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罗做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当时彼得在耶路撒冷作使徒,他教会的信徒都是犹太人,犹太人不与外邦人一同吃饭,最初是因为犹太人不吃不洁的牲畜,但后来渐变成犹太人一种带有优越感的传统习惯,以致看不起外邦人,认为他们是污秽的.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6)
<正>保罗书信中翻译成"仆人"的希腊文有三个不同的字:δουλοζ(doulos),οικ∈τηζ(oiketes),διακουοζ(diakonos),它们都有仆人和奴仆的意思。保罗用得最多的是δουλοζ(doulos),希腊文的意思就是仆人和奴隶。保罗一再地说他是耶稣基督的仆人(参罗1:1;腓1:1),他是上帝的仆人(参多1:1),他因耶稣作信徒的仆人(参林后4:5)。对保罗而言"仆人"一词至少有三种思想背景:第一,在旧约中,仆人是上帝所呼召的人常用的名  相似文献   

3.
刘美纯 《天风》2022,(9):24-25
最近我听到一件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有的教会按立牧师,需要被按立的人交一定数额的费用,甚至有的教会明码标价.这就像很多年前我听到教会施洗按人头收费一样的不可思议.在教会,当所有事情都与金钱挂钩,不知这到底是侍奉,还是做买卖.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2章17节说:"我们不像许多人,把上帝的道当商品贩卖"(《和合本2010》).保罗说他们"不像许多人"中的"许多人"是指那些假教师和假使徒,他们是搅扰、分裂哥林多教会的人.他们表面上是在为主做工,也是在传道,但是他们的动机只是为自己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4.
李永和 《天风》2003,(2):14-14
保罗做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当时彼得在耶路撒冷作使徒,他教会的信徒都是犹太人,犹太人不与外邦人一同吃饭,最初是因为犹太人不吃不洁的牲畜,但后来渐变成犹太人一种带有优越感的传统习惯,以致看不起外邦人,认为他们是污秽的。彼得是使徒,当然明白在福音原理下并无犹太人与外邦人之分。在主耶稣里面,大家都靠他的恩典得救,本都是罪人,还有什么洁与不洁?所以他到安提阿时,也跟外邦人一同吃饭;但后来耶路撒冷教会的犹太人来了,他们习惯不与外邦人吃饭,彼得因怕那些犹太信徒,也就不跟外邦信徒一起吃饭了!甚至,连巴拿巴也跟着彼得,与外邦人隔开了。保罗一见他们所行的与福音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责备彼得,而且是非常严厉的责备。  相似文献   

5.
陈德群 《天风》2008,(10):34-36
一、保罗到哥林多传道遇见了亚居拉和百基拉 18章1—4节:“这事以后,保罗离了雅典,来到哥林多。遇见一个犹太人,名叫亚居拉,他生在本都。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新近带着妻百基拉从义大利来。保罗就投奔了他们。他们本是制造帐棚为业。保罗因与他们同业,就和他们同住作工。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利尼人。”  相似文献   

6.
沈承恩 《天风》2008,(11):10-12
保罗在<罗马书>里讲了一个"因信称义"的道理,却使一些人认为保罗是反对讲人的道德行为的.这是一个莫大的误解.保罗在讲"因信称义"的道理的时候,他所反对的是那些顽固的犹太人主张的"因行律法称义",而他们的所谓"行律法"主要是"行割礼","行割礼"是一种礼仪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以勒 《天风》2007,(6):34-35
如果一个基督徒说,没想到他自己会相信上帝,那么在古代教会历史中,没有人会想到扫罗(基督徒称其为保罗,以下称保罗)会归信上帝。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对于基督徒来说,这一切都不是徒然的,因为,相信基督徒身上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种的美意。保罗就是这样一位愿意彰显和执行上帝美好旨意的人。  相似文献   

8.
刘美纯 《天风》2017,(10):28-28
在保罗的传道生涯中,反对他的人时常在他左右,不只是与他道不同的犹太人,也有与他“同道”的人。在《腓立比书》1章15节至18节,保罗提到有些人也在传福音,但是,他们传福音的动机却是要加增保罗的苦楚。  相似文献   

9.
在保罗的传道生涯中,反对他的人时常在他左右,不只是与他道不同的犹太人,也有与他“同道”的人.在《腓立比书》1章15节至18节,保罗提到有些人也在传福音,但是,他们传福音的动机却是要加增保罗的苦楚.这段经文,《和合本2010》的翻译对《和合本》作了些修改,保罗说:“有些人传基督是出于嫉妒纷争;有些人是出于好意.  相似文献   

10.
陈德群 《天风》2008,(6):32-34
一、保罗、西拉在帖撒罗尼迦讲道(17:1-4) 1、17章1-4节: "保罗和西拉经过暗妃波里、亚波罗尼亚,来到帖撒罗尼迦,在那里有犹太人的会堂.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又说:'我所传与你们的这位耶稣,就是基督.'他们中间有些人听了劝,就附从保罗和西拉,并有许多虔敬的希腊人,尊贵的妇女也不少."  相似文献   

11.
敬畏者之路     
茫茫人海里,芸芸众生中,我是安拉的一个奴仆。只因我把《古兰》当成“指南”,才分辨出南北西东。茫茫人海里,芸芸众生中,我是安拉的一个奴仆。只因我把“圣训”当成“灯塔”,才避免误入迷途。茫茫人海里,芸芸众生中,我是安拉的一个奴仆。只因我把“先贤”当成“路标”,才一直未离开正路。茫茫人海里,芸芸众生中,我是安拉的一个奴仆。只因我把人生当成一叶逆流而上的小船,才一刻不敢怠慢,一桨不敢放松。茫茫人海里,芸芸众生中,我是安拉的一个奴仆。只因我向往那光明幸福的彼岸,才不辞劳苦、一路风雨、日夜兼程……敬畏者之路@郭世忠…  相似文献   

12.
郑香 《天风》2005,(3):51-51
有一次,我在火车上看到一群中学生开着伴唱音乐,将音量开至最大,同车的人当然忍受不了,叫他们停止喧闹!地铁内人头涌涌,无视禁令吸烟、喧哗,一定对其他人造成影响。 保罗说:"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前面那句可能是哥林多人常夸口的,他们只看到一方面,就是在基督里的人应是自由的。因主说过"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8:36)然而,他们误会了主的意思,主说的  相似文献   

13.
死人与洗礼     
陈志华 《天风》2016,(9):13-13
《哥林多前书》15章可以被称为“复活的篇章”,使徒保罗用了全章的篇幅,从不同角度力证复活的真实可信,让信徒明白复活的教义不但是基督教信仰的根基,更是基督徒永恒盼望的基石。在论述的过程中,保罗提到了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来证明复活:“那些为死人受洗的,将来怎样呢?若死人总不复活,因何为他们受洗呢?”.  相似文献   

14.
罗马天主教会钦定2008年6月29日至2009年6月29日为保罗年,旨在褒扬使徒保罗伟大的传教精神.罗马天主教会的这一规定,从而在天主教会内掀起了一股学习和研究保罗生平和神学思想的热潮.其实,在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之后,一些主张女权主义的神学家们,在回答现代人提出妇女在教会和社会中的作用此类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往往会去研究保罗的书信,并从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5.
奔跑的人生     
时先礼 《天风》2007,(9):16-17
我们每个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个奔跑的一生,使徒保罗为我们作了榜样。我们每个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个奔跑的一生,使徒保罗为我们作了榜样。他说:“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林前9:24—26)他在《腓立比书》3章13-14节又说:“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保罗在这里所说的:“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就是我们基督徒应有的奔跑人生。  相似文献   

16.
雪峰 《天风》2012,(9):56-57
上帝吩咐保罗“作外邦人的光”(参徒13:47),其主要使命是“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上帝,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参徒26:20),所以他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参罗11:13)。然而,这并不是说保罗的工作就与犹太人没有任何关系。作为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保罗对同胞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他在不断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经营五招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年轻时,在自己一块旱田里挖水井,田里却冒出了浓浓的石油。于是,水井变成了油井,旱田变成了油田。他开始雇工开采石油。保罗·盖蒂十分用心地经营油田,没事便到各油田去巡视。结果,他每次都能发现有人浪费原料,而且有人闲逛。他找来工头,要求他们消除浪费和清除闲人。然而,他下次再去的时候,一切依然如故。保罗百思不得其解,就带着问题去见一位管理学家。管理学家说的“那是你的油田”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保罗立即召来各油田的工头,向他们宣布:“从今天起,油田交给各位负责经营,效益的25%由各位全权支配。”从此,保罗…  相似文献   

18.
<正>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章至14章所论述的是有关哥林多教会由于对属灵恩赐的误解而产生的教会混乱情况。在这三章经文中,保罗针对的是哥林多教会中有信徒盲目追求那些在他们看来是"最好"的,且能够引起人关注的恩赐,并且因此在聚会中出现混乱的现象。保罗用三章的篇幅来论述,为的是使哥林多人明白,圣灵恩赐的目的以及应  相似文献   

19.
陈德群 《天风》2008,(2):34-36
一、保罗、西拉到特庇和路司得,遇见提摩太,"就有意拣选他同行,一同事奉主 16章1-5节: "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腊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就给他行了割礼.他们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  相似文献   

20.
<正>教会合一是上帝的心意,并且不只是教会,而是所有的一切,将来都要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参弗1:10)。教会担负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在人与人之间缔造和平。若教会自身都有纷争,又怎能承担起这使命?《哥林多前书》中,保罗最忧心的就是哥林多教会的纷争。因此在书信开头的问安和感恩之后,保罗就单刀直入地指出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