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之韵     
有形之物,何为至美?水矣!水之爱,乃大爱。爱自然,爱生命,爱广袤的土地,爱深邃的海洋,爱身边的一切。在爱中展示美好心灵,在爱中哺育世间万物。春种秋收,离不开水的灌溉,草木滋长,得益于水的滋润,人的生命,靠水来维系,万紫千红,靠水做底蕴。菩萨手托净瓶,轻拂杨柳枝,将圣洁的净水洒向人间,沐浴人类干涸的心灵,那是人类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爱戴,对水的崇拜,对水的依恋。大爱无形,大音稀声,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将爱的琼浆玉液洒遍每一角落,以仁爱之心普度众生。  相似文献   

2.
静之韵     
水静而鉴,火静而朗,心静而慧。 静,是一把打开悟门的钥匙;悟,是心灵睁开的一双明澈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我们能洞悉人情世事的幽微;有了这扇开启的悟门,我们便可觉知造化命运的归始,参透人生机缘的妙谛……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分枝     
生命是宇宙万物之魂,它无时无刻不在生息繁衍,绵延亘古的永恒。 天地蒙昧,生命的奇迹,演绎着久远的苍凉。当第一只精灵孑然亲吻蔚蓝色的大海,深邃宁静的世界,便开启了尘封的臆梦。杳日流年,洪荒经岁,倏然问洞悉一世景明。从此,生命的流程,在朝曦霞蔚月晕星辉中轮回。  相似文献   

4.
神就是爱     
吕延阁 《天风》2011,(2):20-20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茫茫的人海中,主耶稣把我拣选。从我心里相信、口里承认的那刻起,主耶稣基督便陪伴我,度过人生的每一天,让我沐浴在他的大爱中……我时时在想,主为何如此爱我呢?  相似文献   

5.
感悟生命     
生命从来就只是线段,长短不一.参差不齐,但总归是有限的一段。生命有时候很顽强,有时候很脆弱,疾病、灾难、战争随时都有可能毁掉一个个前一刻还是鲜活无比的生命,而给我们留下痛苦和心灵上的阴影,让你不得不记住眼泪,记住遗憾,残酷的现实逼得我们不得不感受死亡,感悟生命。  相似文献   

6.
思孟派儒家主张将人的道德关怀扩大到天地万物,这一致思路向被宋儒发展为"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王阳明整合了《大学》的"三纲领"、孟子的"仁民而爱物"、"尽心"和《易传》的"天地之心"等理论资源,对"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在王阳明的学说中,"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儒家仁爱思想的最终目标,是"仁者"的最高境界,也是儒家道德关怀的最高体现。"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儒学对人类思想的独特贡献,可以为我们超越西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有效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安隐的行者     
吕晨 《佛教文化》2013,(1):69-69
有时觉得自己像一个孤独的看客,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安然地旁观这世间的一切。有时又觉日子过得好惭愧,怎么样拂去万千纷扰,做一个不属于世间的人呢?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渐渐不能很好地对待自我了。一方面表现出来的是,拼命地为我而奔忙,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忙得不亦乐乎。另一方面却又感觉人生不应如此忙碌,生命的意义,究竟不是仅仅为忙碌辛劳而来呀。生活在今时的人,脚步似乎永远都无法休停稍许。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生命伦理学问题.英国的人类胚胎研究管理体制(HFEA)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介绍了这一体制建立的背景并对其现实功能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日本应该建立一个生命科学技术的社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护卫心灵     
心灵是什么?庸禄的我们很少问起。不能说心灵就是心脏、大脑、五官等器质性组织,也不能说心灵仅仅是心理、神情、容光、情绪、气质等精神性元素。说它们到底是不是心灵,有点像“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是也不是,不是也是”。生物学家可能认为,心灵是以肉体为载体的生命之光。诗人则会说,如果生命是花朵,心灵就是它的颜色和光泽;如果生命是长河,心灵就是它的奔腾;如果生命是天,那心灵就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蓝天白云和霞光彩虹。  相似文献   

10.
“让生命开花”是巴金的人生箴言.他把自己的生命,化作了灿烂的人生之花,并把这句箴言留给了我们思考.人的生命,是潜力无限的富矿,每个人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开发自己的潜力,让生命的花开在事业上;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享受,只有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人类的命运上,才能在群体绵延中得到个人的永生.人之高贵在于有灵魂,有了灵魂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才算是脱离了“低级趣味”而使生命“开花”.  相似文献   

11.
胡斌 《世界哲学》2022,(4):57-67+161
本文从历史哲学出发,考察当代社会生态议题争议的实质内容。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从“人类中心主义”向“敬畏生命”伦理学转变的历史哲学分析,表明当代人与自然互动实践正经历从“征服”模式向“统治”模式的转变。在这一总体历史趋势下,具体的人与自然互动机制势必发生重构。当代生态议题实质上是不同人群围绕具体实践机制重构展开的政治博弈。  相似文献   

12.
唐勇权 《天风》2012,(3):17-19
司提反为基督所受的苦难,让我们看到,生命之主真实地成为人类生命的救主。司提反是希腊的名字,意思是冠冕或桂冠。司提反的人生恰如其分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现从杰出、首位(第一)、体面这三方面,来学习圣徒司提反留给我们的榜样。  相似文献   

13.
多元智能理论的神经心理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香港和澳门地区近年积极提倡素质教育 ,美国学者加德纳 (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 (TheoryofMultipleIntellgences)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期望这理论可以作为适性教育的指导思想。本文旨在阐释人类心灵的生物构造 ,以及从神经心理学 (neuropsychology)角度分析心灵 (mind)发展的三个层面 (感知的、创意的、统整的 ) ;继而介绍加德纳如何通过介定智能的八项基准 ,来建立至目前为止关于人类认知发展最完整的理论 ;最后尝试根据心灵发展的三个层面 ,辨别“智能”和“智慧”的涵意  相似文献   

14.
人类基因组研究及其伦理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飞速发展 ,相关伦理问题的不断凸现并引起了生命伦理学界的关注。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伦理问题有 :基因研究和人类的尊严、遗传信息的隐私权及获知权、基因组图谱的信息使用与人的社会权利、基因组信息对个人的影响、基因资源的专利与资源争夺、基因决定论还是非决定论、基因组研究成果应用的不可预测性等。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当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享受宁静     
一位哲人的话常在耳畔回响,在心底共鸣:“把尘世的礼物堆积到愚人的脚下吧,请赐给我不受烦扰的心灵!”心灵的宁静,是心灵幸福的底蕴,是生命的成熟,是命运之神对人的最高奖赏。  相似文献   

16.
项锡安 《天风》1996,(12):2-3
经文:赛7∶14;启21∶3—4 先知以赛亚的预言,迎来以马内利的盼望(“以马内利”是圣经原文译音,意为“神与我们同在”,见太1∶23)。以马内利是因着主耶稣的降生而开始实现的,这也是主的名字。以马内利的神是令人亲切亲近的神,他克服了旧约时代神人分离的局面。以马内利表明神主动与人和好,与人来往,这乃是藉着人的心灵与诚实。  相似文献   

17.
善用主恩     
以信德的目光看,我们的生命以及生命赖以延续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活力,无一不是天主白白赐予的超性恩惠。而天主赐给我们诸多恩惠的目的,也不外乎让我们善用这些恩赐,承行他的旨意,完成他要我们完成的使命。因此,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都必须尽最大努力,充分利用天主恩赐的一切,诸如生命、时间、财富、地位、智慧、技能等,去拓展他的神国,加增他的光荣。如此才不至于辜负他的深情大爱。放眼身边,我们便不难发现,每天都有人因着暴病、沉船、车祸、飞机坠毁等意外事故而猝然死亡离开世界,使我们在震惊中更感到生命的脆弱,不堪一击。然而…  相似文献   

18.
享受宁静     
一位哲人的话常在耳畔回响,在心底共鸣:“把尘世的礼物堆积到愚人的脚下吧,请赐给我不受烦扰的心灵!”心灵的宁静,是心灵幸福的底蕴,是生命的成熟,是命运之神对人的最高奖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天主教》2006,(4):48-48
宗座宗教交谈委员会主席普帕尔枢机(P.Poupard)呼吁,不要把伊拉克前领袖萨达姆处死,因为“人类生命是不可干犯的”。枢机说:“天主教教理和教宗多次表明,每个人都是天主的创造,没有人自以为可以主宰别人的生与死”。伊拉克法院审理萨达姆后,预计会在今年8月宣布判刑结果。教廷普帕尔枢机反对处死萨达姆  相似文献   

20.
庄子哲学的主题是放歌生命。位居《庄子》首篇的《逍遥游》是庄子哲学之总纲。对于庄子来说,“逍遥游”既不是“鲲”在水中的游,也不是“鹏”在空中的游,而是“心”在世间的游,是精神的苦旅:神游!只有神游是游于“无穷”的逍遥游。“游”即化“形”归“虚”,是“心”对“形”的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