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相 《法音》2014,(10)
正本刊讯9月20日,"河南省少林文化交流中心新址落成典礼"在位于郑东新区的少林寺都市禅堂总部隆重举办,少林寺方丈永信携少林寺常住僧众出席本次盛会,郑州大学民俗文化研究所高天星所长,以及社会各界少林文化爱好者、少林寺居士等400余人随喜参加。上午9点,少林寺都市禅堂总部梵音袅袅。经过一年的筹备和试运行,河南省少林文化交流中心团队首次集体亮相。据该中心负责人延贯居士介绍:"河南省少林文化交流中心是在河南省  相似文献   

2.
王舒 《法音》2009,(5):56-56
本刊讯4月29日上午,由中国嵩山少林寺、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禅宗中国——少林问禅百日峰会"研讨会闭幕仪式在登封市天中酒店举行。闭幕式由少林寺延  相似文献   

3.
正少林无遮大会,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深邃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彰显了新时代里佛教对于社会责任的现实担当。嵩山盛会7月29日至8月4日,"2017首届少林无遮大会"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举办。历时一周的无遮大会,包括开幕式祈福法会、书画摄影邀请展、少林七十二艺选拔赛、"少林寺与北朝佛教"学术研讨会、黑白决(围棋比赛)、世界传灯法会、机锋辨禅、少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7日至14日,以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为团长的少林文化代表团一行70人,赴英国伦敦和牛津访问,参加第三届(欧洲)少林文化节,并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其中,武僧团有30多人,护法团则由少林寺相关部门负责人、近20位企业家、从事禅医和书画艺术的法师居士以及媒体记者组成。代表团中无一政府官员,凸显出其民间色彩。近30年来,少林寺一直注重海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李嶷 《中国宗教》2014,(10):73-75
继2012年在德国、奥地利,2013年在美国之后,2014年10月7日至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欧洲)少林文化节,已经是第三届。这项旨在向西方世界推广少林文化的系列活动,在欧洲、美国轮流举办,尽管起步不久,却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从少林寺的传承人应邀"走出去",迄今已经有20多个年头。在此期间,少林寺的关注点始终没有局限在国内。方丈永信法师选派的僧众,弘法足迹已经遍及世界各大洲。举办少林文化节,实际上是少林寺"走出去"成果的"整合"。少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生活方式、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如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5,(8)
<正>本刊讯8月2日至8月6日,少林文化代表团一行80余人,在少林寺常住院和下院法师的带领下,赴泰国开展"少林文化丝路行"活动。行前,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指出:"中外文化交流是少林寺的优良传统,而‘一带一路’,一端连着历史,一端指向未来,一端系着中国,一端通往世界,这和少林寺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高度契合。"8月2日,少林文化代表团一行前往泰国索通寺、龙福寺参访,受到寺庙住持的热情接待。当天中午十一点半,泰国北柳府市及泰国佛教众明慈善联谊会在北柳府明化善坛(护善社)宴请少林文化代表团一行。泰国原国防部长、中泰工商  相似文献   

7.
延琳 《法音》2014,(11)
正河南嵩山少林寺有超过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禅宗的祖庭,也是少林禅医的发源地。少林寺的千年传承与传奇留给后世无尽的遐想:佛门禅宗的经典故事、保国卫民的慈悲义举、强身健体的精湛武术、历史悠久的佛门文化遗产等等,形成了千古传颂的少林寺独特文化。此外,少林寺一向有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襟怀和传统,《易筋经》、《洗髓经》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养生经典,少林佛医更有"中国佛门医宗"之渊源和美誉。  相似文献   

8.
2005岁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少林寺共同举办了"少林学"学术研讨会,各方专家汇聚一堂,一起商讨建立少林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4年互联网上炒得最热的事之一,就是河南嵩山少林寺公开千年秘方.各个网站采用了极醒目的标题,如"公开千年秘方惹风波少林寺陷入两难尴尬地"、"‘少林寺公开千年秘方'风波始末"、"‘少林'成商家宠儿"、"少林秘方上网风波"、"少林秘方网上公布日点击数突破十万"、"记者调查:少林寺公布秘笈药方只为申遗?"、"少林寺采纳建议保护知识产权医宗秘笈暂停公开"、"三秘方现身少林寺网站武侠小说奇药重现凡间"、"少林寺公布致命‘点穴法'禅师称练成绝非易事"、"少林寺公布致命‘点穴法'网友修炼10年可成功"、"少林寺公布少林医宗秘方我们该如何抓药?"、"少林寺公开大量武功秘笈<易筋经>等上网"、"新闻会客厅:少林方丈谈为何公开千年秘笈"、"少林品牌被恶意抢注少林寺打响商标保卫战"、"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称保护‘少林功夫'刻不容缓"等等,正如某网站所说:"一时间,这成为网络上的大热,网友纷纷热传少林寺网址,少林寺网站上一片热火朝天.……不少地方出现了患者照方去药店配药的景象."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5,(4)
<正>本刊讯3月21日,少林寺转轮大藏经"万人抄经"启动仪式在少林寺常住院隆重举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携少林寺常住两序大众以及来自海内外的出家法师、在家居士、书法家、社会名流、文化名人、媒体朋友等千余人出席启动仪式,并举行隆重的迎请经书和祈福活动,更有现场130位书法家和少林文化爱好者同抄经卷,龙天欢喜,盛况空前。永信法师主法启动仪式,并致词说:"少林寺是中国禅宗祖庭,少林文化家喻户晓,但在历史中饱  相似文献   

11.
邹相 《法音》2014,(11)
正嵩山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为北魏孝文帝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敕建,并供给衣食。跋陀在少林寺开创了律和禅两大传承。约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一苇渡江",至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于中国首倡禅宗,后被尊为中国禅宗初祖,以此因缘,少林寺被尊为"天下第一祖庭"。唐初,十三棍僧助唐有功,受到李世民的封赏;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多次驾临少林寺,少林寺皇家寺院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元蒙时期,少林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5,(12)
<正>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是北魏孝文帝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敕建。跋陀在少林寺开创了律和禅两大传承。约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东渡,至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首倡禅宗,后被尊为中国禅宗初祖,少林寺被誉为"天下第一祖庭"。唐代时,新罗僧人惠超曾在少林寺向法如禅师求法,新罗僧人慧昭在少林寺琉璃戒坛受具足戒。之后,又有以邵元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僧人曾到少林求法,明代的陈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8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指导、嵩山少林寺举办的2014少林问禅活动举行。来自中国佛学院、普陀山佛学院、广东佛学院、福建佛学院、峨眉山佛学院、重庆佛学院、哈尔滨极乐寺佛学院、四川五明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新加坡佛学院等10所佛学院的23位法师,以及来自社会各领域的7位在家居士,共30名选手参加少林问禅之"机锋辨禅"活动。经过一系列紧张有序的机锋对决,中国佛学院的圆普法师获得一等奖,新加坡佛学院的宏医法师、哈尔滨极乐寺佛学院的万翼法师获得二等  相似文献   

14.
正一、少林文化走进澳大利亚20世纪80年代末,少林寺武僧团在海外各国巡演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少林功夫、少林文化逐渐成为海外民众认识少林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1999年11月,澳大利亚咏春拳武术总会、澳大利亚澳中基金会先后到访少林寺,盛情邀请永信法师率少林文化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访问交流。鉴于少林文化的殊胜影响力,2000年初,澳大利亚当地政府邀请少林寺僧团前往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5.
邹相 《中国宗教》2018,(8):40-41
一、少林文化走进澳大利亚 20世纪80年代末,少林寺武僧团在海外各国巡演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少林功夫、少林文化逐渐成为海外民众认识少林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1999年11月,澳大利亚咏春拳武术总会、澳大利亚澳中基金会先后到访少林寺,盛情邀请永信法师率少林文化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访问交流。鉴于少林文化的殊胜影响力,2000年初,澳大利亚当地政府邀请少林寺僧团前往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交流是文化的生命,少林寺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少林寺开创者跋陀、禅宗初祖菩提达摩都是印度高僧,日僧邵元、德始,新罗僧惠超等都与少林寺有着不解之缘。近20余年来,少林寺一直注重"文化走出去",通过各种有益的模式,走出国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正信的佛法,宣扬少林文化。本文以少林文化走进北美地区为例,略述少林文化被北美主流社会接受的殊胜之处。  相似文献   

17.
正少林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大同""和为贵"的思想,在不断地交流和融合中,少林文化搭建起人类对话与合作的桥梁,其崇尚公平、正义、宽容、和平的价值理念也不断得以凸显。千百年来,少林寺因文化交流而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近30年来,少林寺僧众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积极推进少林文化走出去,服务于国家的内政外交,受到国内外主流社会的一致肯定与好评。一、少林文化在中国港澳台地区  相似文献   

18.
邹相 《中国宗教》2022,(2):60-61
作为禅宗祖庭、中国佛教名刹,少林寺自公元495年建寺以来,有序传承至今,积淀深厚。作为少林功夫与少林文化发祥地,少林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挖掘少林文化的历史内蕴、厚重内涵与时代价值,进一步认知与诠释佛教中国化,少林寺积极开展“少林学”研究。“少林学”概念最初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提出,得到季羡林、饶宗颐等多名国学泰斗的认可与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机锋·辨·禅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指向参悟人生、提升人生,造福众生、服务社会。这才是机锋之外的禅!时光荏苒,自2007年启动伊始,今年禅宗祖庭少林寺举办的机锋·辨·禅已是第五届。8月的少室山,汇聚了来自僧俗两界的各路禅门精英。机锋·辨·禅活动以其影响之大、参与者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大概也算得上是当代禅门引人注目的盛事了!  相似文献   

20.
每当提起少林寺,人们就会想起少林拳,想起那武僧的功夫和武德,然而,走访寺僧,他们总是指着瑞士少林武术团归山朝圣后新立的石碑骄傲地说,少林寺的特色在于“禅拳归一”。 “禅”是佛教的特产,特点在静;“拳”是民间的武术,特点在动,两者扯在一起,确有一些勉强,但在少林寺,“禅”和“拳”的的确确地搞到了一块,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一静一动不知难为了多少天下好汉,也使得多少青年人心神向往!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本来与“拳”(武)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因为佛教徒是通过坐禅修行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身体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