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由于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和艺术类专业的学习特点,高职艺术类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既具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又有明显的群体特点。高职艺术类专业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借助音乐教育,通过各种音乐教育平台,使学生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探索出了一条促进高职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创新创业已经逐渐入脑入心。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培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和输出人才的摇篮,应该为国家的创新人才建设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以创新创业为核心,以就业为主要导向,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培养,并强化艺术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艺术类创业教育导师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以培养更多的艺术类人才,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艺术类大学生也应该利用好自己的专业特长,投身到更多的创业项目中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6,(6):204-207
随着微信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普及,微信正逐渐超越QQ、微博等网络交流工具,成为大学生网络学习和社交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愈来愈显示优于传统教育渠道的强大渗透力和影响力。如何利用魅力十足的微信开发其政治参与功能,创新政治参与方式,构建起新的大学生政治参与生态环境,这是当前微信视域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金盛华  李雪 《心理学报》2005,37(5):650-657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加剧变得日趋重要。通过25例深度访谈、60例开放式问卷调查和813例各类大学生调查,建立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四因子的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和六因子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模型。并据此编制了大学生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和手段性职业价值观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假设高度拟合,同时也证明了目的性价值观对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所具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社会价值观对于社会群体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动力作用,而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会对社会价值观的走向产生影响。研究采用价值观类型量表,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包含144名湖北省大学生,探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价值观的分布特征,对比湖北省和其他地区,以及与SARS时期的异同,并预测其在疫情后期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在大学生的总体样本中,实用型、社会型和科学型价值观依次占据重要地位;(2)湖北省大学生中社会型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地区大学生中实用型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两个样本的整体分布特征不存在显著差异;(3)两次疫情中,社会型和实用型价值观均占据主导地位,科学型价值观的地位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摘要 为探究大学生微信成瘾的原因及其心理机制,采用自尊量表、网络人际信任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和微信成瘾量表对931名来自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自尊与焦虑、微信成瘾显著负相关;焦虑与网络人际信任显著负相关;网络人际信任、焦虑与微信成瘾显著正相关。(2)自尊对微信成瘾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而且能够通过焦虑、以及焦虑和网络人际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对微信成瘾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对减少大学生微信成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SARS突发病害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问卷法分别在SARS初期、后期和平息后对北京大学生价值观进行了三次调查.研究了SARS突发病害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结果表明:SARS突发病害引起了某些价值现成分的突变,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由实用型转变为社会型和健康型,健康型价值现成为人们价值体系中新的重要的成分;SARS冲击下大学生价值观呈现了稳定性与波动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基于多年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的体会,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看法,并希望广大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积极关注相关课题,共同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社交网站使用(微信和微博)和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和妒忌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48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微信对大学生抑郁的总效应不显著,而微博对大学生抑郁的总效应显著,即微博使用越多,抑郁越多;(2)微信使用既可以直接负向预测抑郁,也可以通过上行社会比较和妒忌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地正向预测抑郁;而微博使用不能直接预测抑郁,其效应完全由上行社会比较和妒忌所链式中介。研究提示,微信使用和微博使用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及其机制是不同的,微信比微博有更复杂的作用机制和多种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社交网站使用(微信和微博)和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和妒忌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481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微信对大学生抑郁的总效应不显著,而微博对大学生抑郁的总效应显著,即微博使用越多,抑郁越多;(2)微信使用既可以直接负向预测抑郁,也可以通过上行社会比较和妒忌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地正向预测抑郁;而微博使用不能直接预测抑郁,其效应完全由上行社会比较和妒忌所链式中介。研究提示,微信使用和微博使用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及其机制是不同的,微信比微博有更复杂的作用机制和多种效应。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华 《道德与文明》2007,(4):84-85,88
大众文化的流行与发展,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生活方式等诸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集中体现为时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由于大众文化在文化功能上的悖论存在,使其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针对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通过提高对大众文化的认识,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等多种途径,来应对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北京和香港大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该研究比较了北京和香港两地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结果发现:两地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1)京港两地大学生价值观的排序不同;2)北京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是社会型.香港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是信仰型;3)价值观的发展具有社会依从性,在一些情况下,社会环境对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优先性。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其价值观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过去十余年中,人们对大学生价值观已作了大量研究,积累了许多资料。但以往的研究较为分散,远没有达到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较为完整和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编词汇选择问卷对639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积极、进取和乐观的;少数大学生崇尚个人主义、消极退缩,一些大学生消极悲观;男女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总的趋势上相当一致,但一些具体项目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表现出广泛性和个体差异;必须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才与否、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以及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基于对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对艺术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进行阐述并分析原因,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引导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社会责任认知,进而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探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机制,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和抑郁问卷,对98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比较和物质主义价值观都显著正向预测了大学生抑郁; 2.物质主义价值观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3.正念在社会比较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抑郁产生影响的中介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正念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因此,在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过程中,物质主义价值观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正念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微信使用强度与大学生自尊的关系,采用微信使用强度问卷、上行社会比较问卷、好友亲密度量表和自尊量表,对330名大学生的微信经历和自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微信使用强度与自尊显著负相关,且上行社会比较在其中起显著中介作用;(2)好友亲密度在上行社会比较与自尊之间起调节作用:在好友亲密度较低的情况下,上行社会比较与自尊显著负相关;在好友亲密度较高时,上行社会比较与自尊相关不显著。结果提示,微信使用程度越强,上行社会比较越多,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越低,但是网上亲密的好友关系可以缓解这一关系。  相似文献   

18.
藏族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价值观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411名藏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结构,价值观类型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独立意识,表现出较好的自我接纳,具有积极的价值观倾向;文、理科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藏族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男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艺术实践是艺术类专业学科实现专业学科教育的重要方式,是艺术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艺术专业大学生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在实践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加强职业道德素养,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融合的典范,更是二者精髓和灵魂的表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知和高度认同是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关键阶段,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性,面对新形势下日益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思潮冲击,需要科学、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选择健康向上的思想理念。首先阐释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质内涵,然后提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