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斋醮科仪与神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斋醮活动内容殊广,主要有设坛、上供、焚香、升坛、画符、念咒、鸣鼓、发炉、降神、迎驾、表章、诵经、赞颂、宣词、步虚等等,并配以烛灯、禹步、唱礼和音乐等。通过各种仪式,祭告神灵,祈求消灾赐福、超度亡灵以及歌颂太上圣者的哲理——清静无为、和平自然的神仙意境。斋醮不仅是道士们的修持炼养方法,而且是用来团结信众、阐道布教和宣传义教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道教信仰中 ,神仙信仰是其核心内容。因为修道成仙是道教徒终生追求的目标 ,神仙是道教徒修道成仙的榜样 ,神仙事迹是道教徒实现成仙的楷模。由此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有利的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劝善、济世、稳定社会、民俗文化等方面。一、道教神仙信仰的劝善功能劝善是一切宗教的积极因素之一 ,它广泛而深入地融汇在神仙信仰之中。在道教神仙信仰里 ,劝善始终是其重要内容和精神旨趣。如果我们对由神仙信仰而引起的神话进行根本剖析 ,便会发现其真正的内在价值———社会伦理教化功能。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指出 ,…  相似文献   

3.
道教以神仙信仰为贯穿道教文化发展过程的主线.而汉代仙风极盛,其神仙信仰在文学艺术活动方面的表现,主要是汉乐府游仙诗的创作.汉乐府分为贵族乐府、民间乐府和文人乐府三类.这三类作品中都有描写求仙问药、长生至乐的诗歌,充分体现出汉代社会神仙信仰的盛行以及前道教、道教一脉在秦至汉末时期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4.
5.
三山女神陈靖姑,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仓山区志》有载:陈靖姑于唐天佑元年(904)正月十五日生于藤山下渡,父陈昌,夫刘杞,堂兄陈守元,南台闾山学法,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卒,享年24岁。陈靖姑一生“讲经行法,降妖伏魔,扶危济难,救产护胎”,尤其是祈雨,除妖,拯救万民,做了许多好事;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爱戴,乃至于被神化,群众为她建庙纪念。当时福建、江西、浙江和台湾等地香客纷至,朝谒无虚日。按返榕探亲的台胞说,目前仅台湾岛内就有一百多座宫庙供奉陈靖姑。据说在台湾有两大民间信仰,海上渔民信奉“…  相似文献   

6.
林舟 《中国道教》2003,(6):30-34
道教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其他宗教相比,道教的最大特点是除能给人以精神慰藉和精神寄托外,尤其重视自身生命、注重医学养生、追求健康长寿。道教的另一大特点是“我命在我不在天”,相信通过自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道教神仙信仰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呈现出了明显的信众分层现象 :在学者型道士和一般民众阶层 ,神仙信仰内涵并不一致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8.
神仙信仰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信仰,它笃信神仙长生不死,向往神仙超凡生活,对神仙孜孜以求,顶礼膜拜,固然荒谬可笑,可视作无稽之谈。但是,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信仰现象,它源远流长,而且长盛不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究竟神仙信仰何以长盛不衰?本文试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教》2010,(2):62-62
赵敏先生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道教三字经》是易心莹道长为普及道教知识,训导后学,于1937年著成的道教知识普及型读物。本书三字一句,以道教历史发展顺序为线索,详尽叙述了道教的产生、发展以及教理、教义、教派等内容,包含了很多道教的典故与义理,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民间秘密宗教中的神仙信仰石衍丰笔者探索近现代中国道教的神仙信仰时,涉及到中国的民间秘密宗教,资料搜集相当困难,有幸捧读了马西沙、韩秉方先生力作《中国民间宗教史》,该书以丰富的资料和精辟的论述,使我受益良多。又在四川大学图书馆觅得1948年由国立...  相似文献   

11.
玄岳门是武当山"治世玄岳"石牌坊的俗称,它位于冲虚庵与遇真宫之间,上依层峦叠嶂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下临烟波浩淼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湖光山色,互相辉映.玄岳门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鼎建与道教的神仙信仰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占据着几近神化的地位。人们视“玉”为瑞宝,认为它可以趋吉避凶,带来吉祥福祉。人们为了朝礼神明祖先,敬畏诸神,用玉献祭,把它作为沟通人世间生灵与神灵的法物。《礼记·月令》:“仲春三月,祀用圭璧。”《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玉”祭神、通神,发展到以“玉”喻神、称神特别是天神),从而使玉与神仙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我们从一些称谓天帝诸神的词语上就可窥见一斑,如人们称至高无上的天之主宰为“玉帝”和“玉皇”;称玉帝的居处为“玉虚”;称天神的居所为“玉台…  相似文献   

13.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神仙信仰而期望得道成仙、长生不死,不仅是古代修道者终生不渝的追求目标,也为当时社会中许多不同身份的人所企盼和津津乐道。这种久远漫长的历史现象,既说明道教作为我国本土出现并承传至今的宗教,与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民族仰慕和崇奉神仙的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自古以来人们对人生多方面的美好向往与追求。因此,对道教的神仙信仰应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加以研究,本文拟就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一些简要探讨。神仙信仰是指人们对神仙的相信、崇敬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道教神仙信仰与人们的社会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神仙信仰而期望得道成仙、长生不死,不仅是古代修道者终生不渝的追求目标,也为当时社会中许多不同身份的人所企盼和津津乐道。这种久远漫长的历史现象,既说明道教作为我国本土出现并承传至今的宗教,与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华夏大地上的中  相似文献   

15.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教信仰的一大特点。早在道教还未形成有形的宗教形式之前,在汉民族中,就已广泛地流传着神仙之说。道教继承了这种神仙思想,并将其进一步系统化,变成道教独有的神仙信仰体系,从而产生了反映这种神仙信仰的道教造像艺术和建筑艺术。这些精湛的造像艺术和规模宏伟的建筑,一直是中华氏族文化这座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为世人所赞叹。道教神仙信仰与造像艺术的由来  相似文献   

16.
闽越巫文化的信仰与闾山教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闽越神仙信仰对闾山教的影响,以及闽越神仙信仰在闾山教中至今仍保存下来的一些信息,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教派中的巫仙信仰人物、古老的巫法、古巫的神仙世界、古巫的信仰行为等方面来作一些考证,从历史学、人类学、宗教学的角度来探讨闾山教之教派生成因素及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神仙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秦汉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道教逐渐传播进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本文通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神仙信仰典型事例的论析,说明道教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融摄,构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19.
时值羊年早春二月,得泽洪君惠赠其新作《道教神仙信仰与祭祀仪式》,此科仪新著洋洋31万言,系台湾文津出版社2003年1月版本,斋醮科仪为老夫兴趣所在,得此道学书籍自然仔细阅读。泽洪君在1999年出版之《道教斋醮符咒仪式》基础上,又经不断探索,于科仪内涵更有诸多发明。此书主论斋醮科仪思想历史,以见道教神仙信仰之精义,实为百年道教学著述中之上乘。泽洪君多年勤奋执着地精敏研究,终于撰成科仪课题的佳作,伏案读之欣敬咸服。此巨著探讨领域学人少及,可资借鉴颇希。资料见于《道藏》、《藏外道书》巨函,而采择史籍文集笔记小说尤多,以今人释…  相似文献   

20.
《老子中经》描述了一个庞杂的神仙体系,充满浓厚的神仙信仰。其神仙信仰表现出三个特点:"兆身与天地等也";"一人之身,一国之象";"校定功德,谋议善恶"。对后世道教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