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过去的30年中,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是中国当代艺术特别是美术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之一。中国现实主义美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形式,在新时期出现了诸如"伤痕美术"、"乡土美术"、"玩世现实"、"状态现实"等不同的形式,但是它们统一被称作"社会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19世纪以来国外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本文对这一时期我国主要的现实主义美术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概括,结合一批主流艺术家的作品分析这一时期现实美术的发展特点与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2.
关注民生、关爱自然、贴近社会、反映时代是现实主义绘画的精神;歌颂革命历史,反映现实生活等重大题材是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特点.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主义创作对抗击在"文艺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伪艺术和反艺术的错误思潮及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代风俗画"是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许多国内外学者对此也做了不少分析与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对绘画中现实主义这一特点的论述并不多见。因此,文章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宋代风俗画为切入点,来探究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社会文化渊源、哲学美学渊源、艺术思想画论渊源等,试图对当今现实主义绘画的现状及特点作进一步辨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三十年代初,以爱森斯坦等人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由于种种原因受到批判,苏联电影学派开始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与诗意现实主义不同,苏联电影艺术家们不追求华美的形式,而是在当时革命斗争的语境下寻求一种朴实的现实主义风格。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前史称"建国后十七年",最初十年,中苏关系友好的社会语境带来了苏联的美学风格和革命斗争思想,在这种感染下,新中国文艺与电影工作者们拍摄出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有血有肉的"人民"电影,史称"十七年"电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方法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华语电影尤其是主旋律题材电影的创作,但本文仅从典型环境、人物形象、题材风格等几方面谈论针对"十七年"电影美学品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徐唯辛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前任院长。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教育部高等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现实主义"是艺术史中的一个流派,常常通过写实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社会现实。在近现代中国更迭动荡的百年历史中,无数背负社会责任的艺术家最终都选择了现实主义作为喉舌。这种创作形式不仅仅是艺术家的选择,是受众的选择,更是时代的选择。对于创作个体之一的徐唯辛,整理他的从艺脉络,我们不难看到其中的偶然,同时,也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6,(6):185-193
当代英国小说在战后一度经历了"末日论"的寒冬,站在十字路口的小说家们不断探索,重新发现了现实主义传统的价值,推动了英国小说的复兴。本文以女作家拜厄特及其"自觉现实主义"为例,探讨现实主义传统与当代英国小说的演进脉络。拜厄特积极探索小说语言与真实世界之间的互动,既以精准细腻的笔触努力接近客观真实,又将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发挥到了极致。现实主义伟大传统在自我更新和兼容并蓄中获得新生,在揭示拜厄特成功奥秘的同时,展现了战后英国小说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7.
与西方诗歌相比,中国是个有着更悠久、更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这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有关,更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有关.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直接影响了"五四"初期的新诗.初期新诗反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语言、格式、韵律等),实现了诗体大解放,但却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并在当时的文学思潮、新诗理论观念的氛围中,形成了现代诗歌中最初的现实主义浪潮.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电影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是促使中国电影不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90年代,在改革开放稳固的前提下,艺术改革全面发展,大众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现实主义浪潮再起浪花。黄建新在20世纪90年代十分高产,平均不到两年就出一步作品,《站直翯,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和《红灯停,绿灯行》都拍于这期间,因这三部电影均取材于都市,表现了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因而被称为"城市三部曲"。黄建新的"城市三部曲",让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不断逼近真实生活。摒弃过多的修饰和美化,直接将原生态的生活搬上荧幕,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通过电影传达给观众,传达给这个社会。  相似文献   

9.
写实性素描的审美取向属于"现实主义"范畴,历代艺术大师们的创作实践,使得写实性素描沿着现实主义道路逐渐步入了正规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崭新里程,为今后造型艺术的发展与审美追求,做出了导向性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画家方照华先生曾说,自己从不刻意去追逐或自我划定为某一"主义"、"流派",只是想把自己对大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感受,用绘画的手段真诚地、真实地将其表现出来。然而,这分明就是现实主义的宣言。尤其当读完他新近出版的画集及其举办的个展,并探寻其艺术轨迹,就不难发现,画家正是自觉不自觉地沿着现实主义这条道走过来的,虽非一帆风顺,却是收获多多。20世纪初期,求学欧洲和日本的一批中国油画先驱,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现实主义引入中国之后虽久经坎坷,几度沉浮,仍一直处于主流地位。但在世纪之交,现实主义的命运、前途和地位则受到质疑。目前,围绕美术界正在展开的“重振真善美的艺术理想”大讨论,重新强调现实主义在美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价值,具有新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现实主义无论作为偏重“写实”兼蓄别样的创作方法,还是作为关注社会、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梳理40年代到70年代中国人积极参与政治运动的心理逻辑.纯粹的理想主义视角无法解释为什么参与者对信息采取趋利避害的过滤,纯粹的现实主义视角则忽略了人有为其理性选择赋予意义的天性.本文试图通过援引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冲突"理论,来填补理想主义视角和现实主义之间的鸿沟,消除其二元对立.本文认为,缓解认知冲突的心理需求,往往会推动参与者通过自我说服将现实主义动机内化为理想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3.
杜甫一生漂泊,居无定所,安史之乱后,经历了千难万险,目睹了人民的苦难,这正是他诗歌中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的来源,同时,也促使他的诗风从豪壮浪漫转到沉郁顿挫,从描写个人壮志转到描写人民苦难,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他的诗歌主题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成为"诗史"。  相似文献   

14.
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西方艺术的发展开始延续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追寻艺术的本质。但现实主义题材的绘画并未因受其影响而式微,相反,二十世纪社会的快速变革,给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客观对象和批判角度。二十世纪美国社会转型与人的异化以美国的城市风景画为切入点,探究现代社会下美国社会经济转型对人的异化。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与浪漫是马克思美学的两个重要特征。在对马克思美学的研究中,始终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这两种解读各有佐证,针锋相对。为了澄明这两种解读的内在逻辑与马克思美学的旨趣,从马克思"真正现实"和"真正本体论"的双重维度诠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力图在"个体生活"与"类生活"构成的生活底蕴之上论析马克思美学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前,迫于中国社会的严峻现实而倡扬起革命文学的缘故,“五四”新文学家们从引进外国文学思潮到设计新文学体式都吁求和倚重现实主义,使得现实主义成为外国文学思潮决开数千年老堤最初涌入中国现代文坛的主流。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和价值观念与小说形态和功能有着更...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政治研究中,将现实主义与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挚爱在一切领域都协调一致是一道难题。作者在探究现实主义学派的两位开创者修昔底德和马基雅维里的思想后发现,他们对涉及国际现实主义与道德怀疑主义、特别是与国内政治之间关系的见解极为关切。通过考察他们关于国际现实主义、社会体制的起源以及公正与非道德必然性之间联系的所有研究成果,作者得出如下结论:马基雅维里认为,国际现实主义仅是更普通的道德怀疑主义的一部分;而修昔底德则试图解决国际现实主义的要求与国内道义之间是否存在悲剧性的紧张状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鲍俊丽 《美与时代》2014,(3):149-149
通过对普通民众生活为题材的美术创作作品进行探析,对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现实主义题材风格的作品进行赏评,从而得出现实主义题材的美术创作需要艺术家们着眼社会现实、感悟生活和追求真善美相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现实主义引入中国之后虽久经坎坷,几度沉浮,仍一直处于主流地位。但在世纪之交,现实主义的命运、前途和地位则受到质疑。目前,围绕美术界正在展开的“重振真善美的艺术理想”大讨论,重新强调现实主义在美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价值,具有新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现实主义无论作为偏重“写实”兼蓄别样的创作方法,还是作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种艺术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将以崭新的姿态跨入新世纪,并将不可替代地成为中国美术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中期,法国涌现出一大批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像库尔贝、科罗、米勒、莫奈、西斯莱等,他们的作品都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他们所独有的艺术魅力都来源于客观存在的自然对象和社会生活。这告诉我们惟有真正的生活才是现实主义永恒魅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