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翔平   《心理科学进展》1988,6(2):13-19
在精神分析发展史上,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奇特人物,这就是美国的精神病学家沙利文。他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论,用人际关系解释人的心理现象,不仅为精神分析注入了新思想,而且为精神病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结合开辟了道路。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不少心理学家用实验验证他的儿童和青少年人际关系发展的理论模式,充实和修改了他的理论,使其在说明青少年社会交往和发展友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1892—1949)是美国的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他以人际关系理论著称于精神分析和心理学界。沙利文的理论体系涉及心理治疗、精神病学等各个方面,本文仅以他的人格观点为着眼点,对其人际关系理论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哲学林立学派中,最近出现了一种温和理性主义,例如,英国的牛顿·史密斯就是一位温和理性主义者,他的《科学的合理性》就是这方面的专著。按照温和理性主义的观点,科学合理性的关健在于包含以下两个要素的理性模式:①科学的目的;和②参照给定的证据背景进行理论评价的评价原则或原则组,这些原则组能够评价理论事实上或可能接近科学目的的程度。在温和理性主义看来,一切理性主义必须面临的挑战有以下五个方面①理论的不可通约性;②怎样以充足的理由为提出的科学目的辩护;③为了表明这种科学目的是正当的,上述比较原则事实上是达到科学目的的手段,④为了证明科学是一个进步过程,理  相似文献   

3.
管月飞 《世界哲学》2012,(4):129-139
萨缪尔·克拉克是近代英国理性主义伦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克拉克既是一个理性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牛顿主义者。他在哲学中采用数学和逻辑的方法,试图将其建立在一个自明的基础上。克拉克道德哲学的核心是道德适宜性理论,当然他关于自由和道德责任的论述也很重要。克拉克的哲学,尤其是他的道德理论对18世纪英国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克拉克及其道德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加完整和更加准确地认识近代英国道德哲学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刘明贤 《学海》2005,3(3):123-128
伯林将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悲剧理论移植到政治哲学领域中,目的是要进一步阐明其自由主义理论。他从三方面论述了其悲剧观:首先他批判了理性主义悲剧观;其次他依据价值多元论,分析了悲剧的产生根源;最后他认为,不重视启蒙运动敌人的观点也是产生悲剧的根源。文章最后一部分指出,伯林认为悲剧无法超越。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叔本华及马克思等人的悲剧观相比,伯林的悲剧观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弗洛姆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的主要内容与价值旨趣 ,揭示了他的社会批判哲学和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认为他的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从社会心理学的层面重建理性主义的人道主义伦理价值规范 ;从个体心理学的层面要求人们应当听从自身内在良心的呼唤而不是屈从于外在的权威的利益 ,实现自身的真实利益。本文最后分析了其理论的基本特点与理论得失。  相似文献   

6.
施米特通过确定加世纪20年代现实中议会制已经背离了其原则,揭示了议会制的危机.施米特的议会制论议背后体现了他对时代政治趋势的把握.这一趋势即是:随着大众政治的兴起,自由主义与民主二者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非理性主义的直接行动理论使持相对理性主义的自由主义议会理想与持绝对理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专政理论均受挑战.探讨施米特在议会制问题上的有关论述,对于我们理解施米特早期政治思想,乃至西方议会制理论与实践,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浪漫主义者施莱格尔关于“浪漫诗”的理论旨在强调精神自身的发展、变化,反对当时站在强势地位的理性主义哲学关于把历史纳入逻辑的形式框架中的诠释,突出了历史的偶然性、多样性和变动性等特质,把历史视为变化着的生命体的运动.其理论基础是费希特的“行动”哲学,目的在于使传统哲学在其自身内所不可克服的主客关系矛盾在有限和无限的永恒“生成”中达到统一,其方式是采用“断片”的形式以对抗理性主义的“体系”,他的主张和理论诉求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德国历史哲学所继承.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的哲学属于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涉及伦理、政治、法律、经济诸社会领域.但是他的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在以<正义论>(1971)为代表作的早期思想中是浑然一体的,而在以<政治自由主义>(1993)、<万民法>(1999)和<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2001)等为代表作的晚期思想中则判然分明.理性主义是贯穿于罗尔斯前后期哲学思想中的基本立场.罗尔斯前后期理论体系的转变同样反映在理性主义基本特征的改变上.然而,学界在评述罗尔斯的理性主义时,大多没有注意这一变化,他们比较关切其后期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如"理性的"与"合理的"以及"重叠共识"、"权利的优先性与善"、"公共理性"等以"理性多元论的事实"为背景的政治自由主义的理性主义理念,而对于罗尔斯前期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则比较忽略.其实,罗尔斯思想的理性主义特色,在他的早年,跟在他的晚年一样,是非常鲜明的.何况,罗尔斯早期思想中的理性主义有跟其晚期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并不一致的特点,不可混为一谈.本文试图探讨表现于<正义论>中的从原则、方法到对待现实的态度上的罗尔斯理性主义立场及其基本特征,以补阙疑.  相似文献   

9.
郭永玉 《心理学报》2022,54(2):205-218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综合了欧洲文化传统的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批判精神和救世情怀这些基本要素, 他试图用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标准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工具来剖析他所处的社会和身边的人, 并探索实现理想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途径。这一事业的价值实际上是启蒙。他从现代人的不安全感处境出发, 深刻分析了威权主义、民族主义、消费主义的病理机制, 进而提出了基于人本主义原则的社会改革方案。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问题的解决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方近代认识论论纲: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近代的两个主要认识论思潮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有古老的历史发源 ,在古代和中世纪都能找到其倾向和表现。但是 ,只是到了近代 ,当认识论在自然科学的推动下得到充分、深入的发展时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才逐渐形成近代乃至现代意义上的理论形态 ,成为一个划时代的理论标志 ,勾勒了自F .培根对经验的诉诸开始直至康德对两派进行综合的近代认识论的基本走向。1.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划分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经典的 ,指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大陆理性主义者和洛克、贝克莱、休谟等英国经验主义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儿童发展的新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论点皮亚杰及其学派在当代西方心理学界享有盛誉,但也面临着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来自三个方面:(1)经验主义者指出:皮亚杰理论阐明和表达的方式,很难用简明的经验主义加以测试,其揭示的数据与他的基本论述不完全一致.(2)理性主义者则认为皮亚杰理论尚有不清楚、不完善和不严密之处,特别是缺乏详细的阶段变换处理;缺乏发展过程中个别差异的说明;以及缺乏对儿童感知觉和情感方面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阿尔瓦·阿尔托是芬兰现代主义建筑重要创始人之一,其成长与设计活跃于现代主义运动时期。随着当今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的发展,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与批评,阿尔托却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现代主义的产物,更体现出其对平民的关怀、鲜明的地域特色、贴近景观和自然的风格特点。阿尔托的建筑作品主要倡导人性与自然的理性主义,主张现代主义建筑理念与当地建筑特色、传统文化习俗相结合。结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思想形成的背景与起源,讲述阿尔托对人性化与地域性概念的诠释及其在建筑作品中的体现与表达,并结合他的建筑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进行思考,以更进一步了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学术界就越来越关注当代法国哲学。德勒兹作为在萨特之后,与福柯、梅洛庞蒂同时代的哲学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注意。德勒兹自称是一名经验论者,他突出的观点之一是"先验经验论"(transcendental empiricism),这一论点一方面是为了克服经验论所导致的怀疑主义,另一方面,其目的在于超越理性主义所内含的决定论。在德勒兹对经验的分析中,艺术创作被予以重要的地位,并被视为突破经验模式的出路:艺术作品冲击并更新了日常的生活情感方式。本文以德勒兹关于绘画的反思为例,试以探讨德勒兹对于艺术的新的定义在何意义上颠覆了对于艺术的传统观点,且艺术创作所表达的丰富感情如何成为抗拒理性主义的先锋。德勒兹以对于艺术创作的思考为基础,建立了反理性主义的"先验经验论"。因此,本文在讨论德勒兹关于艺术创作的美学理论的同时,也试以说明他浸透在关于艺术的反思中的哲学立场,即德勒兹哲学中的反理性主义的基调。  相似文献   

14.
<正> 葛洪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他的代表作《抱朴子内篇》(亦简称《内篇》)为当时的神仙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葛洪集宗教家和古代科学家于一身,是一个理性主义的有神论者,在《内篇》中形成了自己的道教哲学体系。下面,我们对葛洪的哲学思想,略作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19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量具备直接功能目的的建筑成为主流,"功能主义"思想在当时逐渐得势,占据空间设计思想高地。"功能主义"这一空间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由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他和他的追随者们认为"只要功能不变,形式也就不会变"。在沙利文看来,建筑功能是具有确定性的,例如谈及住宅,一定要先想到通风、光照、卧室客厅分布等具体而实用的问题。"功能主义"主张建筑的设计应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先要规划和满足建筑的功能之后,才考虑与之相吻合的形式外观,从而达到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的一致性。在"功能主义"的众多拥趸之中,包括后来作为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的勒·柯布西耶等,甚至当时的博物馆建筑实践者,也都强调博物馆空间中功能至上的设计思想,一批又一批强调功能价值的博物馆建筑落成。  相似文献   

16.
理性主义从建筑设计理念发展到建筑学意义上的学派,直至今日仍作为一种设计思想渗透建筑行业的各个发展阶段,其对于整个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颇深,是一种大胆而又富有远见的、对现代和后现代建筑产生深刻影响的设计思想。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从建筑形态、功能、技术等方面阐述理性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合理性设计理念,试图揭示其对于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自从理性主义原则在近现代西方社会确立之后,包括道德在内的一切都要接受理性法庭的审判,为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并重新寻找理性根基,随之确立起来的理性主义道德观则成为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出发点和旨归.  相似文献   

18.
二、尼采的反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尼采(1844—1900)从气质上来说,他很象自己所推崇的狄俄尼索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他的思想与其说来自深思熟虑,不如说是由其内心激情中所生发出来的灵感的集聚。他完全诉诸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几乎本能地厌恶一切尊崇理性的思想家;从苏格拉底到莱布尼兹、康德、黑格尔,他均呼之为造伪者。  相似文献   

19.
周晓亮 《哲学动态》2003,(10):45-49
爱德华·赫伯特 (EdwardHerbert 15 83 -164 8) ,亦称彻伯利的赫伯特 ,是英国哲学史上十分独特的人物。虽然他与经验主义者F 培根、霍布斯是同时代人 ,却几乎没有受他们思想的影响 ,走了一条与经验主义完全不同的道路 :他贬低经验 ,强调认识活动中的先天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理智能力的作用 ,是英国近代理性主义的开创者。不过 ,他的理性主义与笛卡尔等人的大陆理性主义很不相同。在思想来源上 ,它不像后者那样与以机械论和数学为代表的“科学思维理性”有密切联系 ,而是站在“新科学”的潮流之外 ,从柏拉图主义、斯多亚主义等古代思想中引…  相似文献   

20.
皮亚杰与康德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可以说皮亚杰是一个与笛卡儿具有许多共同点的理性主义者,那么宣称皮亚杰是一个康德主义者其意义何在呢?并不奇怪,这是一个极端复杂的问题。适当的回答将需要一些区分和限定。然而我认为,皮亚杰在一些重要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康德主义者,虽然在关键的方面他们也有不同(正如人们可以说德国和法国的新康德主义运动在许多基本的方面接近于康德,但也与他不同)。康德哲学中的某些基本成分完全被保留下来,有的则以修正的形式被保留,还有的被皮亚杰拒绝了。一、康德的转向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英国经验论取得了重要的发生学转换,但由于这种经验论建立在认知的摹本理论基础上,因而它已被证明是不恰当的。对比而言,理性主义否定认知的摹本理论有利于赋予认识论的主体以能动的作用,但不幸的是,理性主义赋予这种认识论主体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