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快速涌入导致电子书风靡,好多专家学者推断纸质书籍即将走向灭亡。不可否认的是,电子书在刚开始时的确对传统纸质书籍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正是这样的一次巨大冲击使得纸质书籍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存在变得更为重要,人们从而真正开始关注起书籍设计。若将情感这一元素真正地融入到纸质书籍的设计中,需要从文字、插图、色彩、纸张材质、书籍装帧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并思考如何用一种特殊的情感设计语言,让读者能够准确地感受到一本书籍所要向人们展示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时代大众传播与消费形态改变了原有的书籍设计的环境和审美形态,推动了书籍再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崛起。日本当代著名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和原研哉都有关于书籍再设计的理论建构。杉浦康平提出了书籍再设计语言共同体理论,其本质是激发贯穿于作者、受众、设计者和文化语境的共鸣。原研哉认为,书籍再设计也是陌生化的创造过程,目的在于从受众的已有经验出发,通过视觉设计渗透于"五感"之中,创造出受众对生活的新的发现与感受。同时,书籍再设计隐含着艺术与设计的内在悖论,但是这两者又能够在书籍设计的情境中实现相互融合与平衡,通过再设计的创造,推动书籍设计的审美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3.
"书籍设计"课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集专业性、综合性、交叉性、实用性为一体的设计课程。其专业知识覆盖面较广,高校"书籍设计"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书籍设计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有较高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有较好的审美能力;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够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书籍设计,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具备独立进行书籍装帧设计和制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婴幼儿的阅读心理和审美心理,可以窥见书之"五感"与婴幼儿书籍互动设计之间的创作表达。婴幼儿书籍设计中具有趣味性、参与性和益智性等特点,将其融入到婴幼儿书籍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互动设计当中去,以此来丰富婴幼儿书籍互动设计的理论知识,提升婴幼儿书籍的阅读价值,实现婴幼儿书籍设计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崇尚自然、原始、健康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受此思潮影响,包装设计不再局限于容纳、保护、促销产品及成本合理化的需求,开始向"绿色"、"简约"、"人性化"和"动态包装"的方向发展,并在包装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包装废弃物良性循环问题,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既节约自然资源又不破坏环境,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一种新导向。  相似文献   

6.
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指的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的时候,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的要求——减少污染、减小能源消耗、循环使用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等。  相似文献   

7.
无印良品的产品因其简约无华的设计而广受消费者欢迎。无印良品在原材料的选用、工序工艺、产品包装等方面体现了绿色设计的理念。少量化设计是构成绿色设计理念的重要要素之一。少量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绿色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工业设计中的“绿色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绿色设计(Green Design)就是在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是存放书籍资料、提供阅读、学习的地方,而馆藏书籍资源是图书馆的核心,故藏书区在图书馆中占很大比重,设计出合适的藏书区就成了图书馆中最重要的环节。本文对藏书区空间配置及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为设计高效率同类型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绿色设计创造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状态,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赋予了绿色设计形成的生命力是建筑空间所表达的深层次的涵义,绿色设计技术和材料创新运用是绿色建筑空间的构建要素。对于旧建筑的再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设计实践再创造过程。关注环境与资源这一永恒的主题促使我们不断续写绿色设计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书籍形态主要包括构成书籍的物质材料和产生书籍的全部流程。在提倡创新理念的今天,书籍设计中对于书籍形态设计的创新问题正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将从外部形态、应用材料、印刷效果、特殊装订等切入点对书籍形态的创新问题进行探讨,试图对设计者在有关方面的创意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书籍装帧与佛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出纸张,井且用纸张来书写或印刷书籍的国家。在使用纸张书写或印刷书籍的过程中,考虑到实用及美观,书籍的装帧形式不断改进,并逐渐趋于完善,而书籍装帧的每一次形式变化,都与当时佛教文化的兴盛及佛经的大量使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汉代发明纸张之...  相似文献   

13.
郑颖 《美与时代》2005,(3):48-49
版式设计是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书籍出版的整体质量.版式设计是张扬图书个性的关键,优秀的版式设计不仅能够准确充分地反映某本图书的内容,而且还能够反映其内在气质,愉悦读者追求版式的个性美,使此书最大强度地区别于彼书,是版式设计的目的所在版式设计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顺应潮流不等于埋藏个性,盲目追求"潮流"的结果只能是一种简单的重复,一种单纯的罗列.好的设计应该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和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4.
书籍原本是指印刷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现代社会,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和保存文化的重要载体。书籍首先要满足阅读功能,但是仅仅满足阅读功能还不够,人们还需要更美的书籍,更有品位的书籍。从书籍的"读""品""味"三方面来谈书籍与书籍设计,对书籍的装帧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和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自然也会对生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响应国家的节能号召,设计人员将新的思想融入到了城市空间的建设中。绿色公共居住空间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环保思想,能够在完全满足人们要求的同时做到节能、环保,文章就简要分析了城市的绿色公共居住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书籍之美带给读者们的是或强烈绚烂,或飘逸古雅,或清丽隽永,或朴实宁静的内心感受。辛勤的书籍设计师们在充分了解了书籍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和文化意蕴之后,把能够促成有趣的阅读的所有元素统统调集起来,通过色彩、文字、图片、纸材等诸要素有机地融和,达到书籍的外表造型与内在神韵的完美统一。书籍设计的诸多要素的完美配合,凝聚成书籍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创新与服务设计可以通过非物质化、重复使用和恢复来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创新不仅仅发生在实验室,而且也发生在社会中,我们可以把发生在社会中的创新叫作"社会创新"。设计师几乎设计了我们周围人为环境中的一切事物。如何引导新资源的开发,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如何控制所设计的这些事物在生产系统及使用系统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18.
书籍开本大小的设计是书籍设计中的重要表现语言之一。在读者群体发生结构性变化的今天,基于设计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的时代变革,对书籍开本进行创新性设计,是书籍创新设计的一个重要维度。在书籍开本设计中引入互动理论,运用案例法探讨开本设计与书籍设计、开本设计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影响,可为书籍开本设计及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可持续性发展和环保意识愈加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绿色家具的出现迎合了人们健康生活和保护环境的理念。绿色家具设计力求节约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人体健康、废弃后不污染环境,在满足产品功能和形式的同时,通过选取绿色材料、简化设计因素、优化加工工艺等设计手段,最终以降低从生产到回收全过程中家具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书籍是人类记载自己思想、文化、社会经济活动等一系列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阅读书籍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成长,也帮助人类社会在经验和教训中不断前行。书籍阅读对于文明和文化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阅读者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因此阅读书籍对我们是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的。随着传媒行业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图片、视频、影视作品和电子书籍等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纸质书籍面临着被读者抛弃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书籍的设计者应该积极进行创新,采用全新方式对书籍进行设计,以便重新赢得市场的青睐。文章主要对多媒体图书市场中书籍设计的延伸与变化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