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以文学人类学的眼光站在文学之外重新审视文学,将文学当作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且放在与人类另一种独有的精神现象--信仰的关系中考察,将会发现文学和信仰在神话中就开始结下不解之缘:文学使生存于此岸的人类在达至于彼岸的过程中可以亲切地感受到信仰之光的照耀,文学也因此具有了内外两重意义并成为人们可以苦心经营的一种信仰.在这个信仰危机的时代,文学还有助于感性的方式重新唤回人们对信仰的执著和对意义的追求.文学和信仰因共同的超越性品质而成为人类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数字传媒"时代带来传播媒介更新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对于文学新形态的想象。事实上文学并没有真正构成新的形态,只是文学生态发生了变化,创作环境、方式发生了变化。"数字传媒"带来更宽松的书写、发表的平台,但其标榜的"自由"却非真自由。  相似文献   

3.
"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另类"。由于政治对文学的裹挟,文学中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严重异化。女性的性别意识、性别特点被刻意隐没,女性形象成为时代政治、思想道德的代言人和传声筒。作为人的基本情感内容的爱情被涂抹上了浓烈的政治色彩。女性话语权逐渐丧失,进而成为男性形象的陪衬和点缀,成为被改造、被教育的"被观者"。  相似文献   

4.
提出建构健康人文学是引领"健康中国2030"之关键;也是弥补当今医学人文幽灵化,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消弭尖锐的医患矛盾之抓手。借助"大/小传统"理论及"N级编码论"理论,对健康人文学的学科属性特点等进行论证,认为它是健康大系统工程中的支持"软件",而且健康人文学可以上承儒道生命及养生认知精华,下接当今流行的慢性病防控之常识,从生命(生死)观、疾病观、养生观等切入,加以展开和提升。此理论成熟后,应该成为公民的通识教育,如此,又能反哺医学人文及全民健康水准。  相似文献   

5.
文学插画作为插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论是作为绘画作品单独欣赏还是插入文学作品中理解阅读,文学插画都具有无可比拟的观赏性以及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因此,文学插画不仅是插画中的一员,更是书籍和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插画的创作不仅仅是由文到字的转化,也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形象再现,更是富有多重性质的艺术创作。阐述文学插画的总体艺术风格特征,举例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对于我们更准确深刻地理解文学和文学插画作品、把握文学插画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谢华 《美与时代》2006,2(3):77-79
古希腊文学呈现出张扬个性、放纵原欲,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的特征。这种原欲性特征根植于古希腊文化的重“天人之别”的土壤,但同时古希腊文学也沐浴在理性的光辉之中:原欲与理性是古希腊文学内核的两个层面,他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互补,蕴含了人性中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经典化是当下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网络文学能否走向经典,学者众说纷纭。网络文学的特征使其拥有成为当代经典的可能,其实现的内在途径是作家努力提升作品质量,强化"经典化"意识;外在途径是政府引导、"作协"扶持、精英学者研究批评。  相似文献   

8.
文学一直都是德里达关注的对象,也是他"最持久的兴趣".德里达的文学观念是其解构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德里达认为,文学作品比某些哲学作品是更富有哲学思想的东西,也更具有解构力量.他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和分析,正是要在文学领域探索出批判传统并创新的可能性,以实现对传统话语和机制的松动.德里达的文学观是其解构策略的具体深化.  相似文献   

9.
正南朝170年,是佛教在中国深入传播、独立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中国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在此阶段也极为活跃。玄言诗、山水诗、永明体、宫体等诗歌实践与《诗品》《文心雕龙》等诗歌理论的总结,标示着这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南朝,是一个真正的"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的时代,也是佛教走上独立发展的"自觉时代"。因此,南朝文学与佛教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陈寅恪、饶宗颐、季羡林、陈允吉、蒋述卓、张伯伟诸先生在此领域,多有耕耘创获,  相似文献   

10.
大灾有大难,大难有大爱,大爱出文学,面对这场空前的地震,我们的文学表现了高尚的情怀.如果说2008年的五、六、七三个月是热得发烫的地震文学的百日阶段,那么经过这一年冷寂的后半年,文坛已经进入了"后地震文学"时代.从抗震救灾的"地震文学"到痛定思痛的"后地震文学",乃至未来的岁月的"灾难文学",惟愿它成为长鸣的警钟悠长地回晌在炎黄子孙的胸腔,回荡在中华大地的上空.  相似文献   

11.
《学海》2019,(6):174-179
解放区前期文学中的"陈赓书写",对抗战以来陈赓的事功做出了相当全面的反映,同时,对陈赓的性格也做出了比较成功的刻画。二者的结合,塑造出了陈赓这个相当鲜活、相当丰满的"抗战英雄"形象。解放区前期文学中的"陈赓书写",反映了解放区前期文学的重要特征:在价值取向上,看重文学的革命功用,追求文学的革命功利;在实践路径上,为迅疾地反映解放区的斗争生活、使创作更好地发挥其服务于抗战的功利作用,作家业已自觉地、有意识地走上了"深入生活"之路。  相似文献   

12.
"憧憧往来"在《周易·象传》中的本义是顾往思来主意未定;《远游》、《七谏》等辞赋作品在其中生发出"感遇"情怀;陈子昂《幽州台歌》进一步加深了"往来"的思想内涵,为其复古的文艺主张增添了历史的深邃与厚重;朱熹《楚辞集注》则将个人的身世体验与生命感悟融入对"往来"的理解。通过对"憧憧往来"的历史溯源,不难发现中国文学的许多思想主题源于上古哲人对自然社会的朴素认知。后世文学对于先哲思想的接受往往取决于思想本身的阐释空间、思想与时代文化的契合程度以及思想的文学表现形式。当哲学思想成为文学表达的主题,思想的力量会借助艺术的形式得到充分的释放,并在后人的理解与阐释中获得丰富与升华。  相似文献   

13.
试论《论语》文学表现的诗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语》是儒家经典 ,也是文学名著 ,但《论语》的文学表现应是近诗而远散文 ,这是由其产生于春秋时代诗性文化的大背景下决定的。《论语》文学表现的诗化特征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语言的诗化 ;2 表现手法的诗化 ;3 形象的诗化。《论语》的诗化正是其大异于先秦诸子散文的卓越之处。  相似文献   

14.
俗文学与纯文学之间的概念上的区别,其实一向模糊不定.大致而言,俗文学具有群众性、流行性、娱乐性等特征,商品社会又赋予了它另一个特征:商品流通性.于是文学批评界就有人称之为"一次性消费"文学.如此称谓不免有贬低、看轻俗文学的倾向.纯文学则具有学者型、书院型的特征,主要阅读受众面向"学者"一族,当然也不排除大众中文学修养水平较高的人群.实际上,纯文学与俗文学之间长久以来主要靠约定俗成来进行区分的.  相似文献   

15.
"微文化"传播深刻改变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方式,其张扬个性、崇尚自由、准入草根、形式活泼,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主体成长的需求。但是,作为后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微文化"自身商业化、娱乐化、碎片化、符号化、瞬时化、部落化和民主化等特征,也极易引发大学生道德责任感培育陷入道德责任认知模糊、道德情感冷漠,以及道德行为失范的三重困境。  相似文献   

16.
考察儒家"石经"之史,不难发现,儒家"石经"的出现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儒家"石经"以官方形式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儒家经学与时代、政治达到了一种新的融合,满足了当时的时代诉求、政治诉求与文化诉求。从历史维度看,"石经"之史是渐次形成的,其经数与经目也是由少至多、由经至子,以及由子入经的,同时,在此演进过程中还呈现出体系化、经典化与圣典化的基本趋势。从客观层面看,"石经"作为客观存在物,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蕴含着相当重要的政治意涵、文化意涵与历史意涵。  相似文献   

17.
徐淑玲 《美与时代》2005,(11):76-77
文学观念是文学创作的先导,是文学批评的工具和标准,它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亦即一时代要求一时代的文学观念与之相适应.此为中国文学传统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关乎时序"(1)的规律性,也是文学进步的内在原动力之一.因此,考察现代的文学状况或作家作品,不能不先研究该时期文学观念的进化状况.  相似文献   

18.
刘红林 《学海》2001,(4):163-165
台湾言情文学的作家大都为女性.它是在前期女性文学对女性婚姻悲剧充分展示的基础上,正面呼唤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它开始把女性作为精神主体,作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社会力量去表现,对世代相衍的"男优女劣"、"男尊女卑"观念大胆质疑,但女性的依附性和被观照性仍显而易见.它对父权文化还有一种自觉的认同与维护,并向落后的封建伦理道德俯首称臣.因此,它只能算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同路人,与其追求婚姻自主的主题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9.
“微小说”,这一在微博客下衍生的新兴网络文学形式,正日益被人们所接受与推崇。在网络与我们的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微小说的势头十分猛烈的当下,微小说的文学性成为最需要研究的问题。而近年来,关于微小说的论证众说纷纭,有人否认它的文学性,但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微小说的确是一种文学形式。本文主要运用对比、举例等方法,从微小说的形式、特点以及赋含的情感这三方面出发,较系统、全面地初探微小说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20.
科幻文学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超出读者认知的画面感是其突出的特点。科幻之美的产生,源于科幻文学的科学性处于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模糊的交界处。模糊的科学性使科幻文学成为可能,科幻文学的美也得以展示。科幻文学具有民族性和幻想之美。科幻文学对文学审美多样化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