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流行乐坛,歌曲的种类与形式比以往更加丰富,其中有与现实相结合的.有受众的接受与品位的表达的,也有非追求与刻意的自然性体现的.这些特征与我国先秦诗歌有极大的内在关联,因而,先秦诗歌以风雅颂的形式划分,对当今的流行歌曲的传播类型划分与研究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健被称为音乐诗人,他的作品以歌词的优美和曲调的清新而在流行乐坛独领风骚。其歌曲的美学风格,一方面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的追求,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克制"主题的隐约渗透。  相似文献   

3.
刘欢是一位唱、作俱佳的音乐人,在当代中国流行乐坛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是许多业内、业外人士都十分认可的。刘欢是当代乐坛有着典型意义的一个符号,对他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使我们寻找到音乐文化建设的真正"钥匙"。在《中国好歌曲》中并没有刘欢创作的音乐作品,但他节目中所表露出来的对于别人创作的态度,以及他对别人歌曲的改造,都体现着他的音乐创作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民族性与世界性、发扬和推广小众音乐、创作由"心"。  相似文献   

4.
顾琛 《美与时代》2005,(2):23-24
现代简约风格是一种国际化的风格,而古典流派是人们的一种不能释怀的民族情结.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与对旧有经典事物的传承,把古典融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使之既能体现现代人的个性,又能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把我们对设计的流行趋势的理解,体现在社会的迅猛发展中,这是现代人对古典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圣经》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其文本中传达出关爱、包容、忍耐、盼望、坚强的教义宗旨,正是现代生活中人们崇尚的精神力量,也成为现代流行音乐和歌曲绝佳的表现主题。流行歌曲与《圣经》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全照搬《圣经》文本作为歌词;二是根据《圣经》文本进行演绎,后者更为常见,也更易于被大众接受。最近二三十年,随着流行歌曲的发展,专门的基督教乐队组合开始出现。他们在创作流行歌曲时,将《圣经》文本、《圣经》故事、基督教教义和现代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曾经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情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系,就不知道那件事情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那件事情,就做不好那件事情。我们写歌曲也应该是这样,要想创作出真正流行的歌曲我们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流行歌曲的基本特点,找到歌曲与时代与人民群众的特殊关系,找到流行歌曲创作的一般规律和流行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唐宋词从起源、发展趋势及创作等方面与现代流行歌词都有相似点,二者不仅相似,而且互有联系。流行歌词吸收了唐宋词的艺术营养,提升了自身的文化价值;而唐宋词又在当代流行歌曲中被发扬光大,沾染上了时代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运用符号学原理阐明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现代家具设计的方法与规则,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家具设计融合在一起,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也是当今"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发展趋势。从而可以使我国家具行业更好地融于现代生活方式而又提升民族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古典钢琴音乐[1]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而深刻的艺术内涵.在流行音乐充斥乐坛的今天,"新民乐"的发展为传统民族音乐传承打开了希望之门.古典钢琴音乐也应利用现代多媒体传播手段,走"视听"结合、"音画"结合的路线.  相似文献   

10.
论“浅薄”     
浅薄是一种人文现象,人群中时有“墙上芦苇”、“山间竹笋”之辈,文化中也不乏“不易千驷”、“何假百城”之狂。 先说流行歌曲吧。作为与民族传统歌曲、西洋美声歌曲并存的通俗歌曲,作为一种贴切生活自然质朴的音乐表现形式和音乐流派,本不需笔者置喙的。但近两年流行歌曲大走其时(或曰大肆泛滥),民族歌曲、美声歌曲大受贬抑,以浅薄为时髦的流行歌手运用各种新潮唱法把通俗歌曲的俗气喧染得淋漓尽致:什么柔情挑逗式、声嘶  相似文献   

11.
现代室内设计中加入传统的因素能使设计风格更具有古典的美感,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应该达成二者的融合统一,既不是完全仿古设计又不是现代中的不伦不类,表达最终的和谐统一美是设计的最终目标。运用现代设计的艺术手法规则和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材料来诠释古代的美感,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更是极具现代化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艺术是一个现代概念,艺术研究与艺术界、市场、社会分化、政治和美学五个领域有着直接的联系。艺术与现代工业敌对,是一种后工业社会的工业模式。艺术与日常生活并非冷漠,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界产生了区隔,新的文化模式也培养了新的受众。通俗文化的流行,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现代主义诞生于艺术界中,有其自身的文化动力。因此,审美的艺术不仅关涉个体"情感",而且提供了一种关于世界的特殊知识。这些有利于理解文化政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旧歌新创的含义在于,把早期音乐作品,通过改编编曲、音乐风格,来实现新的音乐审美感受。"新创"是在原曲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有的是曲风从温婉到磅礴,有的是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让歌曲的受众群体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多元性,从而使华语流行音乐跟世界流行音乐更好的交流与融合。分析"旧歌新创"作品的音乐特色,研究它在曲式、曲风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对中国流行音乐在世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意象,这一传统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人们表达思亲怀乡情怀、离情别绪、孤独失意之悲、永恒超越之追求的表意之象.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至今仍然在中国现代的文学艺术中传承发展着,月亮意象成了中国人一个重要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汪晗 《美与时代》2014,(4):119-119
水墨不仅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巧,且是一种东方思想,具有独特的文化美感形式与视觉表现张力。本文首先进行水墨的美学精神相关文献搜集、分析及整理,选定分析井上雄彦的作品,研究水墨的实与虚的表现方式。传统水墨画各项技法结合现代数字媒体,把水墨的特有效果融入视觉影像,对融合古典与科技且带有东方现代水墨风格的作品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大小小的流行,各以其独特的风姿与魄力,尽施繁华,构成了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交响曲”与“风情画”。 而在所有的流行之中,恐怕能与“流行歌曲”相比美的,虽说不上凤毛麟角,至少也有“小巫见大巫”的哀怨,磁带、磁盘的竟相出台,热线点播的广泛开通,卡拉OK的鳞次栉比,MTV的定期制作与播映,各级各类大奖赛的比肩接踵,……使流行歌曲成了一股覆盖中国大地的狂潮,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正值青春年华的青年人无疑是这股狂潮中最激烈、最富冒险性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17.
正不同的宗教文化通过大运河这一广阔的载体传播,并在此融合发展,不仅为大运河沿岸地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遗存,更沉淀为大运河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从一个侧面也展现了大运河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行动指南》中指出,运河遗存"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京杭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大规模的漕运,跨流域商贸经济带的形成,吸引了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群体与当地居民杂居共处于大运河沿线,从而为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大运河在促进各地商贸和人员往来的过程中,也担当了"文化使者"的形象——它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工笔花鸟画融合了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古典绘画当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很多表现形式都融合了时代的气象和精神风貌,使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工笔花鸟画也融入了现代的创作意识和绘画元素,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得以用新的视角对工笔花鸟画在绘画形式及绘画语言上进行新的解构,使工笔花鸟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时代的审美意识相符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画元素"是扬州土特产食品包装上的常见内容。但是,近年来,一些扬州土特产食品包装在运用"中国书画元素"时不断地寻求创新和突破,呈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这些创新与努力说明,艺术设计领域对待传统艺术文化的观念的转变,不再是简单的消费,而是正视、突破文化断层,努力挖掘传统艺术的现代价值:促进传统与现代中国艺术文化的交流,实现传统与现代审美的融合。这种探索正在促进"中国风"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的形成,也必将实现中国特色文化的又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20.
意境是中国文论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中国风歌曲是将中国古典文化内涵和现代流行音乐结合起来的一种音乐类型。通过意象的创造,给人一种含蓄、忧愁、感伤的意境美。中国风歌曲无论在意境还是情感上都体现了古诗词的韵味,从古诗词中吸取精华,用唯美的歌词和现代音乐相结合,拓展了传统歌词的领域,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