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根基就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传统美学是一种“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中华美学精神集中表现在它的“美善相乐”,“天人合一”,“和合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产物,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论体系,它将以美和艺术来塑造人民的灵魂,鼓励人民向上向善,以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为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在关于文艺与文化的重要论述中,多次涉及到"中华文化精神""中国人审美追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问题,立足文化的视野与高度来探求如何继承中华美学的精神品质与传统价值,如何再现和重塑中华美学的魅力,从而实现精神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统一。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何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华美学精神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原则与方法。在当下市场化的时代语境中,复兴中华美学精神就必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文化审美风范",而不能"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唯有如此,中华文化才可以真正影响、引领、矫正、提升人民的审美修养与文化品位,新时代的中华文化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总书记这一讲话,对于我们从事中国美学研究的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习总书记关于文艺的系列讲话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精髓,其中的"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对于构建当代艺术评价体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历史的观点要求艺术评价体系要在继承中求创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人民的观点要求艺术评价体系要以人民的审美需求作为衡量作品的唯一标准;艺术的观点要求艺术评价体系要在优先考虑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美学的观点要求艺术评价体系要守好艺术的最后一道防线,艺术的内核永远是审美。  相似文献   

5.
关于美学学科和其精神理念的重要性,许久以来尚未受到国内外执政领导人的足够重视,而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召开文艺座谈会,明确提出“要结合新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我们看来,这不只是强调中华美学精神对当今文艺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当今人类寻求更好的发展模式,也是响亮的智慧方略钟声.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对我们在新的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作家、艺术家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从而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和伟大时代。这一讲话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殷切期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文艺思想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与政治、社会、人民、经济、生态关系等的深入探讨与总结,科学、辩证地提出了成体系的新思想、新观念。广大艺术家应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与批评家一起合力打造新时代的美学风尚,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特色、有创新精神、展现人民奋勇向前的优秀作品,让中国文艺作品在世界文化之林绽放光芒。  相似文献   

9.
沈斌 《中国宗教》2023,(7):18-19
<正>6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研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王沪宁主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研讨会内涵深邃,意义深远,对宗教界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讲话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构成部分,也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合理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讲话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宗教实际出发,指出宗教工作的本质就是群众工作,体现在尊重信教群众信仰自由、关心信教群众物质生活改善、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各方面权益等。习近平总书记宗教讲话的人民性立场其来有自,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论早期基督教历史》等涉及宗教的文献,都深蕴人民性的立场;二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至今,人民性立场是一贯的;三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宗教的优良传统中,都具有人民性的要素。本文在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宗教讲话的人民性内涵时,力图将三方面来源也加以梳理。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观点,总结了新的经验,创新推动了宗教工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全党做好宗教工作的经验和智慧,包含着习近平同志从政以来对宗教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其中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观点,总结了新的经验,创新推动了宗教工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全党做好宗教工作的经验和智慧,包含着习近平同志从政以来对宗教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明确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构成、性质作用以及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也给出了明确的指示,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正[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蕴含着深厚的政治分量、理论含量、精神能量、实践力量,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  相似文献   

16.
沈斌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18-19
6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研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王沪宁主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谆谆告诫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我认为,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的优秀作品,必须加强作家自身修养,"吾日三省吾身"、"心中装有人民",把立足点真正移到人民立场上来。对创作主体自身修养的重视,是我国古代美学的重要特色。从孔子的"有德有言"、孟子的"以意逆志"、王充的"胸襟"、刘勰的"才、气、学、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一个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党,文学艺术的地位与评价标准是确定了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重申了我们党在文艺工作上一贯的的立场和大政方针,这就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将人民当作文艺表现的主体,将爱国主义当作主旋律,创作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不过,由于时代不同了,文艺所肩负的使命也不同了,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突出地强调了"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一重要指示给文艺工作者和美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我们的文艺创作和美学研究都有重大意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中华美学精神。而中华美学精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还必须先弄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是儒家、道家和佛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对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作出了新的阐释,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如何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水平提出新的要求。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有一系列新观点和新要求,例如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同宗教界结成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处理宗教问题的鲜明特色和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