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清代家具的装饰纹样中,蝙蝠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图案,本文通过对清代家具中蝙蝠纹局部造型的分析,采用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总结出倒挂式蝙蝠纹和斜飞式蝙蝠纹各部位的基本造型规律,有助于对清代家具蝙蝠纹装饰纹样的造型形式的进一步探究,并能为现代仿清式家具的装饰纹样制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云纹是中国传统图案中重要的一支。先秦至汉代云纹的发展变化,大致经历了勾云纹、云雷纹、卷云纹和云气纹先后占主导地位的四个时期。云纹的造型变化,与各时代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工艺水平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莲花纹样,其应用始于商周,风格转变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朝,到明清时期应用广泛,在当今社会中使用得也十分普遍。首饰艺术既决定于社会文化,又体现了社会文化。通过对中国重要历史时期莲纹首饰的应用研究,探索莲纹造型设计思想在莲花纹饰发展过程中的体现,有助于重新认识、阐明不同时期莲纹首饰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中国首饰设计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并且在新的科技条件下对其加以发展提升,使之具有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海水江崖纹是明清时期一种常见的服饰纹样,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寓意,同时具备极强的装饰性与审美特性。从纹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可以探讨海水江崖纹在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形式,从而能够为传统纹样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创新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沈玥  宗雯 《美与时代》2014,(11):68-69
目前国内艺术设计专业装饰图案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传统美术学科的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遵循一定的美学法则及技法规律。课程教学中对于中国传统图案的学习不够深入,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够重视。汉绣艺术是楚文化的代表,其图案丰满,装饰性强,因极具楚韵遗风得名“汉绣”。在汉绣的纹样中可以看到很多象征性的造型,其中大部分的纹样就是驱邪接福、谐音寓意等祈福、吉祥文化的体现,这些装饰图案的形成都是受到了中国民间民俗思想的影响,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平安,吉祥富贵的向往。成为民间艺术造型中最富美学价值、学术价值的一部分。将汉绣艺术精粹运用于装饰图案课程教学改革中,学习汉绣的历史、精神、民俗、文化,加强学生对荆楚传统图案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6.
玉溪青花瓷器造型粗犷、纹饰生动、着色深沉,遗存数量较多,代表着陶瓷技术与艺术的较高水平。玉溪窑的青花牡丹纹罐唇口直颈丰肩,腹部收敛弧度大,整个造型比较丰满。胎为灰白色,釉色白中带灰,青花深蓝带黑,比较深沉。其纹饰图案为折枝牡丹、凤凰、连体菱形纹、蕉叶纹等,全部纹饰均采用实笔画法。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对自然、生命的思考。"尚拙""崇真"是恢复生命的本然真实,"大巧若拙"的思想核心是让创作回到原初的境界,是一种澄明的心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有着悠久的陶瓷文化.陶瓷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瓷器中造型轮廓的变化,在受实用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受到时代,甚至民族的审美喜好和情趣的支配.特别是从器形的装饰与图案上来看,不管是原始陶盆的人面鱼纹,还是明清的青花缠枝花卉纹,都是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感和意趣的体现.它是工艺的发展,更是时代的物语.  相似文献   

8.
中国元素是中国服饰文化的精髓,包括款式造型、材料、色彩、图案、款式及工艺等方面,具有浓郁的民俗色彩、独特的服饰语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庆阳香包是西北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我国民间特色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地域风情。庆阳香包渊源已久,庆阳香包的图案内容主要分为人物、故事、动物、植物、文字、几何、宗教符号等。庆阳香包的造型设计主要有:实用性造型、完美性造型、寓意性造型、随意性造型、抽象性造型和概括性造型。对庆阳香包的造型进行阐述,有利于深入了解庆阳香包的民间文化内涵,挖掘其造型设计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女书图案是一种以女书文字与装饰纹样相结合的装饰性女红图案。女书图案在造型上以女书字符为基础,以较为平面几何形体为外形,以图案化的自然形态为装饰,按照一定的构成法则与艺术处理手法综合而成,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女红艺术特色。女书图案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其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历史悠久,复杂多变。透过女书图案的形态与色彩,使我们看到了女书人细腻的情感世界与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11.
高春妍 《美与时代》2013,(7):103-105
徽州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朝代中,为我们提供了浩瀚的图形资源。在这样一座内容丰富、形式完美、风格多样、技术精湛的艺术宝库中,无论是对对象的概括、抽象,还是对纹饰的组织、构成,都极具现代感。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几何纹图案与器物造型的完美统一,以及从中透露的有机性和情感性,都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这给我们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特别是几何形构成中,如何改变设计的冷漠、机械僵硬感以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图案教学在师范教育中应有一席之地。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理解图案的概念、了解图案形式美法则、掌握图案造型的种类和方法、解决图案构成原理等问题,来加强图案教学,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牡丹纹考     
装饰纹样演变的历史,其实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审美特征变迁的历史。牡丹纹的衍化历经千余载,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发展史中,可称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分支。借助牡丹纹的探溯,概览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交融和汇流,最终可使这一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传统花卉纹样成为装饰定式。此外,考察牡丹纹的造型衍变与内涵拓展,无异于梳理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装饰特征与演变过程,对当代装饰设计的诸多领域应用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汉代瓦当图像与纹样、造型与形制、史境与意境三重维度的研究,可以发现汉代集造型、图案、空间环境三者为一体的造物设计思想。汉代瓦当的造物设计不仅有造物设计本体的考虑,诸如造型、纹样、色彩、材料、加工工艺等,也有其设计外围的思考,如形制、图像、思想、意境、文化等的传达。  相似文献   

15.
辽代织物纹样图案题材繁多,可分为动物、植物、人物和几何纹等,其来源丰富,既有本民族的传统特色,又融合了中原、印度、中东等各地域的文化。其适合纹样可分为团窠式、多段式和独立式。袍服三种兼而用之,但以前二者较为常见。辽代织物纹样图案作为服饰文化中的重要成分,是非常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苗族刺绣图案造型直接根源于三方面的形象:对自然物象的模拟、历史形象的臆造、技术的形象造型。这些纹样图案的造型与艺术表现手法是质朴的,同样遵循着中国艺术最主要的审美原则——"传神",在自然物象的基础上挖掘对象的"神",充分体现了"写意性"。  相似文献   

17.
贵州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色彩、造型以及创作理念给当下室内设计人员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创作灵感。当然,当下将苗族服饰图案应用于室内空间并不只是简单借用,而是要对其构成元素进行归纳与概括,将贵州苗族服饰图案元素单独抽离出来,作为独立的纹样应用到室内环境中。显然,中国室内陈设艺术要想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风格,必须将本土文化纳入到现代大众的视觉审美中。  相似文献   

18.
史前时期海岱地区的东夷先民有浓烈的太阳崇拜情结,并与鸟信仰有一定程度的结合,其表现载体主要有刻划于陶器之上的图案纹饰及具有仿生意义的器物。从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早期易懂直白的太阳纹,大汶口文化中期流行的八角星纹,到中期偏晚时段盛行的具有鸟类象征意义的陶鬶,直至龙山时代的鸟喙形鼎足,可以清晰窥见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太阳崇信观念之演进历程,并探知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  相似文献   

20.
湖南青年设计师胡忧设计的舞蹈服饰作品有三个特色:"造型仿生、师法自然""色彩仿生、源于自然"以及"图案模仿、借鉴传统"。胡忧以仿生设计为研究背景,在舞蹈服饰的研究上汲取自然界中的各种有趣形态和适合色彩,将服饰与表演内容完美结合。同时他善于借鉴传统图案,将其与舞蹈服饰结合起来,传播中国文化与东方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