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加缪的希腊想象,目的是成就一个"审美的人"。在他看来,中道、平衡与节制是希腊人的精神内核,通过审美达成自由是希腊人的人生目标,热爱生活与彻悟存在是希腊人的生命状态。而所有这一切,足以为现代人的精神病痛提供一剂解救的良药,进而为弥合"荒诞的人"与"荒诞世界"之间的沟壑提供一种古典品位的可能。加缪的创作与思考,在本质上是一种直面生活的美学。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较之于传统纸介文学的一大特征,是其内在指归与外在表征统一于鲜明的娱乐至上的审美向度.其成因主要有三:一是因特网娱乐经济的属性,为其奠定了生成学意义上的根基:二是数码技术为网络文学的超文本、多媒体文本等游戏性、娱乐性的艺术范式提供了可能;三是后现代主义与因特网的亲缘,为网络文学的泛娱乐化精神提供了文化学层面的根由.  相似文献   

4.
现代悲剧向希腊古典悲剧创作还原的失败经验,在荷尔德林那里已经揭示了回归的不可能性。现在要进入政治问题域中,探讨这一美学上的"模仿"动机和操作,乃是根植于德意志文化深层结构中回归希腊的"原生性神话"。这一神话书写,试图从审美文化和艺术上回到民族精神的源头,进而从文化再生的层面实现德意志民族的现代性转化。这一转化过程大致从莱辛和温克尔曼开始,经过浪漫派的洗礼,至到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与国家社会主义的纠葛为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代史上德意志民族的精神进程中,一方面呈现出审美精神的激进,另一方面却是政治观念上的极端保守,二者相互浸染,呈现为"审美化的政治"问题。这种生存论式的美学-政治论,用历史遗留的文化遗产与英雄式的决断论来实现对此在生存的挽救和重整,深刻影响了德意志民族,乃至人类世界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美学意味着一种感性的分配。康德的去功利的审美判断,以理解力与感受力之间等级关系的中立化确立了审美维度的核心,即以一种审美分离为前提的平等的"歧见",由此带来新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此乃"美学的政治"。存在两种试图取消审美的政治潜力的伦理模式:其一是以"习性"为基准的社会学批判,其二是以"崇高"为中心的绝对他者原则。"政治的美学"则表现为"民主"政治乃一种"仿佛"的操作,是任何人之共同权力的平等展演。柏拉图式的共识性的"仿佛"导致了以社会分化为前提的伦理秩序的循环,德里达式的异质性的"到来的民主"则排除了人民主体的歧见力量。总之,为了强调美学的政治和政治的美学,一种蕴含了知识的美学的思考方式和话语实践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2003年1月18日,由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研究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大众文化研究室共同主办的“媒介变化与审美文化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的显著特色是首次实现了美学学术会议网上  相似文献   

7.
医学审美的社会文化属性和功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医学审美的社会文化属性和功能青岛医学院(266021)秦守哲现代科学技术给医学体系带来的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当新的美容技术和手段象隆鼻术、隆乳术、正颅术等给人们带来新概念的美感时,不仅促进了美容医学的发展,而且在悄悄地改...  相似文献   

8.
道教审美文化的历史、特色及将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道教文艺为代表的道教审美文化 ,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一条独特的分支 ,曾经对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道教文学源远流长 ,道教艺术别具特色 ,道教美学思想富于民族特色。进入新世纪 ,怎样研究和引导道教审美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有利于抵制邪教 ,也应提上文化发展的日程。  相似文献   

9.
我能再次来到中国访问,感到非常高兴。1973年我作为美国儿童早期发展代表团成员曾来过中国。上次来访时,我们访问的全部内容就是:参观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许多年以前我曾对日语有兴趣,花了一些时间学习日语。从此开始对日本及亚洲的心理学很感兴趣。我特别想到中国来,想了解一下有关儿童发展的问题。其中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是:关于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成为席卷世界的一股风潮.在内容上,它偏向"软"新闻(西方媒介称之为"大众新闻")或尽力使新闻"软"化;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当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文学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审美文化研究的动因、症结与走向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文化研究是90年代以来文化与美学领域的重要现象,有关的文章、综述、书籍近期也出了不少。概念逐步得到厘定、范围逐步得到大致确定,主要特征一再被从各个层面加以描述。但审美文化是个日久弥新的话题,回过头来剖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又呈现出...  相似文献   

12.
审美文化的未来走向邹广文当代美学研究正面临着体系的转型与重建,人们深切感到:美学是一门人文色彩很强的学科,人的审美活动作为文化创造系统中最富魁力的部分,它应该以自己的特殊形式来表达现实文化发展的时代精神,表达人类文化创造的超越本性。从这一角度来展望当...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审美文化的对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审美文化的对话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徐碧辉(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100732)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经过两年的努力,《中西审美文化》课题终于完成了。应《哲学动态》编辑部之约,咱们一起谈谈自己在完成这个课题时感受最深、最满...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审美是重要因素。审美教育不是逻辑说教,不是教人某项技艺,而是对人情感、精神的陶冶。审美是无形的,又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将陆续刊发一些专家的有关文章,阐发审美教育的精义及审美与一切创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生动地展现了人们不同时期的生活特征和精神风貌,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延伸.  相似文献   

16.
艺术是一个现代概念,艺术研究与艺术界、市场、社会分化、政治和美学五个领域有着直接的联系。艺术与现代工业敌对,是一种后工业社会的工业模式。艺术与日常生活并非冷漠,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界产生了区隔,新的文化模式也培养了新的受众。通俗文化的流行,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现代主义诞生于艺术界中,有其自身的文化动力。因此,审美的艺术不仅关涉个体"情感",而且提供了一种关于世界的特殊知识。这些有利于理解文化政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孙灯勇  郭永玉 《心理科学》2016,39(3):714-719
相对剥夺感是指与某一标准相比较,个体觉得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状况更加糟糕,并产生生气或怨恨的情感反应。相对剥夺感包括个人相对剥夺感和群体相对剥夺感。研究表明,家庭收入、主观社会阶层、内群体认同,以及社会变化的速度和方向等对个人或群体相对剥夺感产生显著影响。相对剥夺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行为,以及群体的态度与行为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有关相对剥夺感与公正理论的异同、相对剥夺感的测量、参照对象与比较方式,以及相对剥夺感影响心理与行为的机制等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的选择和行动领域中,除了通过理性来掌握普遍原则外,我们同时亦需把握和探索艺术经验,以获得敏锐的感知能力识别个别情境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而音乐具有建立在时间连续性上的经验性特质,这种经验性不依赖语言学或符号学模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反思现有伦理模式,并且有助于我们学习从回应音乐中的"偶然性",延伸到回应现实世界的他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好的音乐经验里,音乐得以自证其审美性与伦理性的共存。因为当我们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聆听期待与偏好,或是仅是为了追求纯粹审美趣味,而是真正地投入在音乐里,尤其是具有肯定生命品质的音乐,我们将透过出于对音乐同感回应(共鸣)的能力,扩展出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并且增加自我理解和自我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胡铂 《美与时代》2023,(12):101-1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乡村作为人们向往的“桃花源”,应具备充足的审美价值,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为其带来更加深刻的体验。概括乡村旅游审美文化的重要性、基本构成和主要特征,并对乡村旅游审美文化的价值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蒙古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优秀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蒙古族独具特色。其中比较出名的就属蒙古族民族舞蹈了。蒙古族舞蹈与其开阔明朗的生活环境背景离不开,或演绎多样马步,或展示矫健身姿,亦或是热情的摔跤舞等等,这一切个性风格的形成都是有一定特殊原因的。本文从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渊源、特色差异化、历史影响等着手,着重剖析蒙古族舞蹈的现实意义,从而为民间舞蹈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