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领袖人物的主要传承方式,是藏传佛教不同于佛教其他宗派的特点之一。瓶掣签,藏语色朋朱巴,意谓摇金瓶,即从金瓶中抽签来确定活佛转世灵童。这是1792年清朝中央政府通过《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的颁行,为藏传佛教最后认定大活佛转世灵童特立的一项法定制度。这项制度符合佛教教义和仪轨,是我国利教利国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班禅转世灵童是如何产生的国新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公元13世纪,噶玛噶举派的黑帽系首领圆寂后,该派推举一幼童为转世继承人,从而创立了活佛转世的办法,此后各教派先后效法。公元16世纪藏传佛教格鲁派创立,并逐渐形成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两大...  相似文献   

3.
边巴次仁 《法音》2010,(7):54-54
<正>本刊讯7月4日清晨,按照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的《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依照历史定制、宗教仪轨,第五世德珠活佛转世灵童金瓶掣签仪式在西藏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多杰帕姆女活佛在藏地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8世纪吐蕃时期的空行母益西措杰。12世纪,噶举派创立活佛转世体制后,多杰帕姆佛母便成为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女活佛转世化身,在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博东派等宗派中相继出现。其中,噶举派空行母索南旃玛、空行母索南贝旃多杰帕姆佛母的转世化身之承袭,形成了多杰帕姆女活佛的主要转世体系——桑顶多杰帕姆女活佛的早期传承。  相似文献   

5.
《法音》1989,(4)
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制度是从噶举派(俗称白教)的噶玛巴希开始的。噶举派创始人堆松钦巴于公元1193年去世。公元1204年噶玛巴希降生。噶玛巴希幼年出家研习堆松钦巴创立的白教教义,造诣很深,信徒们推崇他为堆松钦巴的转世继承人,噶玛巴希乃成为藏传佛教的第一个活佛,从此也就有了活佛转世制度。宗喀巴创立格鲁派(俗称黄教)后,也沿用了活佛转世办法。宗喀巴的两个大弟子即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就用转世办法继承。达赖从第一世根敦朱巴到现在的丹增嘉措,经历了14世。班禅从第一世克珠杰到刚刚去世的确吉坚赞,经历了10世。班禅转世一般要经过五道程序。  相似文献   

6.
步应华 《法音》2022,(1):35-39
<正>一藏传佛教作为中国佛教三大支系之一,除具有宽广深厚的佛教共性之外,还有着因其特殊历史文化渊源、宗教情感体验、法脉传承轨制和信教群众需要而形成的鲜明个性。活佛转世,就是其鲜明个性特征中的一个显例。活佛转世的由来,最早要追溯到公元1193年。这一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1110-1193)圆寂前向徒众开示,他将以应身(化身)转生人间、绍隆佛种。继他之后的该派高僧噶玛拔希(1204-1283),  相似文献   

7.
11月12日上午,甘肃省佛教协会、拉卜楞寺和贡唐仓囊欠按照国务院和甘肃省政府关于活佛转世的有关规定,遵循藏传佛教的宗教仪规、历史定制和拉卜楞寺的传统习惯,在拉卜楞寺贡唐仓囊欠隆重举行第六世贡唐仓·旦贝旺旭活佛转世灵童坐床庆典仪式。来自青海、四川等地的藏族信众10万多人出席了庆典仪式。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3,(1)
甘肃省最近认定批准藏传佛教四位活佛的转世灵童,并举行了坐床典礼,这是甘肃省宗教部门和甘肃省佛教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的又一具体举措。这次认定批准的活佛转世灵童是:第五世阿莽仓活佛的转世灵童卓玛才旦,第六世古雅仓活佛转世灵童曾巴,第四世年图巴交  相似文献   

9.
金瓶掣签──释尊垂示之方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却西,曹自强金瓶掣签,藏语色朋朱巴,意谓摇金瓶,即从金瓶中抽签来确定活佛转世灵童。这是1792年清朝中央政府通过《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的颁行,为藏传佛教最后认定大活佛转世灵童特立的一项法定制度。它从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7,(5)
<正>本刊讯为响应中国佛教协会在2017年4月19日发出的关于《遵规持戒去伪匡正共同维护藏传佛教活佛形象》的倡议,根据《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现对微信公众平台"活佛""仁波切"等称号的使用作出如下规范调整:1.用"活佛""仁波切"等称号注册或修改微信公众号昵称、功能介绍,需要提供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制发的"藏传佛教活佛证"、身份证等资质材料。  相似文献   

11.
西藏活佛转世制的由来西藏的活佛转世制度,是西藏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有着明显的社会政治根源。所谓“活佛”,藏语称作“朱古”,意为“转世者”或“化身”,蒙语称作“呼毕勒罕”。活佛转世的观念主要来源于古代藏族民间宗教灵魂不灭观念和佛教的化身理...  相似文献   

12.
桑吉扎西 《法音》2006,(11):31-32
本刊讯11月12日上午,甘肃省佛教协会、拉卜楞寺和贡唐仓囊欠按照国务院和甘肃省政府关于活佛转世的有关规定,遵循藏传佛教的宗教仪规、历史定制和拉卜楞寺的传统习惯,在拉卜楞寺贡唐仓囊欠隆重举行第六世贡唐仓·旦贝旺旭活佛转世灵童坐床庆典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加羊加措,中国佛教协会顾问李玉玲、副秘书长陈文尧,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德哇仓活佛、理智法师、副会长兼秘书长才项、严肃成,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联波活佛,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副司长王哲一,中央统战部七局副巡视员姚茂臣,甘肃省委副书记韩忠信、甘…  相似文献   

13.
神秘的东方文化独特的宗教现象──录像片《活佛转世》简介扎西活佛转世,是当今世界上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现象。它缘起于中国西藏,为藏传佛教所独有,至今已700多年。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禅大师圆寂后,班禅转世问题受到世人关注。根据佛教教义,活佛是佛的...  相似文献   

14.
周炜  豆格才让 《法音》2008,(4):29-32,33
2007年7月18日,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布《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我国政府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又一重要举措,是我国藏传佛教界盼望已久的大喜事。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办法》作为我国第一部管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的行政法规.是要以法律的形式来贯彻党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5,(12)
<正>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毕古"(藏语)或"呼毕勒罕"(蒙语)等,意为"转世者"、"化身"。汉语中将其称为"活佛"或"法王",本身并不确切,这类称谓之流行,或许与明清帝王给予当时西藏地方掌政者各种类似封号以及明清小说之误译、滥用有关。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有别于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最为独特的方面之一,是以愿力转世说为根据,为解决宗教首领继承问题而产生的、与西藏当时政教合一体制和社会文化相适应的宗教制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95,(12)
弘扬爱国爱教传统加速班禅转世灵童认定──赵朴初在班禅转世灵童寻访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这次会议开得很有必要,非常及时,它是在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藏传佛教活佛转世问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完全拥护这次会议所...  相似文献   

17.
弘扬爱国爱教传统加速班禅转世灵童认定──在班禅转世灵童寻访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赵朴初这次会议开得很有必要,非常及时,它是在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藏传佛教活佛转世问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完全拥护这次会议所...  相似文献   

18.
石山 《中国宗教》1995,(2):11-14
历世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与坐床石山藏传佛教的班禅额尔德尼转世活佛世系,是清朝中央政府册封的格鲁派四大转世活佛世系之一。从宗教方面讲,达赖、班禅两个世系要高于哲布尊丹巴和章嘉两个世系;从藏蒙人民认为班禅是无量光佛的化身,达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以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佛教艺术在蒙古地区的传播过程和弥勒造像的缘由。在元朝以前蒙古帝国的蒙哥汗赐予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噶玛拔希为“国师”,并授与玉印,担任起总领天下释教的重任。以此为契机,蒙藏地区佛教诸派先后都产生了活佛转世制度,达赖、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等大活佛,极大地影响了蒙藏地区的政治、宗教与文化。并详细客观地解释考证了北京雍和宫和内蒙古梵宗寺的弥勒造像的历史,宗教仪轨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叶小文 《法音》2007,(11):53-54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7月13日经国家宗教事务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