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三词对材料构成两种结构的社会情境:环性传递结构和线性传递结构,通过合理情境判断任务和脑电技术,探讨社会结构的加工机制。结果发现,与线性结构相比,环性结构引发显著的启动优势效应,诱发额区和中央区更小P200波幅、更大N400波幅和更小P600波幅。这表明,被试对环性社会结构具有自动化的整体加工优势。可能的解释指向中华文化的环性结构图式偏好,支持社会结构认知的文化建构性观点。  相似文献   

2.
同科学的社会建构一样,对科学的常人方法论研究秉承着建构论的科学主张,但取代把科学作为社会建构的结果,视科学为一种情境性内在生成的地方性成就。基于"方法的唯一适用要求",用作为生成的建构超越作为构造的建构,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科学的理性和客观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尝试用新的视角——取向研究视角,对竞争情境中的人格进行整合研究,建构一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更具概括性的人格取向理论。人格取向理论的假设建构模型包括四种人格取向维度: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竞争情境人格取向量表,以1399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建构的存在,理论建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竞争情境人格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建构效度,既可作为证明该理论建构的有效工具,亦可作为评估竞争情境人  相似文献   

4.
对女性美的鉴赏是李渔生活趣味的组成部分。李渔认为女性美需"内外兼修",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从"外"来说主要有女性先天之美与修饰之美;从"内"而言有女性的才艺之美与品行之美。二者建构起女性之美。我们常说"美来自生活",这句话很多时候只是一句应景之谈,缺乏经验的依据,我们过多依靠舶来的西方理论,对自己雍容繁富的传统美学资源置之不顾,或者满足于步线行针体系严密宏大体系的建构,忽视了重视生活细节的古代美学研究的传统,李渔的生活美学使我们获得了新的视野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传统技术伦理学的外在进路影响了其实践有效性的发挥,荷兰技术哲学家维贝克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德物化"的思想,认为在具体情境中技术物与人共同构成复合的道德行动者,技术物也就具有一定程度的意向性和自由,能够承担起道德调解的作用,因此主张对技术物进行负载伦理价值的设计,使技术物在道德实践中发挥"行动者"的作用,对使用者的行为产生道德引导和规范作用。"道德物化"可以通过设计者的道德想象、扩展建构性技术评估和情境法得以实现。"道德物化"思想的提出超越了传统技术伦理学的二元分析框架,由外在进路转向内在进路,在技术的发展、使用及其社会嵌入过程中发挥了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模作为一种建构性学习方式,可促使学习者根据先前的知识经验,使用所给与的物件和工具,来探究当前情境,建构起对当前情境的理解,并将自己的这种理解表达出来,从而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建模分为探究性建模和表达性建模2种形式,包含定量、半定量和定性3种抽象水平。在教学中,教学者可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支持,帮助学生展开不同形式、水平的建模活动。  相似文献   

7.
在快速变化和充满不确定的知识经济时代,由组织或社会主导的传统职业生涯模式受到极大冲击,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自我概念正在不断被强化。生涯建构理论认为,个体职业发展的实质就是追求主观自我与外在客观世界相互适应的动态建构过程,而不同的人所建构的内容和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以"适应"为核心的生涯建构模型,为后现代视角下的职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主题和思路,个体特征、情境因素都是影响生涯建构结果的重要方面。今后应进一步深化针对具体某一职场阶段或职业人群的分析,不断丰富有关情境影响因素的讨论,同时多关注生涯建构过程的质性研究及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晶 《学海》2015,(1):169-176
在当今被冠以风险社会、知识社会、网络社会、后工业社会等不同称谓的变革时代,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充满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的治理场域。建立学习型政府和提升公共行政实践相关主体的学习能力,构成了思考和回应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场域的关键。情境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隐喻,其具有社会协商性、知识建构性、变革与创新性、同情境的适应性调适和促进生成自组织现象的潜质等特征,不仅有助于增进多元公共行政实践主体的存在论意义,同时对于实现合作治理和最终建构公共行政实践共同体也发挥着重要意义。情境学习这一新隐喻的实现,需要进行一场涉及公共行政领域个体、知识观与组织观等多个层面的系统变革。  相似文献   

9.
归因取向理论建构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用一种新的视角—— 取向研究视角, 对以往归因理论进行整合研究, 建构一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 更具概括性的归因取向理论。归因取向理论的假设建构模型包括四种归因取向维度:社会取向, 个人取向, 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归因取向量表, 以1301名被试为研究对象, 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建构的存在, 理论建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 归因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建构效度。检验归因取向维度和8个社会心理变量的关系, 证明了四种归因取向维度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稳定性和评估有效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尝试用一种新的视角一取向研究视角,对以往情绪理论进行整合研究,建构一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更具概括性的情绪取向理论.情绪取向理论的假设建构模型包括四个维度:理性取向、感性取向、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情绪取向量表,以779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建构的存在,理论建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情绪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建构效度.  相似文献   

11.
韩迎春  莫雷 《心理科学》2005,28(5):1188-1191
本研究采用扇效应技术来进一步探讨空间信息在情境模型建构过程当中的作用。共分为两个分实验。实验1通过在材料中使用同样具有可“移动性”的物体概念(例如快餐车)来探讨“可移动性”是否是“[人]在[大场所]”材料范式下观察不到信息整合的根本原因。实验2将材料中的“大场所”地点替换为“中场所”地点,来进一步探讨空间信息在情境模型建构过程中的作用特点。结果表明“人的可移动性”不是“[人]在[大场所]”材料范式下观察不到信息整合的原因并且在不受个体背景知识衰减的情况下.空间信息对情境模型建构的影响作用强于主人公信息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韩振华 《美与时代》2005,(11):10-11
在对美学史作历时性考察时,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许多貌似一致或相近的理论提法往往具有不同的内涵,分别应对于各自的问题情境而各有所指.它们之间或者存在着某种影响关系,或者彼此不甚相干,因此需要认真地加以辨别.美学史上的诸种"关系说"("审美关系论")也是这样,本文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提法加以分析,目的在于从产生它们的语境出发,理清它们各自的侧重点,以及"关系"本身在其理论建构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以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当代论证理论中"论辩术"之理论视角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一种以语用论辩术理论为代表,将"论辩术"外化为论证活动的程序与规则,另一种以非形式逻辑理论为代表,将"论辩术"内化为论证成果的属性或品质。对这两种"论辩术"的解析将揭示出语用论辩术与非形式逻辑在规范性理论之建构与情境性实践之关注间的深层差异,同时也展现出其自身在谬误研究及论证界定等当代论证研究议题上的理论潜力。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6,(2):28-35
历史演化当中的每一轮社会变革都会引发伦理道德方面的思考,从而推动社会伦理形态的建构由隐晦逐渐走向清晰。在意识形态冲撞和激越的社会变革中,近代知识分子之建构中国社会伦理现代形态注定就是一桩无法完成的事业,因为只有在现代社会本身充分展开之后作为形态学意义上的社会伦理范型方才显现出来。当前,财富之恶与权力之罪已经最大限度暴露出来,市场原子主义对权力公共性的侵蚀与权力寻租一道制造了现实社会的"伦理空场",致使社会伦理出现扭曲性生长,伦理普遍性无从体现。对此,可以借重法哲学与精神哲学对财富与权力之伦理本性的揭示来检视现实社会伦理之殇,同时通过揭示韦伯"理想类型"所蕴含的方法论意义来为建构现代社会伦理形态提供一种具有启发性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刘艳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3):427-439
在回顾自我建构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 介绍了特质性自我建构的测量和情境性自我建构的激活方法, 并从自我建构的性别与文化差异以及自我建构与认知风格、社会比较、人际交往、个人自主、自我调控的关系等几方面概述了该领域现状。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推进依赖于自我建构理论基本思想的完善、测查工具的改进以及研究者能否用辩证视角看待变量间关系。特质性自我建构对个体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适应状况的影响, 特质性自我建构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应在未来研究中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采用探测词和事件分割范式探讨了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分离的情况下, 空间转换在记叙文情境模型建构中的作用。实验1a重复前人研究, 探讨空间转换对阅读时间和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 并验证在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的影响的研究中, 采用多指标探测范式的合理性。实验1b探讨在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相分离的条件下, 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 实验2a探讨空间转换对事件分割的影响, 并验证在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的影响的研究中, 采用事件分割范式的合理性; 实验2b探讨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相分离的条件下, 空间转换对事件分割的影响, 从而验证空间转换对情境模型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空间转换与事件转换相分离时, 不引起情境模型的更新, 事件单元是建构记叙文心理表征的核心单元, 空间转换只有在标识事件转换的情况下, 才能引发读者更新情境模型。  相似文献   

17.
德里达的"解构"并非"破坏"的同义语。"解构"是建构性的,但它是具有特殊意味的建构,它强调无法归类的他者。这个"他者"与德里达所使用的一系列关键词之间是相互解释的,例如延异、痕迹、增补性等。这些词语共同组成了一个具有"家族相似"特征的思想群,它们揭示了德里达的信仰,即超越任何"主义"、认识论或知识论,并期待全然的他者的"没有宗教的宗教",或者说一种解构之后的哲学。  相似文献   

18.
李渔是一位生活艺术家,这从他的烹饪之道体现出来。李渔的烹饪具有丰富的美学色彩,食材选择、烹饪等过程显现着他的审美眼光与才能。口腹之欲中还包含着李渔的审美情怀,它既是一种人道主义情感,又是基于食物升华的情感寄托。从李渔生活美学的个案我们可以发现江南文人的特点,即他们注重个体的生活意义,这与官方提倡的思想有所不同,其表现是雅俗趋合。  相似文献   

19.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是将羞感作为人的特性,从属于意识内在建构的先天形式,羞感的本质源于两种意识等级的对立,是通达"人本身"的开路者。羞感作为"爱的良知"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在新现象学家施密茨看来,"羞感"是一种身体性情感,作为道德权威的自我审判。无论是舍勒还是施密茨的羞感现象学都建立在身心合一的基础上,但舍勒是从意向性角度分析羞感,施密茨是从情感空间角度分析羞感,而且施密茨的"羞感"超出了舍勒"羞耻的先天形式"的理解,而作为社会性与个体的身体性的统一。最重要的是施密茨将"羞感"置于道德规范情境中来理解。  相似文献   

20.
以知识建构为首要主张的正义理论,属于"知识正义"一类。对于各个知识领域来说,其所建构的正义理论,更倾向于某种标准化的知识表述,其注重"正义之前"的知识形构,忽略了"正义之内"的伦理反思,同时更缺乏对人类现象世界的关注和考量。加之知识领域的不同,造成了正义表述模式的不同,由此导致了正义归属之阐释的多元化和歧义化困境。由此,有必要在知识正义之外,自觉探寻一种从抽象理论到现象世界的审美正义,前者是朝向整体社会的规范正义,后者是面向个体情境的诗性正义。正视现象世界的审美正义,即是抛开知识正义对于理论概念的单向建构,从整体人类情境转向流动个体的道德省思,其最终目的是要经由文学艺术的"以美之审"来认识现象世界的"不美之事",通过"大审美"的德性想象来培育有正义感的"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