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博 《美与时代》2014,(7):13-15
狭窄逼仄,像迷宫一样的城市空间有时会很迷人,但同时也会让人心生恐惧。很多人希望自己家窗外是一片开阔的风景和向远处无限延伸的地平线,但同时,有的人却被面积比普通浴室还要小的紧凑型公寓所吸引。随着房地产价格的飞涨,在纽约和东京这样的都市里建筑空间也愈加紧缺。于是,建筑师们开始探索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城市空间的新方式。〈br〉 许多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都明白,限制有时要比无限的可能性更能激发灵感。下面的这几座建筑就是这样的例子。这些建筑师们并没有想办法重建城市空间,而恰恰相反,他们决定在有限的条件下做最大的文章。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以空间利用效率为起点,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许多解决空间拥堵问题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城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城市空间的近似形态与高耸建筑之间的狭长道路,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这个有机而无序的空间可以令初来乍到的客人感到兴奋,但有的时候也难免会产生尴尬。因为不熟悉环境,加之语言上的障碍,会使人浪费很多时间迷路,或者不敢深入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去,即使是长期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有时也难免在错综复杂的空间中迷失方向。而缺乏导向标识系统的空间环境,将会使人们的行动产生很大困难,消费热情也会受到挫折。  相似文献   

3.
陈丰盛 《天风》2011,(3):58-59
一、以"忙"为荣的陷阱在我国沿海的各个城市里,忙碌成为人们的标志。细心观察,在城市中能休闲度日的不外乎以下几种人:老年人、病人、抱在手中的孩子。一般的青年人、中年人,都是很难偷得半日闲。任何一个正常的青年人或中年人被问及生活的时候,都会说"忙"。若回答说"闲",大概都会遇到质疑的目光。当然,大家都喜欢称自己忙,但也没有几个人会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4.
鲍德里亚秉持原始主义和精英主义的美学价值取向,因此,他对当代西方城市(与建筑)和空间作出了“过度”(excess)和“不及”的“病理”诊断.所谓“过度”,是指空间过满(人造空间过剩),技术过新(文明过剩,因此有仿真和代码过剩);所谓“不及”,是指空灵的诱惑空间或错觉空间的严重匮乏.故此,他设置了一系列关键词,包括空间与本源性、秘密与诱惑、错觉与诗意等,意欲在铲除一切他认为百无一用的空间理论和艺术理论的同时,使空间和建筑重返自身的本源性,走向总体的原始性(颇类席勒所描绘的素朴状态),挽救因“过度”而陷入堕落之境的空间的命运,重建城市的和谐与灵动,丰富与诗意.  相似文献   

5.
地下,既是一个物质空间,也是一个精神领域。古老的地狱传说代表着人类对死亡与生俱来的恐惧,幽暗的洞穴有着和人类命运相似的扑朔迷离;科技城市的地下铁,急速而来,呼啸而去,但也孕育了现代人感伤、陌生、孤寂的情愫;乐园般的下沉式地下街和商业广场,提供了消费的循环、游戏的沉醉。游走于神话思维、科技思维、消费思维中的我们,从理性和情感上都无可避免地要走向一种空间美学,一种人与空间、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相处方式,唯有如此才能最终享有自由平等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6.
郭峰 《天风》2014,(3):6-8
<正>穿着特定的袍服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自外于信徒,而是摆明身份,接受信徒的监督和帮助,彼此服侍,兴旺福音。最近英国的《独立报》报道,今年2月,英国圣公会总议会将讨论一个议案,议案如果获得通过,那么英国圣公会的牧师很快就会被允许在圣餐崇拜中脱去传统长袍,改穿休闲服。消息传出,有人欢迎,也有人反对,赞成者认为:"在各行各业中,人都普遍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有时不拘小节是好的。"反对者也直言:"圣袍法衣是教会传统中非常古老的部分,它们可为崇拜带来庄重氛围。"  相似文献   

7.
在东西方的城市建设中,我们总能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宗教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影子,但现代建筑在材质,外观、空间、装饰等方面与宗教建筑、历史建筑还是存在许多显著不同。时代在发展,建筑也在材质选择、外观、空间处理和装饰上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个正义的城市空间,首先应当是适宜居住的。现代城市空间日益同质化、精致化和审美化,但同时也存在着物质空间资源分配不正义及伦理精神缺失的两重困境。物质空间资源分配不正义体现在由住宅分层导致空间隔离,造成社会空间资源被不公正地分配;伦理精神缺失则具体表现为传统伦理观念、城市人文精神及空间场所精神的缺失。解决这两重困境,需要在空间资源分配中合理协调和平衡不同阶层居住群体的空间利益,同时关注城市伦理精神建设,促进居住空间与人的和谐共融,实现城市居住空间的公平、正义、美好。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居住也会有更高的要求。湘南古民居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优秀代表在建筑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而且其在建筑思路上也完全符合现代居住环境的营造原则。事实上,湘南古民居建筑所遵循的回归自然的整体规划理念;天人合一的建筑建造方法;邻里和谐的公共空间组合;生态可持续的能源材料运用对于城市居住环境具有极为实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韦 《天风》1996,(8):38-40
8.堂内外疏散问题。我国对公共集会类建筑,按国家技术规范明文规定,要考虑紧急疏散。一般在厅堂内部,每250人(及其零头数)需设一安全出口,几个出口均匀分布,其总宽度按每百人0.65米计算。例如950人,应有4个安全出口,分布在前后左右,其总宽度约6.2米,即每一出口门的净宽需1.6米,门向外开。教堂也应按此办理。  相似文献   

11.
牵手之前(3)     
恩光 《天风》2012,(3):46-47
走出预定论的困扰受预定论的影响,青年基督徒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上帝会为我选择一个配偶",或者"上帝已经为我创造了一个单单属于我的配偶,那是属于我的唯一"。但圣经中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教导:这也不符合逻辑,因为万一有一个人搞错了,那会连带出太多的错误婚配;这种说法更无法解释现实  相似文献   

12.
费嘉昱 《美与时代》2023,(12):14-16
建筑赋予人一个“存在的立足点”,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人类需要“表达生活情境”的象征性艺术作品,以从中获得意义。人类建筑空间精神气质的传达可以增强人对所处环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其明白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感悟自身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而获得意义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确认自身的存在是具有意义的,否则会让人产生无力感。从建筑空间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构成“住所”的基础,因此一个建筑空间的精神气质传达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3.
涂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出现在城市空间中,民众对此褒贬不一,但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存在于城市空间中的涂鸦文化却是一种空间实践,它使城市空间具有了一种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公共艺术自其诞生之初就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公共艺术是一种以人为本,利用城市内的公共空间,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造型以及空间的重新设计来表达的,面向所有市民公众的文化艺术。因此,公共艺术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公共艺术的概念虽是在现代的产物但自古至今公共艺术在社会上一直发挥着作用。随着社会城市的发展,公共艺术也越来越多地在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开始适用,改善着城市的审美面貌,调节着高墙之下的封闭人际关系,搭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桥梁,在社会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婷婷 《天风》2006,(23):29
回乡的日子,正逢苹果成熟之季……每个人都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故土,无论贫瘠或是丰饶,内心深处总是深爱着那片养育自己的土地。就像每一颗心灵都拥有一方归属于自己的信仰沃土一样。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我和母亲踏上东去的列车,一路的疲惫又伴着一路的欢笑,在上帝的护佑下,回到了美丽的故乡。城市呆久了的我,心灵深处极度渴望拥有一片宁静的土地,默默地守在那里。采撷一季丰收的果实,身体是劳累的,但心却会萌生一种极致的踏实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16.
始终眷爱     
杨云利 《天风》2006,(10):41
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知道会遇见什么事,真可谓“世事难料”,但我们却知道:神掌管着明天! 如诗歌所唱:神未曾应许天色常蓝,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有时我们会看到天上的太阳,会暂时被乌云遮蔽,但救主的慈爱并未远离,当我们向天仰望,云上依然是灿烂阳光! 有时好像危机四伏,完全陷入绝境,但保罗的生命经过造就,写出: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因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相应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飞速发展,立足城市功能和城市发展需求的城市建筑综合体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城市建筑综合体逐渐形成城市CBD或城市副中心,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城市建筑综合体空间、功能以及交通设计问题关系到其作用的发挥。文章将结合万达广场的建设,深入探究这一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成为了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交通堵塞、建筑影响交通便利,乃至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不匹配等影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问题。对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整合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建立富有活力的城市交通系统,以便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一、公共空间艺术(public art)公共空间艺术是目前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环节,由于我国城市迅速地扩张,随着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国家在制定计划时已经将公共空间艺术列入必然的规划范畴,这在赋予城市空间灵魂的同时,也为老百姓提供了具有趣味性及同时也有文化内涵的生活以及休闲环境,给予人们休憩放松的外部环境并且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市民与市民以及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城市除了生活便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将公共艺术设计放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可以同大众产生文化互动,从而成为文化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和公众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会使城市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对城市的人文情调也是一种升华。文章分析了公共艺术设计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发展问题、分类价值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