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民居装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借助传统民居装饰的应用,可以丰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凸显其文化艺术魅力。文章从传统民居装饰入手,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民居装饰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重点解析了在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理论进行了丰富,可以有效促进中国特色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众多传统民居以及地域性建筑时我们可以发现,建筑不仅与周围环境有关,也与使用者自身需求有关,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需求共同决定了建筑的形式。通过对天等县丽川河畔遗留建筑、口河屯与苗村现有建筑,对天等县人居环境行为和地域民居干栏式建筑进行具体的调查,并从天等县地区居民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物质、社会、文化环境等人居环境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天等县地区传统壮族民居人居环境的思考,并得出结论,天等县传统建筑反映出的是天等地区壮族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地貌、生活习俗、思想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技术,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均具有历史传承性。而传统建筑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建筑形式将为人们在设计研究地域性建筑提供合理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所以保护天等县传统壮族建筑,发扬和继承该地传统民居建筑的优良设计方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天等县地居式干栏建筑对于天等县地区建筑设计与改造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受环境、社会与宗教因素的影响,凉山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具有个性化与民族性,其超高的历史价值与现代价值使之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的瑰宝。文章对其进行了研究,探索当地传统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希望为现代民居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设计提供更多灵感,促进其设计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湖南省衡阳市的沙井湾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从其现有问题出发,提出原真性保护、功能性补充、活态性传承三点适应性保护原则,并从民居建筑风貌、院落景观空间和周边景观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沙井湾传统民居的保护性改造设计研究,进行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以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民居形成的建筑文化内涵,从民居建筑特征和文化背景探讨日本传统建筑设计中的线以及线与环境艺术的表现关系,分析日本传统建筑有着什么样的线性特征、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通过雷州地区传统民居研究的必要性,对传统民居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传统民居保护对策等几点问题进行再次思考。  相似文献   

7.
乡土民居是人类在20世纪以前生活方式的表达,以保护传统乡土民居为切入点,探讨传统乡土民居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由于社会变迁,传统民居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居住者的生活需求。文章首先回顾了传统乡土民居的背景及创作历程,并对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探索性的理论和研究,概括了当代乡土民居创作的新思路,提倡乡土民居在乡村振兴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提出乡土民居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今后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广西的漓江流域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民居,这些民居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价值。文章针对漓江流域的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衍生发展进行了讨论,并对传统民居的艺术特色进行了表达阐述,分析和研究了传统民居文化资源的艺术表现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居——传统住宅建筑分析》一书是《刘森林中华传统人居环境文化研究书系》的第三册,书中就民居与移民传播、类型界定以及形制与特征,提出了与以往研究不尽相同的认识和诠释。"历史地理·类型综合分析法"是对现有分类方法的重新梳理和整合扩展,同时结合自身将近10年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根据生物学纲目科属的分层级差标准,从而提出的一种分类区划的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传统民居装饰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而环境艺术设计也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民居装饰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陕西关中传统村落空间进行了研究,尤其是以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较系统的调研。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具有传统的古村落建筑环境、独特环境的风貌以及老街传统的空间布局形式,文章通过介绍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的村落选址与景观环境、街巷格局与风貌特色、民居院落与建筑特色和村落价值等,分析其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对居住环境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装饰艺术从业人员如能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巧妙地运用和融入现代建筑元素,赋予传统民居建筑以现代特色文化理念,将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接受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蕴含的深厚建筑文化。为此,文章从探讨传统民居建筑的形态特点入手,分析了装饰艺术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尝试提出了装饰艺术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应用的有关思路办法。  相似文献   

13.
现通过多种方式对新乡三处建筑民居进行比较研究,对新乡传统民居的建筑手法与风格做了全面而深入的归纳与总结,并将三处民居风格做了比较。同时阐释了封建的宗法、礼制观念以及清末民初各类建筑风格对本地民居建筑的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何伟 《美与时代》2014,(11):27-28
中国建筑在高速发展的大前提下,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也已提到一定的高度。很多人都在寻找一个现代建筑空间与传统民居建筑精髓融合互补的方法,延续中国住宅的文化精髓并且同时具有丰富的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以此为出发点,以社会文化生活与居住的关系,住宅建筑本身和室外环境的关系为基础,探索社会和文化及风俗习惯在现代居住形态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潮汕地区地处粤闽赣交界沿海地区,河网密布,传统聚落分布其中,资源丰富,在聚落环境理想、规划布局、人居技术三个层面都显现了明显的生态审美文化特征,是岭南传统文化传承延续的代表性区域。文章基于传统建筑学与美学交叉视角,探究潮汕地区的传统民居艺术,推进建筑美学在传统聚落民居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豫西地处中原西部山区,民居受到地域性因素和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形成了适合当地环境和居民审美的建筑形式和独特的建筑文化符号。通过对豫西地区民居调研和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总结出豫西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符号的功能和寓意及装饰特色,结合现代居民的生活方式,探索豫西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符号的提取、创新与应用,实现豫西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盟 《美与时代》2014,(8):73-74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选址和空间布局上,同时也体现在建筑装饰装修审美和民俗民风等方面。中国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民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民族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中生存、发展的规律”,“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伦理、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哲学、美学等观念和现实状况”。通过阐述中国传统建筑审美行为和文化渊源,分析湖南传统民居在体现古代“天人合一”的基本哲学思想、装饰艺术式样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民俗传统、体现生活情趣等方面的装饰审美文化内涵。指出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人们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房屋最初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不同的自然环境,民居建筑具有不同的风格,但同时为了优化住宅周围的环境,人们常借用大自然中的山水花木,或有目的地在传统民居村落周围经营种植,这样既美化了生活环境,还起到了改善小气候的作用。作为自给自足自然农耕经济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融为一体的。体现了崇尚自然、天人合一、以人为中心的传统思想观念。这就是人、民居建筑、植被之间存在着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要介绍了彝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类型,不同类型民居建筑的布局结构、功能及特色。从村庄选址环境、建筑布局形式、建筑实用功能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彝族民居建筑所蕴涵的艺术美学思想,并通过对建筑具体构件的描述,展现彝族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手法的多样性及其对装饰艺术手法的熟练运用,体现艺术美学在建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研究彝族民居建筑艺术美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并保护彝族民居建筑,重视彝族民居的艺术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民居、榕树、竹丛以及村井不仅是越南乡村文化的象征,还是越南北部三角洲人民的骄傲。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是其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与水稻种植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价值体现出以下特征:传统民居与乡村空间整体非常和谐;民居形式简单,符合当地风俗习惯、气候;布局对称,装修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只用天然材料;社区性;地方性。这些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对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借鉴价值,值得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