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韵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其与西方的"灵韵"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多了"余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的感觉,给人以无尽的审美享受。而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深得"韵味"之神髓,其旨意实在于隐略里,义例可见于回互中,评判寓于含沙射影,其实写侯李的悲欢离合,虚写家国的兴衰荣败,虚实相生,韵味深长。一曲《桃花扇》系一代兴亡,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了其审美意涵。"曲完意不尽",充分体现了《桃花扇》的审美韵味,道出了《桃花扇》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杂剧、传奇是中国古代戏曲梨园中的一枝繁花。素重传统文化积累的齐鲁书社,在挖掘整理出版《元曲四大家》、《全明散曲》、《全清散曲》、《诸宫调》、《董西厢》和《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等戏曲品牌古籍的基础上,把握近年来大众戏曲文化复苏的良好势头和时代永恒的爱情主题,适时编集出版经典绘图《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四大古典爱情悲喜剧,为读者提供了一套赏心悦目的古典名剧精品图书。作为大众通俗文化的戏曲,四大古典爱情名剧自宋元以来被改编成各种剧种,在舞台上常演不衰,对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感产生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3.
"悲剧"一词来源自西方,自这个概念进入中国后,就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讨论。将中国元代著名的戏剧作品《窦娥冤》与古希腊著名作品《俄狄浦斯王》相比较,能从悲剧题材、悲剧人物及悲剧技巧等方面,管窥中西古典悲剧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在古希腊人的文艺观中,真正的美来自于生命的无憾与和谐,伟大的灵魂应当与既定的清晰的人生轨迹相契合。雕像《拉奥孔》所表现出来的庄严与静穆的力量和深刻的人性之美,不仅体现了温克尔曼的那句"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而且体现了一种由无憾而生的和谐之美,暗合了希腊悲剧的真正精神。  相似文献   

5.
《质量》是高尔斯华绥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一对兄弟在机器大生产时代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坚持用最好的皮革,以精湛的手艺,倾尽全力做最好的靴子,面对机器大生产的压力,他们依然苦苦支撑,拒绝粗制滥造,最终因入不敷出而被饿死的故事。小说浓缩了高尔斯华绥的艺术造诣,魅力无穷。小说中体现出的人性之美、悲剧之美以及悬念之美,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理想和品质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谈《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孔尚任与道家道教的交往情况,接着重点论述《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桃花扇》不仅把整个故事情节镶嵌在道教的框架之中,使全剧笼罩了一层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还把道教看作所有剧中人物的归宿。同时,剧中还宣扬了人生如梦、真假齐同的道家道教思想。  相似文献   

7.
孔尚任 ( 1 648——— 1 71 8) ,清初著名历史剧作家 ,孔子第六十四代孙。他因创作有历史剧《桃花扇》 ,当时与《长生殿》的作者洪被称为“南洪北孔”。另有与顾采合作的传奇《小忽雷》 ,诗文集《湖海集》、《岸堂集》、《长留集》等。《桃花扇》和《长生殿》代表了中国历史剧的最高水平 ,三百多年来在戏曲舞台上一直盛演不衰 ,对当时及后世的戏曲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 ,对于孔尚任特别是《桃花扇》的研究一直倍受学者重视。徐振贵教授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孔尚任的研究 ,发现过许多孔尚任的佚著、佚文 ,出版过《小忽雷传奇校注》、《…  相似文献   

8.
魏晋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拓展和细化期,自然美在这一时期获得重大的发展。这一点可以在宗炳《画山水序》中得到体现。《画山水序》在自然审美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发现了自然审美之魅,即山水之道、质趣之灵和山水形态之媚。自然美之发现,一方面需要"澄怀味象"的审美态度。另一方面,自然美的发现也离不开"应目"——"会心"——"畅神"的审美过程。而《画山水序》在自然审美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将自然山水之美以诗文绘画的形式得以体现,从而突破了自然美欣赏中的物质局限,将自然美拓展到了艺术美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由于所取学术立场不同,学术界向来对<窦娥冤>评价不一.从西方悲剧理论立场出发的学者质疑<窦娥冤>之悲剧性,坚持民族本位的学者则肯定其为中国古典悲剧的杰出代表.二者取向都有其合理性,但也都有失偏颇.坚持本民族文化立场,以西方悲剧理论作为参照来研究中国古典悲剧是可供参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区分了艺术的第一形式与第二形式,并以第一形式之美为艺术的第一义,这为他在《人间词话》中以"境界"之有无、深浅为评判诗词之高下优劣的依据,提供了理论支持。就诗词而言,境界属第一形式,文辞属第二形式。标举境界,即是标举第一形式之美。"隔"是第二形式之美与第一形式之美的矛盾,"不隔"是第一形式之美与第二形式之美完满契合的状态。这一区分,是理解《人间词话》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1.
屈原的《离骚》是一首充满深刻人生哲理和朴素辩证法的伟大抒情诗,集中地反映了屈原的美学思想。从其内在美学结构看,一是《离骚》作品外观层上的媒介、物象之美;一是《离骚》主人公心灵旨趣的高洁之美。从《离骚》这一艺术作品的感性外观层和心灵旨趣层这两个维度入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离骚》的艺术内涵和屈原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1699桃花扇》是田沁鑫导演编排的一出新式套昆曲桃花扇,这部作品做到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和一些西方戏剧的舞台文化、音乐文化的良好结合,其在文本方面、舞台设计、舞台层次感以及唱腔音乐上各有不同程度的革新,其中一些积极的改变形式值得以后的戏曲剧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共三大部分,二十二篇文章,无一不洋溢着诗性的智慧。该书立足于中国古代不同的艺术领域,对其进行了不同维度的梳理;在简要介绍西方艺术论的同时,采用中西例子兼用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艺术的"通境";并且该书采用诗史互证、文史互通的论证方法,在阐发作者自身理念的同时,随手拈来浩瀚的古典文艺理论、哲学思想、历史史实和诗词篇章作为例证;该书还以建立充满文艺美学的理想人格为精神导向,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的内核。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以《诗经》《周易》和《华严经》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生命哲学和近代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其艺术意境的诞生的思想基础。作者在其形散而神不散的论述中,体现了其对艺术意境之美的完整建构。  相似文献   

14.
水景是园林设计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富有可塑性和弹性的设计元素,它能形成不同的时空形态,给人们多变的空间感受和情感体验。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追求自然之美,而西方则追求规则人工之美。文章通过中国颐和园和法国凡尔赛宫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园林来简析中法古典园林理水之别,从而准确地揭示古典园林之理水对现代水景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望江南》是存词较多的唐代教坊曲调之一,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审美价值极高。《望江南》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真实之美,主要指《望江南》词一方面所描写的景物是真实的,另一方面所传达的情感是真挚的;第二感伤之美,文人将自然之景与对渐衰的唐王朝及自身命运的担忧的悲情相结合,使《望江南》词作极具感伤之美;第三凄清之美,文人多采用虚实结合与渲染的手法使词作具有一种凄清朦胧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6.
当《美诺》中的德性探究陷入僵局后,苏格拉底用两个形状定义和一个颜色定义做示范,敦促美诺第三次定义德性。美诺偏爱颜色定义,苏格拉底却称美诺的偏爱带有"悲剧性",依此给出的德性定义也将带有"悲剧性"。德性探究的悲剧性预示美诺本人因缺德而丧命的悲剧人生。本文追踪"悲剧"线索,揭示表面上旨在证明"灵魂回忆说"的"小奴隶证明"其实暗含着关于"人是什么"的斯芬克斯之谜。俄狄浦斯"清晰明了"地破解斯芬克斯之谜,却对自身"一无所知",这正是悲剧作家对智术师哲学的批判。《美诺》中的"小奴隶证明"包含着一个颠倒的斯芬克斯之谜,其正确答案是一个"无理数",这意味着哲学需要面向灵魂的无逻各斯部分本身,也标志着苏格拉底哲学从自然学到灵魂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
《桃花扇》中的《周易》文化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花扇>的构思受到<周易>文化的深刻影响.<周易>的阴阳之道是<桃花扇>人物阴阳对应设置的依据;剧中复社清流和马阮奸党的斗争是一出光明受损的明夷卦;<桃花扇>不奇而奇的主旨深受<周易>名小旨大思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本雅明在其《论德国悲剧的起源》一书中对尼采做出批评,认为要纠正他的错误,需要用反思的和历史的方法对悲剧艺术这种古希腊社会和文学现象加以研究。而我则认为,本雅明的这种研究方法是有内在缺陷的,需要通过尼采关于悲剧和历史科学与人类意义之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甘泽谣》为唐朝袁郊撰写的传奇小说集,其中《懒残》一篇流传甚广,颇为后人赞誉。该篇围绕李泌、懒残和尚二人的传奇故事进行叙述,阐释了道家的飘逸之美与禅宗的空灵之美,行文精妙,寓意深刻,是唐朝文学的吉光片羽。  相似文献   

20.
《易》思维是华夏美学话语的思维原型之一。李定先生在《符号学视野下的易学》中也阐述了相关问题,他认为要理解这一始原性思维必须回到卦爻符号的语境,进而建构现代易学,此可谓别开生面。另外,他还认为刚柔是《易》之美学思想的基础,与此同时重点论述了《易》思维的中和之美及其特性,从而为研究中国美学的核心话语中和之美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