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生肖中,猴是与人类比较接近的灵长类动物,聪明而灵巧。在中原地区,因"猴"与"侯"读音相同,故又有了封侯的寓意,成了高官厚禄的象征。与猴相关的图案常用于民间建筑,如石刻、砖雕、木雕图案之中。可见,猴文化已经融入民间民俗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和价值观念。东巴象形生肖猴的造型古朴自然,线条粗犷有力,极具符号性和审美意味。在东巴象形生肖猴的原始造型上结合现代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标准进行创新设计,有利于促进东巴象形文字的传播与发展。通过提炼、变形、延伸,并以木雕作为表现形式,进行再创造,既保留其原始的直观形象,更具有装饰性特征,这对东巴艺术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木雕艺术是历史悠久且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形式。"断木为杵"、"伐木杀兽"、"剥木以战"是古人创造木雕艺术的开端。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木雕艺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如今随着多元化的步伐,在现当代设计艺术中,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不断地碰撞、融合,木雕艺术的发展有了新的属性。希望今后进一步增进对木雕这一独特工艺美术的新认识,并且能够恰当地应用传统木雕艺术,为现当代设计艺术实践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十二生肖的传说与民俗信仰崇拜的分析文章相对较多,但细致到分析每一个生肖在民间艺术中形象的变迁与传承的文章并不多见。因此,将生肖鸡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研究生肖鸡在民间艺术中的演变,再结合东巴象形文字中"鸡"字造型,进行木雕生肖鸡的当代化创作,是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徽州木雕是徽州明清建筑装饰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建筑宅院的营建过程中,对木雕内容题材与构图表现的选择,并非由匠人依经验进行独立创作,而是以一种共同创作的方式来表现。整个宅院的木雕都会以统一的主题来雕刻,表现屋主的期盼与夙愿。文章以树人堂主体部分的木雕表现来分析民居木雕构思创作的主题,从而得出民居木雕创作构思以及表现的思维范式。  相似文献   

5.
周珺 《美与时代》2016,(10):104-105
猫具有人的机智,人具有猫的机敏,由此而产生出两者心语的悟对、灵性的碰撞。画猫自古以来都带有美好的寓意,在团扇上画猫,犹记此意。从古今猫的寓意、团扇与猫的结合、创作中的"喵"趣横生、惟妙惟肖的表现手法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画出生动有趣的猫,借此与广大爱猫画猫的画友们进行切磋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间美术具有强烈的"观物取象"的特点,这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体现出强烈的图腾崇拜观念。这其中,蛇以其蜿蜒灵动、神秘莫测、被其咬伤后易中毒甚至引发死亡而令人心生敬畏,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灵。而民间美术的创作也常常取材于蛇以及与蛇相关的神话传说,一代代传承至今,蛇的民间艺术形象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在东巴象形生肖蛇的实践创作中,通过平面木雕来展现生肖蛇的形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臧锐 《美与时代》2004,(7):66-68
所谓"象征"就是用以代表、体现、表示某种事物的一种物体或符号,它是人类相互交流的基本方式之一.象征不仅作为文字或艺术创作中的常用手法,并且在当代平面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标志设计中,象征性可以说是贯穿始终.从构成一个标志的图形、色彩、名称甚至发音等元素来看,无不包含着一定的象征寓意,所以设计师更好地来了解一些象征手法、象征寓意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艺术设计就是按照人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对生活用品、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是与人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创作活动。人类在对美进行思考和探索时,发现对称性能够引起自我内心的欢快愉悦,能够与大众的审美习惯产生共鸣。这也是人的自然属性对"对称"的无意识选择。当我们在艺术、生活中大量使用对称思维时,就客观上形成了艺术中的"对称美"意识。  相似文献   

9.
舟山渔民画又称舟山现代民间绘画,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一种,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以豪放、夸张、怪诞的风格赢得了国内外美术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舟山渔民画创作于民间,大多数出自农民、渔民之手,和中国民间美术一样,画中具有深层次的寓意和祈福元素。在这些祈福元素中,舟山的农民、渔民们寄托了对大海的崇拜,对生存、生活的希望,以及对人类能够战胜大自然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猪形象在人类的精神流变与文化转型过程中有着典型的意义。猪作为动画中的主流角色,被赋予的文化品性一直发生着变化。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猪"形象由作为政治教化的工具逐渐转向孩童化塑造、人性化表达,肯定了凡俗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湖南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木雕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当地的地域、自然、人文、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文章介绍了湘西木雕的基本概况,从湘西木雕的图案题材、文化意蕴等方面概述木雕的形式美学,并结合时代背景探析其在环境艺术中的创新应用,以推动湘西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祝寿图像是生成于传统文化沃壤之中的一种传承有序的民俗艺术样式。历经长期的发展,该图像在传达祝寿主旨的同时,以也会有寓意的衍生和延伸,表达了国人对福寿观的多元理解。而在传统社会"多子多福"的家庭幸福观影响下,祝寿图像中同样潜含着国人对"后繁"的心理诉求。实际上,这也是在图像中将个体生命延续的愿望与家族、宗族血脉延续之吉意有机结合的重要凭证。  相似文献   

13.
2015年9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政府、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记忆与梦想——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本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主题"记忆与梦想"与当前大家热议的"中国梦"紧密呼应。"中国梦"不仅寓意着中国人民的和谐幸福,同时也彰显了开放包容的大国精神。双年展汇聚了像记忆一样深刻、像梦想一样神奇的国内外经典艺术佳作,提倡要用艺术沟通世界人民的"记忆与梦想"。此次入展油画作品《渔歌》创作的灵感源于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利用艺术语言对中国普通渔民的"中国梦"进行刻画,歌颂了中国劳动者之梦和艺术之梦,进而歌颂世界各国劳动者和艺术家的劳动之梦和艺术之梦。  相似文献   

14.
半亩方塘是南溪书院的一处池塘,朱熹在《观书有感》中,用一"鉴"字体现出方塘所具有的深刻寓意和哲学内涵,"知者不惑",处繁华世界能抵御种种诱惑与干扰,心如明镜方能把握人生方向。李海旺先生择荷花一物构思创作,既源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也因为荷塘乃"源头活水"之地,见之必有所感,心中所念,必将绘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许多先民创造的文化符号伴随着古老的信仰与习俗在木板年画、剪纸、建筑、木雕、雕塑等艺术中得到传承,极大地丰富了民间美术的题材。以东巴象形生肖狗在木雕中的创作实践为契机,探索木雕如何与生肖元素结合、创新与应用,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艺向来重视传统与流脉,书画艺术尤其如此。文人书画家向来深研传统,在传统的脉络中传承与创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更注重的是合乎"理",合于"矩"。自明中晚期至清初的徐渭、石涛、朱耷开始,中国绘画却出现了创作意识与审美风格的个性化。而在清中期以"扬州八怪"为核心的扬州画派中,更是凸显出画家强烈的个性与个体意识,在绘画思想中显现出创作的独特性导向,这使扬州画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扬州八怪"之怪,很大程度上也是怪在个性与个体意识。文章试以金农为例,分别从金农的落款、墨梅、漆书三个角度分析个性意识在中国文人中的觉醒。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花鸟画萌芽于宋,成熟于明,鼎盛于清。它最初只是为了满足装饰的需要,虽然也有贵、庶趣味之分,但最终都是为了愉悦观者。直到北宋末期,人们才对花鸟画"托物寓意"的功能有所认知——苏东坡、欧阳修等人先后提出了"得意忘形""寓意于物"等主张。"意"的概念提出后,花鸟逐渐被人格化,所谓"写意花鸟画"便由此而来。写意花鸟画的创作题材所象征和寄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儒家文化里,红色被誉为传统五色中的正色之一,是富足、尊贵的象征,代表着吉祥、幸福,在我国传统色彩谱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传统木雕花板设计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木雕花板装饰中,红色常常作为主导色、辅助色、点缀色,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的变化,为传统木雕花板的色彩保护、修复与收藏做贡献。红色在传统木雕花板的运用中需要遵循以下三个设计原则:一是要与木雕花板情境一致;二是要符合色彩设计整体和谐统一的规律;三是要符合人们对色彩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在民俗文化中,十二生肖是一种吉祥寓意的符号,表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马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七位,称午马。在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文化。其中,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中的"马"字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因此,以东巴文字为元素,创作木刻装饰风格的生肖马,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创作中,可将内心对马的认识、理念、情感外化为流畅或刚性的木刻线条与鲜明对比的色彩;考虑对细节、材质、肌理、色彩相互关系的把握,追求刻刀的力度、深度、速度、角度;用刀木相击迸发的力之美来体现并传达马的奔放、忠诚、驰骋、雄浑、高昂精神,使其具有浓郁的装饰画风格。  相似文献   

20.
在民间美术创作之中,存在着一个最基础的共性,即所有的主题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以及人类对一切美好的向往。民间美术艺人经过长期实践的总结,筛选出一些固定的表现形式,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寓意。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民间美术通常以原生态的形式来表达人们主观内心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看法。近年来,中国动画创作的题材越来越注重于民族传统文化对自身的润泽,因此,经常会借鉴民间美术的主题,利用其中的文化底蕴与美好的寓意,创作出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