成轩同志的专著从以下几方面考察剖析了章太炎的哲学思想: 第一,作者对章太炎哲学思想的发生、发展作了历史的考察。章太炎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一生经历了剧烈动荡的时代,他受到近代中国空前尖锐的阶级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尝试对章太炎民族主义主张的复杂性进行解析,试图揭示出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的深层结构和核心旨趣[1]。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是在与立宪派的康有为和梁启超、持"金铁主义"说的杨度、无政府主义者以及严复的自由主义的论辩中确立自身内涵的。他用"历史民族"、"政治民族"概念取代"天然民族"和"文化民族",深化了近代思想界关于民族主义的认识;同时他又通过对民族主义与无生主义关系的阐发,确立起一个贯穿民族主义、导引民族主义的"齐物平等"政治理想,从而为民族主义赋予了一种伦理性的内涵,超越了近代民族主义的自我封闭想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伟 《美与时代》2013,(1):21-26
阎步克的《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在服饰史、官阶史、经学史的交界面上,以"从冕服看权力"的独特视角,为我们解读了六冕礼制等中国传统的礼制与政制、学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该书主要围绕两条线索展开:其一,《周礼》六冕的建构以及历代的冕服礼制的变迁;其二,历代政治权力的变迁。在对《周礼》六冕的"宗经"、"复古",与对现世君王权力及政权品位结构的"尊君"、"实用"这两套理念模式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这种张力表现在历代冕服礼制的"蛇形推进"的变迁之中。该书虽然是一部政治制度史研究著作,服饰只是其研究政治制度的史料,然而其研究视角也能给设计史研究带来启示。笔者认为相对于复原历史中存在过的设计物品,理解其存在于当时历史语境的合理性,对设计史研究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章太炎对唯识宗三性说的阐释入手,以三性说中的"依他起自性"为太炎佛学思想的枢纽,解析了太炎佛学思想的现实品格,并以此为基点,进一步解析了太炎的"依自不依他"和"反公理"思想。"依他起自性"、"依自不依他"、"反公理"三者环环相扣又逐步递进,构成太炎革命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在太炎的佛学阐释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唯物论"思路,这种思路潜藏着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唯物论"思想相互沟通的成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章太炎对唯识宗三性说的阐释入手,以三性说中的"依他起自性"为太炎佛学思想的枢纽,解析了太炎佛学思想的现实品格,并以此为基点,进一步解析了太炎的"依自不依他"和"反公理"思想。"依他起自性"、"依自不依他"、"反公理"三者环环相扣又逐步递进,构成太炎革命实践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在太炎的佛学阐释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唯物论"思路,这种思路潜藏着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唯物论"思想相互沟通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庄子·齐物论》中的重要命题"万物与我为一"在历代思想家那里都有着不同的认知与解释。章太炎所作的诠释较之以往更具特色。他以佛学和西学作为解释资源来诠释"万物与我为一",而且于诠释中渗透了应对时代危机的现实思考。整体而言,章太炎的万物一体观有着开阔的诠释视野、严密的逻辑论证以及强烈的济世情怀,是一位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面前所做的理论上的努力,具有不容忽视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敬惜字纸”的传统, 这一传统固与传统中国民众对 于著名文物的敬重不无关系,但 似乎更与古代中国对于文字的 一种神秘崇敬的态度相关.“辞 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绎矣,民 之莫矣。”语言文字的力量在古 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从 文字象形中进行训诂,到借用文 字象形而构造神秘图符,再到由 文字的形式构造来预测吉凶,语 言文字作为事实本身的象征,有 时竟确凿地等同于事实本身,通 过对这种象征的调整与确认,许 多人自觉不自觉地相信:事实世 界也就得到了调整与确认。而其 中,道教符 就是这种以文字的 象征来调整…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逻辑史界在完成大型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五卷本)和《中国逻辑史》(五卷本)以后,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逻史研究水平的问题,开始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要提高中国逻辑史的研究水平,就应该扩大对古代政治、哲学、语言等其它方面的研究范围,逻辑史就应该是中国古汉语的语义学史。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搞好古文经典的校释,准确理解古文经典的原意,自然是提高中国逻辑史研究水平的基础,但提高现代逻辑科学(这里也包括正确的传统逻辑知识——下同)的水平,学会运用现代逻辑的方法,加强科学的对比研究,乃是提高中国逻辑史研究水平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方法。我国对古代逻辑的自觉研究始于半个多世纪前的章太炎和梁启超,章太炎写有《原名》  相似文献   

19.
高松 《现代哲学》2011,(1):80-87
弗雷格认为,句子的断定力真正展现了逻辑学所关心的"真"。并且与语词"真"的冗余论一致,他认为日常语言中缺少与断定力相应的符号。然而,弗雷格却似乎在他所发明的概念文字中为断定力指派了一个特殊的符号:判断杠。本文试图论证,尽管弗雷格直至学术生涯的最后阶段仍然坚持将判断杠保留在其逻辑语言系统之中,但概念文字中的这一设计并不符合他关于逻辑与真之关系的模糊洞见。在论证的关键一步中,我们将借助于胡塞尔关于"信念变异"的学说来澄清"判断"与"断定"之间被弗雷格所忽视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我们最后将简要地提示出对弗雷格关于逻辑与真之关系的模糊洞见进行解读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滇、黔、川边活动的传教士为了便于在少数民族中传播教义、教理,在少数民族信徒的帮助下,先后创制和推广了几种少数民族文字。英国循道公会传教士柏格理创制了老苗文;英藉内地会传教士富能仁和缅甸克伦族传教士巴东创制了老傈僳文;美国浸礼会传教士库森、欧.汉逊等创制了景颇文;美国浸信会传教士永文生创制了拉祜文、佤文;英籍澳大利亚传教士张尔昌等创制了黑彝文。这些文字对基督教的传播和少数民族的生活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