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魏武 《法音》2008,(8):13-13
新华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魏武)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13日来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正在这里举办的迎奥运“格萨尔千幅唐卡展”。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9,(10)
正本刊讯2019年10月16日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向党中央敬献唐卡仪式在北京举行。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接受了敬献的唐卡。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十一世班禅和扎什伦布寺向党中央敬献唐卡,唐卡主题是"班禅向习近平总书记敬献哈达",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拥护、对人民领袖的衷心爱戴、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丁薛祥向班禅和藏传佛教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丁薛祥希望班禅始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2,(12)
对于藏族史诗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对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研究,近年来已在国内外藏学界形成一股热潮。许多专门的研究机构相继成立,论述《格萨尔王传》的文章和书籍日益增多,根据史诗改编的电影、戏剧也陆续同观众见面,形成了继《红楼梦》研究之后,又一门以某一单独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的跨国研究新学科,影响愈来愈广。  相似文献   

4.
正一、蒙古族唐卡的起源蒙古族唐卡,其蒙语译音为"布斯吉如格",藏语即"唐卡"或"唐嘎"。唐卡的汉语意思为卷轴画,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唐卡这种以藏族画工为主体的绘画艺术,在明代之后伴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传入内蒙古地区,特别是随着寺院的建立和兴起,为广大蒙古族民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叶晓楠 《法音》2009,(3):52-52
人民日报北京3月15日讯(记者叶晓楠)3月15日,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来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正在这里举办的"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型展览。班禅仔细观看每一个展区,认真听取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参观结束后,班禅感慨万千。他说,展览真实再现了旧西藏农奴制的黑暗和人民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藏族绘画的新藏画、新唐卡、新概念唐卡等概念,力图呈现唐卡艺术在适应时代变革语境中所进行的创新探索。而新藏画、新唐卡、新概念唐卡等概念的出现及其概念的变化不定,揭示出藏族传统绘画在保持既有民族精神和民族艺术特色中创新变革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当人们进入藏族地区任何一间寺庙时其中都包括了大量的唐卡,为人们呈现出多样色彩的画卷,当人们在观看时仿佛进入了到一方奇异的神灵世界,从而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唐卡会以不同的形式与内容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神像们的慈祥、狰狞、含蓄、夸张等造型,可以将神像的一举一动表现得栩栩如生,让人们了解藏族唐卡艺术中的真正价值。基于此,文章对藏族唐卡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柯尔克孜族历史悠久,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特别是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英雄史诗《玛纳斯》,它和藏族的《格萨尔传》、蒙古族的《江格尔》被称作中国的三大史诗,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演唱《玛纳斯》的民间歌手在柯尔克孜人民中间被称作“玛纳斯奇”,在民间也受到群众的喜爱和尊重。  相似文献   

9.
去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和中国美术馆举行了两次别开生面的画展,这就是西藏唐卡展览和四川甘孜唐卡展览,受到各界参观者的重视和好评。藏族在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藏族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独具一格的灿烂的民族文化。唐卡就是其中富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形式。公元七世纪,随着佛教在西藏地区的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6,(1)
佛教界和藏族群众庆贺十一世班禅坐床据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全国藏传佛教界人士和藏族聚居区僧俗群众,听到第十一世班禅举行坐床典礼的消息后,欢欣鼓舞,纷纷庆贺这件“佛门大幸事、大喜事”。第十一世班禅坐床典礼8日在西藏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举行。消息传到拉萨...  相似文献   

11.
佛教自公元七世纪从印度和祖国内地传入藏族地区以来,经过长期融合、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中国佛教的重要一支──藏传佛教。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艺术也步入青藏高原。经过历代藏族高增和佛教艺术家们的潜心研究和创作,并同藏族本土艺术相结合,也形成具有特色的佛教艺术。藏族的壁画、唐卡、雕塑,以及建筑艺术、酥油花等造型艺术,都是独树一帜的佛教艺术。《画法论》亦称《梵天宝书》,是一部以转轮王为例,讲述佛和诸天金刚力士等,以及各类世俗人物画像的理论著作。载北京版《藏文大藏经》《丹珠尔·经流》部第318卷《方技区恭》部第1…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宗教》2023,(10):F0004-F0004
热贡艺术是我国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因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金色谷地”)而得名。热贡艺术发源于公元10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主要包括唐卡、堆绣、雕塑、建筑彩画、图案、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以藏传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一些世《普贤菩萨》彩唐《文殊菩萨》泥塑夏吾角俗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21,(5)
正本刊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协西藏分会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2021年5月7日至13日在上海参观学习。谈及此行见闻,他表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上海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班禅曾前往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地学习了解中共党史,此次参观了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及"红船"等。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来到党的"初心之地"重温历史,他深有感触地说,  相似文献   

14.
唐卡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唐卡的绘画艺术千余年来影响深远,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松赞干布时期,直至今日仍流行于藏族地区,它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唐卡绘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构图特征和艺术风格,是藏族的文化瑰宝。文章将从艺术探索的角度去探究唐卡绘画,然后通过唐卡绘画的画面组成、常用意象、构图风格等种种形式的艺术语言来探讨唐卡绘画的构图形式和主要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6.
金小明  肖林 《法音》2005,(8):47-47
新华社成都6月28日电(记者金小明、肖林)6月12日至28日,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四川参观学习,并在四川藏族聚居区举行佛事活动,受到四川佛教界人士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在离川时,班禅感慨地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我到四川参观学习。沿途目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四川各民族团结幸福,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各个佛寺香火旺盛、群众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英明正确。我要继承历代班禅爱国爱教光荣传统,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发展繁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前往四川…  相似文献   

17.
张天 《四川心理科学》2014,(10):133-133
唐卡是西藏众多的绘画门类中的最具特点和代表性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是藏族人民经过长期艺术实践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其风格多样,色彩鲜艳,流派众多,体现了鲜明的藏族文化特点和浓郁的宗教色彩。唐卡的表现内容中,有许多关于神话传说的描摹,生动形象的描绘了雪城先民的生生不息的困卷。唐卡的形式有绣像、手绘、印刷等多种形式,从绘画的过程和颜料的选择都有严格的要求,此外,唐卡的科学领域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的魅力逐渐从宗教范围向其他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18.
国内动态     
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到湖南省参观学习11月26日至12月4日,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到湖南省参观学习。11月26日,班禅前往韶山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和故居。在纪念馆,班禅向毛泽东主席雕像敬献了哈达和花篮。他说,毛泽东主席是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都敬仰的伟大人物。在毛  相似文献   

19.
<正>柯尔克孜族历史悠久,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特别是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英雄史诗《玛纳斯》,它和藏族的《格萨尔传》、蒙古族的《江格尔》被称作中国的三大史诗,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演唱《玛纳斯》的民间歌手在柯尔克孜人民中间被称作"玛纳斯奇",在民间也受到群众的喜爱和尊重。1953年我提前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维吾尔语专业毕业,这年冬天国家派我只身一人深入新疆柯尔克孜族地区学习一年,调查柯尔克孜族语言、民俗,参加为柯尔克孜族人民创制文字的工作。1955年、1956年国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拉萨6月18日电记者刘亮明报道:“援藏工程建设得很漂亮,很好!”这是今天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参观西藏日喀则市市容市貌时,对援藏工程的由衷赞赏。上午,在日喀则地委书记平措、行署专员宫蒲光,以及扎什伦布寺民管会负责人的陪同下,十一世班禅参观了日喀则上海体育场、日喀则山东大厦等援藏项目的标志性工程。9时,当十一世班禅来到日喀则上海体育场时,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出“热烈欢迎十一世班禅到日喀则上海体育场参观”的红色标语。班禅在音乐的伴奏下兴奋地参观了主场8000多平方米的绿茵草地和其他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