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当代美国最富盛名的导演之一,昆汀·塔伦蒂诺以为数不多但风格鲜明的影片在当代影坛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尤其是其影片中展现出了强烈的后现代风格。其影片摒弃了传统电影叙事的深度思考,对现实的审视和观照似乎并不在他的思索范围内,他就是为了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为娱乐而娱乐,为电影而电影。他影片中反常的情节结构、漫画式的叙事基调、黑色幽默式的暴力美学等都呈现出了反对权威、反对经典、反对精英主义等一系列特征,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所蕴含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系列影片是好莱坞独特的商业电影运作模式的产物.对于<怪物史瑞克>三部曲的叙事结构的分析,从不同的视角考察了以特殊形象为主角的系列电影的叙事模式,这种独特的叙事模式可为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影院动画提供借鉴,塑造出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动画形象.  相似文献   

3.
韩国电影《辩护人》上映于2013年年末,观影人次超过1137万,是韩国史上第9部观影人次破千万的本土电影。2014年初,这部电影依靠互联网的力量传到了中国,在中国影迷间引发了轰动。在各类影迷聚集的"豆瓣电影"中,《辩护人》的评分高达9.1分,并且截至2014年11月11日其评价人数超过了71000人。影片之所以如此成功,与其叙事的时间魅力、叙事频率、叙事语式以及叙事人称的巧妙选择等叙事策略的运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安娜 《美与时代》2014,(3):110-110
针对当今国内具有一定的票房市场的悬疑惊悚电影进行分析,得出有6种常见的叙事手法来构建和展示影片中跌宕起伏、勾人心弦的悬疑惊悚剧情。  相似文献   

5.
刘福泉 《美与时代》2004,(10):68-70
画面作为电影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本身是没有固定意义的,它只是构成影片的"原材料",就像是作家笔下的字词,它本身只是进行作者思维再现的材料.作为第五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的张艺谋,是摄影师出身,历来注重电影画面的空间构图、色彩、造型等叙事元素的独特运用;注重于画面形式感的追求,并赋予它们浓郁的象征意味.象征将现象改造成导演自己的一种观念,将观念通过画面变成意象,传达给观众.在影片中象征所揭示的深刻含义是由影片本身的画面和造型直接传达给观众的.画面本身在银幕上传达给观赏者的并不是原原本本的外在物理现象,而是在他们大脑中唤起了某种共鸣的现象,从而在那个视觉形象中感受到无形的普遍性意义.画面的象征意义成了举足轻重的电影语言.  相似文献   

6.
作为华语影坛的典范样式,王家卫执导的影片以其回环套层的叙事结构、碎片化的情节编排来塑造游离的人物性格与无根的情感状态,唤起一种情绪化和隐喻性的时空体验,从而建构了现代电影艺术中特有的叙事风格与审美表征。正是这些独特的叙事艺术特征将王家卫的电影艺术以一种另类的艺术样式推向影坛的经典行列,成就了华语电影的别样书写。  相似文献   

7.
《盗梦空间》的叙事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新作<盗梦空间>在北美上映后连续三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影片引入中国大陆后也获得了相当高的票房收益.虽然许多观众表示看不太懂这部电影,但其实<盗梦空间>与诺兰的其他影片相比更容易被理解.它并非混乱的非线性叙事,总体来讲是线性的叙事,内容是非常简单的偷盗故事.关键就在于,导演将这一简单的故事,讲述得既复杂而又富有想象力.这种讲述方式的基础是电影高超而又奇妙的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结构是由基本序列互相结合产生的复合序列构成.这种序列的排列组合,提供了影片多种叙事之可能,使影片既跌宕起伏,又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时间限制模式作为商业电影中常用的叙事模式,可以使情节更加紧张刺激,扣人心弦;同时在诸多高科技手段的帮助下也会给观众带来视觉的饕餮盛宴,运用该模式的影片就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因而,观众易于忽视情节背后的意识形态内容,也就是说,时限模式为意识形态的传输充当了"隐身衣"。  相似文献   

9.
影片《看不见的客人》通过叙事视角的灵活转换,使故事情节充满悬念,层层递进式解谜,让观众时刻保持警惕;闪回式的视觉倒叙,使得案情发展扑朔迷离,最后的大反转更是让观众出乎意料。虽然该片的主题选择定位不够新颖独特,但是它的叙事方式与技巧却尤为突出,值得国产犯罪悬疑电影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电影《游园惊梦》是香港男性导演杨凡于2001年借昆曲《牡丹亭》中"惊梦"一折文本所进行的影像书写,彰显了导演一贯的唯美细腻而又略带女性阴柔伤感的特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使影片的语境具有一种历史性纪念意味,而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含蕴放置在当下具有现实性价值,尤其男性导演以女性化的性别视角进行叙事所体现出的性别意识更具有独到的"自然"魅力,而宅/园空间和性别叙事则是影片性别意识的所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好莱坞音乐喜剧今天继续被视为作为电影体裁的音乐喜剧的最佳表现形式。法国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不仅对白与唱词交替,而且唱词成为叙事的组成部分的影片,作者将其称之为歌唱片。本文将分析《大家相爱》、《摩登爱情》和《你,我,其他人》这三部法国浪漫喜剧。这三部片子的名称表明了法国当代民间电影的倾向,也就是将本国的某些类型的形式与属于好莱坞的类型程式化结构混合起来。由此产生的影片的文化杂交使得电影体裁固有的杂交成倍增多。本文旨在沿着突出电影体裁与性体裁之间关系的进路,试着研究这三部歌唱浪漫喜剧影片处理与性体裁相关的种种问题的方式。分析这三部影片各自将所讲故事搬上银幕和叙述的方式。作者论证了在这些影片中,浪漫喜剧的电影体裁法则是与"性体裁法则"为伴的。  相似文献   

12.
电影叙事学不是关注电影表意的层面,而是关注影片的叙事结构与叙事功能,是对一个影视作品叙事结构的抽象性研究分析。2015年国庆档,一部制作成本仅为170万的农村现实题材悬疑片《心迷宫》的上映引发了业界的热议,获得了极好的口碑。作为谜题电影,《心迷宫》的成功得益于导演精湛的叙事技巧,具体表现为:全知视点与多重内聚焦相结合、时间的变形和非线性的时序、版块式拼图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3.
电影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电影的服装造型设计与服饰色彩运用同样承担着表意功能,可以起到人物性格塑造、电影情节叙事、文化内涵隐喻、电影风格催化等作用,从而向观众呈现出更高的审美意义和艺术价值。通过解读2017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血观音》中棠家母女三人的服饰与色彩密码,更深入地理解三位女性悲剧形成的根本原因,挖掘影片更深层次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电影是通过影像媒介讲故事的,而隐喻、换喻是电影修辞中的常用手法,因此,对电影中的隐喻、换喻分析实际上就是影像媒介修辞的分析。影片《触不可及》讲述了白人菲利普与黑人德瑞克的友情故事,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影片。从影像媒介修辞的角度看,《触不可及》充满了丰富的隐喻和换喻,这些修辞与人物弧线和电影主题息息相关。对这些隐喻和换喻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完善对影片修辞艺术性的认识,深化对影片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全球化对非洲电影的影响,特别关注非洲女导演的社会性别视角。在探讨全球化问题并采用各种表现形式的影片中,必须提到《巴马科》和《无声的独白》。二者旨在强调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并运用戏剧化手法,风格独特,均致力于一种形式上的追求和审美方面的探索。作者特别以《无声的独白》为例,认为卡迪·西拉在影片中能够将诗歌或文学写作与电影写作结合起来,通过一种将文本和影像结合起来的戏剧化,即诗喃这种创作方法,展示了日常生活的全球化。西拉的审美标记是:诉说痛苦,通过个别性以及多样性的个体化,使人感受到当全球化渗入日常生活中时,对女性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6.
《马路天使》是30年代左翼电影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具有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艺术成就的现实主义优秀影片。影片在表现社会现实时采用管中窥豹的手法,在看似无意中不露痕迹地揭露现实的黑暗与腐败。影片采用喜剧手法,在笑声和眼泪中深刻地暴露了社会的黑暗,留给观众以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大卫·芬奇于2014年执导的影片《消失的爱人》在第18届好莱坞电影奖上荣获最佳影片奖。影片中对于婚姻与爱情的颠覆性的呈现,让人们开始审视爱情与婚姻中的真相与谎言。影片中的叙事策略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将婚姻与爱情的谎言揭露在大众视野里,其叙事结构的独到设置更使得影片增添了精彩。  相似文献   

18.
罗曼·波兰斯基的《苦月亮》用极端的两性关系表达了导演自身对婚姻、爱情、欲望、性爱的思考。运用热奈特经典叙事学的重要概念——叙事层、聚焦、频率等可以对《苦月亮》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奥斯卡的房间"是影片两个叙事层的分切点和中继站,这个空间在结构上有着话语的功用;影片中几次聚焦方式的转换和对称的叙事频率是导演讲故事的特征。印度人对奈杰夫妻的忠告这点被导演波兰斯基所认同的平衡之道,也涉及到了叙事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传和心境叙述的电影中常见"二我差"叙事手法,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之间争夺话语权成为人物形象变化的主要特征。赵毅衡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二我差"后,对自传中人物性格变化的分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瑞典电影《野草莓》中的梦境与现实以拼贴的手法解读主人公"二我差"的形成,并从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上分类出:现在-过去式,过去-过去式,现在-现在式这三种"二我差"的存在方式。当下对"二我差"的分析不仅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分析、叙述学分析研究的热门,也是具有现代精神的一种体现,对青春电影中成长题材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电影《降临》是一部基于语言学题材的科幻电影,改编自华裔科幻作家姜楠的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很好地还原了故事文本的内核和风格特质,讲述了12个神秘的外星飞船降临在地球上,语言学家路易斯通过习得外星人的语言,改变了自身认知世界方式的故事,从而以深刻的方式阐释了认知和语言的关系。影片在叙事时间的处理上,运用时间倒错,插曲式闪前,让时间作之字形的循环往复运动,仿佛一出大影像师的"时间游戏"。在叙事结构的选择上,选取环形叙事的结构,叙事的起点亦是终点,现在与未来的接续,从内容到形式,将小说想要表达的思维具象化,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更加直观地展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