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十二生肖的传说与民俗信仰崇拜的分析文章相对较多,但细致到分析每一个生肖在民间艺术中形象的变迁与传承的文章并不多见。因此,将生肖鸡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研究生肖鸡在民间艺术中的演变,再结合东巴象形文字中"鸡"字造型,进行木雕生肖鸡的当代化创作,是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在斗转星移的历史长河中,华夏民族创造了璀璨的历史文化成果。每一种文化都是祖先智慧的凝聚,其中就包含了别具一格的十二生肖文化。其中,生肖龙在人们的心目中更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动物,并逐渐成为汉民族的图腾。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龙是权力的象征,人们还常常将各种高尚的品德一并赋予龙的身上。有关生肖龙的民间艺术作品以及民俗活动更是种类繁多,例如剪纸、木偶、皮影、面具、木版画、木雕、面塑、彩塑,以及舞龙、耍龙灯、赛龙舟等。在纳西族东巴艺术文化中,龙木雕有的具象,有的抽象,但都透着质朴的美,散发着浓浓的民族味。将东巴象形生肖龙的文字符号加以变形、概括、抽象化,以木雕的形式进行表现,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间美术具有强烈的"观物取象"的特点,这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体现出强烈的图腾崇拜观念。这其中,蛇以其蜿蜒灵动、神秘莫测、被其咬伤后易中毒甚至引发死亡而令人心生敬畏,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灵。而民间美术的创作也常常取材于蛇以及与蛇相关的神话传说,一代代传承至今,蛇的民间艺术形象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在东巴象形生肖蛇的实践创作中,通过平面木雕来展现生肖蛇的形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湖南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木雕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当地的地域、自然、人文、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文章介绍了湘西木雕的基本概况,从湘西木雕的图案题材、文化意蕴等方面概述木雕的形式美学,并结合时代背景探析其在环境艺术中的创新应用,以推动湘西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肖文化源远流长。生肖文化反映了早期人类的动物崇拜意识,体现了天人合一、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自然观。以生肖狗美术教学为契机,顺应了民俗文化传承,激发了艺术创新,促进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就有以干支纪年的传统,而在中国漫长的民间美术发展史上,十二生肖便成为依附在年节民俗中常常出现的主题,居于十二生肖之首的鼠的形象自然成为民间艺人们喜闻乐见的创作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迁,鼠的形象的艺术表达方式越发丰富多样。在创作生肖鼠的过程中,先选取几种以鼠的形象为题材的年画、剪纸、邮票等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特点分析,再取材于"东巴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十二生肖"中鼠形象为艺术原型,以木雕为艺术表达方式来塑造生肖鼠的形象,有利于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十二生肖中,猴是与人类比较接近的灵长类动物,聪明而灵巧。在中原地区,因"猴"与"侯"读音相同,故又有了封侯的寓意,成了高官厚禄的象征。与猴相关的图案常用于民间建筑,如石刻、砖雕、木雕图案之中。可见,猴文化已经融入民间民俗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和价值观念。东巴象形生肖猴的造型古朴自然,线条粗犷有力,极具符号性和审美意味。在东巴象形生肖猴的原始造型上结合现代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标准进行创新设计,有利于促进东巴象形文字的传播与发展。通过提炼、变形、延伸,并以木雕作为表现形式,进行再创造,既保留其原始的直观形象,更具有装饰性特征,这对东巴艺术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徽州古村落的实地调研,引发对徽州木雕雕刻艺术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如何进行传承与创新的思考:首先对徽州木雕文创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次探讨木雕纹样的艺术语言和装饰特色;最后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创新应用到徽州文创产品设计中,以便更好地促进徽州雕刻艺术和文创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生肖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古老形态,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洗礼与积淀后,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器具、剪纸、绘画、文学、宗教、信仰等领域。对生肖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此次"木刻十二生肖"研究与创作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智库建设项目(2015ZK06)研究成果,也是对我"民间美术与设计"课程教学成果的展示。我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方式是通过高校教育。在此次研究中,我邀请了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艺术家阿东  相似文献   

10.
木雕是明清时期婺源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上的常见装饰,体现了古时候当地人民的信仰及艺术审美。木雕产生的装饰纹样赋予了建筑较高的艺术价值,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对明清时期婺源传统民居木雕艺术的发展及传承进行分析,探究婺源传统民居木雕艺术发展的特点及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徽州木雕是千百年来徽州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承载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中和、神妙、气韵和意境就在那一雕一琢中被注入到木雕的生命之中,这是当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水平和技术无法复制的,是中华五千年华夏民族传承下来可以触摸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艺术和设计离不开民间美术。要使中国设计迅速发展,必须在不断学习西方设计理论的同时,充分发掘中国十二生肖文化为代表的民间美术资源。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十二生肖文化在华夏民族的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十二生肖为题材的民间艺术作品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蕴含着诸多的文化意义。其中,生肖牛在早期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社会、礼仪和宗教意义,其吃苦耐劳、不计报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高贵品质,得到了民间大众的歌颂与赞扬。因此,生肖牛的形象在中国民间美术中得到了丰富的体现,以牛为题材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解析民间美术中生肖牛的形象,以东巴文化中象形文字为形象基础,并加以创新,创作出新的生肖牛木刻作品,是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潮州漆艺多与木雕艺术相结合。潮州木雕的制作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始于唐宋时期,至清代发展最为鼎盛。潮州木雕多以建筑为载体,装饰手法可分为金漆木雕、彩漆木雕、素漆木雕、本色素雕四大类,部分木雕还绘上精美的金漆画,形成金碧辉煌、精巧细致、玲珑剔透、繁复饱满的艺术风格。潮州木雕是本土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乃至商业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她与中原地区的漆艺大异其趣,其多样性、复杂性表现出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乐清黄杨木雕位列"中国四大木雕"、"浙江三雕"之一,在全世界有较高知名度,并在2006年6月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杨木雕的传承模式单一,主要靠家族式的子承父业,已呈现走入封闭局限之"死胡同"的趋向;而且,年轻(30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才较少,有志于此的学徒凤毛麟角,更遑论规模化培养了.  相似文献   

15.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其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十二生肖文化被广泛运用在生活中,以及艺术创作领域。其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化之一的生肖兔,是民间艺术的重要创作元素,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在很多古籍文献中,都有关于兔的神话传说的描述与记载,卯兔更成为婚姻美满、福祉后世、吉祥长寿的象征。对东巴文字中"兔"字形象进行解读,通过对草图的构思、变形、修改、定稿,然后在木板上上稿、雕刻、修光、上色,不仅是对生肖兔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创作体验,更是应用新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尝试。只有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尝试,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木雕艺术是历史悠久且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形式。"断木为杵"、"伐木杀兽"、"剥木以战"是古人创造木雕艺术的开端。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木雕艺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如今随着多元化的步伐,在现当代设计艺术中,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不断地碰撞、融合,木雕艺术的发展有了新的属性。希望今后进一步增进对木雕这一独特工艺美术的新认识,并且能够恰当地应用传统木雕艺术,为现当代设计艺术实践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7.
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生肖属相。根据生肖属相发行的纪念邮票几乎尽人皆知,那是12种可爱的动物。但是,人们却很少知道自己的生肖护法神是谁。其实,中国民间的生肖文化与佛教文化有密切联系。据佛经记载,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本尊称作药师佛,他在成梯时发下了十二个誓愿,救众生之病源,治无名之瘤疾。药师佛手下有十二药叉神将,按昼夜十二时辰划分护守,与十_二生肖(以十二地支配以相应的动物名称)——~对应。十二药又依药师佛本尊十二大愿的神力.成为众生的护法神,扭转芙艺众生八万四千之烦恼,成就八万四千之菩提。与十二生肖相对…  相似文献   

18.
殷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之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殷商文化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教育宝库。将殷商文化融入美术教育教学,深入发掘殷商文化在视觉艺术方面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探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与形式,对推动美术教育的传承性、创新性发展,实现教育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轨、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徽州处于皖、浙、赣三省的交界地带,水碧山青,钟灵毓秀。卢村位于徽州六县之一的黟县。木雕与石雕、砖雕并称“徽州三雕”,指具有徽派风格的三种地方传统古建筑雕刻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志诚堂里的木雕栩栩如生,被誉为“雕刻艺术的博物馆”,花窗是志诚堂木雕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徽州木雕面临着无人继承的窘境。以志诚堂花窗为例,研究木雕的发展现状与原因,从而为徽州木雕的长远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及建议,弘扬徽州优秀的木雕文化。  相似文献   

20.
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动物图腾,我们的祖先选取十二种动物代表人的生肖,表达着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及对民族的希冀。在此次木刻集体创作活动中,选取十二生肖中的"羊"作为创作对象,秉承"返璞归真"的艺术创作理念,回顾民间美术中"生肖羊"的艺术形象与价值,以古老的云南纳西族东巴形象木刻艺术为表现形式,尝试创作全新的木刻生肖羊形象,对继承和发扬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