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荀子》的人性观是"性朴"抑或"性恶",此二者关系为何,是《荀子》人性观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基础问题。学界对《荀子》是"性朴"说还是"性恶"说的论争,是因现存《荀子》文本中有内在的矛盾。《礼论》主张人性"本始材朴",提出"非道德"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无固定的道德方向;《性恶》则试图论证人性为"不道德"的。这两种人性观的背后,善恶评判方式亦截然相异。《礼论》之性朴说背后的善恶评判,将人类行为分为善的、恶的、善恶之外的三类;《性恶》的人性说则建立在一种非善即恶的二元评判上。评判方式的不同亦可通过《性恶》与《礼论》的修辞印证。  相似文献   

2.
《老子》《庄子》及《管子》稷下道家在论述人性善、恶方面,属于同一类型。《老子》《庄子》以"道""德"为人性,认为世俗的善、恶不但不是人性,而且伤性害命,因此主张性超善恶论。《管子》稷下道家一方面继承了《老子》《庄子》以"道""德"为人性的思路,另一方面又发展和完善了它们的人性论思想,认为义、礼、法由"道""德"所生,是"道""德"在人道的表现,因此它与《老子》《庄子》一样,都主张人性超越世俗的善恶,或称之人性纯善论。  相似文献   

3.
笛卡尔与卢梭在论述自我与他人、外部世界、社会的关系时,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进路。对笛卡尔来说,这一关系需要以不同形式的面具为中介。这一面具或者是普遍怀疑之后的观念与表象学说,或者是临时道德策略的庇护。笛卡尔最终试图通过宽宏这一德性来卸下这些面具。而对卢梭来说,他一开始就致力于卸下文明社会中的人性面具,从而实现人性的透明性。这体现在他对自然状态中人性的回溯和对爱弥儿的道德教育等处。而在最后"孤独漫步者"的身影中,卸下面具的状态无法在社会中持驻下来。笛卡尔与卢梭在面具问题上的不同策略及其结局,展示了近代哲学在"我思"的思想前提之下,面对其遗留问题走出的不同发展道路与所到达的不同终点。  相似文献   

4.
也谈孔子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上人们对孔子人性思想的论述往往从善恶的角度立说。其实,孔子并没有明言人性是善还是恶,而是认为人性应当是"仁",应该朝着"仁"的方向去塑造。与其说孔子的人性论是性善论,毋宁说是具有引人向善意义的人性观。孔子提倡用"诗"、"礼"、"乐"涵养和塑造人性,以实现自然人性向道德人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揭示人性有哲学、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等多重维度,但从道德上考究人性即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是主流;道德与人性的关系集中表现为人性决定道德还是道德决定人性的问题,决定道德的利益不过是人性的体现,而人性的善恶又以利益的取舍为标准,如果我们认同由伦理入道德的分析进路,那么人性就构成道德的"第二土壤";但人性又是欲望与情感的总和,利益只不过是人的欲望的现实化,就此而言,人性又构成道德的"第一土壤";因此,基于真实人性的道德学应该破除人性要素的二元对立思维,从人性的完整性、客观性出发,为正当与善提供坚实的人性基础,为"完整的人"和"自由的人"的实现提供道义支撑,真正使道德成为人的道德,而不是道德异化。  相似文献   

6.
在早期儒家人性论思想中,除了人性善恶问题外,还有人性、物性异同关系的问题。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人性、物性相同模式,以《中庸》为代表;一种是人性、物性相异模式,以孟子为代表。在宋明以前,孟子的人性论模式居于主流地位。由于受到佛教、道教的刺激,从宋明以后《中庸》的人性论模式开始受到重视。两种模式本来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各有其特色。但到了朱熹注"四书"的时候,其不得不同时面对两个文本,于是造成了其思想上的矛盾。这对其以后的儒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性善论面临性白板论、性善恶混论、性三品论以及性善待完成论等观点的挑战。性善恶混论和性三品论最难回应,在汉唐时期曾占据主流。程朱理学为性善论提供了一种形而上学辩护,将性善的本原上推到理,而将人性现实表现中的不善和差异归因于气质。但是这种形而上学辩护面临着类似"游叙弗伦两难"的问题:是因为性本原于理所以是善的,还是因为性是善的才被归本于理?戴震为性善论提供了一种自然主义解释,以对现实人性亦即血气心知之性所做的欲—情—知的心理学分层,代替了程朱理学的形而上学分层。对人性善恶的理解不仅应该考虑人性的构成部分,也应该考虑不同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戴震对人性层次及其关系的分析使性善论能够较好地回应性善恶混论和性三品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周耿 《管子学刊》2012,(3):48-51
商人认为人的天性中包含有欲望,现实中人们的本性容易受到恶人的影响而变坏。此外,个人多行不义,是人性变恶的重要内因。同时,商人认为人性包含有某些不变的因素,例如现实人性中有追求安逸稳定的特点,这本身并无善恶可言,但当这种心理膨胀到妨害国家长治久安的利益时,就变成了恶。君王通过扬善伐恶的政治措施促进人性向善。对于个体的人性修养而言,克制私心、坚持道德学习是人性修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比起儒家,道家和法家的人性论不是非常典型。一谈到人性论,人们多想到人性善或人性恶,学术界也多以儒家的人性善恶为参照,以超人性善恶和人性恶界定道家和法家的人性论。初看起来,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进一步看,这种说法未能揭示出道家、法家人性论的内在特点,忽视了人性论的多维性。人性是复杂的,对人性问题的探讨也是多维的。那么,相对于儒家的人性善恶论,应该如何揭示道家和法家人性论的不同维度?通过道家和法家人性论的比较,是否有助于揭示道、法人性论的不同维度?本文试图探讨这些问题,为当代的人学研究提供参考。一、人性问题的先…  相似文献   

10.
论道家和道教的人性观姜生“人性”乃是人类所具有的区别于动物之性的基本特征。人性问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理论的逻辑起点。而善恶问题则是人性观中第一性、核心性的问题。因而早在先秦诸子中,中国皙学家们已对这一问题多有论述。孔子之言人性,不以善恶论,而以“性相近...  相似文献   

11.
叶蓬 《现代哲学》2007,(6):123-127
文章从"性无善恶可分"的人性观、"以天地为心胸"的修养观、揭示专制愚民政策的政治哲学观三个方面,揭示廖燕卓尔不群的哲学体悟,指出廖燕在岭南学术史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具体分析孔子人性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区分原始人性与现实人性.孔子并没有明确界定原始人性的善恶,但是他认为一小部分人的品性极善、资质很高;另一部分人的品性不好、资质愚钝;此外,绝大部分人属于"中人",这部分人之间的本性差不多,孔子没有作出明确的善恶判断.孔子认为现实人性包含有对名利富贵的欲望,但是名利富贵要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获得,并且欲望不能过度,纵欲是人性变坏的主要原因.此外,统治者的乱政是导致人性变坏的外部原因.所以他又主张通过礼法来约束欲望.  相似文献   

13.
<正>人性问题历来是哲学和宗教的一个主要问题。宗教思想家池田大作以"善恶不二"的人性论,阐释其"生命哲学"的内涵,以实现"人的内心革命"。"内心革命"指的是每一个人通过信奉以  相似文献   

14.
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中,康德一方面指出人性中的趋恶倾向是普遍的,是人生而具有的,另一方面却又坚持认为这种趋恶倾向是人自由地招致的,因而可以被归咎于人。问题在于,如果人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种普遍的趋恶倾向,它如何可能是人自由地招致的呢?这个问题可以联系康德的人性论和他的自由概念而得到回答。人的双重本性是康德论述人性善恶的基础,感性和理性是人性的两重维度,它们体现了人性中的张力。人的意志必然受到感性本性的影响,这是人性中普遍的趋恶倾向的根源。然而,如果没有人对自由的应用,任何颠倒都不会造成,有的将仅仅是理性与感性的并存,没有孰先孰后,也就无所谓善恶。因此,人性中的趋恶倾向既是普遍的,又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莫言小说《故乡人事》对众生相的描摹展现了人性复杂的同时,也揭露了人性格的多面性,并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对同一人人性评价的巨大差异。而其叙述在过去、现在两个时空的来回穿梭让我们感受到用政治标准评判人性善恶的导向的不合理。人们对所遭受的挫折和损害的顺应无关善恶,而是为了活下去的共同选择。作家的无意作恶也被纳入反省对象,暴露了人性的阴暗面,提升了反思力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应从宇宙本体论的视域理解扬雄的性善恶混论。"玄"遵循异质相生的原理生成万物,性善恶混就是"玄"成物之理贯注于人性的结果。"玄"措摛阴阳之气而生发万物,抟聚于人则表现为神明之气与阴阳之气的并用而为功。扬雄论心,兼具知行的能力,在修养工夫上,既强调养心的纯正刚毅,又注重耳目感官的合理之欲,这正是"玄"成物之理在修养论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康德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书中,以人性的善恶问题开始了他在后批判时期的宗教哲学论著。在《论恶的原则与善的原则的共居或论人性中的根本恶》一篇中,康德集中论述了人性的善恶和原罪的含义。本文通过梳理康德的人性论和原罪观及其交互关系,从中引出康德与基督教传统教义的原罪观在自由意志层面上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荀子·性恶》的主旨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中"伪"据郭店竹简应作"■",指心之思虑活动、心之作为。这既点出性恶,又指出善来自心之思虑活动,揭示了人生中以"性"为代表的向下堕失的力量、以"心"为代表的向上提升的力量,并通过善恶的对立对人性作出考察,实际是提出了性恶、心善说。荀子的心乃道德智虑心,心好善、知善、为善,具有明确的价值诉求,故心善是说心趋向于善、可以为善。荀子的人性论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无疑是较为特殊、较为完备的,值得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儒家学派性说的首倡者。他认为,性是人初生的原始状态,与生命有关,而生命的起源,与天有关。天能以气生物,故人性自然含气。同时在孔子的视野中,人的欲求通过心的役使,凭借气(血气)表现出来,为此孔子发明了"戒"的工夫。"戒"凸显的是心与气的关系。孔子还提出,性之善恶与后天礼乐驯导("习")有关。孔子推崇善美之乐,认为这类乐能激发人性中的积极内容,同时提倡"不食"原则,旨在约束消极之气对人的影响。这便是孔子以气论性的思想逻辑。遗憾的是,孔子并未对人性进行善恶属性辨别。这是他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92,(7)
人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体。人性中既有美好闪光的一面,又有丑陋猥琐的一面,这种矛盾的对立统一形成了人生的痛苦和社会动荡的根源,于是便有了古今哲人关于人性为善为恶的争论。国家、社会企图用道德、法律来抑制人性中的弱点,发扬人性中的优点,以求得社会的安定祥和。然而我们发现,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人性中的弱点得到了抑制,但并未彻底消除,人性的负面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佛法对人性问题有深刻独到的看法,它不认为人之善恶便是人的本性,在人之善恶之后尚有一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东西——佛性,善恶不过是佛性的外在表现,只要我们以正智般若照破无明烦恼,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贪嗔痴亦可作学佛之用。如此,人性中的矛盾自然消融,社会矛盾也随之解决。佛日居士在《佛法对人性中根本矛盾的解决》一文中对这一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别有一番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