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中西美学史上,不少美学大家都致力于美学原理的研究。而在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80年代美学热之后,美学研究稍显降温。但仍有一部分学者专力于美学原理的教学与研究,并不时有新著问世。柯汉琳新著的《美学原理》,就是他本人30多年美学教学研究的结晶。从内容上来看,柯汉琳的《美学原理》首先是一本关涉美学基础理论的专著,其次才是一本面向高校中文系本科生的教材。作为美学专著,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有超越前人的地方;而作为一本教材,在启迪后学上,也有扎实的内容。另外,柯汉琳的《美学原理》还是一本充满思想情怀的论著。在柯汉琳看来,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更多表现为一种审美价值学。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领导,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负责组织和落实的全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统编教材第一阶段(即经学院一、二年级教材编写阶段)任务历时5年,于2009年12月圆满完成。这些统编教材分为外语课、宗教专业课和宗教基础课3个系列,包括《古兰经基础简明教程》、《圣训基础简明教程》、《伊斯兰教教法简明教程》、《伊斯兰教教义简明教程》、《阿拉伯语百科教  相似文献   

3.
杨芾孙教授主编的国家教委统编教材《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的出版具有深厚的基础:《教程》的全体作者都参加了由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负责组织的《中国逻辑史资料选》(五卷本)的编选工作,并且都参加了国家“六五”计划重点项目的《中国逻辑史》(五卷本)的编写工作。它吸取了上述两部正在出版中的大书的精华和最新科研成果。《教程》有关藏传因明的介绍和“五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逻辑思想发展的评述,是第一次写入中国逻辑史专著中与读者见面。我读了《教程》,颇有所获,颇有所感,现提出几个问题,就教于杨老及逻辑界同仁;也包含了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具有很高水平的教材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继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四册)、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和朱德生、李真主编的《简明欧洲哲学史》出版之后,人民出版社哲学著作编辑室还将在今年陆续出版五本新编的大学哲学专业教材。其中,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和刘放桐等编著的《现代西方哲学》,将在今年暑期赶印出版;  相似文献   

5.
一 柯汉琳教授美学研究的第一个维度是思想维度,其特点是,视野宏阔,哲思深沉. 正如柯汉琳教授在《期待着黄昏的来临——〈东方文化〉随想》一文中所言:"我们强调思想与学术相结合,没有思想的学术可能走向技术主义,没有学术支撑的思想必然苍白无力."柯汉琳教授在美学研究中一直注重将学术探究与思想价值融为一体,从而使自己的美学研究兼具学理性、思想性.  相似文献   

6.
读过尹鑫主编、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实用逻辑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之后,深感这是近年来出版的颇具特色的好教材之一。 无疑、已经出版的各种逻辑教材,自然各有千秋,但比较而言,《教程》具有简明、扼要、清新、实用、创新的特点,既便于学生或逻辑爱好者的自学,又给教师的发挥留下了广阔的余地。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的中国哲学有多种讲法,大致说来有两种路数:一种是客观呈现的路数,即古人讲了什么观点;另一种是哲学推进的路数,即古人的观点有何深意。就王阳明思想的研究来说,前者即"阳明心学",后者即"阳明哲学"。以前研读陈清春先生的《六合内外——庄子内篇道论研究》,就被其条分缕晰的思路,深邃独到的见解所感染。这次再读陈先生的新著《七情之理——王阳明道德哲学的现象学诠释》,更是领略到了他深厚广博的学术功底及其在哲学上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十所高等师范院校合编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简明教程》一书,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于今年五月出版。该书依据教育部《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用本)》的基本要求,参考了目前各种版本的思想品德教材,力求在本学科领域内为师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魏英敏、金可溪编写的伦理学教科书--《伦理学简明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科书体系和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一在系统中求得简明《教程》全书共分十二章。一至四章是全书的绪论与史论部分,着重阐明伦理学的定义、性质、对象、方法及其与其它社会学科的相互关系,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前的中西伦理思想发展史作  相似文献   

10.
李辛生教授主编的《<哲学笔记>简明教程》(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全面探索《哲学笔记》的光辉思想的专著,又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哲学笔记》基本原理的教材。它的问世,是我国近年来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国家教育委员会选定它为高校哲学专业的教材,  相似文献   

11.
美与善的统一──《境生象外》读后聂振斌韩林德先生的新著《境生象外》立论平实,材料丰富,广征博引,运用自如,足见作者功底之深厚,治学之严谨。本书的独到之处是:全面、系统地考察并深刻地论述了华夏美学的理论根基和民族特征。作者指出,《周易》、“元气论”和“...  相似文献   

12.
由祝大征和王卫国统稿、北京师范大学等七所师范院校八位同志集体编写的《简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最近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本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写的简明教程,条清理明,深入浅出。这里,我着重谈谈它在尊重历史,揭示规律方面的几个特点。一、注重轮廓、线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发展及其规律的历史科学。《简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书通观全过程,揭示  相似文献   

13.
自1978年张政烺先生考证西周铜器上的数字为筮数以来,《周易》筮法的原貌又变为热辩课题。据传统看法,《系辞》中《大衍章》所叙述之筮法当为“周易”原有筮法。“大衍”谓: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抽而后卦。……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  相似文献   

14.
王世德先生三十多年来退而不休,日新精进,老而弥健,学术收获粲然可观。王世德先生是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创立者,更是其持续的拓展者。在美学基础理论方面,他提出了“感觉—理想”论美本质观与审美学之美学观;在文艺美学方面,他为文艺美学学科勾勒出了宏大细密的学科轮廓,更继而开拓出文艺美学之部门美学研究,在戏剧美学、摄影美学、影视美学、文学美学等领域均有示范性专题成果。在中国美学研究方面,他以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为范本,论域兼及儒、释、道,以精敏之思总结中华古典审美个性,丰富其自身文艺美学理论。先生继而超越传统美学艺术中心论,由艺入世,开创性地倡导生活美学,并在广告美学等领域做出可贵探索,引领后学。  相似文献   

15.
长时期以来,我国学术界有一种看法,认为斯大林在《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一书的第四章第二节中,关于辩证法联系特征的论述是形而上学的。在这些同志看来,所谓联系就是指事物的对立的两个侧面的联  相似文献   

16.
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王荫庭同志的《传统地理环境理论之反思》和徐亦让同志的《读<传统地理环境理论之反思>》(分别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4和第6期,以下简称“王文”、“徐文”)两文以后,受到很大启发,借此机会来谈谈对传统地理环境理论的看法,并以此与王、徐二位同志商榷。这里所说的“传统地理环境理论”是指三十年代《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中所提出  相似文献   

17.
乐志强副教授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简明教程》,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三编:一、关于《形态》概况的几个问题;二、《形态》首创的唯物史观观点体系;三、有关《形态》争论的几个问题。《教程》的作者对《形态》原著的研究,力争跳出多年来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作做诠释式“解说”的窠臼。这是读完全部书稿以后,留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其次,作者在对原著研究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教程》对原著的研究进行的新尝试首  相似文献   

18.
<正> 《孔子研究》1992年第四期房德邻先生在《儒家色彩的乌托邦和孔教的启示录》一文中,引用《论语》“不患寡而患不均”时解释说:“‘均无贫’。就是说不担心物质生产乏匮而担心不能平均分配,只要平均分配,就无所谓乏匮了。”这个解释是值得商榷的。《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注:“国、诸侯,家、卿大夫;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患政理之不均乎。优不能安民耳,民安则国富。”此注虽系伪托孔安国之名所作,但其内容则是完全正确的。“寡”是指土地、  相似文献   

19.
<正>《太平经》是指导早期道教形成的理论来源,在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饶宗颐先生就曾引用汤用彤先生的研究说:"《太平经》者,上接黄老图谶之道术,下启张角、张陵之鬼教。"并认为"道教之创立,其渊源颇远,而实以《太平经》为其理论中心"~1。傅勤家先生甚至说:(《太平经》)"为道经之最先者,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见解认为,亚里士多德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从认识论角度提出灵魂好比“蜡块”的著名比喻的哲学家。目前我国出版的《欧洲哲学史简编》、《简明欧洲哲学史》、《欧洲哲学史》和《欧洲哲学史讲话》均执此见。其实,最先提出这个著名比喻的并不是亚里士多德,而是柏拉图。在柏拉图的《泰阿泰德》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假定人人心里有一块性质优劣不等的腊版;这是司记忆之神——诸穆萨之母——所锡予的。感觉知觉,欲记之于心,则在此版上留迹,如打印一般。在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