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清心 《美与时代》2013,(5):107-109
黎锦是海南岛黎族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其历史悠久,积淀了黎族独特的文化。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海南地域文化的宣传,黎锦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传承。黎锦经过商业开发,已是海南旅游市场中受欢迎的特色商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黎锦纹样的设计从传统走向现代,成为海南黎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对其纹样的发展研究也显得越加重要。  相似文献   

2.
李甲作品     
<正>设计说明:本作品是以海南特色为主题的招贴设计,表现的主题思想是"现代海南,时尚海南,特色海南"。作品通过对海南当地的黎族刺绣——双面绣,为基本的设计出发点,将双面绣这一海南特色工艺体现在设计作品里。在主题设计元素里,以四个简化抽象的女性形象代表了海南现代抽象的形象表达,体现海南的柔美和活力。整体的排列方式以排列组合的形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既体现了作品的艺术感,又体现了海南多样性,一千个观众,会看到一千种不同的形态,海南就像它的简称一样,琼,代表美玉,代称一切美好的事物。作  相似文献   

3.
具象与抽象是美术中的两大表现形式。具象是指写实性较强的绘画形式,真实地保留客观世界形象特点,直观描绘其中的形象状态,还原具体物象的视觉感受,再现画面内容或形式。具象表现的艺术作品具有直达性、真实性。抽象是通过感知客观世界中的物质形象,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分析客观事物的内容与类型,获得深刻的认识,确定其普遍性特征和象征含义,发现其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表现的手段再现事物的特征与精神。20世纪西方美术史中广泛存在具象表现手法和抽象表现手法的二元对立与互补关系,具象表现手法与抽象表现手法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4.
周帅 《美与时代》2023,(1):107-109
黎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名片,是海南地域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促进黎锦的展示和传播,打造海南文化和旅游的“会客厅”,尤为重要。黎锦展示的空间场所目前主要有综合博物馆、非遗专题馆、传习场所等地,不能广泛深入社区、学校、乡村等公共空间。“胶囊”展示空间既具有灵活可变、高效便捷、可移动拆装、低碳可持续等叙事语言,又具有活态性、智识性、传承性、文化性的叙事特征,因而可以采取“小空间、多布点”的叙事方式深入公共空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黎锦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重焕活力,更好地促进黎锦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商周时期的青铜艺术造型多样、纹饰繁丽、铸造精良。鸟纹是我国古代非常流行的传统纹样。到了青铜时代,鸟纹自然就成了青铜器的纹饰之一。我们可以将东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鸟纹根据其在整个装饰体系中的作用,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作为器物表面的装饰,鸟纹多为适合造型的纹样,生动而有趣;二是作为器物部件的造型,鸟纹呈现出对主体器形的让步与相对的表现自由两种倾向;三是作为器物整体的形象,鸟的形象因器制宜,灵活多变,体现出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历史文化以黎族文化为特色,以汉族移民文化为主调,是具有多元化的文化体系,尤其以黎族文化体现着海南独特的内蕴。文章以海南黎族民族文化和具有地域特色的船形屋建筑形态为对象,以民族特质、文化底蕴为出发点,以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为契机,从文化、建筑、艺术和社会四位一体的角度,创造性地表达出海南黎族文化和以船形屋为代表的海南热带建筑的内涵与特色。  相似文献   

7.
苗族刺绣图案造型直接根源于三方面的形象:对自然物象的模拟、历史形象的臆造、技术的形象造型。这些纹样图案的造型与艺术表现手法是质朴的,同样遵循着中国艺术最主要的审美原则——"传神",在自然物象的基础上挖掘对象的"神",充分体现了"写意性"。  相似文献   

8.
南黎族神话故事传说古老而神秘,它有着黎族先民丰富的哲学性和人文内涵,与华夏文明有着血肉渊源,为海南黎族神话传说油画创作赋予精神内涵与价值。当然,海南黎族神话传说油画创作还需要学习借鉴西方神话题材油画的创作精神与技法,融入黎族本土文化元素,创作出富有海南黎族本土文化特色的油画艺术形式,让外界通过油画艺术的窗口了解黎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海南黎族村落船型屋建筑群对于研究黎族先民的历史与文脉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建造时期、建筑形式、历史故事等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其不断被损坏,或遗弃,或拆毁。因此,文章基于海南黎族传统村落应急避难的视角,探讨和研究村落修缮保护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独特的天然地理条件和人文,促使了富有特色的海南黎族神话的诞生,海南黎族神话的独特性和魅力是一笔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关于黎族神话的保护和研究越来越重要,古希腊神话对西方油画的重大影响和黎族神话故事题材蕴含着的许多油画创作上可以运用到的元素则证明了黎族神话是海南油画人创作的宝库。  相似文献   

11.
吴志福 《天风》2018,(8):43-44
有位姊妹家藏一套祖传茶具,上有"龙纹"装饰。有肢体去她家探访时发现后,就要求她把这套茶具处理掉,因为上面有龙图案,是魔鬼的东西,基督徒不可留。这位姊妹感到很苦恼,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抽象艺术的真义是什么,探讨了抽象、具象、意象的区别与关联,理解抽象艺术的接受系统、抽象主义与创造智慧、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内在联系,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辩证关系等。提出抽象艺术是人类认识自己和外界的一种新的方式,抽象感觉是人类一种早已有之且同等发达的能力,抽象艺术必须并且只能用“心”欣赏的观点。认为抽象主义经历了由写实到抽象的过程,并且从中国艺术中获得“灵感”,而中国艺术则对西方抽象主义做出了革命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壮锦是广西的民族文化瑰宝,壮锦的编织材料与工艺独具壮乡特点。图案具有具象题材、抽象表现,造型凝练、简洁美观,构图均衡,形象唯美,重复求变、繁中有序。色彩注重对比色的运用,以少见多,注意物象固有色的表现,注重主色调的运用。壮锦反映了壮族人们的智慧,形式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精神,是壮乡人民对自然的高度凝练和升华,如今已成为一种特殊的壮族文化载体,传播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使者。  相似文献   

14.
黎族是我国唯一聚居在海南省内的少数民族,信仰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为主。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武帝在海南建郡立县,汉文化开始传入海南。由于长期汉、黎民族的历史交往与融汇,汉族本土宗教道教对黎族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道教在黎族地区自唐、宋传入,经元、明两朝,至清代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常说,东方艺术是意象的,西方艺术是具象的;中国画是写意的,西方画是写实的;东方艺术是精神的,而西方艺术是物质的。确实,在西方油画中,色彩的魅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它一直是油画表现中最重要的特征,在这一点上,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差异巨大。绘画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离不开对形象的塑造,艺术家通过造型,为观者提供可视可感的艺术形象,或是具象的、抽象的,或是表现的。  相似文献   

16.
青铜器的纹饰通过丰富的纹样形式展现社会内涵,它是一个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缩影。秦代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封建王朝,存世的青铜器较为稀少,但是秦代青铜器的纹饰纹样则是西汉青铜纹饰的起点,也是战国青铜纹饰的终点。秦代青铜器纹饰显著的秩序美,除了形式的秩序之外,更多的是国家社会统一之后方方面面在青铜纹饰上的反映,挖掘青铜器纹饰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是再现秦代社会诸相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海水江崖纹是明清时期一种常见的服饰纹样,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寓意,同时具备极强的装饰性与审美特性。从纹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可以探讨海水江崖纹在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形式,从而能够为传统纹样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创新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龙纹巨型方铜镜长115厘米、宽5.8厘米、厚1.2厘米,重56.5公斤,出土时已断为三段器表有锈蚀斑痕。镜面经精工磨励,自是实用器物,无锈处乌亮可鉴。镜背纹饰皆为高出镜体0.1厘米的模铸阳文,边缘为连弧纹,在四角及中心有五枚拱形镜钮,钮上有两条纵向凹弦纹,纽座有柿蒂纹,主体纹为变形龙纹,线条流畅,舒展自如,形象生动,矫首天外,张口作长啸状,神彩飞扬,夺器欲出。  相似文献   

19.
"湖湘文化"是指生活在湖湘大地的人民在繁衍生息和认知迭代过程中,蕴育形成的具有湖南本土特色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精神因素的总和。从生态位理念的视角,深入挖掘与利用湖湘文化资源,对湖南境内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的传统图形图案、纹饰纹样以整体造型形象进行系统研究,从宏观层面归纳总结蕴藏在湖湘传统图饰艺术中的四个审美基因要素,即色彩玄妙、造型流动、氛围幽远和理念革新,并分析了形成这四种基因特征的根源,构建出一套湖湘传统图饰艺术审美基因分析的理论模型,从而为湖湘文化中的图饰艺术价值探索与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彰显与传承湖湘艺术特色,服务与推进湖南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阿拉伯纹饰精巧繁密、变化丰富、别具特色,是阿拉伯图案艺术的精髓,也是世界艺术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纹饰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实用性,被广泛运用于伊斯兰建筑装饰、器皿装饰、细密画以及书籍装帧等方面。阿拉伯纹饰按照题材分为几何纹饰、植物纹饰和阿拉伯书法纹饰。其中几何纹饰构图严谨、精准均衡、秩序感强,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伊斯兰宗教、美学、数学的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