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秀山花灯作为春节期间驱邪纳吉的一项民俗活动,求福避祸的心理潜藏其中。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秀山花灯从村寨走向城市,也随之衍生出多种生存态势。虽然在仪式表征和观演模式上存在差异,甚至表演目的也有所不同,但正是它多维度的传承发展模式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让这种艺术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持续。  相似文献   

2.
民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形成、变化都与本民族的历史变迁、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产劳动等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花腰彝服饰是花腰彝人外观上的显著标志和生活习俗及审美观的体现,从色彩到图案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民间信仰的观念和意识,折射着这个民族文化结构中最深层的心理积淀。  相似文献   

3.
秀山泥人李泥塑艺术是中原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商丘是一个拥有众多文化遗产的地方,很多民间艺术却濒临失传。保护并发展秀山泥人李泥塑作为商丘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商丘地区文化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一、秀山泥人李泥塑的基本造型"秀山泥人李泥塑"(河南柘城县李秀山,为"泥人李"第  相似文献   

4.
羌族丧葬礼仪传承一种文化,保持一种传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悠久的信仰习俗和文化特质.简而言之,火葬方式是古羌文化之遗风在今天羌族社会生活习俗中的表现,而土葬方式却是一种输入文化.考察这两种丧葬习俗,可以窥视羌族社会历史的变迁趋势,把握一个民族从远古保持至今的历史足迹和传统风貌.  相似文献   

5.
敬惜字纸信仰习俗包含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又是一种“俗随时变”、进入现代社会影响力迅速消减的文化现象.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发展向来深受中国因素的影响,从中华文化海外传承、发展的角度,运用碑铭和报章新资料,具体讨论以崇文阁为中心的19世纪新加坡华人社会惜字信仰习俗及其对于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发展的文化及社会意义,对于我们了解海外华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承和变迁,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划道道"一词由叶秀山先生从西方引入中国书法艺术,并将其融入书法美学理论,它不仅作为人本源性的表达,还可被认作是中国书法的缘起。它与中国书法美学的联系不仅体现在形式(线条)与时空上,还体现在生活世界中对他人的模仿与表演上,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出了中国书法美学背后的意蕴——人生命存在的"活"的自由。  相似文献   

7.
"内卷化"是人类学分析和解释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学术概念,文化"内卷化"是不同于文化"革命"和文化"进化"的一种变迁路径,它表征着文化变迁和发展的复杂性,显现了某一文化模式内部的复杂化和精细化的演变过程。当代中国乡村伦理所呈现出的"内卷化"图景,展示了乡村社会道德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精细性,连接着中国人道德生活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8.
花鸟画是一门古老的绘画艺术,并且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花鸟画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花鸟画曾经随着历史朝代的变迁也经历盛衰的发展史,在中国古代画作艺术中,花鸟画一直都是由心感物的艺术境界,通过写实反映社会的盛衰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花鸟画和人类社会一样都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时代,花鸟画都有不同的境况,有时繁荣,有时凋零。花鸟画的绘画技艺、用料、题材等方面都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变。为了能让花鸟画这么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继续发展,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创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当代花鸟画。传统水墨的在当代如何转型成为了花鸟画发展的新方向。以"花鸟画的传统与写生艺术"为核心。首先说明花鸟画的起源,花鸟画的用料、特征,花鸟画写生艺术的表现形式,最后论述传统花鸟画当代转型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高抬火轿作为一种民间舞蹈,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性和约束性舞蹈。它在规则与释放、约束与发泄之间隐匿自身的狂欢表达,从里到外抒发的都是人们闹春节的喜庆和丰收的喜悦。结合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和表演理论,可以从口头表演、"躯体"、表演等角度所包含的对立面中,揭开高抬火轿在口头文本和表演内容中显现和折射出的狂欢性的人性释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抖音短视频"等移动端短视频发展得如火如荼,在这种短视频中,表演的成分和特征越来越明显。以理查德·鲍曼的"表演理论"对"抖音短视频"进行分析和观照:从表演不仅是一种艺术言说方式,更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事件的双重性质出发,分析抖音短视频中的言语交流、身体展示、表演者、表演形式、观众和场景等;挖掘抖音短视频"表演"中特有的自反性和新生性特征。从而进一步探析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抖音短视频"表演"中蕴含的大众审美诉求、社会现状与政治语境的深层内涵,激发我们对抖音短视频这种快餐式文化的深层洞察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杨柳 《美与时代》2016,(4):105-106
服饰是人类文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演化变迁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个鲜明写照。我国女性服饰经历了"男尊女卑""无性化"到"回归女性"这几个变化阶段,这直接反映了女性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女性为了追求自我解放和个性自由,服饰已逐渐作为可以当做炫耀身份以及确定社会地位的社会文化产品和商品,成为展现时代风貌的镜子。在服饰的演变过程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性别权利关系得到了改变,男女平等的实现已不再只是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12.
责任概念本身具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随着西方现代性的发展,西方责任伦理思想产生了"习俗伦理责任"、"类理性责任"与"道德责任"三种责任形态的变迁.在传统社会里,人的责任是个人对自己所在社会结构的习俗伦理责任.现代社会里的责任为个人基于主体外在自由的类理性责任.后现代社会里的责任为个人基于主体意志(内在)自由的道德责任.后现代社会的个体化使得责任解除了外在结构的要求,走向了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千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适应中国社会、融入中华文化的历史。这段历史,为其他外来宗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之路,提供了经验、树立了典范。一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传播发展过程中,总会呈现出某些改变和带有地域性的特征。一种宗教在传播到其他地域时,必然会遇到"水土不服"的情况,会受到来自所处地域文化背景的影响,只有通过自我改革才能得以适应和传播。任何宗教,其存在和发展都要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信仰与习俗、传统与现代、现实与想象,所有这些都交融、呈现于古老的冰雹会。在历史的曲折变迁中,大义店村的冰雹会能留传至今可谓历久弥坚。村落生活经验中保留着关于神灵信仰的集体记忆,记忆使得信仰仪式能够恢复和传承,传承中又不断丰富着集体记忆。在记忆与传承的历史演进中,民间信仰衍变为一种民俗,于村落之中建构和谐的空间。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既有稳定的内在系统,也蕴含着和谐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马头墙自产生以来,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在全国各地普及,但各地的马头墙造型略有差异。从安徽到浙江区域马头墙发展脉络、造型变迁的分析研究中,推导出马头墙造型式样会因其使用性质、经济状况、地理环境和文化寓意等因素有所变化。在变迁的过程中,马头墙的功能逐渐由实用性演变为审美性。安徽马头墙大多具备防火实用性功能,到浙江区域逐渐发展为审美性功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建筑符号。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讲究"礼仪尊卑",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家具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礼仪制度的物化形式。在从祖先崇拜到集权体制的变化中,作为主要社会财富的家具开始折射出不同的权力特征。而在从"席位"到"交椅"的权力变迁中,座椅的设计无不体现出匠人技艺和皇权礼制的博弈。作为封建社会发展的代表和高型家具的成型鼎盛时期,宋、明、清时期的椅子设计各具特色,对这三个时期椅子的形式、材质、装饰等设计要素进行分析,能管窥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中的权力特征,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造物文化。  相似文献   

17.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人们自然会产生一种对春天回归的祝福和万物兴旺的祈望。面塑艺术则理所当然地成为这种祝福的主要手段和心灵表现天地。面塑使习俗成为一种充实的文化,习俗又为面塑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土壤和空气,最终使民艺和民俗成为一种文化整体。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韩少功无疑是文体意识和语言意识都较强的一位,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他对文学语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他的早期作品强调一种平易近人、贴近自然的语言风格,乡土语言经常出现在小说中。在1985年席卷文坛的"寻根浪潮"中,韩少功不再将方言作为一种增强作品生动性、真实性的简单工具,而初步意识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其代表作《马桥词典》中,他不仅通过语言透视文化和历史的变迁,更将语言与人的生存、命运联系在一起。正是在对传统文化的追索和反思中,韩少功逐步确立起自觉语言意识,开始聚焦于语言的文化性,关注语言与人的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薛慧:文化的价值指向是人的需要的满足世界万物中只有人需要赋予自己的生存以意义;也只有人要赋予其他事物以意义。万事万物有无价值,依据于它们同人的需要的关系。人的创造物的产生和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创造者的需要。文化作为人的创造物,其存在理由就在于由文化功能所提供的价值。从文化成因的历史考察来看,如图腾崇拜、禁忌、巫术等原始文化的产生无一不是指向保障人的需要。而它们以这些形式出现,原因是当时的人们在自己的需要与这些文化现象之间虚构了一种不容置疑的联系。再从文化变迁的动因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具有一劳永逸的永恒性,都在或快或慢地发生着变迁。变迁一般由于两个原因促成,一是原有文化的功能不再指向满足人的需要,因而丧失价值;二是原有文化不足以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需要,因而须更新和补充。总之,它始终是围绕着人的需要的发展而进行的,始终体现着人们对文化与自身需要的关系的认识。从“文化的价值指向是人的需要的满足”中,可以引出这样的结论:人作为创造文化的主体,对一切形式的实存文化应具有一种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认知、审视、判断、选择和更新的态度、权利、能力。只有这样,人类才不会被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所束缚,人类才能永远具有探索向前的  相似文献   

20.
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中西方文化思潮撞击最激烈、新旧道德规范碰撞最频繁的一段时期。作为社会的缩影,作为知识高度密集的区域,大学校园内首当其冲地感受到了这种急剧的变化,短短的二十年中,大学校园接连不断的文化热点的变迁就充分地反映了这种变化。透过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不断涌动和变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学生们价值取向不断得到调适的轨迹。一、求知热、潘晓热———传统价值体系坍塌而引起的彷惶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涌动是从“文革”刚刚结束后开始的。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五花八门的西方思潮接二连三地涌入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