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许多先民创造的文化符号伴随着古老的信仰与习俗在木板年画、剪纸、建筑、木雕、雕塑等艺术中得到传承,极大地丰富了民间美术的题材。以东巴象形生肖狗在木雕中的创作实践为契机,探索木雕如何与生肖元素结合、创新与应用,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间美术具有强烈的"观物取象"的特点,这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体现出强烈的图腾崇拜观念。这其中,蛇以其蜿蜒灵动、神秘莫测、被其咬伤后易中毒甚至引发死亡而令人心生敬畏,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灵。而民间美术的创作也常常取材于蛇以及与蛇相关的神话传说,一代代传承至今,蛇的民间艺术形象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在东巴象形生肖蛇的实践创作中,通过平面木雕来展现生肖蛇的形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就有以干支纪年的传统,而在中国漫长的民间美术发展史上,十二生肖便成为依附在年节民俗中常常出现的主题,居于十二生肖之首的鼠的形象自然成为民间艺人们喜闻乐见的创作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迁,鼠的形象的艺术表达方式越发丰富多样。在创作生肖鼠的过程中,先选取几种以鼠的形象为题材的年画、剪纸、邮票等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特点分析,再取材于"东巴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十二生肖"中鼠形象为艺术原型,以木雕为艺术表达方式来塑造生肖鼠的形象,有利于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斗转星移的历史长河中,华夏民族创造了璀璨的历史文化成果。每一种文化都是祖先智慧的凝聚,其中就包含了别具一格的十二生肖文化。其中,生肖龙在人们的心目中更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动物,并逐渐成为汉民族的图腾。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龙是权力的象征,人们还常常将各种高尚的品德一并赋予龙的身上。有关生肖龙的民间艺术作品以及民俗活动更是种类繁多,例如剪纸、木偶、皮影、面具、木版画、木雕、面塑、彩塑,以及舞龙、耍龙灯、赛龙舟等。在纳西族东巴艺术文化中,龙木雕有的具象,有的抽象,但都透着质朴的美,散发着浓浓的民族味。将东巴象形生肖龙的文字符号加以变形、概括、抽象化,以木雕的形式进行表现,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从原始农耕文明时期开始,十二生肖就承载着人民对吉祥美好事物的祈愿。十二生肖的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包含着多民族的艺术创作,对民间美术创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老虎的形象勇猛、威武、正义,是十二生肖中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之一。对老虎在民间美术中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在借鉴民间美术中生肖虎的基础形象上,对东巴象形生肖虎进行创新设计,有利于将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十二生肖的传说与民俗信仰崇拜的分析文章相对较多,但细致到分析每一个生肖在民间艺术中形象的变迁与传承的文章并不多见。因此,将生肖鸡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研究生肖鸡在民间艺术中的演变,再结合东巴象形文字中"鸡"字造型,进行木雕生肖鸡的当代化创作,是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动物图腾,我们的祖先选取十二种动物代表人的生肖,表达着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及对民族的希冀。在此次木刻集体创作活动中,选取十二生肖中的"羊"作为创作对象,秉承"返璞归真"的艺术创作理念,回顾民间美术中"生肖羊"的艺术形象与价值,以古老的云南纳西族东巴形象木刻艺术为表现形式,尝试创作全新的木刻生肖羊形象,对继承和发扬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木雕工艺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民间艺术,木雕工艺的精雕细镂、巧夺天工深受人们喜爱,而在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木雕工艺因为机械生产的原因流失了木雕的传统美,在实用性的木雕产品中造型也大同小异,因此本次创新设计实践是将西南地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图案元素运用在木雕工艺产品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民间剪纸艺术的外在形式、造型、色彩等元素,内在寓意、审美体现、民俗民风等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学习借鉴?如何体现当代艺术与本土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结合和创新?文章对民间剪纸图案进行了解析,并思考了剪纸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如何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
苗族刺绣图案造型直接根源于三方面的形象:对自然物象的模拟、历史形象的臆造、技术的形象造型。这些纹样图案的造型与艺术表现手法是质朴的,同样遵循着中国艺术最主要的审美原则——"传神",在自然物象的基础上挖掘对象的"神",充分体现了"写意性"。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灵石县王家大院建筑装饰艺术是集王氏家族价值观、生活追求、民间思想情感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体现在石雕、砖雕、木雕等形式中。通过考察分析,王家大院门枕石可归类为箱子型门枕石、抱鼓型门枕石、狮子门枕石、正方体小型门枕石四种表现形式,在造型、题材、雕刻技法方面有鲜明的特征。该装饰艺术与传统手工艺紧密结合,展现了极高的民间底蕴,加深人们对民间"福"文化的认同与理解,致力于为创造更多富有现代意义的"福"文化艺术形式提供思路和灵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有着悠久的陶瓷文化.陶瓷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瓷器中造型轮廓的变化,在受实用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受到时代,甚至民族的审美喜好和情趣的支配.特别是从器形的装饰与图案上来看,不管是原始陶盆的人面鱼纹,还是明清的青花缠枝花卉纹,都是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感和意趣的体现.它是工艺的发展,更是时代的物语.  相似文献   

13.
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图案造型独具匠心,其所囊括的图案形象变化万千,如龙纹、象纹、虎纹、鹿纹、狮纹、猴纹等走兽类造型,尤其丰富,并且同种造型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又产生出不同的文化意涵,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4.
传统玩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表现的是民众的习俗和戏曲、传说、信仰、民间文学等内容。它的材料、造型、色彩和结构的随意、主观,使之具有原始文化和乡土艺术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并为我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传统玩具造型、材料、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应当吸取其传统审美特点,把它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并且把它传承下去。但民间玩具的再创造不能以丧失文化内涵为代价,民间玩具中所蕴涵的中国文化精神是引起购买者共鸣的卖点,丧失了文化内涵,也就丧失了卖点。许多民间玩具诞生于民俗事像之中,与民间习俗、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这主要表现在婚丧礼俗、寿日贺喜、岁时习俗、祈福供品等上面,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有着复杂的互补性。传统玩具有的给人精神上的启迪,促进了物质生活的再创造,美化和充实了生活,同时也给人以慰藉和温馨;有的给人精神上的寄托、拜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5.
正如意猴融合生肖文化与吉祥文化,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融合性,以"寄物以愿、呈现美好"为设计的核心理念。如意猴——挂饰壁灯设计,将如意纹、紧箍咒元素抽象为猴的脸部形态,追求纯粹精简的形式设计,寓意吉祥如意。陶瓷薄胎处理可内置LED,充当  相似文献   

16.
黔东南苗绣艺术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门类,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优秀的民间艺术。黔东南苗绣所表现出的孩童般的天真和纯朴的美正是一种"自在之美"。以真为美,追求真实是黔东南苗绣作品所具有的品格。混沌思维的群体创作意念表达是黔东南苗绣图案造型的重要特征,是原始意念下的感知造型,它存在于民间艺术之中并具有原始艺术的特性。在这样的艺术形式中渗透着黔东南苗绣创作者特殊的审美立场,学习并研究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是会对我们当今文化艺术的创新有所促进的。  相似文献   

17.
在民俗文化中,猪居于十二生肖的末位,寓意比较复杂。这是一些必然性的因素与偶然的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实,猪似乎是与人类最早结下友谊的动物之一,但由于某些偏见,猪成了无能、懒惰的代名词。当然,人们对猪也有不少赞美之词,这源于猪的憨厚、宽容、聪明、豁达,对人类给的生活环境从不计较,对奉献自己的一切无丝毫怨言。在古代的神话中,猪还是天帝所使用的出行工具,即猪龙。同时,生肖猪还有财富之寓意,民间艺术中的"肥猪拱门"成为年画、剪纸、刺绣等世代因袭的图画题材。木雕作为一项传统工艺,其作品透着木质材料本身自然、淳朴的气息。在木雕创作中,以生肖猪为主题,并结合自身的实践,融会东巴象形文字中的"猪"字进行木雕生肖猪的创作,有助于我们深刻地感受先民们对生肖猪图腾崇拜的虔诚与狂热。  相似文献   

18.
在民俗文化中,十二生肖是一种吉祥寓意的符号,表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马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七位,称午马。在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文化。其中,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中的"马"字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因此,以东巴文字为元素,创作木刻装饰风格的生肖马,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创作中,可将内心对马的认识、理念、情感外化为流畅或刚性的木刻线条与鲜明对比的色彩;考虑对细节、材质、肌理、色彩相互关系的把握,追求刻刀的力度、深度、速度、角度;用刀木相击迸发的力之美来体现并传达马的奔放、忠诚、驰骋、雄浑、高昂精神,使其具有浓郁的装饰画风格。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木雕艺术是历史悠久且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形式。"断木为杵"、"伐木杀兽"、"剥木以战"是古人创造木雕艺术的开端。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木雕艺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如今随着多元化的步伐,在现当代设计艺术中,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不断地碰撞、融合,木雕艺术的发展有了新的属性。希望今后进一步增进对木雕这一独特工艺美术的新认识,并且能够恰当地应用传统木雕艺术,为现当代设计艺术实践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梁平蓝印花布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印染工艺品,其图案在当代的传播和发展,必须要以新的途径和新的载体让大众接受和喜爱。通过在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探索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审美结合方式,使民间艺术在当代仍然可以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