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器碑》是东汉八分隶书的代表作,其结体、用笔、章法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美感。把握其结构开阔、重心上移、曲线用笔、对比变化等特点,以指导对《礼器碑》的临习和创作。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的《背影》自1925年在《文学周报》上发表后,便很快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吴晗在《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朱自清颂》中说:“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的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为什么一篇小小的千字短文竟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能够如此地打动人心,并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不被忘记?这既不是困为它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夫,也不是因为它依仗了作者高超的作文技巧,因为光凭这些是达不到这样的成功的。《背影》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因为作者在文中抒写了人间的至爱真情,具有一种亲情美的强大感人力量。正是由于这种“亲情美”的力量,使《背影》从20世纪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的《背影》自1925年在《文学周报》上发表后,便很快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吴晗在《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朱自清颂》中说:“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的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 为什么一篇小小的千字短文竟  相似文献   

4.
将钱选的《浮玉山居图》与“二赵”青绿巧整的山水画和“水墨苍劲”的山水画相比较,可以看出,钱选《浮》这种融青绿与水墨为一体的独特画法给观众以清新秀雅的审新感受,表现出了以平藏富的形式美,以虚运实的意境美,以淡致雅的语言美,以诗达意的诗意美。  相似文献   

5.
康德批判时期的三大批判基本奠定了其哲学思想的框架,其中的《判断力批判》则奠定了其美学思想体系。《判断力批判》几乎成为康德的美学全貌,而在康德前批判时期所作的《论优美感和崇高感》被学界普遍忽视。我们可以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对比分析,从四同和三异中发掘《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的意义和价值,以此对其作出价值重估。  相似文献   

6.
最近,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杨鑫辉教授的专著《中国心理学史研究》一书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确是我国心理学界、特别是从事《中国心理学史》教学与研究的同仁所由衷感到高兴的事!本来,十多年前由潘菽、高觉敷两位老一辈著名心理学家亲手组织起来的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队伍人员就不多,出版的专著也屈指可数。现  相似文献   

7.
英式下午茶相传源于贝德芙公爵夫人的一次午后聚会。两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往往把英式下午茶与优雅、精致、时尚这些词联系起来。根据康德的理论,英式下午茶的美感来源于一种非功利性的愉悦。组成这种愉悦的具体要素是:社交的随意性,茶叶在英国流传过程中与生俱来的贵族化、女性化以及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感。而英式下午茶的美感没有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从社会的角度看,随着下午茶在全社会的普及,以这种美感或者审美倾向为动因,还促进了妇女生活空间的拓展。这是意料之外的结果,它或许是英式下午茶美感文化最高贵、最有意义的部分。  相似文献   

8.
美感是人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种高级情感活动.美感的培养和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认识儿童美感的发展规律是美育的基础,其中对特殊儿童美感发展的研究不可缺少.本实验试图通过对先天性盲童对声音、形态美感发展规律的研究,并与全国正常儿童美感发展的测查结果进行比较,寻求盲童美感发展的特殊规律.为特殊教育中的美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华沙1987年2月25日电波兰电视台今晚播映了题为《波兰的马可·波罗》的专题节目,介绍17世纪中叶在中国活动的波兰传教士米海尔·博埃姆的事迹。电视荧屏上出现了中国的荔枝、香蕉、柿子等水果的注有汉字和拉丁文的彩色图象,这是博埃姆1656年著的《中国植物志》的插图。还播映了他著的《中国词典》《中国地图》《中国医学》等的若干页的画面,包括用汉字和拉丁文注释的人体经络  相似文献   

10.
崔晗  刘越 《美与时代》2024,(1):11-13
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特点便是有意境。在进行园林的营造过程中,建造者总是将其审美意趣、情志一并投入其中,借由美感经验进行艺术创造,同时利用感性的形式给观者带来精神愉悦,美感也由此呈现。因移情作用,物的形象人情化,从而使人的情趣借由物的形象得以返照,同时观者吸收物的姿态丰满心中美的意象,如此往复回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利用物象的意,使园林意象群被建筑形式构造成一个整体,让观者在有限的视域内无限地延展美的感悟。以美感经验为依托,探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对意境呈现的引导。  相似文献   

11.
正由景枫教授等撰著的《中国治理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对从古至今的中国社会治理理念和治理实践做了有益的探索,通读一过,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和推介。第一,提纲举要,揭出中国治理文化的核心特点。本书在对中国治理文化进行一般性概括之后,从"道德治理文化"、"法律治理文化"、"民间治理文化"勾画全篇,最后对中国治理文化的当代意义进行分析。中国社会的传统治理方式、渠道、手段多种多样。但就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延续性的文化层面而言,道德与法律是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早在"中国轴心文化"奠基的先秦时期,在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刑德"问题就是核心问题。秦汉以后的古代社会,"刑德"问题又转化成"儒法关系"问题,二者在思想和实践方面长期斗争而又融通,成为中国治理思想和实践的骨干和支柱,抓住这两个问题就抓住了中国治  相似文献   

12.
詹石窗教授主撰的《中国宗教思想通论》是目前中国学术界综论中国宗教思想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其主要特点有三:第一,建立了严密的逻辑框架,运用系统思维进行论述;第二,善于澄清前提,划分界限,论证严谨有力;第三,紧密联系实际,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现实价值。学术贡献有二:第一次对中国宗教的“人学”思想作了立体式阐述;第一次对中国宗教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中国宗教思想通论》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如中国宗教思想的研究领域的拓展、科研方法的创新、科研队伍的打造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八卦起源问题八卦是无字天书,其神秘性在世界文化史上首屈一指。关于它的起源,言人人殊,有过种种假说。郭沫若认为,“八卦是既成文字的诱导物”,先有坎、坤、震、兑等古文字,减省笔画、改变方位,衍为八卦符号。范文澜认为,“八卦出于图画文字。”冯友兰认为,八卦由模仿占卜的龟非而来,八卦和六十四卦都是标准化的“兆”。  相似文献   

14.
评《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研究》蔡子文《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研究》一书由徐顺教、季甄馥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部分教师集体创作,著名哲学家冯契任顾问,并为该书撰写了《代绪论─—论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该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15.
2013年《爸爸去哪儿》的播出引起了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热潮,此后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竞相上演,然而节目内容泛化、抄袭模仿、过度消费明星、娱乐至上等弊端也令人诟病。2016年的《旋风孝子》是以孝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播出以后不仅取得高收视率,而且赢得广泛好评。真人秀主题从亲子类到孝道类,节目制作从版权引进到原创,体现了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变化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一档大型公益节目《等着我》在央视综合频道脱颖而出,引起了社会很大反响,收视率一路飙升,赢得了一片叫好声,是电视栏目中取得成功的一个很好的范例。《等着我》节目的创作者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创新,凭借强大的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帮助寻找者实现团圆梦,找到那个永远牵挂的人,弥补弥足珍贵的情感,让爱心播撒,让爱充满人间,让爱温暖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忏悔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法门,在古印度佛教创始后就已有之。在佛教僧团中,每位僧人都要定期在每半月举行忏悔仪式,检讨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是否有违犯戒律的行为。每年在夏安居的最后一天则要举行自恣日,僧人们就自己的所见所做和感到困惑的地方尽可能提出来,让其它人评判或指责,由此来提高自己的学养和自律的能力,尽可能不再违犯戒律。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印度佛教的忏法就被中国佛教徒吸收。约在晋代,忏法就出现在中国佛教界,到了南北朝时,忏法在中国佛教中已经普遍实行,梁武帝曾是忏法的有力推行者,陈隋之际的智者大师是忏法的集大成者,之后忏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哲学史研究》是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的学术研究刊物。自1979年10月,中国哲学史学会正式成立之后,即开始筹办《中国哲学史研究》杂志,以推动全国的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并于1980年刊出了第一期(创刊号),之后每年刊出四期,作为季刊出版。我有幸一开始即参加了这一杂志的编辑工作。当时的主编是辛冠洁先生,他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副主编是张绍良与丁冠之两同志。我们的杂志就挂靠在哲学所。我之所以被邀参加编辑部的工作,当时大概是与张绍良同志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武宁 《孔子研究》2020,(3):159-160
<正>细读孔子研究院孔祥安研究员、何雪芹博士合著的《中国传统忠伦理研究》一书,深感该书体大思精、资料翔实、论证审慎,不仅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忠伦理之起源与发展流变,而且深刻阐述了忠伦理的时代价值与现代转化,可谓是一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