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徽派建筑装饰艺术代表的徽州砖雕艺术,表现题材多来源于徽州地区民俗、民间文化,是徽州地区民俗、民间文化的具体物化,同时折射出徽州人民古朴素雅之家风。徽州砖雕作品中有不同的"图式"主题,对"图式"主题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初步解读,在分析徽州砖雕"图式"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基础之上,重点诠释徽州砖雕"图式"内容与徽州家风传承之关系,并探讨其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景德镇制瓷手工技艺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既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又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基因。为更好地推动景德镇制瓷手工技艺活态传承,在研讨景德镇制瓷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概念与意义,并分析其现实困境,提出景德镇制瓷手工技艺"三级"生产性保护路径,有助于促进景德镇制瓷手工技艺良性发展,进而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创新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保护与传承牙舟陶烧制技艺的核心技艺与核心价值的前提下,如何将技艺与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同时,又不至于一味迎合大众而悖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初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牙舟陶实施产业化与创新的主体应该与传承主体区分开来,二者各行其道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牙舟陶长远传承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寿州窑传统制瓷技艺是陶工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包含着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代表着传统制瓷技艺的精华,是寿州窑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内容。手工艺的"活态传承"是对寿州窑瓷器最好的保护和继承,因此,对寿州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并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让寿州窑文化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重获需求土壤,变成民众乐于接受的文化形态,才能使之具有持久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服装作为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和装饰审美。打造传统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教育实践中培养"设计+文化+技艺"的新型高层次服装设计人才。以"立足当代之生活,融合当代之审美,做有民族情怀的设计,做有文化滋养的创新"为导向,以"技艺传承、文化积淀、设计创新"为内容,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培养服饰传承与设计创新人才之路。  相似文献   

6.
"非遗"传统技艺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民族技艺承袭的重要方式。通过对湖北省阳新布贴和日本青森碎布的五个方面分析其审美特色与文化内涵,展示了中日"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从另一个角度传达了传统非遗艺术保护传承的必要性和创新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赵芳  肖群 《美与时代》2014,(2):119-119
通过论述具有千年发展历程的陶瓷传统技艺的传承,探讨传承陶瓷传统技艺的现实意义,以此来叙述传承的重要性以及陶瓷传统技艺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新疆维吾尔族文化底蕴深厚,模戳印花布是其生活中处处可见、实用性极强的民间艺术品。石河子大学在2017年11月开展此项技艺的研修班,使传承人了解如何将维吾尔族模戳印花布织染技艺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予以大力支持并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对模戳印花布织染技艺优势、现状的调查,探究了印花布的发展、传承与创新路径,以期引导印花布有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生长,积淀着民族的智慧,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是艺术的瑰宝。以往的传统手工艺传播方式单一、传播范围小、距离短,技艺的传承需要依赖师徒传授,文化的传播则依靠书籍资料和作品实物,影响力受到限制。如今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兴盛,文化和技艺的传播迎来了新的机遇,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构建和演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通过对传统手工艺"创客"和文化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发展趋势和策略,从而为自媒体时代下传统手工艺"创客"的发展道路和文化传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手工印染工艺制成的大众生活用品,其悠久的历史与广泛的使用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既是通过蓝白共生的图案色彩互衬来彰显的,更是通过巧夺天工的技艺来体现的。蓝印花布的色彩简洁,蓝白共生,制作工艺精湛独特。图案中寄托与承载了独特的艺术美。南通地区蓝印花布的工艺流程精湛而复杂,能突出表现蓝印花布传承现状与原汁原味的传承和多元多样的创新方式的两条腿走路的传承方式,通过蓝印花布工艺传承的案例,以"点"带"线"、以"线"构"面",给其它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的民族,在自身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本民族独特的蜡染文化,以高雅脱俗、美观大方的图案被世人赞扬。安顺素有"蜡染之乡"的美誉,但是在新科学文化的冲击下,蜡染的技艺传承和文化内涵的探索被世人渐渐遗忘,从挖掘布依族蜡染的文化内涵的角度,致力于布依族蜡染的文化内涵、技艺的探究,使布依族的蜡染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木质古建筑日益减少,传统古建筑彩画技艺逐渐跟不上时代的进步,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创新研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仗彩画,宣传推广地仗彩画传统工艺,并使其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地仗彩画这项技艺尤为重要,创新研究这门艺术,使其跟得上时代的进步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弋阳腔"备受关注,但焦点多数是留意其"声腔"而冷落其背后的舞美因素,尤其是作为"弋阳腔"赖以生存第一要素的戏台。对这些历史悠久的古戏台的形成背景、现状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其建筑艺术等,有益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弋阳腔"以及对古人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精覃思,并希望通过研究呼吁有关部门和大众多一些对祖先存遗的重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4.
金陵刻经处坐落于古城南京市中心新街口淮海路,这里仍然保护和传承着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印刷术——雕版印刷术,通过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原生态活态传承下来。2006年5月,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79)。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金陵刻经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和四川德格印经院三处传承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萌青是这一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相似文献   

15.
徽州女祠"清懿堂"因其特有精致繁复的砖雕艺术门墙而有别于其他祠堂,其砖雕秉承了徽州建筑装饰精巧、美观的特点,不仅在雕刻手法上处处独具匠心,在雕刻题材上也表现出了与女性主义息息相关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特征,雕刻形式活泼多样,具有丰富的视觉造型语言和审美特性,并体现了时代背景下的精神奥义。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南京云锦传统工艺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在对云锦手工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府力量的主导下,云锦手工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逐步远离了濒临消亡的境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然而,对于云锦手工技艺的保护并不能完全依赖于政府,还需要社会、民间力量的支持,市场的合理作用才能让云锦手工技艺根植于社会大众、保持鲜活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市场化而导致其异变。  相似文献   

17.
简讯一束     
《法音》2017,(12)
<正>11月25日上午,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传承人走进南京市博物馆,开展"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进市博"活动,为40余名南京日报小记者展演雕版印刷技艺,并现场教学,让每一位小记者都体验了一次"刷印"。为筹备本次活动,金陵刻经处还专门制作了以市博馆标为素材的雕刻版,历时半月完成,供互动使用。今年适逢杨仁山居士诞辰180周年,金陵刻经处与南京市博物馆合作,  相似文献   

18.
晋南地区是华夏文明形成的源头之一。在晋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独具特色的面点技艺最能体现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尤以晋南地区最为突出,承载了黄河流域文化中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间传统艺术。以晋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喜花馍""新绛面塑""稷山麻花"为研究对象,从人文背景、工艺手法、造型特点、色彩搭配着手,对比分析晋南面点技艺的艺术内涵与传承价值,不仅能够反映晋南地区在面点制作过程中所传承下来的蒸、炸、烤等技艺精髓,更加能够体现寄存于舌尖上的晋南地域文化,从艺术本身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审美思想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历史发展悠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其"天人合一"的造物观更是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传统榫卯结构具有同质相契的圆融、阴阳相生相制、开物成务、三生万物的审美特性。通过对传统技艺观,造物观的研究,思考榫卯结构与当代艺术之间的结合点,尊重艺术的本然性。面对当代新型材质的出现,处于边缘化状态的榫卯结构需要我们在保留遗迹与继承技艺的过程中重视与传承这一文化历史瑰宝。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高校艺术教育对于非遗文化与本土活态传承并没有进入到教学研究的深层可以说在整个中国艺术院校的教学体系中,民间美术课程都是较为"平面"和"停滞"的。在国家大力举措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今天,承继变得弥足珍贵,而高校民间美术课程的普及性和专业性是将本土非遗技艺跨界转化的有力助推,往往在地方上能够达到很好的传承效应,这种不可或缺的抢救力量必须充分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