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婴幼儿的阅读心理和审美心理,可以窥见书之"五感"与婴幼儿书籍互动设计之间的创作表达。婴幼儿书籍设计中具有趣味性、参与性和益智性等特点,将其融入到婴幼儿书籍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互动设计当中去,以此来丰富婴幼儿书籍互动设计的理论知识,提升婴幼儿书籍的阅读价值,实现婴幼儿书籍设计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2.
幼儿是一类特殊的阅读群体,由于特殊的年龄和思维,传统的纸质图画书并不一定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文章以幼儿创意图画书的"感官设计"为切入点,浅谈这些图画书巧妙地运用多种媒材,分析其将图画故事由普通的视觉向其他四个方面拓展的特点,从而与小读者之间形成了比一般纸质图画书更强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6)
正"天风""今日中国基督教"双公众号更要吹来那"来自天上的清风",传输正面的思想和态度,指引人找到真正的"标杆"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依托下,众多新兴的互联网媒体平台正极大满足着现代人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与此同时,传统的新闻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也顺势以不同的形式"登陆"各大新兴媒体平台。一时间,"新""旧"媒体相互交融,呈现出彼此融合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空间设计"课程作业展示的真实感,可利用VR技术的沉浸式虚拟场景优势,将优秀设计案例和学生作业制作成立体360°虚拟样板,有助于学生掌握一项新的设计技术,使其更直观地感受优秀作品和自己的设计方案的差异,方便其进行修改并在不同方案之间快速切换、对比。作为实地考察和实体样板制作的替代技术,VR可以为"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车辆内饰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经济、便捷、有效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自由个性"经典表述,可以从其存在论视界去理解:"自由个性"实则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自由个性"是指每一个个体在自由劳动、自主活动、自我批判基础上最终达到全面自我实现和个性自由的主体存在形态,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其内涵具体表现在生产力、交往力、解释力三个向度上。狭义的"自由个性"是指每一个个体的自由个性,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特殊)个性""丰富的全面的个性""有个性的人""个性自由"。"自由个性"还应该与"个人全面发展"辩证看待。"个人全面发展""自由个性"实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更高存在形态的理想设计。  相似文献   

6.
书籍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其审美的经验与大众接受是否具有规律性?艺术家的艺术思考又以何种方式转化为可供"接受"的美学符号?随着网络时代的信息更迭和大众审美意识的提高,传统形式书籍已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在经济社会中逐渐失去其竞争力,书籍设计必须也必然要寻求新的突破以应对上述困境。从学界对于艺术家书籍作品的概念争议出发,归纳该类书籍的三个主要特征,并以艺术家书籍作品的生产和审美为视角分别对艺术创造与审美接受环节中的自律性与他律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近30多年来,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认知缺损机制的关注一直停留在"冷"执行功能领域,为更全面地揭示其执行缺损机制,文章旨在从"冷""热"执行功能的角度来探讨ADHD的缺陷。论文简要回顾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界定、生理基础和若干理论模型,着重阐述ADHD儿童在经典"冷""热"两类执行功能任务上的表现差异。总结认为ADHD儿童并非在所有类型的"热"执行任务上表现落后,ADHD儿童的表现要视情感和动机的卷入对不同任务情景的作用性质是消极还是积极而定,文章也比较分析了几位研究者相关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8.
"包装设计"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意性。市场需求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包装设计制作类课程发展的导向性作用很大,决定了该课程的行业定位及今后几年的发展方向。因此,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要彰显数字化、区域化和功能化。可根据目前市场及行业的需求,将3D打印技艺融入传统"包装设计"课程,使教学实践的内容行业化,项目市场化。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必须革新教学模式,即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引领""工作室制"等适合高职学校学生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及手段,以满足"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项目化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商品经济时代,商品营销竞争空前激烈,多元化的感官体验成为现代商品营销和商品设计中的新兴趋势,它要求设计师将商品功能特性、消费者的感官、心理体验及设计元素融为一体,以便消费者更加全面了解商品功能特性,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体验设计融入商品型录设计,以满足消费者的实用、审美、趣味和情感需求为出发点,在围绕"以人为本"和"开发展现商品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发散设计思维、创新设计手法,为消费者创造购物新体验,从而促进消费和商品经济发展。感官体验设计的融入为商品型录设计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的人性化程度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与文明程度的象征。它应能满足人们休憩的各种需求,构建出一个有序的人际交流公共空间。城市公园的景观设施人性化设计,应遵循功能先导、人本关怀、绿色环保、体现城市艺术气息等原则,才能设计出"绿色""和谐""便利""安全"的人性化景观设施环境。  相似文献   

11.
王弼易学中的"象""意"理论,其学术渊源可溯及两汉乃至先秦。《易传》提出了"立象尽意"的"象""意"观。此"象""意"观由先秦传入汉代,成为汉代易学家治易的一条重要原则。王弼将此说改造为"意以象尽"。西汉新易学构建了宇宙生成论,提出了"理生象"的学术观点。王弼据此阐发了"象生于意"的"象""意"说。审视王弼易学"象""意"理论渊源可知,王弼并非否定卦爻象的作用,更不是舍"象"而不谈,他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整体总结、反思易象与易义之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地铁站内的风穿堂而过,正在等待乘坐地铁的您在做什么?是拿起手机翻看朋友圈?还是望着广告牌在发呆?……而巴西的"地铁一族",每人手拿一本"能阅读的地铁卡",神态安详地在享受着阅读的快乐。"能阅读的地铁卡"是由巴西最大的口袋书出版商格雷特制作生产的。格雷特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他认为读书会使人的生命得到升华。然而,他经常在乘地铁时发现,很多年轻人乘地铁不是拿着手机翻看朋友圈,就是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对云南省麻栗坡县蓝靛瑶过法仪式的田野调查为中心,采用文本研究与宗教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当地蓝靛瑶过法仪式中"师""道"二派的分工与合作,发现了其"道阴师阳"的内在关系结构。此外,本文还深入考察此结构在瑶族"生死轮回"过程中救度个体与家族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师""道"二派共同建构了蓝靛瑶生命周期的完整救度链。  相似文献   

14.
严遵继承了老子"无为""自然"的概念,对其注入了新的内涵和解释。他认为"无为"是"道之身体而天地之始",是"治之元""政教之元""成功之主"。他又认为"自然"是"性命之理",在实质的意义上提出了"性分"概念和"自然之验"的说法。严遵还特别重视阴阳刑德理论和啬道,认为它们是"无为""自然"概念在政治方法上的落实。他以"文武""赏罚"等推演了"刑德"概念,提出了"名实为纪,赏罚为纲"的口号,具有综合名、法的思想特征。他又提出了"治国之道,生民之本,啬为祖宗"的观点,将啬道看作是保护政治主体(人主)之形神生命的重要手段。同时,严遵还吸纳了许多儒家元素,建立了政治人格系统和皇、帝、王、伯(霸)的历史观念,无疑具有综合、折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吾淳 《现代哲学》2021,(1):125-131
"轴心""连续""突破"问题分别涉及雅斯贝斯、张光直及马克斯·韦伯等人的理论,覆盖哲学、历史、宗教及文明类型、传统等诸多领域,且其中所延伸出的问题又极为丰富。本文可以视作是作者在此前研究基础上的一个总结或概括性思考。文章共六个部分,各部分标题依次为:一、雅斯贝斯:"轴心说";二、张光直:"连续"与"突破";三、马克斯·韦伯:"传统"与"革命";四、"偶然性"与"特殊性"之于"突破"或"革命"的意义;五、"静止"与"运动",关乎历史合法性;六、"大传统"与"小传统"。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本身及其延伸性的思考,能够深化相关问题的研究,或者能够使相关思考更丰富也更具体。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对自然认知的不断深入,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与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以"形态自然"为主流的设计理念虽然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却已无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和人们对城市风景园林生态、文化等多元需求。因此,"功能自然"的设计理念正在逐步取代"形态自然"的设计理念。"功能自然"并非是对"形态自然"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形态自然"的基础上更多地注重城市系统中各种要素的系统性、关联性与动态性。参数化设计作为现代创新的设计理念能更好地实现从"形态自然"到"功能自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20,(8)
正在旧约圣经中,上帝并不是只有一个名字,而是有许多个名字。这些不同的名字能让人更充分地了解上帝的属性。本文选择旧约圣经中三个最主要的上帝名称"神""耶和华""耶和华神",来分析它们所表达的上帝的属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体""相""用"三大,华严宗对其核心范畴——"法界"("一心")作了独到地理论探讨。"体"即缘起性空基础上的物我万法的实际本质与究竟体性,依"体"之"用"即众生转净还灭和诸佛功德教化及其宇宙万法与究竟体性的二而不二,"相"是"自体相"即宇宙物我万法所构成与展示出的无尽缘起样态的旨趣追求。"法界"("一心")之"体""相""用"的"三维一体"构成了华严宗思想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19.
咖啡厅经过数年的演变,当下已经成为了集休闲交友、学习阅读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场所。"C'est la vie"咖啡书屋的设计通过对咖啡厅的分析和有关资料的参考,运用灯光设计、空间设计和艺术设计等原理知识,同时结合现代装饰设计思想和手法进行了全面的设计。设计将以Loft风格划分空间,结构划分明显,实用且简练大方,追求空间的变化和层次感。整体色调为暖色调,结合辅色搭配,摒弃了传统咖啡厅昏暗的色彩与绚丽多彩的灯光效果,达到一种朴质的学习空间。在设计中还摈弃了多余繁琐的装饰,只在关键部分做出了精彩的设计,将大空间与小细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通过"体""相""用"三大,华严宗对其核心范畴——"法界"("一心")作了独到地理论探讨。"体"即缘起性空基础上的物我万法的实际本质与究竟体性,依"体"之"用"即众生转净还灭和诸佛功德教化及其宇宙万法与究竟体性的二而不二,"相"是"自体相"即宇宙物我万法所构成与展示出的无尽缘起样态的旨趣追求。"法界"("一心")之"体""相""用"的"三维一体"构成了华严宗思想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