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92年初,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以北大传统文化研究学科群的雄厚力量为基础,致力于推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成立伊始,即着手筹办大型学术集刊《国学研究》,并与美国南海公司合作拍摄中华文化系列讲座电视片。1993年5月,《国学研究》第一卷出版。199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署名文章,题为《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以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国学研究》第一卷为基础,报道了北京大学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该报编者按说:"在社会上商品经济大潮的拍击声中,北…  相似文献   

2.
国学热"事非偶然。它反映出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最近江泽民主席关于祖国统一的重要讲话又一次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和促进祖国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可以预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个重要的问题是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七十年前,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揭案出中西交融,吸取西方近代优秀成果研究国学的宗旨,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开辟了学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今天,传统文化,或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成了当…  相似文献   

3.
199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用整版篇幅刊登署名文章,题为《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以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国学研究》第一卷为基础,报道了北京大学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和成果。时隔一天,《人民日报》又在头版“今日说”栏目发表了署名文章《久违了,“国学”》。此后,由于新闻媒体的积极参与,“国学”成了传统文化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个概念,似乎有一股“国学热”。近年来对于“国学”开展了一些讨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代国学大师刘师培,是古文经学家,也曾是政治上的活跃人物。1907年,刘师培在章炳麟等人的邀请下,携夫人一同东渡日本,其思想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其一,刘师培借鉴日本的国粹思想。刘师培是中国近代最早使用"国粹"词汇的国学者之一,据学者考证,"国粹"一词,是日本学者把英语Nationality一词翻译成日文的词汇。东渡日本的刘师培也深受日本"保粹"派的影响,借鉴日本的"国粹"词汇而力图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由于我国的近代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侵蚀,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借鉴日本的"国粹"思想,于是在国内也开始了保存"国粹"的运动。其二,刘师培汲取日本近代的反专制思想。在日本刘师培受到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刘师培夫妇在日本成立了"社会主义讲习会",宣传社会主义。其三,刘师培"国学"深受日本思想的影响。刘师培受到日本国学复兴日本"古学"的影响,也主张复兴中国"古学",挖掘本国文化之固有精神。  相似文献   

5.
张洪兴 《管子学刊》2021,(1):48-53,F0002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在日本长达14年。在最初的几年里,梁启超国学研究以批判中国文化、批判中国人奴隶性为主。而受日本国学影响,梁启超亦开始正面评价中国文化,认为国学即一国"所以立之特质",希望"淬厉之而增长之"。而对美欧社会的实地考察,梁启超感触极大,促使其国学思想有了根本转变。在《欧游心影录》中,梁启超主张"中西文明化合论""心物调和论",并提出了"四步走"的方案。梁启超晚年,更是希望"把中国儒家道术的修养来做底子",把"求智识"与"求道术"结合起来,强调要"在学术界上造成一种适应新潮的国学"。这是梁启超对自己一生学术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简称,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至深至巨。国学虽居于象牙之塔,却已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按间接地参与现实生活。认识、分析和论说国学同民众及现实生活的联系,阐发国学的现实意义,是“国学与现实笔谈”这个栏目的宗旨。  相似文献   

7.
<正>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是直属清华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其前身是于1925年成立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因故于1929年停办。然而短短的四年时间,清华国学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创新、采纳西学,培养出了七十多位语言学、古文字学、文学、史学、哲学、考古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为中国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继承这一传统,2009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正式复建。复建后的国学研究院继续秉承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术精神,以"中国主体、世界眼光"为宗旨,倡导"宽正、沉潜、广大、高明"的学风,积极关注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学术研究的进展,着重围绕中国哲学、史学、美学、  相似文献   

8.
<正>汤先生秉承"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祖训,知行合一,身体躬行。20世纪80年代他力倡国学,建立国学研究所,创办中国文化书院。2004年,他主持大型中国文化学术工程——编纂《儒藏》,担任此工程的首席科学家。2010年他又组织成立北大儒学研究院。其赤心挚守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之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中国文化的振铎者、领航者"。汤一介,我国当代著名的儒学家、哲学家,竭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大师。祖籍湖北黄梅,1927年2月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荣誉博士学位,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院  相似文献   

9.
江湄 《中国哲学史》2014,(3):121-121
<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从晚清到五四,中国学人在西方文化的步步侵逼下,开始自觉反思和重新建构"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他们在全新的"现代"视域下重新审视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考察和规定它的特性,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标准重新估量其价值。从晚清至五四的"国学"就是这样一种对"传统"的创造,而创造"传统"的目标则在于"再造文明"。作者细致考察了梁启超、章太炎、胡适对中国学术思想史的诠释和重构,揭示其背后的思想意图,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莱蒙 《管子学刊》2012,(1):97-101
清末,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书院制度被废除,学堂兴起.伴随着全盘西化模式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人们重新开始认识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国学代表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推广国学教育,书院重又兴起,一批成功的企业家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厦门市筼筜书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书院开始运作以来,秉持“旧学商量、新知培养”的办院理念,举办了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国学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邀请名家开办讲座,开设国学班,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未来,筼筜书院的发展可充分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特点,积极吸取其他书院的办学经验,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1.
<正>国学文化涵盖内容广泛,其中包括诸子百家的思想、治国理念、行为礼仪、哲学观点等多方面的知识。国学经典内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国学倡导的自律原则,对人们思想模式和行为规范仍具有指导意义。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更需要德才兼备的青年一代来履行国家复兴的历史使命。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国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谈谈语文教材中国学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比较中西文化的过程中,国学大师钱穆提出了其特殊的经济文化观:"经济人生处于文化的最低基层"、"人类生活终当以农业为主"、"道德为文化的最高领导"。这启示我们,在当今物质欲望强烈、国际经济竞争激烈的世界中,应坚持把经济繁荣富强作为实现社会公正和谐、精神文明崇高、生态平衡协调的手段,走一条更合理、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港台及海外华人地区出现的新儒家现象,"国学"这个本来已经被人遗忘了几十年的概念又从港台返回到了大陆,而且近十年来被炒得越来越热,形成了所谓"国学热"。但是,何谓国学,国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国学与外来文化是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在今天提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热"正在中国学术界悄然兴起,与此同时,反对"国学复兴"的思潮也开始发动。有人预感:平静已久的中国思想界是否又将面临一场激烈的文化论争?其实,出现目前这种情况是很自然的事情。它至少表明中国学术思想界的一种进步:对待学术问题,不同意见的人尽可以坐下来严等地争论,不必再采取过去那种扣帽子、打棍子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但从目前争论的情况看,某些看法仍有澄清的必要,为的是避免独断论。这里,我站在替传统文化辩解的立场上说话。道理很简单,自近代以来,随着"西风"的侵袭,"传统文化"的日子就不好过。建国以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黄玉顺 《中国哲学史》2012,(1):119-124,47
国学应有以下五大基本特征:第一,就其性质而论,国学既非西方的"汉学"(sinology),也非原教旨的"经学",而是一种现代性的中国学术;第二,就其方法而论,国学并非学术史(史学)那样的对象化或"客观"化的"科学研究",而是经典诠释;第三,就其形式而论,国学并非"文史哲"那样的多元的分科研究,而是传统经学那样的一元的统合学术;第四,就其地位而论,国学并非与"文史哲"等等相并列的一个学科,而是可以统摄诸学科的一门奠基性学术;第五,就其作用而论,国学作为一种学术,并非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所谓"学科",而是一种具有"柔性国家意识形态"性质的理论或学说。  相似文献   

16.
正李存山著《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一书于2020年1月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关于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代表性文章,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主题为"传统文化与中国哲学",所收文章有《"知人则哲":中国哲学的特色》《中国哲学的系统及其特点》《孔子与中国哲学"思想范式"》《老子哲学与中华精神》《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国学与中国哲学》等;下篇主题为"儒家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  相似文献   

17.
聂福玲 《天风》2022,(9):28-29
<正>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学经典的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江西圣经学校开展经典阅读课程,除了必要的圣经阅读,学校还分小组开展国学经典阅读。但华夏上下五千年,经典浩如烟海,卷帙繁多,如何阅读与理解经典又变得分外复杂起来。若没有好的入门国学教材,还没开始了阅读,就会被各种难懂的字,深奥不熟悉的哲思,吓到停止了追寻的脚步。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越来越强。在小学启蒙阶段学习国学,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润泽、滋养学生的心灵。怎样让小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国学并从中受到有益的教育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国学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正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血脉。书法作为思想意识和传统文化载体,被历代教育界所重视和推崇。据《礼记》记载,西周即设有"国学",要学习"六艺",书法就是其中之一;汉朝设有"书馆";唐代有"国子监";明清更有"馆阁体"等等。近年来,书法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有识之士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2011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中小学加强书法基础教育。2013年1月,教育部又颁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这份《指导纲要》对《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做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正国学、儒学本来属于中国传统学术,在当代中国,这些传统科目的国学、儒学日益受到重视。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国学、儒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积极实践的文化教育事业了。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这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尽管当代中国大学已经创办了越来越多的国学院、儒学院、书院,大家正在努力推动国学、儒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国学、儒学等中国传统学术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中并没有独立的一席之地。那么,现代大学是否应该将国学、儒学等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