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重阳创立道教全真派,在他的思想中,"全真"二字是何含义?综合对其诗、词之考察,他主要是想全三教之真、全老庄之真和全心性之真.三方面的具体分析告诉我们,他这种回归老、庄的思想,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南唐后主李煜多才多艺,尤通音律,是唐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为纪念南唐亡国周年而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上片伤今忆昔,下片直抒无限愁苦,集中而深刻地反映了他作为亡国之君的特定的悲与愁.这首词以其独特艺术魅力和成就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  相似文献   

3.
长筌子词具有浓厚的文人化特质。其传教词善用曲笔,建立了一套理景交融的传教策略与象喻式的传道话语。长筌子的写景词可分为"有我"之词与"无我"之词,前者书写一己的隐逸生活,充满生活情趣与个人风采;后者则多为说理而设,难见自家性情面目。长筌子词体现了主动追求文人化的文学自觉倾向。具有注重章法、铺排意象、善写细节等特点,是全真词文人化的重要表现。长筌子词在全真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应一直被忽视。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在评价梁武帝时,总是将其亡国灭身与崇信佛教联系起来。后世佛教史家在修撰佛教史的过程中,通过改造历史文本以美化武帝形象、运用史论进行辩驳、利用因果报应思想自圆其说等方式,对梁武帝"崇佛亡国"的说法进行了驳斥与再解释,从而开脱了佛教在萧梁亡国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刘晓东 《管子学刊》2005,(4):107-110
在战国后期的子家著作中,“亡国”一词往往不是用以指陈灭国的事实,而是指称必亡的政治形势,进而也被视作与“王”、“霸”、“危”并立的一种国家类型。作为国家类型的“亡国”,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君主失制。战国诸子语文中“亡国”含义的多重性表明,上古中国政治思想着眼于如何治理好国家,如何在国际的竞争中生存。这与以城邦为视域的古典希腊政治哲学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前人多认为李觏接续了王弼易学凸显人事的一面,重视事功,很少涉及形上问题。事实上,李觏通过对刘牧图书之学的批判与重构,阐述了颇具特色的天人之学。只是与刘牧借阐释河图、洛书着力凸显宇宙衍生变化背后数的规律性不同,李觏更为看重阴阳二气的交感、消息内涵。在此基础上,他还通过对"元亨利贞"四德做出全新诠释开显其"气形性命"之旨,贯通天道性命,折射出当时儒家思想重建过程中的多元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歌咏物的传统由来已久,咏物词从属于诗,寻其滥觞可至晚唐五代的温庭筠、牛峤,然而此时不过是精雕细琢描摹事物情态,而毫无主体性可言;至北宋苏轼咏物词之境界始宽,苏借物抒发自己的政治愤懑、羁旅之苦,咏物词由“娱宾遣兴”转变为“吟咏性清”;而至南宋,姜夔的咏物词又体现了抒情手段的变化,即作者的再次隐没而物的再次凸显,但是这并不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追求形似的传统回归,而是“把物作为作品结构的一个点,作为人物感情在作品中的一个坐标来看。”物不仅是物,词中的“我”也不再是作者,形成了“物”、“我”、“情”三者交融的复杂抒情机制,现将仅就姜咏物词中作者的跳脱和其实际上对词的掌握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宗炳的《画山水序》作为我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其在画论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和他同时代的王微接着写出了山水画论《叙画》,其美学思想同样值得我们关注。他在《叙画》中提高了绘画的社会地位,提出山水画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绘画学科,同时,他的"明神降之"指出了艺术创作过程中构思活动以及精神思考的重要性。其思想观念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相似文献   

9.
易震吉,字起也,号月槎,上元(今南京)人.生卒年不详.著有《秋佳轩诗余》12卷,收词1180余首,"是明代词史上存词最多的词人,又是明代词史上少有的专力为词的人,然而却是被文学史家、词论家及选家所遗忘的词人"[1].赵尊岳在其选编的《惜阴堂明词汇刊》中评易震吉"词笔取径稼轩一流,力求以疏秀取胜,虽不能至,犹较颦眉龋齿、强增色泽者为善矣".在南洙源为易震吉《秋佳轩诗余》所作序言中,也言及易震吉不仅"好读余乡先进稼轩长短句"、其词"肖稼轩",又说易震吉词作中"柔婉绵丽,一往情深,绮语新声,莺鸣百啭,金荃逊美,兰畹轮香,月槎似轶稼轩而上之",可见其词作风格虽肖辛弃疾,却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0.
荀子立足于现实的利益关系,挖掘"性"、"伪"关系矛盾展开其伦理思想。于是人性与礼义道德之间构成一对矛盾体:道德总是基于人性并不断验证人性恶的存在;人性总是背离道德又不断服从道德,实现对恶的超越。接着他提出"众人之伪"的道德层次论,实现"性"与"伪"的统一:"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而天下治";并在其中显现"恶"的自我否定性,凸显了其辩证思维和理性批判精神。可以说,这一思想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是弥足珍贵的。在两千多年之前,没有一种深邃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致思倾向、概括能力,是无法提出如此深刻的人性思想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泰州学派的传人,罗汝芳在《论语》诠释过程中,在本体论和工夫论两个层面展开了对《论语》经文的重新释读,他以《易》之"生生"释"仁",以《易》之"生生之理"释"学而时习之",以《易》之"复""生"释"克己复礼",将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和以孔子言行为载体的《论语》贯通起来,这在无论是在"论语学史"上还是在思想史上都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宋词的尴尬     
文学史上,宋词有着一代之文学的崇高地位。但在宋代,在理学的影响之下,宋人既为理所困,又被情所役,所以对词采取了既似轻视又实重视,表面厌恶内心酷爱的态度,于是文人的矛盾的心态中欣赏着词,创作着词,而使词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再论抗战后期周佛海思想之变化马振犊众所周知,周佛海是汪伪集团中的第三号人物,他“下水”为奸是其在“抗战亡国”思想指导下主动的自觉行为,并且有一套汉奸“和平”理论以为根据。然而,在其投敌后,几年来奴才生涯,也使其思想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使其在...  相似文献   

14.
《绣金匾》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一首经典名作,最初的词曲作者是陕甘宁边区的民间艺人汪庭有。从歌词看,他创作的《十绣金匾》体现了劳动人民对于革命政权、革命领袖的深情赞颂,属"感时"之作。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三大开国元勋相继去世,歌唱家郭兰英通过改词和变调,将《绣金匾》变换成一首表达"悼念"之情的现代祭祀诗,感动了一代代中国人,发挥了重要的教化作用。现代社会依然需要强调"祭祀观念",从古典乐教到现代乐教,其精神实质一脉而相承。  相似文献   

15.
对于阮籍在现实中的依违避就,大人先生的逍遥既构成隐曲的说明,又形成鲜明的对照。阮籍不是史上所说的曹魏忠臣,但并不反对曹魏政权,对曹魏政权的衰落以及魏主的废立深怀恻隐悯惜。阮籍托身司马氏又终非司马氏一党,司马氏契赏、青睐、笼络阮籍都是不能抹煞的史实,阮籍深知司马氏篡魏的企图,但不能说他支持司马昭的篡弑,为了避祸全身,他也没有公开反对司马昭。他与司马氏的盘桓可以看作类似"大人先生"的"不避物而处""不以物为累"。阮籍现实中的出处行藏实为大人先生之逍遥的一种映射。现实中的阮籍终究未如"大人先生"那样逍遥,其"穷途之恸"带有经典的悲剧意义,是对大人先生之逍遥终归幻灭的亲证。  相似文献   

16.
赵孟頫,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他兼长各体,尤以行书最具代表性,而《洛神赋》则是其行书中的经典之作。从用笔、结体、章法、审美四方面对赵孟頫的《洛神赋》进行研究,可以看出赵孟頫用笔精纯、圆润,结体严谨、遒媚,章法平和、潇洒。赵孟頫师法"二王",得其笔法,又结合自身的特点,其行书呈现出清俊、典雅之风,而其《洛神赋》将他的审美理想呈现得淋漓尽致。在《洛神赋》中"中和"之美充斥全篇,对后世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对作为或一度作为religion译名的神教、神学、宗教、教等词语进行梳理与分析时发现,目前流行通用的"宗教"一词存在着先天性语源缺陷。相比之下,"教"字较之其它译名差强人意,但须力避与现代教育之"教"的混用,尽管其历史以来亦不乏教育之本质属性的表达。在religion的译名选择上,外延的广狭度应成为一个考量的因素,即使之更加契合文化的属性,从而拓宽东西方交流的平台应成为今后致力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传统作为他所要批评的对象,特别是其将认知作为思维之主导活动的做法。通过分析列维纳斯对西方传统中的"第一哲学"的颠覆和重构以及构成他对此批判的核心对象的自我之反思同一性与亚里士多德的关联的讨论,可以解释列维纳斯自己之作为伦理学的"第一哲学"是如何与存在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9.
竹久梦二是日本明治、大正年间的画家、插画家、版画家、装帧设计家、歌人、诗人。尽管梦二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但在美术史上评价最高、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所谓"梦二式"美人画。竹久梦二一直以生活中的女人为模特,不懈地描绘、完善着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也因此被称为"大正的歌"。另一方面,梦二也是童心画家,他为很多儿童杂志画插画,设计封面。梦二生活在一个思想多元的年代,但其内心深处,憧憬着那份平静与美好。这就是人类对自然的希求。可以说,不论是美人画,还是儿童画,都出自梦二的一颗温暖之心。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宋末元初的画家郑思肖因酷爱画兰而为世人所熟知。作为"四君子"之一的兰花以孤寂、隐秘而又清香的特点成为绘画的主题。郑思肖所作的《墨兰图》堪称我国绘画史上的一朵奇葩,尤其是他独创的"露根兰""无土兰"以不着土的兰花象征着国破家亡而无所依托的漂泊之感。从郑思肖所绘的"兰花"题材为出发点,以郑思肖所特有的"无根之兰"为突破点,并从作品本身的艺术特色等三个方面可以对《墨兰图》进行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