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苏州明清古桥的石作艺术特征为探究对象,通过对苏州古桥功能形态、石作技艺、装饰艺术等全方位的考察与分析,挖掘其传统文化内涵,以探讨古桥石作技艺的美学意蕴,能够更好地展现其雕刻工艺在景观设计中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窑洞是豫西地区传统建筑的代表,窑脸又是窑洞装饰的主要部位,是豫西地区建筑装饰、点缀生活和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重要艺术形式和集中体现。但是,近代钢筋混凝土建筑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窑洞建筑,窑脸的装饰之美逐渐被忽视。调研考证发现,窑脸的装饰题材众多、构图追求形式美法则、配色素雅构成了具有豫西特色的装饰艺术特征。在豫西窑洞中,窑脸的装饰艺术特征潜藏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文章对坚固实用的民俗符号、具有吉祥寓意的民俗符号、具有豫西特色的民俗符号进行分析,形成民俗符号的完整构架。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徽派建筑装饰艺术代表的徽州砖雕艺术,表现题材多来源于徽州地区民俗、民间文化,是徽州地区民俗、民间文化的具体物化,同时折射出徽州人民古朴素雅之家风。徽州砖雕作品中有不同的"图式"主题,对"图式"主题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初步解读,在分析徽州砖雕"图式"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基础之上,重点诠释徽州砖雕"图式"内容与徽州家风传承之关系,并探讨其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时代的变迁并未淡化它的存在价值,而那绚丽奇妙的文化精神却在岁月的变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融入了新的世纪。如今,民俗与其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互为依存到相对独立,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渗入现代生活中。这来源于植根在民俗文化中的人类的精神需求、生命追求,以及其独特的艺术视角。  相似文献   

5.
浅析装饰画     
装饰画已经越来越被大众所喜欢,它是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来展现这个世界的。它和其他的艺术种类一样,都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是在熟悉和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被逐渐培养起来的。装饰的美虽然不是自然的美,但是它是人工雕琢出来的美,是臆想的美,是最能点缀人们生活的美。  相似文献   

6.
装饰绘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艺术形态之一,有它独特的装饰风格。当代装饰绘画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形式美,高度概括了现实世界,充分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意识,深受大众喜爱。画面线条的韵律性是作者传达感情和形成自己独特创作风格的一种有效手段,运用丰富的线条和合理的主观情感能让装饰绘画具有生命力。两者的相辅相成可以使人们透过装饰画作品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使装饰画线条艺术不断发展更新。  相似文献   

7.
游廊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相互渗透的成果,它融汇了建筑之美、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之一,它起到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丰富空间美感、创造艺术意境的作用。文章主要探析游廊的功能与发展、功能与意义,以及其装饰的构成形式和游廊装饰在园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青海传统手工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民族自己的独特风格。受民族艺术、节庆礼仪、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民间手工艺艺术形态中,特别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艺术,反映出其特有的精神和意识。青海传统手工艺艺术文化与其他地区息息相关,甚至相互融合,乃至变异呈现出多元性。是先民历史和文化的记忆符号和活化石,研究青海传统手工艺的历史,传承与流变,手工艺艺术的民俗内涵以及社会功能,对青海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丰富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俗艺术根植于民间,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与审美情感,是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神的承载者。民俗艺术引入高校艺术教育,将丰富既有教学内容,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审美视野,激发学生审美创造力,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也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发展。灵活选取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是民俗艺术教育走进高校课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装饰是基于人类对美和幻想的双重追求这一本能而产生的。装饰往往通过其艺术表现形式来传达情感。地方建筑的装饰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及时代特征,文章针对吉安地区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研究进行深入系统的学术研究,并力图通过对江西宗祠门楼装饰的艺术角度分析其审美特征及成因。宗祠门楼装饰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文化条件和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而特有的历史文化则催生了独具特色的宗祠门楼装饰艺术,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各地区文化在长期交融中所形成的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极高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末期开始,第五代导演开始将电影的创作倾向转向民俗化,从而衍生出了一批带有浓郁民俗文化色彩的电影。张艺谋通过其独有的色彩风格,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众多本土民俗文化的元素。张艺谋在《红高粱》这部影片中,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有生动的视觉展示,表现出意境美以及民族精神。从美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民俗文化与电影艺术结合所产生的审美意义与趣味,不论是对电影还是民俗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岭南建筑具有独特风格和地域文化,各类建筑装饰艺术能反映当地的生活方式、物质文化、民风民俗以及审美情趣等。从广东省广州市陈家祠堂建筑的历史背景分析其结构特征,通过探析陈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题材、寓意,总结出装饰艺术在陈家祠堂当中的装饰作用及蕴含的文化内涵,为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民族化提供丰富的资源,助力传统艺术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河南淮阳民俗文物泥泥狗是嬗延生息于中国古老大地上最普通民众的独特的审美创造,是富于典型意义的民俗文化形象载体。淮阳泥泥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地域民俗相依相成,形成了鲜明的美学特征和视觉形式,形象夸张怪异,色彩强烈,虚幻神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艺术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画种,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它在中国艺术乃至世界艺术中都独领风骚。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山水画形成了它别具一格的风貌并且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山水画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向世人展现了山水画千姿百态的精神面貌,中国古代艺术家们在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将大自然的纯真景观与中国水墨的特点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中国山水所蕴含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5.
伴随我国对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的发展日益重视,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标志,作为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一的民俗博物馆要发挥保存与保护职能以推进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文章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研究案例,分析其在民俗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发展路径,为南京民俗艺术传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丰富多彩的藏族佩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藏族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是民族观念的物化,是实用与装饰、技术与艺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意识物化在美的形式中的升华。随着社会的发展,藏族佩饰的类型及其材质丰富多样,装饰手法也不拘一格,审美理念更是体现着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字在演变、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早在东汉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书法的美学的探讨,并逐步发展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如今,书法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对世界文化宝库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书法所体现的独特美学进行阐述,以期让更多人了解书法的独特之美,促进书法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宅门饰艺术是中国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其中门环装饰艺术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门环铺首造型丰富而多样,寓意深刻。它产生于形形色色的民俗事象当中,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民众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结晶。门环装饰艺术是中国人审美意识的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9.
舞阳农民画有着丰厚的生活教化土壤。民间历来多能工巧匠和擅长丹青的书画家。农民画具有强烈的风格特征,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形象的大胆夸张变形,体现了自然活泼、浪漫稚拙、积极明快的风格,且具有独特的装饰美与形式美。这是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具象刻画,更是作者主观意念、愿望的真实表现。农民画家依靠自己的独特生活和灵性,形成了他们绘画艺术的另类语言,使它充满了东方特色、神秘感。  相似文献   

20.
马头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南方建筑史上的典型建筑格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不但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在外观造型、线条节奏、色彩形式以及装饰艺术方面都展示着独特的美。文章主要从马头墙的由来与发展、马头墙所包含的"美",以及历史赋予它的文化内涵几个方面来论述"马头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