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玩具产品智能化、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玩具产品设计师在设计中愈发开始注重儿童的心理诉求,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前提,充分结合儿童的感官体验、交互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儿童自身发展规律,帮助其认知事物、确立社会关系、启发智力、寄托情感。其中社会关系的确立,对儿童的影响较为深远。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以其为依据,并且结合学龄前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整理分析智能玩具对学龄前孩子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旨在论述智能玩具设计用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在学龄前孩子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教育事业的进步以及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日益重视起儿童早期的教育及智力开发,家长们对于儿童玩具的需求也日益转型,从开始的传统型中低档的电动、拼装玩具逐步转向新颖的电子型和智慧型玩具。由于传感器、自动控制和嵌入式等高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以及交互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发展萌芽,交互设计在儿童玩具设计中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儿童玩具产品的互动性已经不仅仅是指儿童与玩具之间的互动游戏行为,而是更深入地发展到了儿童与儿童、儿童与家长、儿童与玩具、玩具与玩具等方面的互动,交互式儿童玩具无疑会成为未来儿童玩具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商品经济时代,商品营销竞争空前激烈,多元化的感官体验成为现代商品营销和商品设计中的新兴趋势,它要求设计师将商品功能特性、消费者的感官、心理体验及设计元素融为一体,以便消费者更加全面了解商品功能特性,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体验设计融入商品型录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实用、审美、趣味和情感需求为出发点,在围绕"以人为本"和"开发展现商品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发散设计思维、创新设计手法,为消费者创造购物新体验,从而促进消费和商品经济发展。感官体验设计的融入为商品型录设计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儿童玩具的数量成倍增长,但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深入剖析儿童的心理是提高玩具质量的新出口。以2-6周岁儿童的心理为参照,从玩具的色彩、材料、卡通图案、造型上阐述玩具的易用性、安全性、趣味性原则,树立儿童正确的审美和三观,并在对他们的教育和生活中发挥创新型玩具的优势。把握儿童心理细节特征,合理运用在玩具上,帮助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童  王凤欣 《美与时代》2024,(2):103-105
对国内休闲农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列举目前休闲农场识别设计存在的问题,引出多感官体验设计概念,讨论结合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感官体验融入品牌识别设计的表达方式。通过多感官设计提升城市休闲农场旅游的综合体验,增强游客与农场的趣味互动,提升品牌识别设计水平与质量,为解决当前休闲农场品牌创意不足、形式单一、游客参与感不高等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玩具的特殊性在于消费中使用者与购买者的相对分离.因此,要使玩具适销对路,在玩具设计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幼儿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需求,又要尊重成人的购买兴趣点和消费倾向,玩具设计就是双方需求结合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儿童布书具有玩具和书籍双重性的特点。儿童布书中的互动性设计能促进儿童各种感官体验、训练儿童四肢协调、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启发儿童思维潜能、培养儿童读写能力。儿童布书互动性设计中的游戏性质,既能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又能使儿童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技能。因此在儿童书设计中,应根据书籍内容需要来设计巧妙有效的互动性环节,这些环节也需要反复多次使用实验。  相似文献   

8.
视觉传达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一个重要的专业方向,它利用人们感官系统中的视觉部分进行信息交互和感知体验。视觉设计和艺术表达有着相同的视觉要素和形式语言基础。在全球化及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视觉传达设计要重视感官的体验、情感价值的丰富和思维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其心理需求存在一定的区别,这对木制玩具设计有着一定的影响。云和儿童益智木制玩具的设计中应关注到并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不断提高自身在儿童益智木制玩具设计方面的能力,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儿童木制益智玩具设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人口组成部分中最需要关爱的群体,尤其在当下,儿童的成长作为家庭的核心环节已成为整个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玩具作为开发儿童智力的载体,在游戏中对儿童认知水平、社会意识和判断能力的锻炼起到了促进作用。设计师应基于产品系统设计理论的方法并根据儿童玩具的造型和功能两方面,合理地探索出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儿童玩具产品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支付型APP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何进行最合理且符合用户感官体验的支付型APP设计,是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基于用户的操作体验、视觉体验、听觉体验、直觉体验进行分析,以发现用户的实用性、审美性、趣味性及情感性的人性化需求,最终通过提高支付型APP用户的操作便捷性、视觉舒适性、听觉趣味性、直觉愉悦性,从而提升用户的感官体验。能够为设计师们在设计支付型APP时提供参考思路,有效推广和普及支付型APP。  相似文献   

12.
80后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第一代人,他们的童年大多是和许多经典动画片和影视剧一起度过的。在中国卡通形象推广不力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一间名为童声童戏的儿童玩具品牌店,为我们创造一次回归童年之旅,追忆童年那份最真、最纯的感觉。在品牌形象设计上,应该以两个自创的卡通形象为主,极富个性的故事书籍,以及一系列具有年代特色的玩具,及其包装的全新设计,体现80后思维独特、个性另类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秦阳阳  高卓  曾佳 《美与时代》2016,(4):117-118
儿童玩具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一种关节可动的人形玩具,称为人偶。这种类型的人偶也被叫做BJD,是英文Ball-jointed Doll的简写,翻译为BJD球形关节人偶。BJD人偶身材是参考人类的标准身材设计的,脸部妆容精致,细节精美。这种人偶起源于德国,由于它的关键部位是球型关节做成的,可以进行弯曲,并做出许多类似真人的高难度动作,因此受到广大玩家的喜爱和珍视。BJD人偶并非是单纯的道具化玩具,它通过自身的独特设计理念和装饰手段,承载着玩家宝贵的情感寄托和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14.
AR科普绘本以视听交互构建沉浸体验,以触控交互构建互动体验,以媒介交互构建联觉体验,以此调动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体验和动作、情感等行为体验。AR科普绘本的创作需要紧随媒介交互的时代,提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智能性和艺术性,为儿童营造更真实和全面的多感官整合体验。AR科普绘本的多感官体验设计主要可以归纳为视听交互构建的沉浸体验、触控交互构建的互动体验和媒介交互构建的联觉体验。  相似文献   

15.
拍照是消费者对体验进行视觉记录的手段。虽然拍照“打卡”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营销的重要工具,但目前未发现有文章系统介绍拍照行为对消费体验的影响。拍照行为通过调整注意资源和认知参与对消费体验产生双刃剑效应。具体而言,拍照行为会给消费者带来以“视觉体验红利”为主的红利效应;还会因缺失其他感官(嗅觉、味觉、听觉或触觉)的真实体验产生“匮乏效应”。个人因素和情景因素是拍照行为影响消费体验的重要边界条件。未来研究可以从比较不同拍照内容的效应差异、研究环境变量在拍照效应中的影响、拓展拍照的双刃剑效应在企业营销层面的研究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酒店消费的除了住宿这种基本的物质消费以外,更是在消费一种心情与体验。体验设计在酒店空间中的应用就是要打造一种舒适自然、高体验感、具有人性关怀的空间氛围。而营造这样的氛围就必须更加关注到用户的心理感受,用视觉和空间的创意来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提升酒店的环境与服务质量,最终增加酒店的经营利润。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竹子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设计的当下,竹资源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源泉。儿童玩具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物品之一,将竹文化应用于儿童玩具设计,既可以符合绿色设计的要求,同时也能为"中国创造"寻找一条出路。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发现竹文化之美,善用竹文化之绿,品味竹文化之情,让中国传统竹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酒吧空间是人们进行社会礼仪、感情交流的重要场合之一,酒吧消费更是现代人享受不同品位餐饮娱乐文化的生活方式。优秀的酒吧设计能有效地提升空间的美学品位和艺术审美效果,获得一种闲情雅致的体验和文化情趣美。现在酒吧设计也在经济发展浪潮的推动中和时尚文化的洗礼中异军突起,在餐饮娱乐空间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倪雪霏 《美与时代》2023,(2):120-122
展示设计多年来都是主要依靠视觉感官来传递信息的,但是人类身上拥有多个感受器,对世界所有的体验都是多感知的。为了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这些年开始重视将多感官体验融入展示设计。主要讨论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五感在展示空间中的运用,发现感知体验除了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还能影响观众参观认知与思维导向。  相似文献   

20.
一般而言,人类对于社会的认知有五种途径来源,即人类的五种器官系统,包含眼、耳、口、鼻、身。近年来,欧美等国家更加注重五感体验的设计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良好五感体验的设计不仅能够让弱势群体在空间中得到良好的空间体验,对于普通人而言也增强了空间的感官刺激,让人们在空间中有更加全面的体验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