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我国各大卫视都推出了喜剧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其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幽默诙谐的内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打破了歌唱选秀类节目给观众造成的审美疲劳.《笑傲江湖》是2014年东方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原创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其以强烈的娱乐性、纪实性、颠覆性、平民性,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其文化传播策略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但是,任何节目都存在一定的生存周期,未来的电视节目只有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并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新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视真人秀近年采取购买国外节目版权的模式引进方式,提升了节目商业竞争力和区域品牌效应的同时,也出现了内容过度娱乐化以及引进模式与本土文化不匹配等问题。因此,针对中国电视真人秀在模式引进中的问题,提出了以中国现实内容为题材的自主研发节目模式,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强化本土价值传播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3.
2013年《爸爸去哪儿》的播出引起了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热潮,此后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竞相上演,然而节目内容泛化、抄袭模仿、过度消费明星、娱乐至上等弊端也令人诟病。2016年的《旋风孝子》是以"孝"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播出以后不仅取得高收视率,而且赢得广泛好评。真人秀主题从亲子类到孝道类,节目制作从版权引进到原创,体现了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变化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开始引领中国电视娱乐业的发展潮流,国内首档大型厨艺真人秀节目《顶级厨师》的出现,从节目类型而言,另辟新路,一改之前真人秀节目类型同质化的状况.从历史和民俗的角度来说,《顶级厨师》展现给我们的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对美食的喜爱和推崇,中国人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以及饮食习俗对中国人生活的巨大影响,《顶级厨师》使我们看到了一档优秀的本土化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5.
《花样姐姐》是东方卫视引进的韩国tv N电视台明星真人秀节目。节目播出后备受关注。但是观众对于节目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以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支撑,以受众对电视节目的解读为视角,分析《花样姐姐》节目的编码与观众的解码,可以将该节目的本来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以便更好地理解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接受方式,为明星真人秀节目制作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征婚相亲节目席卷全国,引导着大众走向狂欢。节目切合当下时代热点,以相亲为形式,“真人秀”为核心,给予不同婚恋观的交流碰撞的平台,然而节目火爆的同时也凸显了当下征婚娱乐节目同质化、审丑趣味、虚假作秀等问题和弊端。  相似文献   

7.
活着的传统——关于传统文化现实作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着的传统——关于传统文化现实作用的若干思考丁伟志传统文化具有现实价值,本来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自打人类从兽类中分化出来以后,人总得生活在某种既成的文化环境中。这正像婴儿牙牙学语只能学习母语那样,不存在选择的自由或拒绝的可能。现实的人活在传统中,当...  相似文献   

8.
<正>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激荡下,人们普遍关心自我的生存和发展,思索人生的价值,以审视的角度回顾过去,以竞争的态度对待未来,开创生活与享受生活并重,喜悦与焦虑并存。为消除工作的紧张和心灵的纷扰,人们在喜欢资讯性文化的同时,同样欢迎那些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文化,于是市场文化应运而生,大众性的刊物布满书摊报亭,这是时代使然,不足为怪。但是面对市场,那些高层次的社会科学刊物怎样生存下去,怎样保持自己的学术品格,这是研究者及办刊人极为关切的问题。正当不少学术刊物岌岌可危时,以学术研究为宗旨的刊物《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春苗破土般的诞生了,这不能不使人惊喜异常。刊名以极其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有没有人文精神?如果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又有什么样的表现?这是学术界在近期人文精神研讨中的重点问题之一。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没有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有没有人文精神?这是人文精神研究不可回避的大问题。总体上看,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具...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2)
正最近,一档综艺节目中的一位明星父亲火了,不过他是被网友"骂"火的。节目中他对儿子冷嘲热讽,提出各种不通情理的高要求,情绪阴晴不定、莫名其妙发怒……这位父亲如同霸道总裁,他与儿子的互动被网友不客气地冠名为"军训式育儿""诈尸式育儿"。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秀"的成分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或许观众所见并非嘉宾真实的面貌,但镜头中的那位父亲无疑戳到了很多人的痛点……  相似文献   

11.
春节是我国传统中最隆重的节目,以其特有的文化传承方式在中华民族中流传了上千年。春节的民俗中融合了儒释道的许多精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众文化的不断发展,大众文化消费表现出盲目性、庸俗性和过度娱乐性、消费性。中国传统山水画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中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作为其思想支撑。通过鉴赏山水画,普通大众内在的品格与心灵能够实现生命的审美超越,继而塑造和提高大众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计文 《天风》2014,(3):1-1
<正>前不久,有个很火的电视亲子节目——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短短时间,这档"真人秀"以其温馨不失真实,在感动之余又令人顿悟的效应,占据了周五黄金档的首席之位。那些温馨的小幸福深入观众骨髓,歌词中"他的手掌也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把人们带进了曾经的孩提时代。节目之所以火爆,在于它切中了现代社会热点:人们将过多精力放在赚更多的钱上,而忽视了与家庭成员在精神层面的沟通与互动。"爸爸去哪儿了?"无疑是对长期"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家庭文化中存在的"父亲角色缺位"现象的重新检视。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往往更多凸显的是母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担当,很少关注父亲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认为带孩子的应是母亲,而父亲能在外挣奶粉钱就够了!于是,在子女成长  相似文献   

14.
王雅楠  罗健 《美与时代》2023,(1):113-115
方言一直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但近年来在普通话深入推广、社会文化传播条件不断变革的大背景下,方言日渐式微,这不利于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城市形象的构建。方言节目主要是依托影视传播的方式,增强方言和城市文化生命力,对于保存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具有重大价值。在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播过程中,需要着眼于对方言节目的创新开发,并综合考虑方言节目在记录城市历史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方言电视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进一步发挥方言节目的人文功能。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上,目前学界产生了新的争论。有人在批判继承与复古倒退的问题上,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此文对上述问题也有所涉及,特予发表,以飨读者。长期以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问题,在我国学界一直充满了争论,否定的声音往往占据上风。值得称道的是,近年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多了,刊物多了,会议与交流活动也多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越来越强了。这是一种进步。因为在世界现代化的成功范例中,没有哪一个民族不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解释、解释的客观性与文化传统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文化传统的演变和发展离不开对经典的解释和阐扬,然而,当我们考察文化传统的继承时,我们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客观性而忽略我们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对待文化传统整体时继承这一层面的传统因素,而否弃另一层面的传统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就其共同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而言,就是力主“回归”传统、“回归”历史,试图从文化传统解释中寻找文化未来发展和重塑的方案。此中,则关涉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解释在何种程度上能达到客观性。经典解释学的讨…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20,(2):9-9
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作部署,在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下,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央视网、芒果TV、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搜狐、哔哩哔哩、西瓜视频、快手、秒拍等视听节目网站制订了《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于2月21日发布。《细则》围绕才艺表演、访谈脱口秀、真人秀、少儿亲子、文艺晚会等各种网络综艺节目类型,从主创人员选用、出镜人员言行举止,到造型舞美布设、文字语言使用、节目制作包装等不同维度。  相似文献   

18.
继《中国好声音》收视爆棚之后,2013年年初,《我是歌手》以其独特的视角、专业的节目内容、良好的宣传,再次掀起了收视狂潮。与以往的草根选秀类节目不同,《我是歌手》不管是在参与者,还是在赛制以及宣传营销等方面,都开创了真人选秀类节目的新模式。它的成功对于以后的娱乐节目制作,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内比较成功的真人秀节目,都是通过购买国外原版的节目模式,再加上本土化的改造而掀起收视高潮的。各大电视台之间也相互抄袭,节目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打造我国自主品牌栏目模式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文化内涵是游戏的灵魂,传统道德文化是网络游戏得以传播的有效形式,传统文化悠久的历史、鲜活的人物是网络游戏取之不尽的素材,丰富的文化、文明的准则是网络游戏设计的丰富理念,精美的建筑、悦耳的音乐等审美元素是网络游戏引人入胜的场景。而网络游戏则是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的现代方式,它有助于大众亲近传统文化、熟悉传统文化、把握与弘扬传统文化。但网络游戏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却存在着传统文化被肢解、被娱乐化的问题。这是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20.
综艺节目作为一种与大众发生关系的文本,在被解读的过程中给大众带来的意义是多样的。作为文本,其在被构建的过程必定包含着潜在的意识形态,与时代特征遥相呼应。近年来极受关注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在节目模式上进行拓展进而与中国传统农村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同时在角色设计上极具传统家庭人物特色,最后将城市的物质条件置入农村自由闲散的生活空间之中,整个节目设计因这三点文化特性直击当下都市人的内心,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各阶层的情感与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