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简讯     
《简明中国道教通史》出版 卿希泰教授所著《简明中国道教通史》于 2001年 7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 20万字。 (中言) 《中国道教简史》出版 唐大潮教授所著《中国道教简史》于2001年6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8万字。 (中言) 《弘扬正气 拒绝邪教》出版 《弘扬正气 拒绝邪教》——处理“法轮功”邪教组织基层教育读本,于2001年6月由四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所杨光文同志承担该书1—3章的撰写,并任此书副主编。 2001年8月初,我所卿希泰、李刚、潘显一教授参加“中国宗教学会第五次全国会议暨…  相似文献   

2.
佛教与社会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默雷 《法音》1998,(11)
由台湾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和台湾现代佛教学会联合举办的“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其论文集由前者在1996年1月结集出版。我们曾以《佛教思想与生态哲学》为题,摘编了其中《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小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phy)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此书出版后,曾有法文、意大利文和南斯拉夫文的译本出版。但此书过去无中文译本,现由涂又光同志据英文本译为中文,改称《中国哲学简史》,即将由北京  相似文献   

4.
台、港学者关于《认识台湾》教科书问题的评议茜子认识台湾,兹事体大。1997年9月,台湾当局颁发了一套《认识台湾》教科书,分“历史篇”、“地理篇”、“社会篇”三本,引起了岛内各界人士的严重关注,纷纷予以评说。其中,1997年10月25日,台湾《鹅湖》月...  相似文献   

5.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最近出版了《现代形式逻辑的哲学问题》一书。这是苏联最近时期出版的逻辑学方面的重要著作。从下面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书在苏联受到重视的情况:苏联科学院前院长涅斯米扬诺夫在他的文章“攀登新高峰的苏联科学”(《人民日报》1961年5月25日)中和Е.К.费道罗夫在“苏联科学院1960、年科学活动和科学工作成果运用的总结”(《科学通报》,  相似文献   

6.
台湾的道教     
台湾的道教张泽洪道教是台湾影响最大的宗教。据1978年出版的(台湾寺庙概览)统计,台湾寺庙总数计5334座,其中有4082座属道教宫观。《人民日报》1983年10月6日报道,台湾的道教宫观有4158座。《北京晚报》1992年1月2日刊载安维芬《台湾庙...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三年七月,广东某教授主编的《简明中国哲学史》(以下简称《简史》)出版。不久,作者匆忙地对《简史》进行修改,于一九七五年五月再次出版,书名为《简明中国哲学史》(修订本)(以下简称《修订本》)。这个《修订本》以叙述中国哲学史为名,大搞影射史学,为“四人  相似文献   

8.
苏联于1960年和1962年先后出版了五卷本的《哲学百科全书》的头两卷,由Φ.Β.康士坦丁諾夫主編。这是苏联建国以来第一部哲学百科全书。这里摘譯的是由苏联《哲学問題》杂志編輯部九个工作者合写的評論文章,評論已出版的两卷,发表在1964年第10期《共产党人》杂志上。《共产党人》杂志在按語中吹噓說;“五卷本《哲学百科垒书》的头两卷的出版,是苏联科学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已出版的两卷都貫彻了苏共二十大以来的修正主义精神,其中第二卷比第一卷更彻底。这乃是苏联哲学界演变的总趋势。九个作者的評論文章主要在于指出缺点,指出《全书》中各个学科方面的条目中的缺陷,但所涉及的多半是細节問題,很少提出什么本质性意见。然而文章本身,却使我們能够多少了解到苏联哲学界的基本情况,他們代表讀者要求于《全书》的是什么,苏联哲学界爭論些什么問題,等等。  相似文献   

9.
台湾、港澳近些年来掀起了《周易》研究热潮。1968年11月12日,台湾政府明确规定孙中山百龄晋一诞辰这一天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节”,自此以来,文人学士莫不注重《周易》以及诗、书、礼、春秋四经的研究。一“易学应用之研究”“台湾中华民国孔孟学会”理事长陈立夫以“易学应用之研究”为题,邀约海内外精擅易学者撰写易学文稿。1975年,台湾中华书局出版了由陈立夫主编的《易学应用之研究》第一辑。1982年6月,又出版了本书的第二辑。这两部书写作历时8年,收入论文21篇,计60多万字,为近年来台湾学者对《周易》研究的主要成果。该书称:“本辑之旨,重在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台湾《中国回教》李松茂台湾《中国回教》是台湾回族穆斯林的刊物,始刊于1952的,至今(1995年12月)已出238期。其中有报章型的每月会报,有杂志型的月刊、双月刊、季刊。今为双月刊,每逢双月月底出刊。内设“回民之声”、“教义阐扬”、“宗教论坛”、“...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出版《明清实学简史》系1998年齐鲁书社出版《明清实学思潮史》一书之简编本。《简史》较之原本更加言简意明,便于阅读。拜读之后,启发良多,受益匪浅,愿谈几点体会,以与同道切磋。“实学”一词虽然远在明清时代的著名学者著述中经常出现,但是把它作为一种专门的思潮来研究还是近十来年之事。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主编《明清实学思潮史》一书的出版,即是我国明清实学思潮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最新成果。“实学”作为明清时期的一大学术思潮,不大引人注意,所以也无明确地界定。其实,“实学”不过是对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2.
台湾“易学研究中心”于1989年11月在台北成立。该中心由成中英教授筹划,台湾大学黄沛荣教授任主任。他们决定除了加强联系海内外《易经》学者,推动大型研究会议外,还计划与学界颇负盛名的《国文天地》杂志社合作出版《周易天地》,开设《易  相似文献   

13.
佛学与易学,这是两个学科概念,但是此二者却在历史上有着很深的关系。阅读夏金华先生著的《佛学与易学》(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4月版。以下简称《佛易》),使我更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毋庸讳言,来自于“西天佛国”印度的佛教,一矣传入中国必将与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4.
(一)近年来,我国对回族、回族史和中国伊斯兰教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出了不少成果。宁夏人民出版社于1980年率先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较完备的《回族简史》,从1982年起,开始出版“回族历史人物故事”丛书,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赛典赤·赡思丁》、《丁鹤年》、《海瑞》《郭隆真》、《马骏》等11种,这些书以短小精悍的篇幅,介绍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一定影响的回族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1985年出  相似文献   

15.
苏联一九七六年出版的,由彼得罗夫斯基主编的《普通心理学》是经苏联教育部批准的,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科书。它概括了苏联数十年来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成果,也吸收了西方心理学若干成就。与苏联一九五六年出版的,由斯米尔诺夫总主编的《心理学》相比,从理论体系到基本内容上都有所不同。现在谈谈其中几个特点。一、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江灿腾先生新的力作《台湾近代佛教的变革与反思——去殖民化与台湾佛教主体性确立的新探索》一书,显示出江氏学术研究一贯厚重的历史意识,更充满着透过历史审察而对当代台湾佛教之主体性的深刻反省。江氏新著由“战前篇”、“战后篇”、“相关研究与批评反思”和“相关访谈录及重要参考文献”等四个部分即四辑共二十一组文章汇集而成。其主体部分都是他在出版历史巨著《日据时期台湾佛教文化发展史》之后最近三年学术研究与学术对话的记录,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最近三年来,当代台湾的各方面,包括佛教发展的大趋势在内,却正逢二十世纪百年刚…  相似文献   

17.
《帛书易传初探》,廖名春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该书收录了廖名春1992年8月至1995年9月关于帛书《易传》的19篇论文和6篇释文,另附首次发表的帛书《易传》的16张照片。是迄今为止帛书《易传》研究最为重要的成果,因此获得了由东方国际易学研究基金委员会和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联合设立的1999年度第一届国际易学龙马奖。 本书分为5编。第一编“帛书《易传》简说”由介绍帛书《易传》(除《系辞》以外)基本内容的4篇论文组成。它们发表于1993年8月,是研究帛书《二三子》、《衷》、《要》…  相似文献   

18.
一、马列主义伦理学在苏联 发展的几个阶段 首先我来谈一下苏联马列主义伦理学的简史。作为道德哲学的伦理学在苏联出现的比较晚。1957年在列宁格勒召开了第一次伦理学会议,标志着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承认。1961年,施什金出版了《共产主义道德基础》一书(有中译本——插话),这是苏联的第一部伦理学专著。这个时期伦理学刚刚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帷幕,其突出特点是全面美化社会主义的价值,专门歌颂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中的优秀道德成就。大部分伦理学家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1962年10月召开了苏联科学院历史上第一次专门讨论社会科学的大会。会上听取并广泛讨论了苏共中央书记、科学院院士伊利切夫的报告:“对社会发展进行领导的科学基础——发展社会科学的若干问题”。大会材料已以单行本形式出版,并在我国报刊上得到了广泛反应。这些材料已在《哲学问题》1963年第一期上作过概述。伊利切夫的新出版的著作《社会科学和共产主义》(苏联科学院出版社,莫斯科1963年),是他在苏联科学院大会上所作的报告的基本原理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南京条约》割让“香港”还是“香港岛”?卢福毅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目前出版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词典等,在介绍《南京条约》时,几乎都这样写道:“割让香港”,“战后,英国在香港建立了殖民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