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观已有的相关研究发现:1.女性比男性更频繁地体验到情绪且体验更强烈;2.同一种情绪,男性与女性可能体验到不同的内容;3.男女在情绪反应上也存在差异。情绪性别差异的最初原因是基于身体结构差异的社会分工;这种社会分工也使得人们对不同性别的情绪表现持不同的期待,因而也形成相应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按性别刻板印象对孩子进行区别对待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有的喜欢"清秀"的男性面孔,而有的则更偏爱长得"阳刚"的面孔,已有大量的研究致力于解释这一分歧,但是得出的研究结果各不一致。本研究用元分析方法考察对男性面孔二态性的不同偏好,通过检索、搜集了23篇有效文献,56对数据满足了元分析标准(n=8408)。结果发现,漏斗图和BeggMazumdar秩相关检验、Egger’s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差;主效应检验发现对男性面孔二态性无明显偏好;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对男性面孔二态性偏好受面孔生成技术、生理周期的调节,但不受被试性别、关系背景和文化的调节。人们对男性面孔二态性的偏好,除了本身生物学特质(生理周期)外,还受到生成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进化心理学择偶心理机制假设的跨文化检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乐国安  陈浩  张彦彦 《心理学报》2005,37(4):561-568
通过对404例天津和432例Boston征婚启事的内容分析,结果发现:(1)男性更关注未来异性配偶的相貌、身材信息,而女性更关注对方的资源与承诺信息,但天津男女征婚者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得更为强烈;(2)男性随年龄增长,会倾向于更大程度地寻找比自己小的女性,而中美女性则较稳定;(3)Boston人的配偶选择年龄空间较天津人广;(4)在个性特质方面,天津人更关注承诺性,Boston人更关注精神性与“享乐性”。结果表明,进化心理学对男女间差异有较大解释力,但对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却缺乏足够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巴洛克艺术重视追求宏伟气势,艺术家更强调想象力、空间感与立体感,画面富有激情与动感,因此巴洛克艺术被称为"男性的艺术"。与巴洛克艺术同为贵族艺术的洛可可艺术则刚好相反,它拥有女性的甜美、精致和高雅,造型上多以曲线为主,以淡雅色彩为主,因此洛可可艺术被称作"女性的艺术"。物极必反,巴洛克的富丽堂皇、矫揉造作最终被洛可可的精细秀丽、纤细典雅所取代。文章主要探索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于绘画领域所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80年代,香港著名影星翁美玲殉情自杀在中国大陆引起极大轰动;90年代,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突然自杀身亡,也使国人一片震惊。于是,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下了个结论:“女人特别喜欢自杀,不是上吊,就是服毒。”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很符合事实,但实际情况则相反,有人对自杀作过统计,结果发现,男性自杀成功率明显高于女性。企图自杀的女性是男性的4倍,但真正自杀成功的女性并不多,女性自杀一般采用温和的方式,如用药、用煤气,而不是用枪、用炸药,所以成功率较低。而男性自杀往往采取暴烈的方式。男性自杀成功的人数约是女性人数的3倍。有人做过统计,在企图  相似文献   

6.
采用“学习—再认”范式,以有或无外部特征的不同性别面孔照片为材料,研究面孔记忆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有外部特征时,女性被试对不同性别面孔的记忆成绩均好于男性被试;无外部特征时,女性被试与男性被试的记忆成绩不存在性别差异;(2)比起男性照片,女性可记忆更多的女性照片,表明女性在面孔记忆中存在自我性别偏见;男性也是可记忆更多的女性照片,存在反向的性别偏向;(3)无论被试性别和照片性别,均是有外部特征的面孔照片的记忆效果更好;有外部特征的情况下,女性的自我性别偏见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敦煌石窟壁画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其色彩风格的演变反映了中国色彩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不少优秀画作无论在颜料的材质,还是在颜色的使用技巧方面都相当"品高艺精"。文章从敦煌壁画的早中晚期特征以及色彩构成方面探究敦煌壁画的色彩特点。  相似文献   

8.
古代情歌是中国民歌宝库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其内容多以歌颂美好爱情、企盼美满和幸福为主题;其表现形式常以女性为倾诉主体,通过女性的口吻表达对恋人或丈夫的相思和依恋。这种传统延续千年而不改,使得中国古代情歌呈现出鲜明的女性色彩,并凝结成一种女性相思情结。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封建伦理道德观;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女性对男性情感上的信赖。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苏州271名企业员工的行为中庸化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员工的行为,总体上是趋向于中庸的;(2)男性员工较女性员工在行为上更倾向于中庸;(3)教育水平高的员工较教育水平低的员工更倾向于中庸;(4)职务水平高的员工较职务水平低的员工更倾向于中庸;(5)企业性质不同、资本来源不同的企业员工,其行为中庸化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10.
孙楠  郑希付 《心理学报》2014,46(4):507-515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条件性关联学习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考察在负性背景下男女性对一般事件的关联学习和消退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在关联学习阶段, 男性较女性表现出P2潜伏期缩短和N2波幅增大, 而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大的P3波幅。在消退阶段, 女性较男性出现更小的P2波幅和更大的P3/LPP波幅。这说明女性可能慢于男性探索到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之间的关联, 并且保持时间更久; 男性在相对早期对消退产生更大的反应, 女性则在相对晚期对消退投入更多的资源及努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探讨自我损耗后女性对高热量食物的偏好,更重要是,还将检验自我抽离能否有效帮助女性降低高热量食物的选择偏好。实验1研究发现,高损耗组女性对高热量食物的反应时要短于低热量食物,而低损耗组在这两个水平上不存显著差异;实验2进一步研究发现,自我损耗后,控制组女性对高热量食物的产品支付意愿要高于低热量食物,但经过自我抽离的女性对高热量食物的产品支付意愿则低于低热量食物。因此,自我损耗后女性对高热量食物的偏好会增强,但自我抽离则能有效降低女性对高热量食物的选择偏好。  相似文献   

12.
探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致女性假两性畸形的临床诊断及内外科联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7例CAH致女性假两性畸形患儿病例资料,就诊年龄1岁3个月~14岁,平均7岁2个月。均经醋酸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后,根据患者原发病、年龄、社会性别及家长意愿进行性别选择及外科手术治疗,评估其长期治疗效果。67例患儿最终矫治为女性62例,矫治为男性者5例,随访2年~15年,62例矫治为女性者5例失访、3例停用糖皮质激素再次出现不同程度阴蒂肥大,余生长发育良好。5例矫治为男性者2例其身高较同龄人偏矮,余3例进入青春期后加用雄激素后有胡须生长、声音低沉,阴茎牵拉长4cm,但不能勃起。CAH致女性假两性畸形并非罕见疾病,内分泌治疗结合外科矫正手术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矫治为男性需慎重。  相似文献   

13.
MP3播放器外观设计效果的眼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学生为被试,利用眼动法和主观评定法,分析了大学生在评估不同颜色(银白色、红色)、不同外形(椭圆形、圆形、长方体形和四棱柱形)MP3播放器外观设计时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对于MP3播放器的外观来说,被试最关注的区域是功能键区域,即就是关注MP3播放器的人机交流功能;对于不同外形的MP3播放器,被试对圆形MP3播放器最感兴趣。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首次考察中国文化下伴侣身高性别二态性偏好,验证Pawlowski潜在伴侣身高偏好条件性假设,并探讨性别角色对身高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1)选择不同身高搭配组的男女身高均有显著差异,低个男性和高个女性会选择和自已身高接近的伴侣高度。(2)男性对伴侣身高要求比女性更宽容。(3)不同性别角色类型被试对身高偏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家具设计包括外在表象和内在实质两大范畴。外在表象即为能指,如造型、色彩、装饰、材质等,是家具这一载体本身的表象给人的第一感官的具体形象及特征;内在实质即为所指,是符号所表达的内涵,是通过能指(包括造型、色彩、结构、材质等)加以表现的。此外,家具产品还具有一些隐晦的和不可感知的意义,如产品的功能指示、文化价值等。因此,家具设计是一个能指(设计表现)和所指(设计意义)的双面体。家具设计师们常常通过包括造型、材质、色彩、图案搭配这样的能指的设计,以及能够表达设计师自己的意向、追求和性格的所指来完成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另类"。由于政治对文学的裹挟,文学中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严重异化。女性的性别意识、性别特点被刻意隐没,女性形象成为时代政治、思想道德的代言人和传声筒。作为人的基本情感内容的爱情被涂抹上了浓烈的政治色彩。女性话语权逐渐丧失,进而成为男性形象的陪衬和点缀,成为被改造、被教育的"被观者"。  相似文献   

17.
比较不同性别的非吸烟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选择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非吸烟的稳定期COPD患者93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59例。对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过去一年的急性加重次数、改良的呼吸困难评分及疾病严重程度进行比较。非吸烟的COPD患者男性组和女性组在FEVl%pred,FVC%pred,PEF%pred,FEF25—75%pred,FEF25%pred,FEF75%pred,DOSE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L—CO%pred和Raw%pred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吸烟的女性COPD患者较男性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差,疾病严重程度重,可能与女性患者对生物燃料、空气污染等危险因素易感有关。  相似文献   

18.
<正>"耽美"的本义原为唯美浪漫之意,后被日本漫画界用于指代一切美形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即BL,Boys'love),最终演化为BL的代名词。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年轻女性,她们不喜欢逛街打扮,很少与外人接触,却在网络上表现活跃,喜欢在家玩游戏、看动漫,尤其沉迷BL小说和漫画。她们推崇男男恋,关注同性恋群体,性态度较为开放,比一般人群更爱幻想。她们称自己为"同人女"、"腐女"或"耽美狼"。可能很多人对于这些概念尚不熟悉。但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事业的飞速发展,耽美这一文化现象正以不可预知的速度渗透进年轻一代的生活,涉及所有文化领域,包括漫画、小说、动画、广播剧、游戏等多  相似文献   

19.
男女两性在文化震荡、心理健康及其关系中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编问卷对1555名30岁及以上被试受文化震荡的影响程度及其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分别探讨不同生活环境和环境相同但受教育程度不同的男女两性在两变量及其关系中的差异。结果表明:(1)总体上,男性报告的文化事件的主观影响明显比女性更积极,但其心理健康水平却明显低于女性;男女两性在文化震荡与心理健康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具有不同特点。(2)不同生活环境和同一生活环境中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男女两性在文化震荡、心理健康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这两变量间也均存在不同方面的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分别采用文字启动和图片启动两种方式,探讨不同性别比下男性择偶标准的动态变化。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均显示:相比于男多女少启动,在女多男少启动下,男性对女性"好资源"的要求会明显升高。不同性别比启动和男性资源获取能力(而不是童年经济状况)在男性择偶标准上存在着交互效应。相比于男多女少启动,资源获取能力强的男性在女多男少启动下对女性好资源的要求会明显提高,而资源获取能力弱的男性在两种启动下对女性好资源的要求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对资源获取能力强的男性而言,对女性"好资源"的偏好是择偶选择过多时所产生的奢侈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