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间绘画,其艳丽的色彩搭配和程式化的造型始终蕴含着老百姓的审美情趣,与文人绘画的风雅意韵相比,总处于低调的语境之下,究其原因是农民绘画的局限性和年画精神诉求的实用性相汇而成的结果。同样,年画的土气和对功用性诉求的倚重造成了人们对年画艺术特征的漠视。年画作为民间原发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绘画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显著差别,虽同属精神产品,但两者截然不同的创作动因与创作需求使年画成为了实用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木版年画属于我国独有的一类民间传统艺术,在其中我们能够看到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特性。而作为一种外来绘画种类,油画进入到我国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如今中国当代油画已取得了多元化的发展。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木版年画为中国油画汲取与借鉴本民族传统艺术元素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其所具有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国的油画艺术家在此过程中大胆创新和探索了绘画形式与风格,为形成充满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民间美术是高校美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共基础课,另一类是专业技法课,这类课时较集中,有利于展开创作训练实践。在民间美术课程中融入木版年画知识,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推动传统木版年画传承与发展。基于此,从分析木版年画艺术特色出发,探索民俗文化视域下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木版年画在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丰富学生的民间美术课程知识,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推动当代木版年画发展。  相似文献   

4.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诸多年画之中,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当代广告招贴的结合,既丰富了当代广告招贴设计语言,又弘扬了中原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姚敬旭 《美与时代》2007,(10):59-61
木版年画就是我们俗称的"门神".其中,朱仙镇的木版年画艺术是我国最著名的民间版画艺术之一.本文首先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目前状况和前景几个问题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对民间木版年画与平面设计进行类比来论述它们的共性,以探索如何让木版年画这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与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年画之鼻祖,民俗文化之精髓,是对大众生活最朴素、最原始的展现。它色彩艳丽古朴,却不失活泼灵动;构图对称饱满,形象夸张,线条粗犷有力;制作工艺细致繁琐,层层深入。虽经岁月洗礼,朱仙镇木版年画仍保留着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同大多数民间工艺美术一样,朱仙镇木版年画如今正面临着手艺失传的危机,必须利用新型传播媒介、创新发展模式,采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其的保护和抢救,以更好地传承朱仙镇木版年画。  相似文献   

7.
木版年画以“驱凶辟邪”“祈福迎祥”为重要题材,其神像画也多取材于佛教、道教以及民间信仰的各种神灵,因此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一、作为非遗的木版年画年画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之际用以迎新接福的一种普及性的传统艺术样式。年画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汉代驱邪的神荼和郁垒;在宋代,逢到岁时,以张贴印刷的神灵像来乞求平安的习俗已出现,称为“纸画”。  相似文献   

8.
滩头因产木版年画而闻名,滩头年画带有地域特色的造型、色彩、构图和图形的祥瑞象征意义展现了湘西南传统民间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这对现代设计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它以饱满的构图、夸张的造型、古朴的色彩、粗犷的线条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堪称"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门神众多,有将军型门神、武财神型门神、招财型门神、钟馗型门神等。过去的老百姓在过年时常常会在门上张贴年画以祈求家人平安幸福,而不同题材内容的年画有着不同的张贴方式。  相似文献   

10.
朱仙镇木版年画历经800多年的兴衰,到今天已失去它原有的实用价值和大众市场。同大多数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一样,它正遭遇发展、传承与创新的艰难抉择。时代变革下,朱仙镇木版年画势必顺应形势,在传承的基础上探寻创新和发展的模式,拓宽年画的内容和应用途径,才能使这一民间工艺美术奇葩的生命得到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河南开封朱仙镇是中国木版年画的发祥地。朱仙镇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在中国四大年画中处于鼻祖地位。纵观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兴衰无不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一团和气年画是桃花坞木版年画中最具特色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它在图式上借鉴了明成化帝所创的<一团和气图>.与之相比,一团和气年画显示出民间美术特有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体现出民间百姓对和谐社会关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朱仙镇木版年画在历史的沉淀中,形成了单纯质朴的艺术风格,与中原地域浑厚淳朴的民风相一致.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创作体现出艺术创作最宝贵的原发式情感.通过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风格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出朴素、真挚的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正很多年画取材于道教文化,很多百姓又是从年画认识道教,从道教角度对年画内容、源流、思想内涵进行解读,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根植于民间,而年画作为中国民俗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陕西凤翔地处关中,是周的发源地,南通蜀湘,西连宁夏,北接甘陇,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国知名的木版年画产区。  相似文献   

15.
正佛教年画是年画艺术的一个特殊类别。佛教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在作为民俗文化载体的年画之中也有所体现;而佛教年画更是直观地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特色。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一个独立画种,用于岁时节令的装饰,特别是在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中是必不可少的。年画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佛教年画是年画艺术的一个特殊类别。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包括年画、剪纸、皮影、木偶、雕刻和各种民间雕刻等,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作品为创作装饰绘画的人物形象和装饰提供了很大的资源和灵感,把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运用于装饰绘画的造型设计中可以提高艺术审美高度。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传统民间美术中,那些位列仙班的神祗人物往往会吸收古代民俗信仰、国人生存意愿、大众审美理念等多方面有益元素以呈现出鲜明独特的艺术形象,从而塑造和产生出独立于传统道释人物造型之外属于民间信仰中民众膜拜的"万应之神"。畅行数百年的"皖北三绝"中的天长天官画与灵璧钟馗画结合了民间木版年画、门神画等相关艺术类型的表现特征,如此在不同地域的民间绘画中赏析神祗的艺术表现,及其背后的民间俗信便会对当地民间愿景、民俗审美情感以及民间绘画艺术的理解与挖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中吸取了多种中国绘画元素,如中国卷轴画构图形式,中国印章、中国民间木版彩印,甚至把中国龙、关公图像引入到他的绘画作品中.这些吸收和借鉴,使他的作品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19.
桃花坞木版年画自古以来一直是极具魅力的民间美术文化,无论是其造像水平、颜色比例还是木刻技艺都在木刻作品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装饰简约朴素,充分显示出大众审美的质朴醇厚之感且富有装饰性。以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为例,文章对其图式创作源头、主要形式特征以及人物形象等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其成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侯杰  王凤 《宗教学研究》2016,(2):249-255
中国传统木版年画是民间信仰的重要载体,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的宗教情怀和人生愿望。妈祖作为被"神化了的人物"为世人所敬仰、崇拜,成为辐射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强的女神之一。作为载体,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不仅再现了妈祖的女神形象,更传递了她勇于牺牲与奉献精神。妈祖信仰传入天津后,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杨柳青年画不仅记录了天津皇会及民俗活动中的宏大场面,还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并加强了妈祖信仰在天津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在充分肯定年画传承文化传统的作用与价值之同时,对于其所运用的传播方法及其媒介作用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