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邓小平同志在其一生实践活动中,非常注意按照美的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他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哲学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人民创造美好世界,体现着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对巴尔塔萨神学美学思想的研究,不仅涉及哲学、美学、人类学、历史学等范畴,而且也涉及宗教艺术范畴。本文尝试从宗教艺术维度,阐释其两大基本属性(宗教性、艺术性)的静态观察和理解,按照巴尔塔萨神学美学思想中审美过程的三个阶段:直观(观看),相遇(感知、荣耀),入迷(狂喜),进行宗教艺术可感知的物化传达与呈显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乡村美学是人类基于对城市经由从原始都市、城邦、大都市、超大都市、暴虐都市、废墟都市等阶段,从村庄到特大城市再到大墓地的盲目城市化,乡村与城市二元对立日趋极端发展可能导致的世界性灾难的理性考量,以及被重新发现的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是对作为人类生命幸福港湾及魂牵梦绕精神家园的乡村的想象重构。这种想象重构虽然多基于中老年人的童年记忆,很大程度上存在虚构乃至梦幻的成分,但无疑体现了渴求处处都像在家里舒坦一样的思乡情结,以及对自由的向往。理想的未来社会绝不是乡村的极度衰败与城市的极端繁荣,而是乡村与城市的均衡协调发展,使人们生活于其间的环境既有乡村的宁静、和谐和纯真,同时也有城市的智力、交流、知识,更避免了乡村的落后、愚昧和闭塞,也避免了城市的吵闹、庸俗、伪善等。乡村美学对人们重新认识乡村的本真、恬淡、自在与城市的伪善、竞争、强制,反思人类商业化、工业化尤其城市化进程其实以牺牲人类的本真、恬淡、自在来换取伪善、竞争、强制的得不偿失行为,必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后期墨家所著《墨经》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成就可观,堪与《荀子》比美。它们是先秦心理学思想的两颗明珠,值得发掘、整理。本文引文据伍非百先生著《墨辩解故》一书,对原文的理解也多受启迪。现作如下简单评介.一、关于心理和意识生命活动,心理、意识活动的实质,这是心理学的最根本问题。后期墨家的解答是非常明确的:“生:形与知处也”。(《经上》)意谓形具而知附,然后有生命活动,心理活动。这个“知”字,包括认知活动和意识活动.人的本质,生命的实质即在于人能认知、有意识。认知是“以其知(即智力)遇物(即接触客观事物)而能貌之(即描摹事物形象)”的反映过程;而意识则是意识到“已有  相似文献   

6.
一 <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传说是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时被关尹喜所阻,为了过关,被迫留下的五千言.它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的内容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字,以"道"为核心,构建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行的哲理体系,其中所包涵的美学思想,对我国两千余年的文化艺术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末期齐国莱地夷维人,是与管仲齐名的贤相,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参政长达五十多年。这个在历史上以节俭力行、爱国忧民、机智善辩著称的杰出政治家,实际上也是一个思想深邃、见解独到的美学家。他对美的精辟见解,曾地中国早期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康德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Ⅰ.康德的哲学思想体系康德(Kant,1724-1804)处在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他的历史背景和文克尔曼与莱辛的基本上还是一样。但是由于当时德国政治分裂状况下各小国和小城市的闭塞孤陋,康德突出地脱离了现实。再加上当时德国大学在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理性主义哲学统治之下,哲学的研究一直充满着玄学思辩  相似文献   

9.
美学来点思想,如从研究方法、人论、实践论、本体论、认识论、感情论、本质论和美学观诸方面另辟新路,开创新的视角.21世纪的中国美学将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卡西尔是符号哲学美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他和他的弟子、美国著名名美学家苏珊·朗格的美学思想被称为“卡西尔—苏珊·朗格的符号论美学”。本文拟对卡西尔的美学思想作一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11.
庄子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一书是我们今天研究庄子的主要资料。但是,《庄子》中,既有庄子的作品,也有庄子后学的作品,而主要思想却是庄子的。依据《庄子》来研究庄子的美学思想,同样,既有庄子的、也有他的后学的。所以,所谓庄子的美学思想,确切地说,应该是战国时期庄子学派的美学思想。本文谈到庄子,往往包括他的后学在内。  相似文献   

12.
艺术是绝对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无限的总体思维在有限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艺术不是生活的点缀,人民通过创造的艺术形式,表达生活的内在含义。艺术不是对大自然的模仿,它向大自然借鉴它的感性内容,是为了用人性来教育人。艺术作为各种感情的反映,同时又唤醒我们沉睡中的欲念,激励我们提出新的需求。它使我们体验到种种的痛苦、欢乐、忧伤和希望,因而我们个人的经验膨胀了,扩大了,甚至达到了人类经验(以及人的全部胜利和失败)的高度。艺术品具有三个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文苑仲 《美与时代》2008,5(1):58-60
斯多葛主义美学上承亚里士多德下启新柏拉图主义,是西方美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同时,斯多葛派的美学理论也具有独立的价值,它体现了希腊化时期希腊语世界与东方的文化大融合的倾向,以及后期在罗马化的过程中对希腊美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裴 《中国道教》2003,(4):19-23
司马承祯,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温人(今河南温县),为唐代著名道士,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自号“白云子”或“白云道士”,又号“天台白云”。作为上清派第十二代传人和有道高士,司马承祯受到历代唐帝王如武则天、睿宗、玄宗的优宠,被尊为帝王之师。他一生著述颇多,其中主要包括《坐忘论》,《天隐子》8篇,《修真秘旨》12篇,《修身养气诀》,《服气精义论》,《修真秘旨事目历》,《修真精义杂论》。其中,主要代表作为《坐忘论》和《天隐子》,蕴含了丰富的道教美学思想。本文从他对审美判断的主观性特点及“道”美的肯定和追求,“坐忘”修心的审美…  相似文献   

15.
杜夫海纳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全方位发展 ,不同程度地涉及到鉴赏、品位、判断、体验、因借、翻译等美学或跨文化问题。新世纪的美学研究到底是何走向 ?是要重估传统的学说 ,澄清原来的疑难 ,继而提出新理论、新体系呢 ?还是从跨文化学的角度切入 ,将中西美学与诗学的主要范畴及其理念 ,置于社会历史和语言文化的特定语境中加以比较分析 ,继而在其互动互补的关系中追求“法乎其上”的沟通与超越呢 ?凡此种种 ,中外美学家均有各自的构想与见地。 2 0 0 2年 1 0月 ,“美学与文化 :东方与西方”国际美学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 ,来自 1 5个国家与地区的近 80名美学家就相关话题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与对话。这其中 ,侧重审美经验的现象学美学 ,推崇伦理功用的实用主义美学 ,强调跨文化视界的翻译美学和标举诗性智慧的比较诗学 ,均试图为未来美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维度与探索平台 ,故值得我们从学理上给予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被奉为隋末唐初经学大师的孔颖达以主撰《五经正义》扬名于史。《五经正义》历来被视为经学诠释文本,但涵有不可忽视的美学营养。其中《毛诗》、《乐记》、《周易》孔疏,包含美学直接材料,其余各经孔疏,所保留周人以礼乐为中心的泛美学思想材料,也极为丰赡,实系研究早期儒家美学及其承传的宝贵资源。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孔颖达在中国唐代特定文化语境中,是如何展开其哲学和美学本体运思的,以及这种本体运思对于中国古典美学有着怎样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歌德(G.W.Goethe,1749—1832)在近代美学思想家中几乎是唯一的具有深广的文艺修养和科学修养,丰富的创作经验,在诗艺上达到高峰的大诗人。和一般美学家从哲学系统和概念出发不同,歌德的美学言论全是创作实践与对各门艺术的深刻体会的总结,是理论结合实际的范例,所以是特别值得学习的。他的全集有一百四十三卷之多,是美学思想的一个极丰富和  相似文献   

18.
<正>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不是“礼”。基于这一观点,对孔子美学思想作如下探析。一孔子讲“仁”有广义、狭义两种情况。属于广义方面的例证,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相似文献   

19.
荀子从本体的高度,将人的审美需求,视为人本性的一种需要,作为其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并把美作为当时社会主流文化的象征、表达或物化形式,予以了肯定。这样,荀子从实现社会整体的理性整合及对个体感性的节制与改造出发,将审美引向了政治、伦理领域,虽然在当时美自身尚缺乏自足性,但却获得了为当时社会理性所能认同的人文内涵及存在价值,也因此礼文之美、美善相乐、中和之美成为荀子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20.
谢道韫(公元349-409年)生活的东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激烈变动的时期.自东汉到魏晋,少数民族的内迁和政权的频繁更迭,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转型变革,"人口的大流动和民族关系的大变化带动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