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何飞 《美与时代》2014,(11):105-105
国际当代艺术体系的西方化实质使得尽管火热的中国当代艺术无法摆脱其阴影。尽管弘扬本土文化和艺术是当下艺术家的口号,但是当下的艺术作品却依然沉寂在西方艺术的阴影下,提倡创造具有中华名族传统特色的创意的作品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千里之行"系列展览是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中国古谚为寓意,它是中国艺术院校最重要的推介年轻艺术家的平台阵地之一,在北京、广州、天津等地都已展出。这次由四川美术学院展出的作品体现了中国新一代艺术家如何通过自己的艺术方式与这个世界发生视角多元关系,观念和艺术形式多样,架上作品、装置、影像等丰富地表现了中国新一代艺术家对待传统、本土、当代、国际文化的态度和语言探索。  相似文献   

3.
当代艺术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与西方的艺术交流空前活跃,无论是经济、文化,都在向发达国家看齐,艺术家们全面模仿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图式和语言逻辑。"85"思潮后,中国艺术家们力图冲破政治意识形态的绘画观念与形式的束缚;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自由个体艺术家出现,他们利用具有政治符号的波普风在国外崭露头角,之后的艺术家们立足于中国传统,与西方艺术发生了实质的碰撞,西方艺术逐渐将中国艺术纳入到国际艺术圈。  相似文献   

4.
喜爱艺术或是从事艺术设计的人们都热衷于在艺术领域或美术馆内参观、欣赏,寻求共鸣。随着对艺术关注度的上升,艺术形式呈现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其中,极富时代气息的当代艺术,时常能够展现这个时代生活的特质,引起人们的共鸣,无形之中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当代艺术的大发展中,不可否认的是涌现出一大批当代艺术家,他们在各自独具风味的作品当中展现当代艺术性,其中包括"大笑画"岳敏君。随着消费文化的悄然出现,外来消费文化刺激着艺术家,自然艺术品的价值取向有了改变,艺术品的价值不再单纯由艺术家所决定,还有受众、观者,更为重要的是出现的"艺术品消费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文化对当代艺术作品的推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中国古代雕塑在内容题材、形式风格、雕塑技法和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门类,它不仅表现了中国历代雕塑的艺术技巧的发展,也是和各个朝代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更是和中国绘画元素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的精神、气韵在雕塑作品中的体现表达,是中国古代艺术家智慧、灵魂、艺术的结晶。  相似文献   

6.
人类探索未知社会的智慧及勇气,可以表现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种精神力量。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文化沉淀历经千年,每幅画作中都承载着独有的思想理念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自古迄今,许多艺术作品都能表现出自身的文化价值,都可以不同程度体现出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以及大众审美。绚烂多彩的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众多文化作品,均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在艺术造型表现方面也反映出显著的美学特征及独有的精神文化。绘画与精神理念相互交融,从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古典哲学艺术精神。文章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与"天人合一""有无相生""君子比德"的哲学思想理念相结合,分别探讨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水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对以水墨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而现代艺术家们在对水墨元素的应用设计中也在追求这样一种境况。探索传统水墨元素在软陶艺术衍生品中的应用,将传统水墨意象与现代软陶设计相融合,让人们在了解传统水墨文化的同时,也加深对软陶这一新型手工材料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冈本太郎是日本著名艺术家、建筑师,一生中遗留下来的作品涉及油画、版画、雕塑、陶艺、摄影、著作等多个领域,被称为日本的"毕加索"。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丰富的日本民族特色。他的"艺术即大爆炸"的名言广泛地为日本人民所接受,至今还影响着新一代的艺术家。在日本,有研究者从传统观、对极主义等一个侧面对冈本进行过分析,而中国现阶段还没有对于冈本的研究。从传统观、对极主义、民族特色三个方面,通过冈本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及其发表的观点,全面、宏观地来探讨冈本的艺术和思想。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先锋卡通艺术家,刘野作品中所传达出的带有卡通艺术的变形、幽默、夸张、讽刺、滑稽的童趣特质,以及洛丽塔情结和女性思索,还有作品中的政治寓意和蒙德里安元素,使其在当代艺术界占据了一席之地。他那些看似简约的作品,既显示了其深厚的传统美术功底,又洋溢着自由童趣。他的绘画风格表现出人性中最基本的忧郁,其作品中透出的不是超现实的意味,而是带着没有中西差别的童话般感觉的朴实审美。  相似文献   

10.
刘译泽 《美与时代》2023,(4):102-104
中国传统元素在岁月的洗礼中已经形成了与精神内涵相融合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在很多工笔人物画作品中都能找到与区域特色相关联,并能代表本土风格的中国传统元素,其使工笔人物画作品表达出的情感和神韵更加符合国人的审美。与此同时,在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工笔人物画中呈现的文化内容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愈发接近,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因此,对中国传统元素与工笔人物画进行概述,探讨中国传统元素与工笔人物画之间的关系,并阐述工笔人物画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将中国传统元素应用于工笔人物画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油画创作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西方的绘画由相互怀疑、抗拒再到学习,进而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会潜移默化地将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元素融合到创作中去,中国油画风景的表现在学习西方大师作品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掘本民族的文化艺术魅力。如何平衡中国画中的美术形态在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关系,体现中国文化思维和精神,是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当代油画风景创作对中国画传统元素的借鉴为研究切入点,从对中国传统绘画美术元素特征分析的视角对风景油画创作进行大胆研究创新,通过探寻中国画与现代油画创作的可融合之处,进而在风景油画创作中能创作出时代气息与民族传统国画风格相融合的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力作,在世界画坛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12.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传媒技术的高度发达下,在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也是不甘平庸,他们大喊口号跟上时代步伐。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很少有人去静心地解读一些专业理论的文章,导致对很多艺术观念的误解,并且滋生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观念,造成一部分人急功近利,甚至一夜成名的想法。很多艺术家打着"当代艺术"旗号,创作出一些让人费解的,懵懂的作品。而一幅真正的好作品它是不需要任何注释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技的发展在不断进步,人类对历史元素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新观点的提出丰富了艺术创作的表现,新颖的艺术创作提升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丰富了人们的艺术视野。艺术家们把精神内涵绘制于作品中,使作品有了传达意义的使命,当被后人解读时作品也从中得到新生,各种地方领域的艺术元素被艺术家赋予生命力。通过左江崖壁画元素对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左江崖壁画元素对当今中国油画创作有怎样的影响和推动。促进油画创作者和国人对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有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为我国正在把左江花山崖壁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萍 《四川心理科学》2014,(20):134-134
艺术的价值并不来自它所表达的那些场景、感情或者思想,当代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资源都并置于前,可以任意选用。艺术家采取何种艺术方式,往往非常自由,也非常国际化。毕加索j}洲木雕语言,不等于他以非洲方式出场,重要的是他作为西班牙人在巴黎现代艺术中的个人经验和根据这种经验的艺术创作,许多艺术家都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对民间美术的借鉴越来越普遍,一些艺术家将民间美术元素、材料、手法融入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使作品更加本土化、个性化。文章将从对民间美术的再认识、民间美术元素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运用、民间美术元素在当代语境下的价值体现三个方面论述民间美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为中国当代艺术实践提供相对丰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艺术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宝库,是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设计,是艰巨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对现代艺术超越的一项商业活动。把相关形象加以取舍、提练,将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并加以修饰,形成了具有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现代设计。油纸伞绘画设计对现代网页设计具有启发与文化传承作用,即能使现代网页设计在具有美观的视觉呈现,实现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在现代化大环境中重拾传统文化的内涵,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网页设计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村上隆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东京,受过长达十一年的日本传统艺术教育,是日本当代艺术家中备受关注的一位。他的艺术是结合了日本历史文化与卡通风格艺术的产物,使原本稳重优雅的传统印象变得年轻而充满活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他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将艺术发展到了流行文化和多媒体等各个领域,以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把"超扁平艺术"推向了世界艺术的舞台。他的作品无论是二十出头的叛逆小孩还是七老八十的老人们都非常喜欢。他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偶像,是我们行动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风景绘画作品风格和艺术家的创作思想以及他生长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黑龙江省艺术家们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形式,同时吸收外来优秀艺术手法,他们不断探索与创新在黑龙江独特黑土文化孕育下的风景绘画,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创作及表现形式,使风景绘画推动黑龙江绘画艺术的发展,在我国艺术绘画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林若熹以创新与变革之气度,创独特之风格屹立于当代中国画坛,他的作品流露着对时间、空间、自然、永恒的哲思,既具儒家隽永、富贵之诗意,又具道家超然、深邃之哲思。林若熹的作品显示出其独特的美学追求,静中富有生命气象,动中彰显宇宙大气。其作品根植于岭南传统笔墨的文化土壤,大胆借鉴外国文化包括现代艺术的多元尝试,构图出新,耐人品读。无论从广度与深度,都能领略其持久的艺术魅力。从广度上讲,他是难见的全面型艺术家,善于诗文,精于理论,巧于绘画(花鸟、人物、山水、工笔、写意皆善),格于书法。从深度来讲,具有深入研究的绘画之理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在打通诗、书、画等艺术语言界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画的线意志""没骨之骨"等理论,对中国画的传统与创新提出了极具见地的总结与展望。在如何创新中国绘画上,林若熹本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个案,他当之无愧是中国画坛引领时代风尚的旗帜。文章将从内外两方面研究其艺术特色,从外而言,谈其精致构图、意象色彩、线性意志、诗意气象;从内而言,谈其独创艺术理论。文章试图从多角度研究林若熹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肯定其对中国重彩画艺术做出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是一部视觉盛宴般的巨著,是西方学者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作品,这本书并不是对当时个别艺术天才的研究,而是力图通过一大批艺术家的境遇展现20世纪中国"艺术界"的整体状况。这是一幅个人追求与社会文化、政治发展相互交织的画卷。苏立文的著作时间跨度将近一个世纪,内容涵盖大陆、港台、海外的中国艺术与艺术家,关涉的艺术类型除了绘画还有雕塑、戏剧、文学等,既像一本文学作品,又像他的个人笔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